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英雄观后感

电影《英雄》

印象中这是一部相当早期的电影,但是直到大学才发现原来以前从没完整看过,不知道是因为广告还是删减,又或者是个人心境,再或是观影环境。以至于十分的电影,少看了三分亮点,三分意境,三分剧情,只记得一分画面明丽,红绿蓝白,衣袂飘飘,红叶翻飞,绿水淼淼,。

电影中出现了很多中国特色符号:围棋、古琴、书法、山水、竹简、弓箭,巍巍楼宇,漫漫黄沙,青山绿水,红墙绿瓦。之前没看过罗生门,觉得倒叙的方式十分新颖,始终留有悬念,人物形象很鲜明。

四位刺客中,残剑是觉悟最高的,他最早把天下放入心中,与其说他是一位剑客,电影中他表现得更像个战国哲学家,没什么杀气,冷静平和,悟剑也是从书法中悟。相比之下,飞雪就显得冲动得多,或许是仇恨更深吧,每次遇到两人都要动刀剑的时候似乎都是飞雪快一步,爱情,让残剑犹豫,却让飞雪果决。长空,这个角色只出现了几分钟,以至于我从前根本没有认出这居然是甄子丹,但是他是无名计划中的第一环,他是当世高手,与秦宫七大高手对战他连枪头都不屑使用,他们对他来说只不过是无名第一战的见证。无名,他是长于秦国的赵人,十年前知道身世,苦练绝技决心刺秦,本来就要成功,却为天下放弃了,作为刺客,他没有名字,人们只知道长空残剑飞雪,作为秦王知己,他更没有名字。秦王,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一开始的认为他是胆小惜命,后来显示出来的睿智与胸怀却让人心生敬佩。这些人都是英雄,为爱情,为个人,为天下。

影片最为称道的就是色彩的运用,秦王宫殿上,我们听到了三个版本的故事: 无名红色狗血版:长空与飞雪一夜情,残剑飞雪冷战,无名杀长空,借求字告知长空死讯,飞雪欲为长空报仇,残剑伤心,与侍女一夜情报复,飞雪伤心了,

错手杀死残剑,侍女伤心欲为残剑报仇,失败,死了,飞雪方寸大乱,在秦军大营被无名所杀。

秦王蓝色捐助版:长空故意落败,藏书阁中无名说服残剑飞雪,飞雪不愿长空遇险,刺伤长空,甘愿独自牺牲。飞雪死,无名与残剑在意念中比剑,侍女如月代残剑赠剑助无名一臂之力。

无名白色真实版:无名剑法精准,成功说服长空相助,劝说残剑飞雪时残剑表示会阻拦,飞雪刺伤残剑,假死助无名。残剑赠剑,赠字,“天下”二字,动摇了无名刺秦之心。

电影英雄观后感

影片中前两个版本的故事都不是真实的,一个是无名的谎言,一个是秦王的臆测,一红一蓝,一冷一暖,导向的结局也截然不同。红色炽热耀眼,象征的是英雄身上的一腔热血,蓝色则更为冷静,多了几分高洁气度,是秦王眼中的残剑飞雪,而第三部分运用了白色,有人说那才是英雄本色,宁静高远,为成就天下苍生舍弃个人的仇恨。而白色代表和平的同时,又代表牺牲与死亡,与无名残剑飞雪白衣身死的结局呼应。除去红蓝白,影片中还有两种颜色,残剑叙述的色调是绿色的,绿色是包容的,和谐的,代表英雄背后返璞归真的愿望。三年前的时候,秦王宫的布置也是绿色的,除了色调统一之外,是否也暗示着残剑其实才是最了解秦王的人呢。另一个颜色就是秦王宫庄严的黑色,象征权利,野心,当然,也象征死亡。

前两个故事虽然是假的却也不全是假的,不知哪个电视剧中有说到的,说假话不能全假,须得掺点真货才可信。因此无名的谎言中有很多是真实合理的,比如子夜藏书阁的约定,比如侍女如月对残剑的忠诚,比如残剑飞雪的冷战,又比如飞雪刺伤残剑。而秦王的推测中也有很多事正确的,比如无名意在刺秦,比如飞雪虽然刺伤残剑却依然很担心残剑,“我怕把他伤得太重了”,比如“残剑飞雪,生死相守,人不离人 ,剑不离剑”,秦王的推测中,残剑飞雪的形象作为赵国大侠十分完美,甚至比真实的更为完美,而白色的真相,一步一步呈现,豁然开朗。

关于秦军士兵我觉得有两处安排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不只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一是尚“风”,秦军弓弩极强,攻击需借风势,顺之则昌,而历史潮流也是如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刺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逆风之行。第二,此前一直是刺客们想杀秦王,无名纠结杀不杀

秦王,而影片末尾秦军卫士齐声问秦王“大王,杀不杀!”,齐声又喊“大王,杀!”,秦王虽心有惋惜,却又不得不杀,实在叫人唏嘘。

影片在配乐、画面尤其是武术画面上,都与李安的卧虎藏龙有相似之处,最重要的是在对武道的理解上,也有相通,也无怪乎观众质疑,在情节上,或许稍有牵强,但胜在架构清晰,切入点独特,导演原本就是摄影出身,电影确实称得上每一帧都是艺术。在安静的环境中的打斗极富张力,京剧式的喊打喊杀声再加上刀剑相接的声音配合的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学院 外国语学院

班级 英语135班

姓名 沈 唯 君

学号 2013210493

 

第二篇:电影《英雄》影评

张艺谋《英雄》影评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英雄》是成功的,两亿多的票房确实令人惊叹。但是,当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去剖析它时,它是否如自身取得的票房所反映的那般辉煌呢?一部片子票房高,定是有它的优势所在,但是“叫座不叫好”也着实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所谓张艺谋式的“英雄”

之所以把影片中的“英雄”定义为张艺谋式的“英雄”,是有一定的影片内涵与文化意义所在的。英雄这个群体,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从古代“三侠五义”之类到近现代的金庸小说,再从小说到搬上荧屏的电视剧或电影作品,被艺术化了的英雄人物可一直是文艺作品中颇受青睐的一类人,并常常能带给人们震慑作用,以增强其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然而不同作品中的英雄除了具有共性以外,也是有着各自的特性所在。

张艺谋影片中,至少塑造了三个主要的英雄形象。为什么说是至少三个?那是因为影片中的秦王这一形象到底要不要把其归结为英雄,也是颇有些争议的。即便其可以称得上是英雄,也是和另外三位英雄主人公所表现的有所不同。影片中的英雄,是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英雄。影片所选择的场景、意象,甚至人物所表现的精神等等都极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点。影片中给人印象颇深的几个场景,有富丽堂皇的宫廷大殿、古朴幽静的书馆、还有茫茫大漠,就在这样几个富有特点的场景中展示了剧情。影片中,富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意象非常之多,剑、书法、古琴等交融出现,相得益彰。尤其是剑与书法的合二为一,更是将传统文化中“合”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书法与剑术,一柔一刚,一阴一阳,残剑却从书法中悟出了极具高神的剑法,最后无名也是从残剑的字中悟到了“天下”的道理而放弃了刺秦。此外,影片中几位英雄打斗的情景也是耐人寻味,因为完全没有血腥似的厮杀,而是打斗场面充满飘逸空灵般的画面感。以无名与长空之战为例。在白发老者婉转悠扬的琴声中,二人开始交战。屋檐上的水滴落下,清脆的一声响彰显出空灵、寂静。直到最后长空之死,也只是宝剑落地,溅起了地上的水珠。从交战到死,都表现出一种唯美式。影片中的其他其次交战也颇有这种特点。哪怕是秦军攻赵的那场“书馆剑雨”也是淡去了血腥,给人一种苍茫的消逝感。作为当时武林中的顶尖高手,他们的结局都是死亡。赤城、热血与献身精神,成为他们身上的共同特质。真正的英雄是不畏惧死亡的,但是要为情为义而死才是英雄们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二.恢宏场景的营造与色彩的成功运用

影片《英雄》中恢宏的场景塑造足以是其艺术上的一大亮点。从影片开始,万千铁骑在广袤地大地上有秩序地展开队列,其阵型、其声势都足以给人强烈的震撼。如月和飞雪比武之时,随着剑鞘的弧度,无数落叶漫天飞舞,映衬着两个女人复杂的心境。更有秦军向书馆放箭之时,数不清的利箭齐齐射向书馆,展现出秦军势不可挡的强劲力量。

至于影片中有关色彩的应用,大概是影片历来为人称道之处所在吧。由于色彩带给人们的常常是视觉上的第一印象,所以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由于影片

塑造的是一个悲剧故事,整个影片的背景色彩多给人一种苍茫、低沉之感。但是就是那灰蒙蒙的背景下,常常又出现一抹鲜艳的红色——如此刺眼,似乎在向人们强烈地诉说着什么。整部影片是通过倒叙的手法向我们展开,大概可以把情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无名之口向秦王诉说刺杀长空、飞雪、残剑的经过。为了取得秦王信任,无名编造了用情离间他们的谎言。第二部分,是秦王洞察了无名的意图后,臆测的经过。第三部分才是事实真相。黑色一直是镜头中秦王和秦王宫一成不变的主色,代笔着权力、野心和威严。而英雄们的形象则经历了由红过渡到蓝,又过渡到白的过程。红色本来就是血的颜色,炽热、耀眼,展现的是英雄身上的赤胆忠心、满腔热血之气。而蓝色则多了几分沉着冷静、气宇轩昂之感。至于白色,有人说那才是影片中真正的英雄本色。英雄们的内心如纯洁的白色一样宁静、高远,他们能最终认识到天下的太平才是最重要的,舍弃个人的仇恨、成就了天下苍生,这才是影片所弘扬的英雄精神的本真。

除去场景和色彩,像影片中的其他拍摄技巧,比如长镜头与短镜头的配合使用等,对于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导演来说,自然是运用自如,不在话下。

三.客观地看待《英雄》这部影片的得与失

《英雄》这部本来备受瞩目影片在真正上映后,似乎并未达到观众的期待值。虽然影片投资过亿,选用的都是大牌演员,甚至是作为第一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礼的商业片,再加上不错的票房,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掩饰不了这部影片所存在的瑕疵。

本来是一部悲剧,但是在观看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莫名的笑点。说到底这似乎和整部影片的逻辑结构有关。英雄们本来想尽一切办法要刺秦,甚至不惜生命为无名创造接近秦王的机会。但是影片最后,无名仿佛突然从残剑的字中悟出了“天下”的道理,这在观众看来,似乎很牵强。而影片中的人物为了达到这个既定的结果,其对话中必然也出现了一切让人觉得很不合逻辑地方。

其次,就是其技术的过度使用问题。中国的文化,历来讲究中庸之道——即过犹不及。事实也证明,最能打动观众的影片往往就是由现实中的真实小事所连缀成的情节。最平凡、最真实的,往往才是最打动人的。而《英雄》这部片子,为了营造一些所谓的视觉效果,运用了大量拍摄技巧,观众在欣赏这部影片的时候,往往都忙着享受视觉上的快感了,对于影片思想内容和情感的领悟自然就会大大降低。

此外,从张艺谋拍摄《英雄》的动机来看,外界都揣测是因为之前华人导演李安《卧虎藏龙》在奥斯卡的极大成功,促使张艺谋也想用类似题材的电影来冲击奥斯卡。但是,模仿对于奥斯卡的评委组来说,已经没有新鲜感了。中国的导演在创新性方面还是应该提升。毕竟中国浩瀚的历史文化,值得挖掘的素材还有很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