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读后感

《螳螂捕蝉》读后感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我读过许多书,可最使我爱不释手的书就要数《螳螂捕蝉》了。

《螳螂捕蝉》这本书讲一位吴王要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大臣们认为,虽然攻打楚国获胜的希望很大,不过其他国乘虚而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吴王却固执的说:“谁在来劝说我,我就杀死他!”

而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决心用自己用智慧劝说吴王,但怎么劝说呢?等到第二天早上,少年为了引起吴王注意,一连转了3个早上,水打湿了他的衣服,也毫不介意。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少年给吴王讲了个故事:从前有为年轻的少年,他对每一件事物都非常细心对待。一天,他见到树上有一只蝉,蝉自由自在的歌唱,却不知道身后有一只螳螂正要捕蝉,而螳螂身后有一只黄雀在身后正要啄食捕蝉的螳螂呢。它们一心为了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及到自己身后的隐伏的祸患呢!吴王听完故事恍然大悟,终于打消了出兵攻打楚国的念头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使我明白了:不要一心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在现实生活中也一样,冷静才能解决事情,不要学吴王听不进大臣们的建议。

保密六年级:杨海

 

第二篇:10、螳螂捕蝉

10、螳螂捕蝉

词语解释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想着眼前的利益。 乘虚而入:乘:趁。趁着虚弱疏漏的地方进入。

固执: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认识,坚持到底。

侍奉:侍候奉养(长辈或显贵)。

沾湿:被淋湿长夜沾湿何由彻。

禀报:指向上级或长辈报告。

祸患:祸害忧患;灾难。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悟:心里明白。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 shì

背景资料

蝉:蝉,又名知了,黑老哇哇,幼虫期叫蝉猴、爬拉猴、知了猴、结了龟或蝉龟,为同翅目蝉科中型到大型昆虫,约1,500种。体长2~5公分(0.8~2吋),有两对膜翅,复眼突出,单眼3个。螽(zhōng)蝉科有两个种,俗称为毛蝉的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

螳螂:全世界已知的螳螂约有1800种,我国约有40多种。它们是捕食害虫的能手,什么苍蝇、蝗虫、蝴蝶、蛾子、飞虱等都吃。一只螳螂在2个--3个月中,能吃掉700多只虫子!

黄雀:黄雀又名金雀。受人喜爱的观赏鸟。羽毛黄绿色。好成群活动,飞行本领很强。黄雀分布在欧洲、亚洲的北部。在我国,生活在内蒙和东北等地,冬季会沿着河北、山东、浙江向南,到福建和广东等地过冬。主要吃植物的种子和果实,有时也吃昆虫和蚜虫。

分段段意

一(1)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提醒攻打楚国的同时,其他的诸侯国会乘虚而入,但是吴王固执得不听任何人的劝阻。

二(2-11)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便成功劝说吴王。

三(12)吴王听到少年的虚心劝阻,终于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中心思想

本课讲的是一位少年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不顾后患是很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赞扬了少年的智慧,并启示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补充

13、《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蟑、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0螳螂捕蝉

10、螳螂捕蝉

C、课后习题3(体会一下带点字的意思):

①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这个“死”与“生”相对,表示失去生命。)②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死”表示不可更改。)

D、乘(chéng)虚而入:趁着空虚进入。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在意。 不堪设想:堪,能。事情的结果无法想象,会向更坏、更危险的方向发展。

10螳螂捕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