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空间读后感

《盗梦空间》——电影创造的梦

200830720370 高小军 08环境

现实与虚幻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或许只是一个梦的距离,可这个梦的时限又是多少呢?

克里斯托弗·诺兰用了十年的时间,搭建起了一座关于梦的心理大厦——《盗梦空间》,众家媒体盛赞它是《黑客帝国》之后最高深的电影,看起来会让人头疼。影迷们像追逐《阿凡达》一样,仅仅因为一个过重的噱头,就开始蜂拥而至,溢美之词随处可见。

可又有谁能真的理解影片呢?人云亦云的结果,使得不少类似解疑答惑式的影评不断出现,人们关注电影的兴趣点变成了猜字游戏,所有人都沉迷了进去。为了能够将电影开放式的结局搞清楚,他们从哲学、建筑学、心理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等各项学科中开始研究,一层一层地循环往复,就像电影中的梦中梦一样,真实和虚幻没有了分明的界限,只剩下了剧中人一样的执着。

一、“一刀未剪”的真相

所谓“一刀未剪”,主要是针对没有电影分级制度的国内电影市场而言。没有电影分级制度,一些充满血腥、暴力、色情等不适合大范围播放的电影情节,都会在上映之前,被无情地剪辑掉。但有时候,这些情节恰恰又是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境外引进电影而言尤其重要,因此“一刀未剪”也就成了众多国内影迷,在期盼电影上映时最纠结的根源了。

先将时间转回到20xx年8月,随着昆汀·瓦伦蒂诺《无耻混蛋》的上映,曾因执导《蝙蝠侠:黑暗骑士》而大获成功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片《盗梦空间》,提前曝光了一款极简主义的先行版预告片。时长30秒的预告片充满了欲语还休的神秘感,新人Zack Hemsey操刀制作的预告片配乐,营造出了一种气势逼人的紧迫感,一层层逐渐加深,伴随着“你的大脑就是犯罪现场”的宣传语,第一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出现......影迷们大呼过瘾,诺兰的死忠粉丝开始接力热捧,《盗梦空间》的“神作”地位初步成型。

时间转入下一个关键点——20xx年7月16日,《盗梦空间》全球首映(除中国市场以外)。热情的国内影迷们唯恐当年《蝙蝠侠:黑暗骑士》不能上映的悲剧再次上演,于是纷纷热捧,将《盗梦空间》的声势推向了最高峰——“一刀未剪”版的《盗梦空间》最终定于9月1日在中国地区上映。深谙商业之道的华纳公司不费吹灰之力,就在中国市场达到了最好的前期宣传效果。

对于电影而言,“一刀未剪”在另一种程度上也说明了电影逻辑的严密性,会紧凑到让人无法下手。就像《盗梦空间》一样,该片表面上是讲述高科技犯罪,实际上却是在宣扬“回归家庭”的重要性,充满了救赎色彩。即便全片无暴力、

无血腥、无色情,甚至连一个激情的吻都没有(那还有什么好剪辑的呢?)它仍然是一部非同一般的好电影。好到会让人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长里,找不到可以上厕所的最佳时间。因为影片节奏的缜密,画面感的强烈,会让人产生错觉,唯恐任何一个不经意的转身,都会错过最精彩的那一部分。

二、结局,其实不重要

看《阿凡达》的人走出影院后,通常是一个状态——“3D技术太神奇了!”而执迷于《盗梦空间》的人,则会在看的时候在死命地盯着屏幕,看完之后一部分人会疯狂地纠结起电影结局究竟是不是个梦?而另一部分人则会陷入冥想状态,明明有着千言万语,却相顾无言,最后只能留下“神作”两个字。

《阿凡达》的成功在于,它用华丽的视效奇观促进了电影在技术方面的革新。《盗梦空间》开放式的结局,固然耐人寻味,但它真正成功的地方,绝不是留下了一个可供思考的空间,一个可以制造续集的无限可能这么简单。《盗梦空间》依靠的是缜密的逻辑所搭建起来的完美结构。影片节奏的紧凑,让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消耗时间的过场戏出现。克里斯托弗·诺兰在编写电影剧本时,将所有可能会发生的定律全部变成了死规则,避免了形式上出现漏洞的可能;同时他还用了梦境这个类似《黑客帝国》一样的概念,将美式温情最爱提倡的家庭精神烘托到了极致,使得原本看起来并不怎么奥妙的故事,突然间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此外,《盗梦空间》还启用了一票非常有实力的演员,给了人们一种视觉上的全新搭配。即便《泰坦尼克号》里的帅小子已成了眉头紧皱的怪大叔,他的票房号召力依然强大,经过《血钻》《无间行者》《禁闭岛》等电影的历练后,莱昂纳多现在就差一座小金人来加冕了。与莱昂纳多颇有些夫妻相的法国影后级女演员玛丽昂·歌利亚,早在20xx年时就凭借《玫瑰人生》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此次她出演的角色性格狠戾,极具危险性,相当有看头。日本演技派明星渡边谦饰演了观光者齐藤,在剧中掉入了梦的边缘;西里安·墨菲饰演了目标人物——冷静而又脆弱的富二代。而演员阵容中最让人惊喜的,则是两位以独立小成本电影起家的新生代演员——造梦人艾伦·佩奇和前哨者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两人精湛的演技为整部影片加分不少。特别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在失重空间里优雅地翻转、打斗的场面,简直到了赏心悦目的地步。

对于剧中的莱昂纳多来说,这个结局无论是不是梦境,他都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在最关键的时刻,他选择了和日思夜想的孩子们在一起。而对于看戏的人来说,只要这两个半小时没有虚度,这电影就是成功的。

三、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野心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个典型的英国人,他拥有超强的想象力,擅长不走寻常

路,喜好按照不同的时间顺序来拍摄电影,影片《记忆碎片》就是他早期的经典代表作。

20xx年,他接手拍摄了《蝙蝠侠·黑暗骑士》,以全球票房超过十亿美金的成绩,成功挽救了日渐颓唐的《蝙蝠侠》系列。然而口碑和票房成绩都极佳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却在争夺小金人的征途上败了北。

诺兰的野心初尝苦涩。

诺兰的野心在《盗梦空间》里得到了复苏。为了实现十年前的那个梦,他召集了《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原班幕后团队,邀请了精通动作片配乐的大师汉斯·基默操刀制作音乐,曾经合作了很多次的瓦雷·费斯特担任摄影指导。该片动用制作经费近两亿美金,跑遍全球四处取景:翻转的巴黎城区、洛杉矶街道上突然奔驰而出的火车,梦境里的日本建筑,潜意识边缘整齐划一的大楼......投资方华纳公司的高层们在看完《盗梦空间》的试映后,一度很忧虑,因为连他们也无法判断《盗梦空间》究竟是科幻、悬疑、剧情、动作,还是爱情电影呢?

事实证明,不走寻常路的诺兰再一次成功了。《盗梦空间》上映不到一个月就收获了高达六亿美金的全球票房。力压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成为近年来最值得一看的“神作大片”。无数人预测它将会成为明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第二篇:观《盗梦空间》有感

观《盗梦空间》后

国际学院 黄娟

摘 要:《盗梦空间》,是一部悬疑科幻片,是一部关于梦的影片,也是高智商的心

理学大片。影片以主角道姆〃柯布为有家可归而组织一群人潜入别人梦中并窃取潜意识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秘密使自己重新被世界接受的一系列冒险活动,向观众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神秘的梦、人复杂的心理。由主角们在梦境与现实间的穿梭,以及采用现实与梦境频繁地交叉,预使观众无法辨别真实与虚幻,从而深刻剖析着人们消极的心理——逃避痛苦的现实,在虚幻中幻想满足,引发一件件危险世界社会的事。可最终,更是无法判断自己的幻想是否真的有是自己满足过。

《盗梦空间》的英文名叫Inception,意为起始、开端。《盗梦空间》这部科幻动作片的故事不但发生于全球多个地区,还潜入了密集而又无限的梦境世界。这是一个围绕着梦的一次完美犯罪,由一个一个的谜团组成的故事。

现实,梦境,在影片中一直不断交替。还有不时出现的有关梅尔的镜头,让我在最开始认为仅仅是男主的回忆,可谁有能想到那是保存在现实中的梦。观看影片中,我几乎分不清什么时候是真实,什么时候是梦境,完全的丧失了思考。而在结束之后,影片的情节却一直徘徊在脑中,引起细细思考。

影片中一共有六层世界。如果把片子中小组计划的现实世界作为参照物的话,按照做梦依次向上分别是:现实世界,第一层梦境,第二层梦境,第三层梦境,第四层梦境以及limbo(迷失域)。人也能在足够强的意志下创造梦境、伪造身份、建筑城市,甚至打破并改写整个世界已知的规则。并且,现实生活中的一分钟,可能是几层梦境中的十年。因为在较深层的梦境中,我们脑子转动的速度比较快,所以时间过得慢。因此人们情愿相信梦而逃避现实。危险,接踵而至。其一,就如梅尔般,沉溺于梦境50年,分不清现实与梦境,最终在以为梦境的现实中跳楼身亡。

影片中,陀螺代表着现实世界,不停地旋转。什么时候是开始?什么时候是结束?死亡是彻底的终结吗?那为什么梅尔跳了楼,她还是不停地出现?最后的陀螺没有倒下,究竟,最后是男主角回到了现实,还是又在别人的梦中?

现实还是梦境?这既是哲学更是个心理学话题。什么是真实?梅尔分不清现实与梦境,那柯布就分清楚了吗?最后,柯布真的回到了真实吗?还是在他人的梦中?亦或是柯布其实从来都是处在梦中的?

《盗梦空间》其实提出了一个心理学上对“事实”的区分——“物理事实”与“心理事实”。所谓“物理事实”,就是客观上的事实;“心理事实”就是我们主观认为的真实。这两者往往不相统一的,甚至可以说是冲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事实”对我们的人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例如爱情,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完全是心理作用。【1】就好比剧中的柯布和梅尔究竟谁的心理状态更真实这个问题。其实回答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他们的行为中,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生活在自己编织的幻象中呢?

人生如梦,梦及人生。我们与真相之间,阻隔着一堵玄幻之墙,使得我们迷失在这场人生大戏中,忘却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反而非常入戏地体验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但梦中是相对最美好的,因为是按照自我的意愿而构成的, 是心中所

想、所渴望的。就像梅尔就宁愿选择遗忘真相地在“边缘系统”和男主角一住就是五十年,甚至将象征真实的陀螺锁在了保险箱里,浑浑噩噩的度过每一天。因为在梦中的世界,无限的可能性,随意创造,太诱惑人了!人害怕现实了,梦就开始成了人的寄托,沉溺了。

而我想说的是,其实任何人都是自己人生的造梦者、也是做梦的人,更是梦的观察者。人不应该迷失在梦中,反而该明确梦是假的,控制自己的言行,保持警觉性,维持观察者的临在【2】,人就可以为自己造梦,随心所欲地玩戏人生!危险,不再,幸福,常在。而不是一味地逃避现实。逃避,是另一种危机。

参考文献:

1】李桁:《中外管理》,20xx年10月09日。 2】埃克哈特.托利谈:《新世界》。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