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冀教版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冀教版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冀教版

1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冀教版

2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冀教版

3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冀教版

4

青坨营中学导学案设计

主备人:张春萍 备课组长签字: 年级主任(组长)签字: 日期:11、12 编号:11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冀教版

5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冀教版

6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冀教版

7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冀教版

8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冀教版

9

10

 

第二篇: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泸县二中城北分校“CSO SEC教学模式” 初二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2013语文备课组 审稿:

班级: 姓名: 使用时期: (总第 页)

课题:《与朱元思书》 课型:讲读课

第一课时

训练目标

掌握文中基本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

诵课文。

一、自学、预习

1、字词

缥( )碧 急湍( ) 轩( )邈( ) 泠泠( )经纶( ) .......

嘤嘤( ) 鸢( )飞戾( )天 窥( )谷 横柯( ) .....

2、《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字__________,吴兴故彰人。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

(回顾旧课 ,将诗句补充完整)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 。鸟向檐上飞, 。

3、查阅作家作品及背景资料,了解骈体文文体特点。

骈体文: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

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在

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二、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及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同桌交流 ,感知文

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

(1)、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注意恰当停顿,读出语句意思。

(2)、从上下文的语句关联中,要读出自己的理解,从语气、语调中表现出来。

(3)、读出作者的感情,通过重音强调出来。

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轻快)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舒缓)

试从文中找出几例并说说该如何朗读。

2、对照注释及工具书,同桌讨论,解释词义。

(1),风烟俱尽( )(2),从流飘荡( ) (3)任意东西( ) ....

(4),一百许里( )(5),水皆缥碧( ) (6),急湍甚箭( ) ....

(7)猛浪若奔( )(8),负势竞上( ) (9),互相轩邈( ) ....

(10),争高直指( )(11)泉水激石( ) (12)泠泠作响( ) ....

(13),好鸟相鸣( )(14)千转不穷( ) (15)百叫无绝( ) ....

(16),鸢飞戾天( )(17)望峰息心( ) (18),经纶事务( ) .....

(19),窥谷忘反( )(20)横柯上蔽( ) (21)疏条交映( ) ...

3、结合重点字词的理解,疏通文意,并翻译重要句子。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泸县二中城北分校“CSO SEC教学模式” 初二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2013语文备课组 审稿:

班级: 姓名: 使用时期: (总第 页)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 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或请老师回答。

5、作业

A. 归纳整理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

(1)、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 通 ,意思是

窥谷忘反 通 ,意思是

(2)、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

风烟俱净“净”, .

任意东西“东西”, ..

猛浪若奔“奔”, .

负势竞上“上”, .

互相轩邈“轩邈” ..

B. 本文作者在文中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铜庐一段沿途百里的无数景物,请同学们

用波浪线将文中的景物划出来。

C. 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简评上节课的作业。)

1. 背诵课文 。 2.听写生字词及重要字词的理解。

3. 评讲整理出来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等作业。

通过“文言词、通假字、活用字”等复习巩固已学的文言知识。

二.继续分析课文。

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全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2.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并说说这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泸县二中城北分校“CSO SEC教学模式” 初二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2013语文备课组 审稿:

班级: 姓名: 使用时期: (总第 页)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目的是什么?

4、为了表现水之异,作者抓住江水的哪些特点从什么角度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5、为了表现山之奇,作者从哪些方面写的?

视觉之景是 。

听觉之景是 。

感受是

6、默读课文,分别画出文中的骈句和散句。

7、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8、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得出来?

三、课后练习

1、。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描绘奇山时,紧扣 特征。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

妙: 。

4、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6.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猛浪若奔 B、任意东西 C、互相轩邈 D、天下独绝 .......

7、下列加点字不是虚指的是( )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8、下列横线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此人----为具言所闻

四、背诵大比拼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泸县二中城北分校“CSO SEC教学模式” 初二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2013语文备课组 审稿: 班级: 姓名: 使用时期: (总第 页)

课题:《五柳先生传》 课型:讲读课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教师寄语】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桓 宽

? 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 ——老 舍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文言词汇。

2、品析词句,理解人物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3、学习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4、体会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

【学习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学习难点】

1、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

2、体会课文中“不”字的妙处。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注释,解决重点字词。

2、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先默读一遍课文,再大声朗读一遍。

2、了解作者,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注意文章题目的来由。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其三)及晚年的《桃花源记》,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

(2)题目解说:

《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

用心 爱心 专心 4

泸县二中城北分校“CSO SEC教学模式” 初二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2013语文备课组 审稿: 班级: 姓名: 使用时期: (总第 页)

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嗜( ) 辄( ) 箪( ) 黔( ) ....

汲( ) 俦( ) 觞( ) 欤( ) ....

4、熟读课文,了解大意,并解释加点的字词。

先生不知何许( )人也,亦不详( )其姓字,宅边有....

五柳树,因以( )为( )号焉( )。闲静少言,不...

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 )忘食。性嗜( )酒,家贫不能常得,亲( )..

旧( )知其如此,或( )置酒而招之;造( )饮辄( )....

尽,期(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 )吝情( ).....

去留( )。环堵( )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 )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 )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 )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

赞( )曰:黔娄之( )妻有言:“不戚戚....( )于贫贱,不汲汲( )于富贵。”其言兹( )...

若人( ) 之俦( )乎?衔觞( )赋诗,....

以( )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

【课堂导学】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2、抽生再读课文。

3、小组内交流订正预习题目,并请同学读出自己的答案。

4、合作探究:

(1)四人一组,共同翻译课文(注意充分利用课下注释),把各组共同的疑点写下来。

(2)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同学共同解决。

(3)小组活动: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 一词多义

①之:或置酒而招之 黔娄之妻有言 ..

②言:闲静少言 黔娄之妻有言 ..

③其:亲旧知其如此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④甚:不求甚解 所欲有甚于生者 ..

⑤意: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目似瞑,意暇甚 ..

⑥得:家贫不能常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⑦志:以乐其志 颇示已志 ..

⑧去:曾不吝情去留 日始出时去人近 ..

⑨以:因以为号焉 以此自终 ..

用心 爱心 专心 5

泸县二中城北分校“CSO SEC教学模式” 初二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2013语文备课组 审稿: 班级: 姓名: 使用时期: (总第 页)

⑩如:晏如也 亲旧知其如此 ..? 古今异义 ①赞.曰 ②每有会意.. ③造.饮辄尽 ? 词类活用 ①亲旧..知其如此 ②以乐.

其志 (4)翻译下列句子: ①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③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④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作业布置】

熟读并背诵课文。

用心 爱心 专心

6

泸县二中城北分校“CSO SEC教学模式” 初二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2013语文备课组 审稿: 班级: 姓名: 使用时期: (总第 页)

第二课时

【预习导学】

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抄写在下面:

1、表现作者性格的句子:

2、体现作者生活环境的句子:

3、表现作者爱好的句子:

4、暗示作者是一位隐士的句子:

5、讲述“五柳先生”这个名号来历的句子:

6、赞语中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

【课堂导学】

1、文中的这些句子展现了一个什么形象的人物?突出先生的什么品质?

2、如何看待先生的“不慕荣利”,你喜欢五柳先生吗?请说明理由。

3、课文第二段中的“赞”如何理解?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赞”语和前文有什么联系?

4、为什么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6、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拓展提升】

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课堂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短褐穿结( )黔娄( )( ) 汲( ) ....

俦( ) 衔觞赋诗( )颇示己志( )葛天氏( ) ....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亦不详其姓字( ) (2)每有会意( ) ....

(3)期在必醉( ) (4)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

3.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2)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译文:

4.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5.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6.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7

泸县二中城北分校“CSO SEC教学模式” 初二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2013语文备课组 审稿: 班级: 姓名: 使用时期: (总第 页)

①造饮辄尽( )②衔觞赋诗(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 )的精神。

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5.文中有“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

【布置作业】

欣赏了这篇充满了自赏与自嘲的传记文章,同学们也来介绍介绍自己吧,可以写完整的小传,也可以只抓某一个特点写一段文字,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

用心 爱心 专心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