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意义读后感

西方建筑意义读后感

挪威建筑师、建筑理论家诺尔格·舒尔兹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建筑理论著作《西方建筑的意义》,分别从景观聚落、建筑类型、建筑细部、建筑空间、建筑意义等方面对不同时期的建筑做了全面的分析,让我大开眼界。其中本书中第六章,哥特建筑读完后让我印象颇为深刻,下面我想浅谈哥特式建筑的艺术特色。

哥特式建筑艺术的特色 摘要:哥特式艺术,于公元十二世纪末叶继罗马纳斯克式建筑而兴起于法国北部,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思潮是崇尚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风格,而哥特式艺术与之回异其趣,并被贬为半开化和野蛮的样式,欧洲又把哥特人当作蛮族来看待,所以便把“哥特”强加给这种艺术了。实际上,哥特式艺术是中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显著的价值,而哥特式艺术的最高成就体现在建筑方面,这就使得无论建筑工程技术或艺术手法在当时都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哥特式建筑,又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位于罗马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学问。

关键词:哥特 教堂 法国

一.哥特式建筑的起源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最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以及凯旋门。

二.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历史

哥特式建筑从最初的雏形发展到成熟的风格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从12世纪开始持续到13世纪50年代,强调零散结构的递增和高度的增加。在早期哥特式建筑中出现了许多著名而优美的教堂,其中以巴黎圣母院作为代表,它是哥特式教堂第一个成熟的代表。巴黎圣母院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它的巨大规模和它优秀匀称的设计,以及新技术方法飞拱的引入。飞拱是一个拱或半拱,它把从墙壁的上部来的穹隆的侧推力传向外侧的支撑物或扶垛。通过飞拱,哥特式建筑解决了侧推力的问题,它使重力集中在相当少的几点上,飞拱架在这座建筑物的外边的耳房顶上,几乎像这个屋顶被从罗马式建筑的边楼中提起来一样,暴露出屋顶下方的半拱。建筑的外部体积变成骨骼架子似的精干。以前曾是坚固的墙壁的地方,如今被彩色玻璃代替了,哥特式建筑成了石头的骨架和彩色玻璃墙的建筑。巴黎圣母院的外观线条多变,在不同的天气和阳光变幻下,可引起不同的光影视幻效果。法国印象主义大师莫奈曾在不同时间、不同阳光之下对它作过许多写生。坐落在横贯巴黎市区塞纳河上“城岛”之端的巴黎圣母院,不仅与绘画、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成就成为了法国文化的象征。

第二阶段:非常重视装饰性的处理,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整体视觉效果。到了13世纪的欧洲,哥特式建筑出现了繁荣期,它的最高成就是有彩色玻璃和雕塑作装饰的法国主教堂。夏特尔主教堂被称为“哥特式百科全书”,较巴黎圣母院更为成熟地体现了基督教追求寓意性并实现了这种寓意性。整个教堂的平面比例完全按照基督教寓意性的比例分割。教堂外部的三个尖塔、正面的三个大门都与“三位一体”有关,教堂的内部十分高大,并开有许多采

光的大窗,寓意为“光”和“高”,简洁的三层楼立面是这一时期石匠仿效的典范。

第三阶段:在保持了自身基本特点之外,装饰效果的变化已经脱离了视觉上应该有的结构整体性。到了14和15世纪,人们的兴趣已转移到较小的项目方面,诸如群雕、手抄本、嵌板画之类,哥特式建筑开始获得显著的地区和民族的特色。不再对高大建筑感兴趣,宽阔的但统一的内部,以及新的穹隆形式的魅力和装饰的可能性等,形成了后期哥特式建筑的重要特征。同时,这时期的大量的雕塑作品通常不再依附于建筑。在所有领域中,后期哥特式艺术显得更多强调个性,而不再提倡集体的创作,而且所采取的艺术题材已朝着更多的世俗生活方向转变。

三.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这种风格所表述的这些宗教意识以及所显示的技术成就。

外部特征:哥特式建筑特别是教堂,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龛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西立面作为教堂的入口,有三座门洞,门洞内都有几层线脚,线脚上刻着成串的圣像。所有墙体上均由垂直线条统贯,一切造型部位和装饰细部都以尖拱,尖劵,尖顶为合成要素,所有的供劵都是尖尖的,所有门洞上的山花,凹龛上的华盖,扶墙上的脊边都是尖耸的,所有的塔,扶墙和墙恒上端都冠以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与此同时,建筑的立面越往上越划分细巧,形态和装饰越见玲珑。这一切,都使整个教堂充满了一种超凡脱俗,腾跃迁升的动感与气势。这种气势将基督教的“天国理想”表现尤为生动具体,也显示出中世纪高超的建筑技术。

内部空间:在哥特式建筑中,尖劵与小拱的大量使用,赋予了空间与结构以极大的灵活性,同时也为教堂的艺术风格带来了新奇的格局。哥特式教堂的平面一般仍为拉丁十字形,但中厅窄而长,瘦而高,教堂内部导向天堂和祭坛的动势都很强,教堂内部的结构全部裸露,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束状的柱子涌向天顶,像是一束束喷泉从地面喷向天空;有时像是森林中一棵棵挺拔的树干,叶饰交织,光线就从枝叶的缝隙中透进来,启示人们以迷途中的光明,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间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种气氛已尽显了基督教的精神,而这种气氛的形成,又无疑得益于尖劵,尖拱及空间结构等技术

四.哥特式建筑的风格

飞扶壁,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运用。但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哥特式风格在建筑上主要是运用了飞檐扶壁,这样可以使墙体的负担大为减轻,使在墙面上开出大幅的玻璃花窗成为可能,同时使建筑的整体具有强烈的向上的特征。

尖肋拱顶,哥特式建筑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将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将建筑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把人们的意念带向“天国”,让一丝现实世界的阳光透进黑暗的中世纪。

束柱,哥特式建筑的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而是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

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

花窗玻璃,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并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并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彩色玻璃窗画以《圣经》故事为内容用红、蓝、紫等颜色的小块彩色玻璃镶嵌而成。最突出的作品即夏特大教堂和布鲁日教堂中的玻璃窗画。哥特式壁画的名作有14世纪西蒙·马蒂尼为锡亚那大教堂创作的祭坛画《天使报喜讯》。

五.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建筑

法国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 还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教堂内部有大片彩色玻璃窗。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砌有尖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英国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尖塔往往很高,成为构图中心,西面的钟塔退居次要地位。索尔兹伯里教堂是英国教堂中最高的。这座教堂外观有英国特点,但内部仍然是法国风格,装饰简单。后来的教堂内部则有较强的英国风格。 另外,英国大量的乡村小教堂,非常朴素亲切,往往一堂一塔,使用多种精巧的木屋架,很有特色。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建造过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风格,歌坛和圣殿同亚眠教堂的相似,极为壮观。

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纪80年代动工,直至19世纪初才最后完成。教堂内部由四排巨柱隔开,而在横翼与中厅交叉处,上面是一个八角形采光亭。中厅高出侧厅很少,侧高窗很小。内部比较幽暗,建筑的外部全由光彩夺目的白大理石筑成。西边正面是意大利人字山墙,也装饰着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但它的门窗已经带有文艺复兴晚期的风格。

《西方建筑的意义》是一本十分经典的建筑理论著作,即使我前面几遍没有看懂,但只要不停地翻阅,总会有收获。书不在泛,而在于精,我们应认真阅读此书,而从中获得我们想要的信息,并且丰富我们的视野。

参考文献:

1.世界建筑艺术史 第一版 陈文捷编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2. 陈志华. 外国建筑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法)奥古斯特·罗丹.法国大教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欧洲建筑纲要.山东画报出版社.

 

第二篇:西方颂读后感

The Book Report of Ode to the West Wind

Ode to the West Wing was wrote by Percy Bysshe Shelley(1792 –1822) ,who was one of the major English Romantic poets. It is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among the finest lyric poet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helleys unconventional life and uncompromising idealism, combined with his strong skeptical voice, made him a notorious and much denigrated figure in his own life. He became the idol of the next two or three generations of poets. He is famous for his association with contemporaries John Keats and Lord Byron; an untimely death at a young age was common to all three. Ode to the West Wing ,written in the Autumn, 1819, and published in the following year, this poe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nd best-known of Shelley's verses.

During the Ode to the West Wind ,Shelley invokes the wind magically, describing its power and its role as both ―destroyer and preserver,‖ and asks the wind to sweep him out of his torpor ―as a wave, a leaf, a cloud!‖ In the fifth section, the poet then takes a remarkable turn, transforming the wind into a metaphor for his own art, the expressive capacity that drives ―dead thoughts‖ like ―withered leaves‖ over the universe, to ―quicken a new birth‖—that is, to quicken the coming of the spring. Here the spring season is a metaphor for a ―spring‖ of human consciousness, imagination, liberty, or morality—all the things Shelley hoped his art could help to bring about in the human mind. Shelley asks the wind to be his spirit, and in the same movement he makes it his metaphorical spirit, his poetic faculty, which will play him like a musical instrument, the way the wind strums the leaves of the trees. Speaking both in regard to the season and in regard to the effect upon mankind that he hopes his words to have, the speaker asks: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The poet just want to dance following the wind that can destroy the old world and create a new picture.in other words, the poet wishes to join the revolution to overthrow the old forces.Even if the poet will suffer lots of misery,he still wants to do it.whereas the older generation of Romantic poets viewed nature as a source of truth and authentic experience, the younger generation largely viewed nature as a source of beauty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is poem, Shelley explicitly links nature with art by finding powerful natural metaphors with which to express his ideas about the power, import, quality, and ultimate effect of aesthetic expression.I really like this sentence,―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It tells us that we should hold an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 the future.No matter how hard it is,it will pass eventually.

参考文献:

1.The Life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Thomas Medwin (London, 1847), p. 323

2. 南昌工程学院出版,2011.2

3.《英美文学》张伯香,199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