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妮娜 读后感

当爱是孤注一掷,便不得善终

——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冯冰颖文学院 2013211903

安娜是一个幸运的女人,她被赋予了美貌、善良、门当户对的丈夫、心爱的儿子、富足的生活、显赫的地位······可安娜也是一个不幸的女人,美貌带给她爱情,却无法给她幸福;善良,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与丰沛的爱,却徒增痛苦;丈夫有权有势,却不能给她真正需要的爱情;儿子是她的牵挂,却也成了羁绊;身份地位,或许他人梦寐以求,却未曾了解这名利场上的虚情假意。

在书里是这样描写安娜的:“单纯、自然、雅致、快乐而充满生气”,而两人初次邂逅时遇到的卧轨自杀者告诉了所有人,安娜爱上渥伦斯基,这是一场飞蛾扑火的爱情,是一趟必死的赴约。原本的她过着寡淡却也平静的生活,可渥伦斯基唤醒了她内心对爱情的渴望,人就是这样,如果一直不曾拥有,便也不去奢望,而一旦尝到其中甜头,就欲罢不能。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农奴制度改革不久,新旧交替,宗法制度进行了最后的反扑。而安娜,就是在这风雨交加的社会大背景下小小的牺牲品。

“我的爱情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而他的却越来越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 “我不是嫉妒,而是不满足。”

“如果,他不爱我,却由于责任感而对我曲意温存,但却没有我所渴望的情感,这比怨恨还要坏千百倍呢!”

这些痛苦的心理活动今天看来也不觉得有距离感。

叔本华曾说:“人生不是无聊,就是痛苦。”安娜爱一个人,便会全心全意地付出,家庭、名誉、孩子都可以不管不顾了,渥伦斯基就是她赖以生存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爱就像是罂粟,将她救出庸常的生活,也擦燃了痛苦的火焰。渥伦斯基爱她的生气,可这生气在日日夜夜的生活焦虑中异化成了狂躁,附带着无休无止的猜疑。渥伦斯基是一个浪子,将本已经服从于平庸命运的安娜拯救出来,赋予她浪漫的情怀,也因她的付出给予真情;可浪子害怕的,便是束缚,是没休没止的家长里短的叨唠,是一名神秘雅致的夫人成为了疑神疑鬼的怨妇。 越是人潮汹涌,便越容易有着离群的孤独;越是日日夜夜地相处,便越发觉自己没有想象中那样了解对方。没有人能在孤注一掷的时候保持清醒和冷静,当安娜全身心地押宝在渥伦斯基身上的时候,她就已经输了。由古至今,为感情付出一切的女子太多了。杜十娘携全部身家追随李甲,可李甲却为金银财宝放弃了她。我忽然感觉庆幸那时在船上有另一名公子觊觎杜十娘的美貌,让她认清了自己情郎的真面目,而不是在将一切交予对方之后,在年老色衰之后,在退无可退之后,才在琐碎的生活里渐渐窥见残忍的真相,一遍遍地说服自己,一遍遍地推翻自己,一遍遍地痛苦与悔悟。命运对于杜十娘还是仁慈的,她在花团锦簇处看到最令人作呕的交易。而杜十娘亦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报复李甲:你想要财富?我有;你想要美色,我也有;这些,本来全都会属于你,但现在,全部都不属于你;而我,要亲手将它们毁灭给你看。

电光火石的爱情,是害怕俗气的。所以安娜在火车的烟雾中离去了,所以杜十娘也在烟雾蒙蒙的江面离去了,在她们变老变丑变得油腻世俗之前,在她的爱情变脏变旧变得百无聊赖之前。她们的爱是斩妖杀魔,浴血奋战,一定要在一起,不然就报以最惨烈的报复。对比起李甲,渥伦斯基可谓是重情重义,只是这爱情还没有重要到让他放弃一切,这亦是男子们的通病。他有地位,有财富,有母亲,他希望两人的感情能恰到好处,不要过多地破坏自己拥有的。可这场爱的结果,却是在劫难逃的血肉横飞。安娜的怀疑不仅仅是怀疑渥伦斯基的真心,更是怀疑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当,怀疑自己一直相信的爱情至上的观点,不然也不至于

路人偶然的对话都像是在嘲弄自己。

在失去了儿子后,又被隔离于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她不过是在庄园里孤独的金丝雀,唯一的依靠便是渥伦斯基。在日复一日的难捱中,她的心也难免渐渐扭曲。终于在封建社会的余焰中,被活活吞没。可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在那个社会,一个女人,再高贵也无法独立于自己的丈夫、家庭,而安娜想要脱离这些,便是必死的。突然觉得生活在如今的中国是多么幸运。我们生长在这个国家几千年来最自由的时代,我们可以自己地选择工作、选择伴侣、选择理想,我们有纸醉金迷的自由,也有内心随喜穷开心的自由。人是生来孤独的,不敢依靠也无枝可依。狭路相逢,“托付”从来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词。我们需要珍馐佳酿,需要锦衣华服,需要高台万丈,需要狭路相逢,需要红尘做伴潇潇洒洒,都可以选择一条自己认为有希望的道路。我们选择生活,而安娜却是被生活拖着走。她捡起生活偶然赠与的美貌高贵,也必将走入生活设下的陷阱。而人生最绝望的莫过于,你知道今生就是这样了,就这样了,只有更糟。

但我仍然敬佩安娜,在她去世后,渥伦斯基的母亲曾经这样评价她——“这样不顾一切的热情有什么意思啊!只不过是证明她有些特别罢了!”多少人沉浸在不幸福的婚姻中终其一生,说是为了孩子,其实还不是和卡列宁一样为了自己的名誉。什么样的父母才是真正爱自己的孩子?是告诉他/她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并以身作则来要求自己。之前看新闻许多人指责王菲不是一个好母亲,给她的长女窦靖童找了一个个后爸。这实在是有失公允的。是不是一个好母亲,是她的女儿自己来说的。窦靖童现在有着自己热爱的音乐,能支持母亲的选择,和母亲的好友们更是亲密无间,也能在父亲被人奚落坐地铁时,发出自己的照片来声援父亲。这便是一个年轻人能成长的最好最自然的模样啊。

无论如何,至少在服从自己心愿这点上,安娜是领先于同时代的人的。所以啊,又何必发什么一生一世的愿呢,又何必演什么拙劣的戏呢。此刻欢愉便享受一刻欢愉,反正风暴迟早会来。希望安娜挣脱了俗世枷锁的灵魂,能够自由地追求心中所愿。

 

第二篇:读后感

做一个幸福的人

——读《卡尔·维特的教育》新感

如今已身为人父母,闲暇之时便想读些家庭教育学上的著作,《卡尔·维特的教育》不失为一部经典中的经典。古今中外不少人对此专著有着正面及负面的评论。而我不止一遍地仔细阅读了此专著,并从中悟出了一点个人不太一样的见解。

小卡尔·维特是19世纪德国一个著名的天才。他3岁半就能认字,6岁学外语,八九岁就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16岁获法学博士学位,被聘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此后卡尔·维特一直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任教,在一片赞扬声中一直活动1883年逝世。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啧啧赞叹小卡尔的非凡成就,认为他一出生就受到了上帝的特别眷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智商并不高,甚至在出生时被大家认定为一个痴呆儿。他后来去的的所有成就,全是他父亲老卡尔·维特教育的结果。 老卡尔是德国一个小村庄的牧师,他一生平凡,但却培养出了不平凡的儿子。老卡尔把儿子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畅销全世界的《卡尔·维特的教育》。在这本书中,老卡尔以儿子为骄傲,但更令他自豪的是,小卡尔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在具备优秀学者的素养的同时也拥有普通人的完美人格。老卡尔提出了一个令许多家长向往的观点:如果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非凡的人才,而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多么优秀的教育家认真进行教育,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卡尔·维特的教育》这本书畅销全世界后,许许多多的家长都以此书为家庭教育指南。特别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也宣称,女儿的成功就是得益于这本书,从而使更多的家长趋之若鹜。

然而大多数家长并没有收获小卡尔或者是刘亦婷那样的成果。儿子已15岁的刘妈妈抱怨说:“我买了这本书,仔细看过并且完全按照它上面所说的那样去教育我的孩子,可我儿子为什么没有像小卡尔那样成为一个天才呢,是他太笨了吗?还是我的方法不对?”有不少家长甚至开始怀疑这本书的真实性。

其实,在我个人分析看来,老卡尔并没有错,错就错在现代的家长们并没有真正领悟这本书的真谛,误解了老卡尔的教育目的。教育无定法。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特性,对不同的孩子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收获不了成功定是必然。我们看到老卡尔夫妇也许比平常的家长用了更多的心思在孩子的教育上,但是人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他们并没有强迫小卡尔做什么,只是在顺应他的发展规律,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不断地激发着他的潜力。老卡尔在一篇论文里谈到:“父母要尽力去了解、掌握孩子的一切——身体发育、感觉、观念、情感、审美道德、思想道德观、人生观、社会观及所有的言行举止,并从中体会如何与孩子平等、友好、亲密地相处,也能使孩子自由地成长,独立成为人,创新地走向生活。”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天才,而是要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平凡人。小卡尔曾在点评他爸爸对他的教育时说:“裴斯泰洛齐是幸福的,因为他先进的教育思想温暖了这个世界;我父亲是幸福的,因为他尽了一个父亲的责任使人类多了一个有用的人;我也是幸福的,能够使别人幸福的人本身就是幸福的。我活在一个伟大无私的幸福之中,我自然是一个幸福的人。”

所以,《卡尔·维特的教育》不是教给家长如何让孩子成为天才,而是教导家长们,一定要让孩子成为全世界最健康‘最快乐、最幸福的儿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