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读后感

《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读后感

研一的政治课,老师推荐了这本书让我们品读,《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在忙碌的的研究生活中,品读了这本富含哲理的书籍。

这本书是由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所著。

该书著于美国大萧条之后,刚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默顿写作此书似乎与时代相隔离,或者说只是站在的时代的边缘。默顿对此书颇为自傲,在出版60年之后写作的中文版前言《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预示》中,已经进入耄耋之境,俨然科学社会学权威的他得意地引用熊彼特的话,将该书视为自己一生思想得以生发和完善的雏形。在这篇前言中,默顿梳理了自己长达60年的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他认为,他此后的许多深入的思考其实大多是在此书基础上必要的理论推衍,并不无自恋地将这些观点称为该书的预示,如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作为公共遗产的特质、科学发展的累积优势、科学奖励制度的出现等。这些对所谓“科学本身的社会文化结构”的研究,是对该书过于偏重社会与科学相互影响的纠正和深化,也是更立足于科学体制本体,也就是科学本身变化着的体制和组织结构的研究,但是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却恰恰不是科学体制的组成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制度性张力,而是该书所想揭示的问题:科学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默顿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清教主义作为一种宗教,其所包含的伦理价值和精神气质推动了科学在17世纪的英国的发展。同时,默顿在论文的后半部分也用了许多历史统计资料来说明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对科学进展的影响。

在宗教与科学完全对立观点十分盛行的历史情境下,“默顿命题”勇敢地冲破了时代的思想藩篱,率先指出清教与科学虽然在许多方面是对立的,但在文化层面清教伦理与科学的精神气质却是交叉和耦合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宗教与科学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的向往和追求,它们都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息息相关,因而这两套价值观念体系必定会出现某种交叉和耦合,这在历史上成为宗教与科学联姻的逻辑始点。

谈到清教思想对近代社会形成的作用,我们很容易想到马克思?韦伯所著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书中,他在指出中世纪将科学视为与撒旦的非

法联系或者是谬论蠢见的同时,着力挖掘清教的精神气质以及它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他指出:清教主义隐含着一种世俗的或入世的禁欲主义。这一主义将“颂扬上帝”作为思想情感的汇聚中心,并认为对公众服务就是对上帝最伟大的服务。而且,在现世辛勤而刻苦劳作是必要的。这是颂扬上帝、服务公众和克服肉欲诱惑的手段。同时,清教主义还有“神佑理性”的观念,默顿引用了巴克斯特的话:“上帝在灌输信仰时,的确以理性为前提,并且在运用信仰时,运用理性”来说明清教与理性的结缘。不过他又指出:清教主义的理性是理性和经验的一致,而不是与经验对立的。在教育上,清教主义厌弃文学艺术和充满虚假教义的经院哲学,而注重可以获得实用知识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和语言学。尤其是物理学,一直被理解为从上帝的作品中理解上帝。而且,只要知识能够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在上帝眼里就是善行。宗教就这样直截了当的赞许和认可了科学,并通过强化和传播对科学的兴趣而提高了社会对科学探索者的评价。正是在新教伦理的引导下,科学研究逐渐有了尊严,变得高尚,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人们开始认为:这些世俗活动和科学成就反映了上帝的辉煌,增进了人性之善。而且有助于“人类的安逸”。重视理性和试验的清教伦理,成为了新科学发展的强劲动力。而科学则在世俗化过程中,逐步脱离宗教,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一个新的,以自然哲学家拥有声望的标准为基础的职业等级制度也随之建立。默顿为了加强论证的说服力,特地专辟一章从各种角度论述信奉清教主义的科学家的优势地位,如分析英格兰皇家学会的清教成分、欧洲大陆上的清教徒对科学发展的作用和新英格兰新科学的发展与清教的关系等。作为结论,作者最后指出:“清教的不加掩饰的功利主义、对世俗的兴趣、有条不紊坚持不懈的行动、彻底的经验论、自由研究的权利、乃至责任以及反传统主义。——所有这一切的综合都是与科学中同样的价值观念相一致的”。

但是,默顿又指出:即便清教主义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并在超验的的信仰和人类的行为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为新科学提供了一种动力,宗教的重要性仍然首先在于一般的影响着对科学的兴趣的程度,而不在于把科学研究引导向某些特定的方向。承担这一任务的是社会经济的需求。在17世纪英格兰科学家的研究课题中,大约有30%—60%受到了社会经济需求的影响。这个结论我们并不难想见。但默顿又深入一层:需求本身并不足以导致

发明,而只是起到促进和指导作用的影响力量。而且在扮演这种角色时还要有特定的文化史境:即该社会对于社会革新赋予很高的评价,具有成功发明的传统,而且惯于通过技术发明,而不是其他手段满足这一需要。某些经济压力通过迁移“过剩”人口,战争、掠夺和其他经济压力就能得到消除。举例来说,罗马的军事技术并不发达,他们的军事优势主要在于纪律、军事战略和战术。达到军事成功的目的不通过技术进步就可以实现。因此,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作者指出:“需要是发明之养母”。技术发明有赖于传统知识的积累和社会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高度认知,传统中国欠缺的也是这一点。

 

第二篇: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