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美国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依据当时背景,当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美国比较了解,政策也比较明确,即武装占领,直接管制。对日本,美国不太了解。当时有两大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美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日本,本尼迪克特这本书就是受美国政府委托(19xx年)研究的结果。

“菊与刀”,“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但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本书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著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对于这些观点,有些日本社会学者评价很高,认为表现了“深刻的洞察力”。有些日本历史学者则不同意,认为作者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集团的社会心理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有非历史的和超阶级的缺点。评价虽然不同,影响很大则是事实。

著者从十三个章节做了阐述,把日本的文化、日本人习惯、日本人的信仰、日本历史及“天皇”等方面阐述的饱满充实,有理有据。也为美国能做出正确决策做出了贡献。

一、从写法上:

1、作者在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的概括为“菊”与“刀”,并找出了隐藏在矛盾后的原则,得出来日本不同于欧美资本国家的结论。作者认为日本文化有着双重性,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倔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军队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日本这一民族的矛盾性显示在各个方面,尤其在生活方式上。

2、作者运用大量栩栩如生的日本人的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与西方人的看法来充实与支撑自己的观点与结论。作者于19xx年6月接受委托从事研究日本的工作。她受命使用作为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使用的一切研究技术,以求弄清日本民族是什么样的民族,那年夏初,美国对日本的大规模反攻刚刚展开。作者必须认真研究战争中的各个细节,来观察日本人如何一步一步地暴露自己。作者利用文化人类学家最倚重的方法——与被研究的人民直接接触。作者亲自询问他们亲身经历的许多具体事例,发现他们如何进行判断的方法,根据他们的叙述来填补他们知识上的许多空白。作者确信,他们所企求的答案,很多都隐藏在日本文化的规则及其价值之中,因此,从生活在这种文化的人们中进行研究,答案将会更加满意。作者还看了不少在日本编写、摄制的电影——宣传片、历史片、以及描写东京及农村现代生活的影片,然后再和一些在日本看过同样影片的日本人一

起仔细讨论。他们都是以与作者不同的眼光来看待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以及反面角色的。作者被一些情节搞的迷惑不解时,他们却显然不是如此。而且,他们对剧情、动机的理解与作者也不一样,他们是从整部电影的结构来理解的。正如阅读小说,作者的理解和在日本长大的他们就有很大的差距。

3、作者运用大量的对比,使事实显得一目了然。作者在叙述中不时的用美国或日本的邻国中国等做对比,突显出日本这一民族的与众不同。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同是亚洲国家的不同。例如,作者在写到日本人是如何重视精神时,是用美国与之对比的,强调美国如何重视物质。由此,日本人想证明精神的重要性。由一个空军军官在已死的情况下完成了任务的例子来证明。再有,用美国军备储蓄的充足,医疗设施的相对完备与日本的几乎没有医疗设备和药物粮食相对比,突出日本是一个多么重视精神的国家。

二、从内容上

《菊与刀》从很客观的角度描绘了日本这个民族,让读者能从客观的角度了解日本这一民族的历史、人性特征、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书的第三章“各就其位”,强调了日本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和中国的尊卑等级很相似,但在日本似乎更强烈些。在前两章中,还提到了日本认为物质是有限的,精神是无限的,肉体消失而精神永存。在日本,天皇是神圣的,不可被推翻的。忠、孝、恩、义、仁也是很重要的。明治维新也是在“各就其位”的等级制思想上实施的。在日本人的思想体系中,对天皇的忠是日本人最高的价值信仰体系,这也就解释了日本在投降前的奋勇作战,在投降后马上对占领者示好。这一切都源于天皇的号令,当天皇号令奋战到底时,日本人宁死不屈,当天皇宣布投降时,日本人马上放下屠刀,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天皇宽心,是忠的体现。本尼迪克特经过严谨的分析与论证,把日本人的思想体系分析得淋漓尽致,使人们得以从日本人的角度看到日本人的行为,极大地方便了美国政府制定治日政策。为了培养履行义务的能力,日本人会经过被外人看来极不人道的方式进行自我修炼,讲究修养,力图“把身上的锈去掉”。同时,日本家庭会在孩子幼年的时期开始,向其灌输绝对的忠君爱国、敬老爱幼等观念,以使其得以对国家、对家庭尽忠,并使其认识到,讲礼貌是对社会的基本义务。通过故作嘲笑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尊严感,让其形成自身的荣辱感。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极端的行为维护“洗清名声”。对男孩、女孩的区别培养,阶级地位与责任观念的灌输,为等级制度的维持提供不竭的动力??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日本这个民族有这非常不好的印象,永远不会忘记它侵略中国的罪行,也永远不会忘记其领导人去参拜靖国神社的事实。但客观的讲,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有其本民族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我们不能否认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我们应像鲁思·本尼迪克特一样,客观的看世界,辩证的看日本。最后,我要说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是本不错的书。

XXX班

XXX

 

第二篇:《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我看的是北塔译的,露丝·本尼迪克特所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从大学刚开始到现在就几乎没怎么真正好好的读过书。整日疲于奔波于各社团会议活动,班级事物,还有周末的英语补习。好不容易抽了时间慢慢看了大学第一本“课外书”,感触颇深。

之前对日本的认识很有局限,甚至说是偏见。然而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以及本书的点拨,对日本文化有了很大一步的深入了解。日本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民族。二战投降的前夜还喊着要“用竹枪来把战争进行到底”, 日本军人战争中的表现使人深信这一点。而当天皇宣布投降之后,美军士兵便可以放心得独自上街买日用品。美军进入乡村后还受到百姓的列队欢迎,妇女摇着婴儿的手来“表达”他的喜悦。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日本人处心积虑得想要“卧薪尝胆”吗?难道一个民族居然可以心照不宣得进行一场集体的忍辱负重吗?看完了这本书,我开始理解,任何“奇妙”都是有个度,有个界限。

菊,是日本的皇室家徽;刀,是日本的文化象征。显而易见,这本书是介绍日本文化的面面观。

关于日本人,先说说道德吧。日本人常说:“知耻为德行之本”。 在日本,“知耻之人”有时被翻译成“有德之人”。耻感在日本伦理中具有权威地位。人们描写日本人时用的是“但是”和“也”之类的词汇;当这些词汇被用来描写其他任何国家时候,都会显得荒谬无比。一个严肃的观察家在描写其他非日本民族时,不会在说了他们多么彬彬有礼之后,再加上这样一句“可是,他们也很傲慢,专横。”。当他说该民族在为人处世上无比顽固后,不会再加上这样一句,“但是他们乐意调整自己,去适应极端的革新。”当他说某个民族温顺时,不会同时解释说,可是他们不会轻易服上级的控制。当他说他们忠诚和宽厚时,他不会生成,“但他们也有背叛和怨恨。”当他说他们生来勇敢时,他不会又细数他们的怯懦。当他说他们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时,不会继续说他们的心胸真宽广。当他描写他们的军队如何像机器一样训练时,不会继续描写那支军队的士兵如何像马咬着嚼子一样不服管教,甚至反抗上司。当他描写一个民族如何满怀激情地投入西方美术时,他不会渲染他们狂热的保守注意,当他写书论述一个国家具有普遍的审美崇拜,如何给予演员和艺术家很高的荣誉,如何在菊花栽培的技艺上愿意费时费力时,一般而言,他不会另写一书补充说道,那个民族也崇拜刀,把最高的声望献给武士。通过常年的日积月累,日本形成了自己的东西。独一无二的,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儒家的,而是日本的。

有人说:日本民族的文化结构是:日本传统神话+日本式封建政治体制+中国儒家文化+中国道家文化+禅宗。 其中,传统神话中的天皇,一直带着某种象征色彩。二战中的日本,全民皆兵,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天皇”。“天皇”就像一种精神,精神是他们的一切,是永久的。物质是需要,但是次要的。“天皇”是日本民族的象征,是日本人宗教生活的中心,他是超宗教的信仰对象。如果输掉了二战,天皇也不会收到谴责。日本人并不认为天皇应该对二战负责。哪怕内个,军方领导都会收到谴责,天皇却不会。所有日本人依然崇敬天皇!

日本人对天皇的忠诚是无条件,无限制的。但是喜欢批评除了天皇意外的所有人和团体,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只要天皇下令停止战斗,日本就会和平的接受失败和占领。这一点和中国相比,是不同的。同样不同的地方还有在道德

与义务方面。他们甚至把中国人的道德箴言看成是中国人劣根性的表现,认为日本人的道德状况本身已经完满。但是,他们又认为人一出生便欠下债务:即与生俱来的、无条件的、无法履行完毕的义务。履行义务的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天皇——“忠”;另一类是父母——“孝”。其中“忠”是最高的,而中国古代的“准自然法”把“仁”给放到了“忠”的上头。对君王的“忠”并非无条件的,君王必须要施“仁政”,因此再麻木不仁的君王也至少要假装自己符合这样的条件,而且往往会失败。但在日本是绝对没有这样的说法的。他们甚至说:“要给父亲提意见简直是要求和尚蓄发”。

还有就是关于日本的牺牲。“对司令官迈肯因受勋的官方理由并不是他们击退了日军。我们不了解他们为什么不这么说,因为尼米兹的公报已宣称他们击退了日军。迈肯因受勋的理由是,他成功地救了两艘损坏的美国军舰并把它们安全送到了基地。这篇小报导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实实在在的事,而不是虚构的。我们并不怀疑迈肯因将军确实救了两艘军舰。我们希望你们了解的只是这一奇特事实:在美国,救了两艘军舰就能受勋。”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牺牲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途径。在北缅战役中,日本的俘虏与阵亡比例是142:17166,比率是1:200。在被关进俘虏营的142名士兵中,除了小部分,其他人被抓时都受了伤或昏迷了。只有很少的几个单独或三三两两“投降”的。这是因为日本一再强调被俘虏就是耻辱,投降可耻这种观念已经深深扎根于日本人的意识之中。投降与牺牲,绝大都选择“为天皇”而牺牲。

日本,先通过向中国学习,后向西方学习,最后形成了有别于两者的独立而又独特的日本文化。

10级 新闻1班 41号 何炳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