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著读后感

赫章县财神中学

"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 育 专 著 读 后 感

学 科:教 师:

读《洋思高效课堂》有感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秦培元主编的著作《洋思高效课堂》。它深深地吸引了我,虽然看得眼睛发胀,仍然手不释卷,用废寝忘食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这部类似于长篇报告文学的教育专著作,在我的脑海里、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一所不起眼的乡镇中学,为何散发出如此的吸引力?洋思中学作为江苏名校,已闻名全国。其“名”不外乎它所提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它所实施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它所创造的三个“百分百”即合格率100%、升学率100%和巩固率100%的教学成绩。“名”扬四海背后的“实”,更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洋思中学之“实”,首先在于它“落实”好。不管多么好的思想与理念,如果不能落实到行动中,那么它永远不能被人关注,永远不能创造出令人注目的成就。洋思中学的改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蔡林森校长为推进自己的改革思路,几乎每节课都要到各班的课堂转二、三圈。今天,洋思中学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已深入到每位老师的心中,他们在教学中自觉地去贯彻执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已被普遍运用,绝对没有“当面一套、背后另一套”的情况。校长的决策,中层领导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中层领导的措施,老师们不折不扣地去贯彻。教学工作的落实,更体现在学生身上。在洋思中学的校园里、课堂上,几乎看不到“特例”,不管什么事,只要老师布置了,一声令下,全体同学马上行动,“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在这里体现的更真切。

洋思中学之“实”,还在于各项工作的“扎实”。通过参观校园、听校长报告、课堂听课,我们深感洋思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做得扎扎实实。他们提出要提高课堂效率,强调课堂上的高效,于是就抓集体备课的实效,于是就随机点课、走进老师的课堂,检查课堂的实效。据我们观察,洋思中学的课容量没有小的,如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包括四课内容,学生一节课全部复习完,而且过关率达到98%。课堂教学的扎实,得益于教师的精心备课,学案的精致编写和班内检查督促机制的建立。

洋思中学之“实”,还表现为各种理念、各项措施的“实在”。在洋思中学五天的学习,我们听了五位领导的报告。这些报告的一个共同点是,没有华而不实的虚美之词,都是对洋思中学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真实解读。更令我们敬佩的是,他们采取的措施,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如初三年级的跑操,没有整齐的队伍,大家都在跑,

有的快,有的慢,这满足了不同体质、不同需要的同学的要求,同时又使他们锻炼了身体。再如学生就餐,吃的是餐厅营养师已经搭配好的营养餐,既保证了他们身体发展的需求,又戒掉了他们挑食、偏食的毛病。学生就餐,八人一桌,按体重、饭量大小不同搭配好,不致于使同学们吃不饱或有剩余。在教学上,洋思中学的作法并不是教条化的,如他们强调“兵教兵”,但并不是不准教师讲,需要教师讲的疑难问题,教师可以讲,甚至“满堂灌”。

洋思中学之“实”,更表现为其模式、经验的“实用”。他们的探索是在实践中的探索,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和完善。他们的模式和经验虽形成于初中,同样适用于高中,因为初中老师和学生能做到的,高中老师和学生也完全能做到。他们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着眼于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人才,这符合学校教育的社会目的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是每一所学校都应坚持的理念。他们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符合当今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的大政方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所以我们学洋思中学,应该把洋思模式同我校实际结合起来,让洋思经验在我校生根开花。

洋思中学,有名有实。我们在羡慕洋思中学之“名”的同时,更要看重其“实”,用洋思中学之“实”改造我们的教学与管理,助推我校早日腾飞!

为何迸发出无穷的能量?让全国各地的名校、名师都慕名而来。

看完几节课之后,也思考了很多,也感动着很多。

一是为学校和老师们那份改革的勇气、创新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所感动。教育,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才能发展。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和“革命”。为他们大胆变革、锐意创新而感动。

二是为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而感动。在课堂中,学生基本上百分之百的得到了活动,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主动性、自主性还给了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自己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声音。

任何的学习都是极有必要的,任何的学习都是无法原样照搬的,任何的学习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任何的学习都为成就今天的我们和未来的我们做着铺垫。走在洋思中学

的校园,我时时被一种热情鼓动着,这种热情时时促我在思考、对照,在繁复的思绪中,我归结出几点适用于我们工作中的经验:

一、树立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让每一个家长都满意”,含义勿用解释,我想到的是,我们要为考上高中,得以继续升学的孩子负责,所有的教学机智、课题研究在此下了许多工夫,是不是也要花些心力为那些将来从事体力劳动的孩子们的教育做些什么哪?一个未来的花匠、出租车司机、厨师 ?? 他们更需要什么哪?可以归结为一点,无论我们的教育对象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目前阶段,他们需要完成义务阶段的学习,更重要的伴随一生的是需要得到尊重。

二、关注细节,提高习惯商。

洋思中学的学生行为规范条目众多,细致严格,所以校容校貌整洁划一,秩序井然。我也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习惯也非常好,小到坐姿、写字握笔,老师都一再提醒,教室里学生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作业纸分门别类。在智商、情商的基础上,当代教育心理学又提出习惯商的概念,的确这是让人受益终身的素质,所以,关注细节,提高习惯商,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真的很重要。

三、关注学情,适时调整。

有感于洋思的课堂教学,课堂划定时间,时时检验学习效果,目标明确,给我的启示很大。我们可以变通一下,但明确目标、根据学情调整教学方法与进度需要我们做足功课,这能够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进而提高成绩。

四、加强教研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实力。

洋思中学的集体备课制度完备,行之有效,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组的资源共享一直做的很好,但集体备课不够规范,今后在这方面要多探索,多研究,多总结,总结出一套适合我们校情的集体备课方案、方法,提高全组教学实力,使各年段均衡发展,稳步提升。

教育是努力促进每个人过一种幸福的生活,教育也好,教学也好,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教育生活需要我们每天去思考、总结、提炼、实践,学习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要解决问题一定要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学习目标和学前指导,看书、练

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兵教兵”,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进行教师监督下的严格独立训练,形成能力。这样,课堂教师教学的过程演变成学生自学、探究、实践的过程。从这里看,洋思中学的高效课堂是课堂的高效,是真正的高效。

通过学习,我们亲身感受到了洋思中学的严谨、严肃和严格的学校管理。洋思中学的成功,得益于洋思人敢为人先、大刀阔斧的改革,得益于它的严谨治校、严肃制度和严格管理。洋思中学的管理是一种全校范围内自上而下的模式推进、强势管理。它要求每位教师的授课内容在备课组框架内必须高度一致,不允许任何人在集体备课后任意改变教学内容和结构。为了保证各班级间的绝对均衡,每学年都要进行编班考试,根据成绩均衡分班。学生就餐,根据身体素质、性别均衡分组,不同年级、班级错时就餐。这一系列的做法,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严格的制度,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都是难以做到的。

洋思人有四句话:学在课堂、教在课堂、练在课堂、高效在课堂。可见学、教、练的目的只有一个——高效。而“课堂上让每一位学生绽放生命色彩”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这句话可以分为两部分来加以阐释,首先“让每一位学生”。

这里的每一位学生指重点关注后进生,“应试教育抓尖子生,是少数人;素质教育抓每个学生,是抓多数”,正体现了洋思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理念,首先老师要相信后进生,才能引导他们产生自信,“教育要从相信开始”,此外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师傅带徒弟、兵教兵的策略,日日清、周周清,争取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

其次说一下“绽放生命色彩”。

一方面,要使学生绽放生命色彩,拥有美好未来就必须“关注分数”。洋思中学是建立在分数上的,分数是教师、学生、学校发展的根子。我们不能把素质教育简单的理解为“音体美”,真正的素质是指能促进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优秀品质。而分数是这种素质的外在体现,所以洋思人“理直气壮抓分数,不屈不挠抓成绩”。

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绽放生命色彩”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高素质。课堂上听不懂、听不会,成绩才会差。要使学生课堂上高效利用时间,就要有耐力、注意力、毅力等素

质要求,“分数是显性的而素质是隐性的;分数是素质的外化,必须抓素质才能出分数”,必须有勤奋积极的素质才能获得好分数。

洋思人坚信“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分数”,所以要一手抓分数,一手抓素质。素质的核心不是音体美,音体美只是一种能力。素质的核心是真善美,是刻苦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真”即明确真我,我是学生、我是主人、我要学习;“善”即善良,不仅富有同情心,还要有感恩的心、负责任的心,要懂得感恩父母的辛勤劳动和老师的勤奋耕耘;“美”即课堂上劳动最美要让学生明确是非,老师讲课,不听的学生是丑陋的,认真听的学生是美的,这样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懂得认真听课是一种美德,是对老师的尊重,是对家长的感恩,是对自己的负责。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努力,高中的学习是超强的脑力劳动,必须要克服枯燥、耐得住寂寞,只有付出代价了,才能取得好成绩。

“孩子聪明,但不用功,这是素质不到位;孩子不聪明,但很用功,在进步,这是素质到位”,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孩子的内在素质的提升,用素质提高分数。

每一位教师都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坚持“不放弃、不抛弃、不遗弃”的原则,争取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内在素质,用高素质提升学生的成绩,让每一位学生绽放生命的色彩。

来洋思学习之前,心中充满向往、好奇,也有质疑;在洋思学习一周,心中尽是反思、反省,更多的是顿悟。

真正走入洋思的课堂,这里的学在课堂、教在课堂、练在课堂、高效在课堂的教学模式让我震撼。

我所听的历史、政治、英语、语文等公开课,整个课堂完全以你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且在一节历史课中,学生背诵、相互提问的时间达35分钟,整节课学生状态积极向上,声音洪亮,竞争合作意识强,真正做到了高效,教师确实是精讲、少讲。

我自己的历史课堂还是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练习,教师讲的时间多,讲的声音大。学生学的时间少,回答问题声音小,课堂沉闷,教师疲惫,学生厌倦,两败俱伤。我的课堂不是课改的方向,更没有绽放学生的生命色彩,而是在抹杀学生的个性,也许我就是洋思副校长刘金玉所说的假老师。

我的课堂既然不是课改的方向,不高效,不能挖掘潜能,那我的路在何方?洋思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给了我很好的解答。

一是教学中尽量不要在课前让学生预习,安排在课上,达到让学生在课上自学,课上生成的效果,教师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剔除一些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就问题,讲问题,从讲学变为引学。真正让学生“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三是抓素质促分数,大家普遍认为考考考老师法宝,分分分学生命根,但在这个快速发展时代,我们不仅要抓分数,更要抓素质。分数是显性的,素质是隐形的,素质是核心,提升学生素质,学生分数也会随之提升,教学中必须叫学生学会“真、善、美”。

总之,今后在学习洋思经验及实施新课程中,我必须不断地反思,及时地总结,适时地改进,充分地完善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有效地推动学科组的新课改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信洋思,践行洋思理念!我们,一定能行!

 

第二篇:教育专著读后感

最近,我开始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

候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

我觉得找到学生和老师发生的现象的根源,有益于我们开阔眼界。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老师的时间从那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这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常我也是这样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各小时挤的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给学生谈心等,还要抽出时间搞教研;下班回家还要忙家务。可是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和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天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该在自己所教学的数学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应该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位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答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基础。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

活力并有潺潺不断的水流,这是我们安排时间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另外,我还明白阅读不但对老师有益,而且让每一个孩子能够自由支配时间而且要利用得合理,最好莫过于喜欢阅读。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应当教会每一个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

界里旅游。阅读是为了能让孩子们扩大视野,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

面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面对新时代的学生,要做一位好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需要我们老师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这个多彩纷繁的世界。书中作者的建议、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

我们来说,如同一条条欢快清澈的小溪,汇集在一起就是浩瀚博大的海洋,常读常新。

他告诉我们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很简单,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书。持之以恒的

读书。我们的小溪才能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溪流。

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读书读书再读书。作为教师,我们自己要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然后才能教出具有广博知识,能力突出的学生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的西蒙教授曾提出了这样一个见解:“对于有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六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只要你真正花时间在学习上,而且是持之以恒,那你就会成为专家。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在教学上,那我们也会成为专家。”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以后,我们要把时间一点一点地挤出来,用到读书上,提高自己

的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