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寒假读后感 (以下的文字来自豆瓣,个人搜集整理而已)

-

《姑获鸟之夏》----京极夏彦

这世上没有不可思议的事,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只发生可能发生之事。 读完姑获鸟,心里总是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这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故事从关口巽和京极堂——中禅寺秋彦的谈话开始,关口谈到关于久远寺家怀孕20个月都没有生产的孕妇的怪事,京极堂却开始把话题扯到别的地方,而且跳跃性很大:从幽灵谈到物理,又扯到别的地方??总之是大段说教的文字。接着关口在京极堂的推荐下去找侦探榎木津,然后两人受久远寺凉子的委托,去调查久远寺家发生的一起失踪案。然后发现,久远寺家隐藏的不仅仅是这些。

再来谈谈里面的几位好基友

个人感觉京极堂就是很能侃又很能吐槽的哪种类型,榎木津有超强的第六感,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关口有抑郁症、社交恐惧症、失语症、脸红症??木场就还算是比较正常的类型??似乎京极堂和榎木津很喜欢打击关口呢??

另外读这本书还有一个感觉就是,每个人似乎都隐藏着一段不想提及的过去。

可以说,京叔的学识是这本书里最让人敬佩的地方,如果京叔没有那么多的积累的话,也就不会有前面这么多的说教以及这本后的吓人的姑获鸟以及后面那些摞起来能砸死人的巨著??(跑题了= =)就像许多人说的,京叔的说教很枯燥,但是却很有用,因为小说的所有线索都隐藏在说教当中,这些说教就是揭开谜底的关键。 谜底最初看起来很牵强,但是随着京极堂的解释,一切看起来都合乎常理。

怀孕20个月的孕妇还有密室里神失踪的人,这些看似神秘的事件很吊人胃口,但是,我认为,这本书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不是密室的诡计的解答,而是一切事情的起因以及最终的结局。这也是最令人心痛的地方。

《姑获鸟之夏》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所有悲剧的发生都是源于不经意间的误解,巧合以及人们的迫不得已。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造化弄人。

《巷说百物语》 ----京极夏彦

一株老柳,传说年已过千年,

自然有了许多灵气仙气;

柳旁的客栈,常常令人若有所思,

想起住过的众多叫“客栈”的客栈:“新龙门客栈”,重庆的“望江楼客栈”,桂林的“桂花树下”??

这里的“老柳客栈”却是除了几许浪漫,几许惆怅,还有几许悲叹。

知道“百物语”三字,最初源于这位京极夏彦。

不料他的文字真正到手上还是这般迟。

他写妖怪,写鬼神,写尽怪力乱神。

但全非中国的路数。

“巷说百物语”绝非“聊斋”。

随手翻到“柳女”,读罢,心中怅然。

这个世道,已经很少有能读出惆怅味道的文字了。

晨鸡初鸣,

昏鸦争噪,

哪个不去红尘闹?

路遥遥,

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

山,依旧好;

人,憔悴了!

《巷说》最妙处,不是教化,不是叹世,不是劝世;

而是惆怅。

很日本的文字,

很具和味古风的文字,

既有些川端的苍凉,又有些谷崎的清新,

既有川上弘美的禅意,又有??

罢了,若说《万叶集》必为人嗤??

可惜不会歌;

若能唱,必然高唱:

山,依旧好;

人,憔悴了!

《魍魉之匣》 ----京极夏彦

相较《姑获鸟之夏》时候的关口第一视角的叙述,《魍魉之匣》在叙述视角上采取了极多的视角变化,而且在视角变换时,常常使用回忆插叙来交代事件发展过程。这种仿佛福克纳式的叙述、对情节与真相的层层剥离,让我们在从不同角度了解事件的同时,也真切的从灵魂深处体会到了事件各个人物的匣中之物。

整个事件由多个事件组成,作为题目的“匣子”一词在书中从前到后一直贯穿着本书。开始看似不相干数个事件在最后长达数百页的京极堂的“驱魔”中得到了一一阐释,涓流汇聚。这时,一种由京极夏彦所编织的叫做宏大的东西慢慢地出现在你的面前(当然了,鉄鼠の檻在我心中更为“宏大”?),由此可见,作者在情节的安排与布置,节奏的驾驭上确实已经到了一种超越《姑获鸟之夏》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在日本推理小说界能望其项背者,笔者认为不过2、3人而已。

《魍魉之匣》中体现了京极夏彦一贯优秀的人物刻画本事。几个人物的性格被赋予了极为丰满的全面感,在这里,你看不到一张张脸谱化的符号,在这里,你能在不同的叙述角度中找到和你心灵相通的叙述角度,这或许就是一种创作的巧妙之处吧(很不幸的是,笔者目前很喜欢关口的角度??)。另外你可以在京极夏彦的作品中看到不同人物的成长与历史,他们每个人的过去与未来都被编织在了这个系列的作品中,有的书中的次要人物甚至会成为之后一部作品中的关键人物。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京极夏彦的幽默感——这个当然也是建立在他丰富完整的人物刻画方面了——本系列小说中的关口实在是个可怜的人,核心四人组中,他经常受到其他3人的故意“嘲讽”和“挤兑”,甚至有时外围的第二层级人物也会揶揄他几句,这些话在日语读来极为有意思(林君翻得也很达意),充分地体现了京极夏彦同志不带脏字损人的功力。在我看来,这也构成了《魍魉之匣》中一副十分特别的风景线,令作品增色不少。

《狂骨之梦》 --京极夏彦

关于几句话的感想。好像与小说关系不大。

虽说是梦,必定是在哪里看过,听过的事所形成。因为被任意胡乱的组合,所以才觉得耳目一新。

以前在想,我们是白天活动,晚上睡觉做梦,还是白天生活在梦里,晚上在睡眠里的世界生活?为什么做梦的几分钟,睡醒确是晚上到大白天亮的十小时?梦预示着什么,潜意识里暗示了我们什么?好多好多的疑问。

时间和空间转化,意识的清楚与模糊,外界刺激的惊醒,科学也许也不能解释。 是我们看到听到的事物,只是组合的变化和时间的不同变形成一种奇异之感。仔细想想,你有没见过的人的脸出现在梦里吗?

有那么点启发,有时候实验、创新,我们总找不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其实有时候打乱

一下我们那固有思维的模式,疯狂一回,天马行空一回,灵感也就那么一点一点流露出来了。 那是单纯的集体精神病,是一种欺凌。在以大义为借口的大旗下,光明正大的做,结果更是凄掺。

为什么战时紧急情况逃兵的家属就要受全体国民的歧视?日本的军国主义的风行下也有一群麻木的民众。一个人逃跑,那是他不负责任,不爱国,你可以追究。一个人的背后连带有他的朋友家人,那些一无所知的,就因为有牵连,便躲不过周遭的冷眼,这不是很滑稽吗?是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吗,是窝藏支持吗?在都不是的情况下为何狗眼看人低?是什么让他们相信事情就该如此,谣言、蜚语?

其实当人们要相信一件事的时候是非常容易的,就是全体都相信这件事,即使是莫须有。有谁敢反抗,剩下的人口水都能淹死他。也许是一个地区封建城堡的习俗。

一个地方崇拜土地神,每年祭拜,但当无神论者来推到了神像,也许他会被拉去活祭赎罪,即使他是对的。

哥白尼否定地球中心说,被教会残忍杀害。

清李赀讨伐孔子思想的封固,被社会成为异端。

民国时期,维新失败后的时间,一条辫子,你剪了,那是叛国,是极右维新派,要砍头。大家拼了命呼着喊着保留的传统,在别人口里成了迂腐好笑的谈资。你却不得不遵守。 可是你是那个集体里的人,你不同他们发疯了,在他们眼里,你就是疯子。 习惯,有时候也会制造出那样的陷阱吧。把一般人认为是缺乏常识的事,当作理所当然

的事来教导,是常有的事,这时候,当察觉了,及时察觉了,要想消除这种想法还是很难吧。 这让我想起了高中的物质决定意识,根深蒂固。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系统的世界观......云云。

大学,量子物理,说意识杀人,有实验,有证据,也许还不够充分。

但是,我们怎么能在我们懵懂无知的时候就把那样的知识当作常识、当作习惯来灌输,以至于到现在发现这个问题症结所在,也难以改变观念。这样的我们,被这种习惯困束,少了思考。

也许,如梦,把理所当然看到的听到的打乱,或者有时反其道而行,也会有超出惊人的结果。

不过,社会的现实与集体精神病的压制,你得好好的接受打击。

一旦形式完备,求道之心便会堕落。

为什么罗马教廷到后来是高于皇权的统治者?为什么教士的衷心诚意会被世俗的金钱掩盖?为什么英国清教徒会流浪异地他方?

为什么养尊处优的官员要以身犯险?

为什么成绩优异的他们会有不思进取的一天?

为什么共产主义永远无法实现?

以应宣扬博爱的神的用语,来肯定军国主义,不仅如此,甚至赞颂。这样的矛盾,的确是一种冒渎吧。

犯下的最深重的罪孽,却口口声声我是对的。

以爱自己的种族开展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他们像得了失心疯一样狂热的爱着他们的国家。

他们说建立伪满洲国,建立大东亚共同繁荣圈,是要一起发展,一起前进。却连百姓都抢都杀。

他们宣扬有一种信仰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它代表广大的人民、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但是贪污腐败,以至于公务员空调房里坐享3000补贴叫不够,而大街上的清洁工阿姨冒烈日慰问的只有一瓶矿泉水。

这样的世界,语言有时候是滑稽可笑的借口,叫我们怎么相信?

他们因述说而获得安慰。

只想说,告诉得别人太多你那些有的没的,造成的只是别人心理的不愉悦,是真心的安慰、同情。但是真正救自己的只有自我内心的强大。

梦是扭曲愿望的满足。

我们有我们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压抑的,内心黑暗的,违背道德伦理的......我们在潜意识里有欲望和恐惧的诉说。

也许,梦,是浅意识的情绪表达,

人的喜怒哀乐的不同情绪,呼吸方式自然不同,出现不同的梦境,

美梦,是好的情绪的表达,

恶梦,是身体状况的警示

那些扭曲的愿望的无法实现,人类找到了梦这一形式的发泄方式。但是那些不满足梦的人,变伸长了贪婪的手,拉细了张望的脖子,一个劲的努力的向一切利欲靠。

有人说,自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是动力太大,会如发狂的马 ,掀翻平稳而安然的车。

旦加上些什么道理,人们就会相信。

人云亦云的高一档次,在云上添油加醋,变成大家喜闻乐见,深信不疑的那温暖的鸭绒被,里面塞的确是黑心棉。

非理性轮就达不到真理,这很奇怪。

我不懂心的黑暗还是什么的,心里面有广度和亮度这种东西吗?能用明亮黑暗来决定好坏的,只有电灯泡。

说说这本书吧,我不相信超自然的力量,我一开始就不相信。

但是我开始相信这是,因为那么多奇异的事情发生,难以也无法解释。

但是最后他京极夏彦却让我再次否定了那股力量,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微的说明。

 

第二篇:茶花女读后感

《茶花女》读后感 她从来只带茶花。一个月中,有二十五天她带白色茶花,另外五天带红色茶花。没有人知道这颜色变幻的原因。在巴尔荣夫人的花店中,她被人称作茶花女。这名字就叫开了。”这就是茶花女。

我感受着玛格丽特的悲剧,期间不知有多少回想哭的冲动,竟没有流出一滴眼泪。这也许就是玛格丽特在我心中的定格。读完小仲马先生的《茶花女》,我的心情许久不得平静。也许是一口气读下来的缘故,又或者是由于作者是有过类似的亲身经历,整个故事异常真切。头脑里清晰地呈现着茶花女美丽圣洁的面容——因为“她的一生是罪人,而她死时是基-督徒”。

玛格丽特是个天使,她生活在最肮脏的领域,却保持着茶花般洁白清新的气质,她富裕奢侈却又一无所有。命运待她不公,试问谁想成为人们蔑视的对象?一个软弱的女子,在那样的生活环境里,哪有能力抗争?直到阿尔芒的出现,才带来了茶花女生命的阳光。伟大的爱情似乎总免不了缺憾,也许还是致命的。不是因为阿尔芒负担不起茶花女的生活,而是茶花女竟然为他改掉了过去奢侈的生活习惯并愿意与他过上朴实幸福的平淡生活。我所敬佩茶花女的也正是这一点。阿尔芒遭到父亲反对后未动摇对茶花女由衷的爱,他立场坚定,甚至不惜与父亲反目;茶花女对阿尔芒的感情也始终如故,但她表现得更无私,她为了阿尔芒的幸福,为了阿尔芒家庭的利益,毅然决定离开他。可想而知,茶花女离开小村庄的那天晚上,是多么得撕心裂肺啊!

最不忍心读的是茶花女临终的日记。在日记里,她向阿尔芒述清了一切,字里行间到处可以体味到她对阿尔芒真切的爱。失去他,茶花女便觉生活已无希望,一切也可告以完结。于是,她放任自己,以至病情逐日加重。直到死神就站在她身前时,她还一心惦恋着阿尔芒,多想临死前再见他一面,却至死也未能如愿以偿。

上天更加喜欢一个忏悔的罪人,而不是一百个没有犯过罪的遵守教义的人”当天主允许一个妓-女萌生爱情的时候,这种爱情起初似乎是一种宽恕,后来几乎总是变成对她的惩罚,没有忏悔就谈不上赦罪。快乐,忧郁,纯真,奢淫于一身的玛格丽特对往昔深自谴责时才觉察到自己产生了深沉的,真诚的,不能遏止的爱情。激起这种赎罪爱情的阿尔芒有一颗宽恕的心,也蕴掺了些许忌疑,显得纯洁无邪,却也来势汹汹。

一个靠卖笑度生,受人供养的女子在轻浮,放荡间纵容,从来也没敢奢望过真爱。对伯爵的冷漠,与老公爵的密切让世人透析到,也因该想到她们需要的仅仅是金钱和金钱换来得花天酒地,他们什么都猜到了,真情却除外。然而在这极度虚荣背后的一丝缝隙却被阿尔芒物以稀为贵的眼泪滋润了,摆脱了暗恋的忧闷,有辛升级为玛格丽特一生种继那条宠物狗后第二个爱过的生物。与那个从来没有对她讲过她女儿没法入耳的话的老公爵间的一丝真情滋长了与阿尔芒间那惊天地的爱情,而披着糖衣的真情终究败在了爱情这个东西的手下。玛格丽特的大义凛然,坚韧,纯真,自由的个性也可窥见。

在冲动,豪爽,毫无保留,妒忌还略带软弱的阿尔芒的几经周折下,他们的爱情终于也坚固了一段时间。正沉浸在“想象能给他们感官以诗意,肉-欲能向心灵的幻想让步”的甜蜜美满中时,老迪瓦尔的驾临犹如一支镇静剂,使他们预感到灾难的即将来临。爱情与亲情的碰撞却没能激荡绚烂爱河的涟漪。

老练的资本家在这场战争中获胜了!小仲马再一次渲染了玛格丽特善良,坚贞的个性。俩个悲痛欲绝的年轻人在经历人生最幸福和最痛苦的极限时刻后熄灭了初长的情焰。玛格丽特继续了自己曾为爱情

而舍弃的奢侈生活来填补他内心的伤穷。不知真-相的阿尔芒却开始了他的报复,而他却不知牺牲了自己的玛格丽特再他的打击下已痛不欲生几经死去。可怜的茶花女,坚持到了最后!

弥留之际一次次的呼唤,阿尔芒心如碎石。他在怨恨天主为什么不给他忏悔的机会!

玛格丽特曾经希望天主留给她美貌和健康,以换取她的忏悔和舨仪!可是,她已夭折,如同一件艺术品一样被毁坏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