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笔记读后感

《建築筆記》的筆記及摘录

熟悉漢先生在建築設計或古跡修葺方面卓越成就的人,卻可能不大讀他的方塊文章、遊記或散文,他們偏愛的是他的建築與美學志論,從中汲取關於空間的思考或理論,以拓展本身的藝術視野,這本書中漢寶德先生筆下描寫的歐洲人文風情,不只是建築文化,頗使我具有嚮往之情還是比較喜歡寶德先生的輕鬆自由的寫作風格的。

漢先生深信建築或藝術不應該是神秘而又高深的東西。它們都是人類的造物,其最終目的應該是為人類社會服務。它應能夠啟發我們的思想,開拓我們的情感領域,鼓舞我們的創造力。……我相信真正有價值的作品,一定會有一種大家可以領會的語言,以便達到它激發我們情緒與思想的目的漢先生所欣賞的、從事建築這行的態度是:建築是一種科學,一種藝術,但它更是生活的容器。科學可以關在實驗室做出來,藝術可以掛在博物館裏,但是建築一定要建造在大家的眼前,為眾人所使用。它不是一種個人埋頭苦幹就能成就的事業。建築家應有社會的胸懷,為大眾服務。因此他們的主要目標應該是為大眾創造一個愉悅的生活環境……

漢先生念念不忘二十世紀以來的兩次建築革命。就像鄭光復先生在《建築地革命》中寫到地那樣,第一次使建築設計脫離直覺與偶然的成分,走向理性主義;第二次是掌握、利用科學知識所提供的可能性,使建築創作更上一層樓。 這本書大致分為倫敦散記 歐美建築之旅,而倫敦散記又分為倫敦的公共汽車

英倫拓畫記倫敦的公園

倫敦散記

倫敦的公共汽車

對我而言最有興味的倫敦公共汽車的人情味。

這一個特點加起來,使我覺得英國的車掌很了不起。因為一種制度對乘客越方便,加給管理人員的負擔就越大。

英倫拓畫記

英國的銅刻紀念物是用銅版勾出人像的外形,上面用線條刻出人像的細節,諸如衣物、裝飾等,然後嵌在棺石上,有時配以文字的裝飾與說明。基本上,算是一種陰刻的線條畫。銅刻所紀念的多屬武士、教士、殷商等,反映當時的生活、服飾與工藝,比起西敏寺中的大理石雕更為深刻而古老。

這些銅刻除了極少數嵌在有名的大教堂裏,大部分散佈在全英國小市鎮的教堂中,可以說是英國宗教藝術與建築的縮影。……由於介紹銅刻的辦法是用拓本,故銅刻的拓畫立刻流行起來。

倫敦的公園

倫敦的公園有哪些特點呢?在作者看來,至少有四點:一、數目多;二、分佈近便;三、景色自然;四、親切近人。這四點合起來,使我覺得倫敦是世界上最近人性的城市。若說沒有了公園,就沒有了倫敦,也不能算是過分。

就以最熱鬧的地區做例子。自“大理石拱門”開始的牛津商店街,全長也不過一英里半。可是自拱門的海德公園起,到倫敦大學所在地的羅素廣場之間,牛津街的兩邊,每隔幾條街就有一個公園,這些公園離鬧市都只有一二個街段的距離。這也就是我說“分佈近便”的意思。

為什麼說倫敦公園的“景色自然”呢?……原來英國的公園,除了省數如漢普敦王廷的宮園之外,大多是崇尚自然的,默默地應和著我國園林的理想,可是以我看來,在成就上也許超過了我國。他們公園中的素材十分簡單:一、草坪修剪得相當整齊,生長得十分均勻;二、稀疏而高大的樹木、種類不多,但均很茂盛,枝葉參天,卻因不近地面,故不妨礙草坪的生長;三、略呈起伏的地面。

比較豐富的英國公園在這三種基本素材之外通常有池。池很自然地居於園中低下的部分,而是硬做出來,或用水泥砌起來的。池的形狀順乎地形之自然,所以不圓、不方。但與中國、日本的園林不同,他們不勉強用石岸。有些水池,鴛鴦成群,且掩映於花叢、柳蔭之間,簡直可以入詩入畫。海德公園鯴聖詹姆士公園都是好例子。

什麼是倫敦公園的精神?我看是一種近人的精神。他們的公園都是很小心地規劃出來的,但不落痕跡,似乎天生用來供人修身養性的。自然就能近人,人們漫步其間不受園藝匠師的挾制,無淫奇極巧的山石的吸引,但有鳥語花香林蔭水影,真正使人心神鬆散,而樂於久留。若走到法式的園林中,人的精神若不是受緊張的壓迫,就是因飛揚而浮躁。比如凡爾賽宮的園林,原不是供人散心之處,而是法國國王宮廷儀式生活的延長,;它的目的在於襯托王家的權勢,國王的偉大,;穿行其間,只能體會到當年的這一種精神:膽小者覺得自己更渺小,膽大者就感到“有為者當若是”了。最重要的,幾何式的園林只為了一雙眼睛的暢快。鮮花編成的圖案,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大理石的仿古典雕刻,姿態優雅,使人目不暇接。但是烈日當空,沒有林蔭可避,亦無處可以歇足。至於你想坐下來看看報紙,尤其與這環境不稱,其他的感官因而都被犧牲了。

倫敦的公園是專為大家散心之用,五官、筋骨都在考慮之列。最有意思的是公園中漂亮又整齊的草地,乃是遊人漫步的地毯,是休憩時的床毯,嬉戲時的球場。這原是是人與自然之間最直截了當、最親切的接觸。

海德公園南段的草坪面湖,經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建築為背景,湖水清澈,船帆往來,是市民們最常去的地方。

倫敦的博物館

倫敦的博物館有三大特點使作者產生興趣。

第一就是不收費用。第二個特點就是普遍准許照相。第三個特點是倫敦

重要的博物館建築大多出於名家之手,而且散佈各區,佔有市區中重要地位,本身就有觀覽的價值。……在倫敦,幾乎沒有一個重要的建築群不包括博物館,或同類性質的建築的。

大英博物館坐落在倫敦大學的旁邊,背向著倫大辦公樓的側面,兩側都是公園。它的正面則向著當年的一條主要的街道羅素街,可說是在倫敦城的邊緣了。建築物是十九世紀初名建築師斯密克爵士所設計,屬於羅馬帝國建築的式樣。正面是一很舒展的柱廊,只是沒有羅馬廟宇的台基,顯得有點雄偉不足。但是倫敦市本來就是一個親切近人的城市,其市街不過是衡陽咱的寬度,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氣派,倒很配合倫敦的調子。在廣闊的樹蔭掩遮下的前庭裏,放置著一座雕像,似乎在表示這座建築物的用途。

這座名館中特色有幾。首先是它的藏書。照說博物館中不應有那麼的圖書館,但其圖書收藏近六百萬冊,幾乎等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地位。

在考古方面的展覽,最有名的最埃及部分。……其中最有趣的部分是有名的埃爾金大大理石。

在古希臘的展覽中,我特別興趣的是一座小廟,完整地重建在室內。由於是一座早期的石廟,可以看出後期建築發展的過程,所以是很寶貴的證物,這恐怕是世是惟一的一件完整的小型希臘神殿了,難怪他們使用那麼廣闊的空間去陳列。

關於繪畫的博物館,比較重要有兩座。一為收藏較為廣泛的國家畫廊,一為專門收藏現代藝術的塔德畫廊,其收藏都有國際性聲譽。

國家畫廊位於有名的特萊佛格廣場。這廣場位於皇宮、政府機關與商業區之間的樞紐地位,平時人群彙集,有各種戶外活動進行著。一個大噴水池,池邊成群的鴿子。國家畫廊居高臨下,面對納爾遜紀念柱及西敏寺大街,我第一次到那裏時誤把它認作某一市政府之類的官衙。

建築是當時名建築師威爾金的代表作,很像臺北省立博物館的格局,上面有一個圓頂,下面是一列柱廊,但老實說,英國十九世紀的這類建築不但不及十七、十八世紀的英國,比起當代的法國建築也望塵莫及。那個圓頂不夠味道,不但太過輕巧單薄,而且光光滑滑,形狀也夠穩重,為了這個緣故,我幾頭錯過了入內參觀的機會。

倫敦是英國文化的核心,倫敦市的歷史就是英國發展的歷程,在這座館裏,用各種方式陳列了倫敦遠古史跡的發掘物,以及古羅馬人在此建城的種種遺物。特別動人的展覽方式,是使用模型,配合復原繪畫,把當時之情景逐步描繪出來,在上千萬人口的大都會裏,面對蠻荒時代及歷史發展的圖畫,實令人回味無窮。一個對自己的歷史感到驕傲,對前途又懷有信心的民族,自然會設立各種各樣的博物館,以收藏先代努力的史跡,並留傳於後代。而且他們會不斷地留意自己所踩下的歷史的腳步,小心地保存它們,讓子孫們知所借鑒,或相勉勵。所以博物館確實使我覺得與公園一樣,是文明國家文化水準的象徵。凡是山上古堡的地方,其岸邊與水相交之處,必有一個大小不同的村落或小鎮,這些村鎮發生得很早,但目前的建築多半是十八世紀以

後的造物,晚近所建造的也不少。二三層樓的小村鎮總圍著一座小教堂;教堂的尖塔與山上的堡壘相輝映,使人回憶起屬於武士與教士的中世紀文明。村鎮的建築也許是有意配合著河谷的深沉的色調,所取的調子是輕快的,以白色為主,屋頂則多為淡灰色,配置的方法是錯落有致的自然手法,在陽光之下,產生複雜的陰影交錯的趣味。加上樹木掩映,船舶往來,旗幟飄揚,予人以人間、天上,現實、夢想不分的感覺。這是萊茵河使初次造訪的人感到令人窒息美感的原因。

坐在船上欣賞建在河心島上的堡壘自然是特別方便。萊茵河中最美的古堡是狄法茲堡,經過整修後,活象一個富於想像力的結婚蛋糕,即使在今天也很難相信當年那些兇惡的堡主用來收買路錢的所在居然後成為了風景明信片中的寵兒。

邁爾克修道院是當時建築名家普蘭道爾的作品,高踞山頭,竟與堡壘無異。原來些修道院等於皇室的退隱所,不但這修道院的住持相當於高官,極接近王廷,且其地位負有防守之責任。院內目前已無僧人,為一博物館,陳列與皇家有關之肖像,及當時使用之書籍、器物。但其最動人者還是建築本身。在近河邊的斷崖上,是修道院的教堂,兩座帶著德國洋蔥式圓頂的尖塔,以其裝飾富麗的陽臺俯視蔥綠而廣闊的多瑙河穀。這座陽臺要付錢才能進去。

我們到達邁爾克的水邊時,陽光正射著西向的教堂正面,黃色的多曲線的建築,銅綠色的屋頂,穩踞在長滿了樹叢的岩壁之上,其景色之美是萊茵河上所看不到的。

浪漫道上的山城

歐洲的可愛之處就是它有一些大小適度、風格獨特而優美的小城市散佈在各地,這就是歐洲中古封建制度所留下來的美妙的一面了。這些小城的歷史至少都可上溯到中世紀,經過文藝復興時期市民覺悟的階段,其規模雖不及本省一個小鄉鎮,在精神上卻徹頭徹尾地是一座城市。每人都有作為該城市民的驕傲。所以每一座小城都是一個獨特的藝術品。

歐洲的山城,也許由於防衛的理由,大多建造在長形的山脊上,自上面看去,象一個紡錘形。其城市的組織多是長向一條大街,象魚骨一樣,較窄的街道則向兩側低處伸展,曲折地到達斷崖邊。在低矮的山頭上,則多建城牆,使整個城市看起來象一塊大岩石,有堅實巍峨的氣象。但真正有趣而多變化的城市,則是建造在地形比較複雜的山頭上,其中最頂尖的例子是德國巴伐利亞“浪漫道”的羅森堡。遠遠看去,羅森堡並不出色,只是在嶺上高地,一片低矮的紅屋頂的房屋,中間有一組尖塔的小鎮而已。它沒有矗立的峭壁與巍峨的古堡,不象薩爾茨堡那樣,初見時予人以壓抑不住的氣勢。這裏自十三世紀以來就是自由民的天下。他們卑微地求生存,又驕傲地為維護獨立自由而奮鬥的過程中,在那座山頭上經營了一個極其動人的戲劇性空間,充滿了人性,並表達了他們的夢想。

羅森堡有今天這樣動人的市景,不是一天造成的。它有一千年之久的歷史。這有一個道理:城市要有風格,有深度,必須有歷史、文化的積藏。

羅森堡是一座小城,卻保存了至少八個世紀的建築,時間象一個沒有人參透的大魔術,歷史留下的痕跡就是一些奇跡。為什麼現代的高樓大廈總使人感到膚淺呢?因為那都是在我們想像之中的東西,都是合乎簡單的邏輯的東西。而人生需要奇妙的際遇,需要耐人尋味的生活。城市的建築好比釀酒,越陳越香。

這裏分為內城外城就是歷史造成的結果。以市政廳的廣場為中心,約略向甲方輻射,不到五分鐘的步行距離就是十二世紀時留下來的兩座城門。

他們建城門,與台南、臺北當年的古城門一樣,有創造力,每座門的造型都有所不同,但其原則是一樣的。我們的原則是下為城門,上為門樓;他們的原則是一個高塔,一個拱門,在此原則之內,變化巧妙不同。為什麼有高塔?當然是嘹敵塔的性質,但根本上恐怕還是他們喜歡垂直的緣故。城市與慶典中的集體表演一樣,每棟房子等於一個演員。這演員並不必特別漂亮,而是那表演精彩。城市景觀是否動人,要看這些大同小異的房子怎樣安排。羅森堡予人的感覺就是這樣一個五彩繽紛的表演,令人目不暇接,但你定眼看去,想找出什麼特別漂亮的建築,就覺得令人失望。這裏是團體的遊戲,除了尊奉上帝之外,個人並沒有受到崇拜或過度的表揚。這是歐洲的自由邦最偉大的性格,最令浪漫主義的文學家、藝術家們所懷念的性格。一切詩情畫意,當徘徊於碎石的小徑,曲折的巷道,穿過令人驚訝的拱門,舞臺佈景樣的廣場時,都在對自由心靈的嚮往中聯結為一體,予人一種愉快的激動。

“漢先生在自序中說:經驗告訴我,建築這種職業是卑微的,世上沒有卑微的職業而能有英雄式的變現的……偉大的建築原是社會的產物,建築師等於一具樂器、一支號角,看這個社會如何吹奏而已,所以建築水準的低落,一方面沒有良好的樂器,另一方面,我們的社會是一個不懂得如何吹奏的社會。

從以上這段話,不難瞭解他在一九九零年代以後,為何甚少再論臺灣建築或建築的文化。” 仿佛看到了這位老先生內心的憂鬱,這是與後來書中風輕雲淡的隨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再後來讀正文的時候,這一種憂鬱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導致我“鬱鬱而終”了這本書。

在“北歐的紅磚文化”部分,作者寫道:“毫無疑問的,紅磚文化是自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到盧比克之間的沿海商業城市所發達起來的。這一帶沒有收到貴族色彩的文藝復興的影響,一直到十七世紀,還是哥特藝術的天下,並在荷蘭發展出一種以商業社會為基礎的俗世藝術。到十六、十七世紀,紅磚的建築已經十分成熟,影響到其他地區。”全書關於建築的最深剖析也都大致如此。而同時看的《安藤忠雄論建築》也談到了荷蘭的建築師,安藤先是淺析了荷蘭的地形風貌等對建築師的影響,然後介紹了荷蘭建築師Rem Koolhaas的建築作品Educatorium:“乍一看,由於兩元的對比構成,使得Educatorium看似非常單純,但是其內部卻出人意料地孕育著各種各樣的空間,平面為田字形,十字形的兩條通道形成了

非常簡潔明瞭的平面構成。通過引入傾斜樓板,不規則排列的柱網手法,組合了若干自由分段的空間,可以讓使用者實際體驗到非常豐富的空間,反過來建築也會激勵使用者構思出各種各樣的使用方法。” 對比上面的兩段,如果實際去到兩位作者言及的建築前,前者的描述帶來的只會是一個非常模糊含混的印象,有沒有差別也不會很大;而通過後者的論述卻能迅速地抓住特定個體的精髓,茅塞頓開,窺見別有的洞天。雖然有語言翻譯的隔閡,安藤的書“隔靴撓癢”卻比本書更。 又有同樣剖析中國人建築心理的文段。本書的作者寫:“我覺得只有正、邪二字可以概括過人對環境評判中大部分的內容……大體上說,我們的單一標準是自?方?的引申中來的。第一個抽引出的觀念是?正?字。方只是幾何形,而?正?則有外形的意義加上道德的含義。?方正?二字連起來,是我國環境觀中最高的標準。”反觀王世仁先生在《理性與浪漫的交織》中提到環境藝術與建築美學時,從建築的審美價值之社會功能,談到認知功能,談到認知功能中具體的感受功能、感應功能與聯想功能,再談到創造出這些感受、感應和聯想的美的形式——作為符號的柱式、母題,作為空間形式的統一與均衡、比例與尺度、韻律與序列……層層鋪陳、步移景異,王先生實在是將作為建築師所爛熟於胸的創造美的技法用在文字的排列上,使人歎為觀止,眼界大開。而和上面引用的本文作者類似內容的文字,就出現在建築的審美價值之社會功能中,王先生說:“……其中最鮮明的就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天人合一和美善合一。至善至美的觀點,即特別強調建築與社會、與自然的認同關係和建築美的社會功能……折射到審美意識上,積澱到審美心理上,就形成了某種獨立的形態特徵。它不強調審美的獨立性……而重在發揮美的社會功能,使美與善,心理與倫理,藝術與典章,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統一起來。這一哲學——美學思想也充分體現在建築中。其系統性、自覺性在世界上是僅見的,一直指導著古代中國的建築創作實際。”勿論論述的系統性,畢竟王世仁先生是建築美學的論文集,而本書的作者寫的是散文記,但單看片段在深入性上也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第二篇:感想笔记

感想笔记

——《中国人的 精神》读书报告(一)

一、收获

中国人的精神文雅?中国没有宗教需要感的原因?为什么叫儒教?宗教的传播方式?中国的女性观念和特征?保民崇拜的原因和出路?这本书从道德视角探讨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特别独特,很好!在暴民崇拜及其出路中作者认为促成战争的原因是"平民百姓",我觉得很深刻!作者对中国人没有宗教需要感的分析很深刻!我非常喜爱上述两部分,它对我影响很大!

二、评价

毫无疑问作者从道德文化视角对造成一战的原因分析非常深刻,精辟,独到,是一本非常好的著作。但是我觉得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生产力!理论上讲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实际层面上讲,是经济利益的无法满足导致人们的错误崇拜!即使是人们认识的不足,其根源也是宣传,教育的力量无法与之抗衡的结果。同时我也觉得作者过分夸大了儒教的力量,现代社会人们对信仰的迷失和不屑,似乎就是一个反例。

三、启发与反思

首先作者在提出中国人的精神特征时,我想关于这种概述很多,作者的概括是否不够全面?当然我觉得作者的概括非常准!这样概述的意义和作用何在?无论自然崇拜,还是依靠法律和军队的暴力统治,还是宗教亦或儒家道德,其前提都是人们相信或畏惧.造成人们不相信和不畏惧的原因有思想不能随着时代而发展,也有人们对他的宣传教育和执行不力,同时也在于资源等的争夺和经济利益的极大不满足,和力量的不均衡,还有就是上层和下层的不和谐,不统一。这方面的钻研和探讨空间还很深。。。。。再看中国人的精神时,我想起了老师上课提出的一个问题:中国到底存不存在儒教?同时,在看秦晖《传统十论》是他说中国的统治是儒表法里,从这个层面上我们很怀疑儒教的力量以及欠探讨法家的作用和功能。我们现在提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法律上讲,法律制定的意图和局限,以及法律执行中的问题有许多不足之处?从德治上讲,传统信仰的迷失与新时代该以何种面目,内容参与社会生活值得探讨与观察,同时外来宗教的威胁也应当深刻警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