《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原本是用英文写的,是写给外国人看的,算是比较浅显易懂趣味性较强,跟我们之前阅读过得国内学者的专业性书籍相比,这书都让我们中文读者感觉更加轻松有趣。林语堂给我们展现的苏东坡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东坡先生,不只是我们之前所了解到那些。

首先,林先生在文中向我们先介绍了东坡的家世,对他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他的母亲程氏,他小时读完《范滂传》,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妈,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是不是有点像岳飞的母亲呢。从小就给他进行好的道德熏陶,也是以后成长成才的一大要素。

接着介绍了他的学习经历,或者说成才的过程,天才加勤奋等于成功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他从小确实是展露出他的超人的才气,但这一点也没妨碍他的努力,在那时,为应付考试,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肯发愤努力的学生则把历史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背书时不仅仅注重文章的内容、知识,连文字措词也不可忽略,因为作文章用的字汇就是从此学来的,这种背诵记忆实在是艰难而费力的苦事。最努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样的道理。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就是因为这样用功的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因为每当他向皇帝进谏或替皇

帝草拟圣旨之际,或在引用历史往例之时,他决不会茫无头绪,就如同现代律师之引用判例一般。再者,在抄书之时,他正好可以练习书法。苏东坡的学习经历也告诉我们天才也需要勤奋学习,也需要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那些小神童之所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最后象江郎,方仲永那样的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因为他们 自认为自己是天才,就可以不勤奋,基础没打好,没有深厚的根底是很难有大的成就的。而东坡就不一样了,人家本身就天赋很好,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而是依然很勤奋,很认真,因此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也是必然的。

在《苏东坡传》里不只是介绍了苏东坡其人还介绍了与他最相关的三苏其他两人,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虽然这两人的名气不如他大,但是名气也不小。在这本书中让我更加了解了他们俩人,老苏天性沉默寡言,气质谨严,思想独立,性格古怪,自然不是与人易于相处的人,比如说对于王安石,他对王安石极为厌恶,更因为他穿着习惯的矫揉造作不近人情,而反感更深。尤其明显的是体现在他写的那篇讨伐王安石的《辨奸论》,老苏写《辩奸论》时,苏东坡说他和弟弟子由都认为责骂得太重,可是,事过不久,苏东坡的同代人就看到老苏的所见太对了。那篇文章至今流传,足以显示苏东坡老父的真知灼见。就其政治上的抱负而言,他算是抑郁终身直至今日,但是没关系,他的两个优秀的儿子替他在官场上施展了抱负,还不算是太遗憾。

再一个就是苏辙,苏辙的性格与他哥哥不太一样,他的性格

是恬静冷淡,稳健而实际,因此也比他哥哥在官场上得意些。虽然二人有关政治的意见相同,宦海浮沉的荣枯相同,子由冷静而机敏,每向兄长忠言规劝,兄长颇为受益。也许他不像兄长那么倔强任性;也许因为他不像兄长那么才气焕发,不那么名气非凡,因而在政敌眼里不那么危险可怕。写到这里的时候林先生又拿了外国的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做比,他也承认了子由没有哥哥才气的一半,但是他的文章内容充实,具有深度,使他在这一类文章之内,足称大家。

写完三苏,又要说说苏轼的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务实际、明利害方面,似乎远胜过丈夫,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是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所以苏东坡则事事多听从妻子,在我看来苏东坡的身边就是需要这要一位精明能干的妻子,她是一个妻子,也更像一个聪明的管家,睿智的长者。可是她不幸早逝,这让苏先生很是难过,曾专门写过一个词纪念她,这就是与贺铸的悼亡词并称为悼亡词双绝。当然这本书中还提到过与他相关的另外几个女人,他的第二任妻子,他的爱妾朝云,我在这里就不一一提到了。

林先生虽然对苏轼的才华为人特别敬佩,但是也提到了一件事,就是他报复陈太守的那件事,不过我们谁也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去怀疑苏轼的人格道德问题,这只是因为那时的他太年少,不太成熟,但是因为陈太守的不介意也让他意识到他自己的错误,他为陈太守写的那篇墓志铭就是很好的反映。

除了这些林先生还给我们介绍了他希望皈依宗教,写了他向往佛教,他修练瑜伽,炼丹药,这些都是我之前不曾知道的,而东坡先生也不会因为这些而使他的魅力减弱丝毫。反而通过这些让我了解到一个更真实,更可爱的东坡先生。

林语堂曾说过今天看来,我觉得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他最敬佩的是苏东坡的人格魅力,这主要是通过他在宦海沉浮中所展示出的人生态度中来谈的。

文中给我们重点介绍了东坡在官场的几次沉浮,及所处的境遇,纵观苏轼的一生,在才华毕露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却只有他独自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至于王安石的变法究竟是对是错,我们暂且不管,但要和当朝的得宠人物、位高权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颗博大的心斗那种善于剪除异己,心胸狭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许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气。类比苏子由——苏东坡的同胞弟弟,在才华上,可能不及他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身平平安安,妥妥当当,官职也扶摇直上,最终也能安享晚年。说到底,在于苏轼面对邪恶,面对错误,有敢于提出、敢于严于批评的态度。也许富贵荣华、安宠荣辱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己的私欲,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奋斗目标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双眼,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愉悦或是疾苦。只要他认为变法脱离了实际,与救百姓于水火发生了抵触,他就要反对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辖的州府里,这些所谓的

强国措施他概不搭理。

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双足深陷的时候,他依旧能唱着小调,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为妓女提诗,他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苏东坡的诗词良篇里,即能写出《赤壁赋》这样恢弘的文章,也能写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诗句。

读《苏东坡传》时时都被这个伟大才情的伟大心灵激荡。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就是那个真实的可爱的苏东坡,这个林语堂最喜欢的诗人,也是我最喜爱的诗人,苏东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气,必当永存。

 

第二篇:苏东坡传读后感

所向无前的个性

“浩瀚银河,万千星辰只可衬其亮色??”我轻叹道。细细品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后,我意味深长地揣摩着苏东坡的人生,想象着其幕幕行事跃然眼前,临危不惧的灵魂如雪松傲然挺立,荡气回肠的气概似鹰击长空,倍感思绪万千!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此言不失为其难能可贵、所向无前的个性最佳诠释。

苏东坡所向无前的个性,源于其有勇敢言,毫不避讳。

苏轼的“言”是“臭名昭著”的。朝廷任职时,眼见王安石变法将使宋国力衰亡,苏曾上神宗皇帝“万言书”,讥评时事,论辩是非,希望神宗改变变法的心意,不久被王安石拥护者出卖,被迫罢相;离开了朝廷斗争又在地方看到的弊端,又使得他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苏东坡说自己:“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作诗针砭时弊,广为流传,酿成一时轰动朝野的“乌 台诗案”,身陷囹圄。为官职所羁绊时,他自称局促如辕下之驹。处此乱世,犹如政坛风暴中之海燕,他是庸妄的官僚的仇敌,他是保民抗暴的勇士。以呐喊为号角,吹奏的是国泰的渴望和百姓的心声。曲折的抗议路上一切纷纷扰扰,皆因其所向无前的本性。

苏东坡屡遭贬降,甚至曾受逮捕。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呐喊和抗议,换来的是朝中小人的暗算和诋毁。贬谪途中的苏轼不免自嘲:“有的不是学问,而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其实,先生何尝不知自己坎坷的遭际源于自己的“出言不慎”呢?

然而,就是在深谙时局的背景下,其伟大才得以淋漓尽致地彰显:腐朽的朝中小人欲将东坡的命运折磨得千疮百孔;欲将东坡的口舌封得严严实实,但他的心智越挫越勇,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越烧越旺。当忍辱苟活的明哲保身和于国于民的大无畏在信念的岔口上激烈交锋时,苏轼毅然选择了后者。这是至纯至美的人性使然,这才是伟人的风范。此般艰难困苦面前,以坦荡之胸怀处之,大有“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气概。这种个性是一种追求的执著,这种人性正义质朴。这种本性所向无前。

数百年前伟人的光辉令人钦佩而叹服。然而,当领略伟人的风采之时,却不免陷入对当下的失落和沉思。当下的社会与当时颇为相似,诸多社会矛盾不断涌现,但出于重重顾虑,“苏东坡”似乎越发显得凤毛麟角,多数心有怨言者选择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我们怯于直面,怯于吐露异议。但是,这是我们应持有的态度吗?

诚然,回避矛盾激发而选择安逸是人性中生存的本能,却忽略了这安定恰恰只是表象。试想,若是因顾虑而使社会矛盾如毒瘤般疯长,在日趋严重的社会矛盾中又怎能获得长久的祥和和安定呢?我们的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其实是矛盾真正解决的最大阻力啊!

所向无前应是一种每个人的本能意识,唯有意识的时刻保持,才彰显了对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是非的重视和坚守,才体现了信仰的丰厚气度。人格方才被尊重;利益方才被保护;发展方才被延续。应该克服人性的弱点,扯开顾虑的蛛网,让所向无前重获新生。当东坡先生这般不为利益和处境危难动摇的所向无前绽放璀璨,那么穿破乌云而寻得阳光又何尝是一件难事呢?拥有所向无前,社会发展方可达到真正安定。

“浩然正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礼之常,无足怪者。”这是东坡所题庙碑碑文。此中是不与朝中小人同流合污的决心,是对宦海生涯顺逆枯荣的狂放姿态。一生对所向无前的本性不懈追求和真诚坚守,读来倍感悲天悯人。也值得在当代,社会矛盾林立中的我们,深刻体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