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读本第四篇读书笔记

《城市读本》第四章读书笔记

摘要:

本部分集中介绍城市政策、城市管治和城市经济方面的研究,分别讨论美国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问题;被称为“增长机器”的城市经济发展利益相关者联盟;中国经济的宏观发展阶段与特点;经济学因素对城市政策制定的影响;美国城市的内城在振兴经济时的优势,以及中国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六篇文章阐述了中美城市政策、管治和经济的不同方面,讨论了彼此密切关联的城市政策、城市管治方式和经济运行模式如何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政策、城市管治、城市经济、中国经济发展 主要内容:

本章有六篇文章来阐述城市管治及经济问题,分别是《市民参与的阶梯》、《城市作为增长的机器:走向空间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的历史眼光》、《城市作为扭曲的价格体系》、《内城的竞争优势》、《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与依法行政》。

1、《市民参与的阶梯》 作者:谢莉·阿恩斯坦

首先解释了什么是市民参与,市民参与是一种市民权力的术语。它将使无权者拥有权力进行权利的再分配,而目前被政治和经济过程排斥在外,在未来发展中也未被深入考虑。而通过市民参与,无权者将可以参与决定信息如何共享,目标和政策如何制定,赋税如何分配,项目如何操作,合同和资助的利益如何分配。简而言之,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引发重要的社会改革,使无权者可以享有繁荣社会的福利。然后通过四个问题什么是市民参与,多元主义如何在实际中得以运作,市民应当如何参与地方政府的决策制定,如何更好地去实现公共参与的指引来引出市民参与的“八级阶梯”理论。

“八级阶梯”分别是操纵性参与、治疗性参与、提供信息性参与、征询意见性参与、安抚性参与、合作性参与、权利代表性参与、市民控制性参与。其中操纵性参与、治疗性参与是零参与;提供信息性参与、征询意见性参与、安抚性参与是象征性参与;合作性参与、权利代表性参与、市民控制性参与是市民权利。操纵性参与是政府按自己的目的和意思组织并操纵公众参与的过程。操纵性参与意味着当权者将“参与”扭曲成为一个公共关系的虚假载体,仅仅是将操纵参与合法化,市民并未真正参与其中;治疗性参与就是政府以公众参与的形式达到让公众支持自己的目的。治疗性参与则以不诚信且自欺欺人的形式将市民视为集体门诊治疗对象,这种形式让人反感的原因在于种族主义和欺压。这两者其实是彻底的假参与。

提供信息性参与是政府把信息通知参与者,使参与者了解情况。提供信息性参与是将权利、责任和选择相关信息提供给市民,是走向合理市民参与最重要的第一步,但目前仅是单向信息传递;征询意见性参与是政府提供信息,公开听取参与者的意见。征询意见性参与是走向完全参与的合理步骤,但若仅局限于征询意见此种方式也不能保证市民的顾虑和想法被纳入考虑。这两种参与类型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从政府官员到公民单向流动,公民没有任何反馈的渠道以及与政府谈判的权力,特别是当信息在规划的较晚阶段被提供时,公民几乎没有机会去对规划产生影响,所以说,这样的参与只是表面参与。安抚性参与包含着伟大的妥协精神,是公众参与发展的重要阶段。相对于告知和咨询,首先从受众来讲,是更加广泛的公众,而不仅仅限于参与者;政府与参与者之间形成了交流互动,另外,参与者介入的时间比之前的四种类型都要提前,但因政府仍然有着最终决定权,所以也只是比较深层次的表面参与。

合作性参与,权利事实上通过市民和当权者协商的方式被重新分配。权利代表性参与即市民和公共官员的协商可使市民对一个特定规划或项目决策发挥主导作用。合作、授权、公众控制,目前欧美的深度公众参与类型,和前面的参与类型最大的不同在于,参与者在知情权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全程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发表看法,就参与内容与政府共同决策。

2、《城市作为增长的机器:走向空间的政治经济学》 作者:哈维 莫罗奇

本文将社区权利与城市及城市空间相联系,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研究城市生活。作者认为在美国当前环境中,几乎所有地区的政治经济的本质都是“增长”。城市是那些精英分子的一台增长机器,其目的是发展。但是增长所带来的交通堵塞和污染等则导致了社会反增长情绪的出现。而“增长联盟”的消除则基于以改革为取向、以问题为基础的公民政治会长期存在——可以做出别种选择,那才是真正的未来。作者将由商业领袖、居民中的支持者、物业所有者、服务本地的金融机构投资人以及其伙伴组成的促进增长的同盟称之为“增长联盟”。联盟的组成通常包括经济利益集团、公共部门和第三部门的领导者、地方媒体等,目标就是促进城市以及他们活动区域内的经济增长。

本篇文章的主要论点有如下几个:“增长机器”、任何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本质是增长、推进增长模式带来的弊端、人类生态学:利益的马赛克图、新兴的反联盟力量。

城市最主要的任务是增长,地方官员发展地方经济的强烈愿望和拥有资本的经济精英聚敛财富的动机主导着城市政治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城市的本质就是一台“增长机器”。

推进增长模式带来的弊端主要是环境与交通问题,随着城市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工业与私家车的不断增多,环境问题已经日趋严重,极大的影响到市民的身心健康。第二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

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造成城市道路的堵塞,大大加长了人们的通勤时间,也带来了一些城市问题。

人类生态学:利益的马赛克图是指土地空间开发与各个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土地的利益潜能提高到一定程度,财富就增加了。一个人对毗邻的地块感兴趣,如果使用情况不利于这块土地的发展,也可能会危及这个人自己的地块。因此争夺土地利益的集团会联合达成共同的土地增值方案。

新兴的反联盟力量的根基是近年来的环保运动,其生力军是参差不齐的年轻行动主义者、中产阶级职业人士以及工人,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税率与增长发生了冲突。领导层中反增长的重要角色是政府雇员,以及为某些组织效力的人员,这些组织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不依靠地方增长获取利润。

3、《中国经济的历史眼光》 作者:林毅夫

本文按中国经济史的几个时期划分,根据几个重要的经济转折点,简要的回顾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经济体制模式导致不同的发展绩效,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连续20年以接近10%的速度增长,根本原因在于对传统体制的改革。而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中国经济是否具有增长的可持续性,有赖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改革的方向和深化,以及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本文分为三部分:大国兴衰:中华五千年经济、经济体制的演变、改革和发展的任务。 大国兴衰:中华五千年经济分为四部分来讲,首先是古代的经济成就,历史上中国在绝大多数主要的技术领域中,都一直遥遥领先于西方国家;其次是近代的经济停滞;再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五个阶段),分别是经济恢复期(1949-19xx年)、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期(1953-19xx年)、“大跃进”及其纠正时期(1959-19xx年)、改革开放时期(19xx年以来);最后提出了国家兴衰之谜,既“李约瑟之谜”与“韦伯疑问”。

经济体制的演变分为三部分来讲,首先是传统体制形成逻辑,既扭曲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缺乏自主权的微观经营体制;其次是体制改革效果,既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同时调节生产活动的双轨制形式;最后是市场经济蓝图。

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保持增长的可持续性,其次是保持社会稳定,最后是进一步改革的任务既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4、《城市作为扭曲的价格体系》 作者:威尔伯·汤普森

本篇文章首先提出了三个经济学概念:集体消费的“公共物品”概念、旨在鼓励期望行为的“有益品”概念、旨在重新新分配收入的“支付”概念。“公共物品”是指由政府免费提供,供每个人

使用,例如对大气污染的控制、警察和城市街道。“有益品”是由政府免费提供的物品,集体决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不论他们是否有能力支付。为重新分配社会收入的“支付”是不受价格支配的第三种支付方式。

之后通过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进行更加合理的城市资源配置问题,首先是价格配置供给现有设施的使用,价格的核心角色是跨越界限在竞争目标之间分配稀缺资源,以使任一单元物品或服务的价值与生产该单元物品或服务所增加的成本相等。价格配给也标志指引着重新分配资源所需的新方向;其次是价格引导收入的分配,更广泛的应用通行费、服务费、罚款和其他“价格”,可对收入分配给予更强的控制,有以下原因:目前使用税收自主公共服务造成了不明确的和无计划的收入分配、对我们有限税金供给的消耗是当地政府难以从事其他明确的和有计划的再分配作用的项目;再次是价格扩大选择范围,我们在大城市发展中经常犯的重大错误是,过分受到富人的无重大社会意义的刺激和影响,反而允许这些人逃避最重要和最普遍性的社会责任。“多元主义和选择”这样难以实现的目标需要地方公共部门拥有更成熟的管理体系;最后是价格改变品味和行为——有计划地进行收入再分配。

5、《内城的竞争优势》 作者:迈克尔·波特

本文作者迈克尔·波特宣称内城街坊的经济困境可能是美国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他将目前解决内城问题的方法描述为基于个人目的的社会模型。他赞成一种新的内城复兴的经济模型。他支持基于自我经济利益的、私营的、以营利为目的的项目,而不是基于人为激励、慈善或是政府命令的项目。

作者通过对内城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来得出内城的发展应该走向一种新的模式,既区位和产业的发展模式。

内城的优势有战略性区位、本地市场需求、融入区域集群、人力资源。内城基本位于那些应当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区域,对于以内城为基础的公司和产业来说,内城市场本身就是最直接的机会,内城未来经济发展中最激动人心的一点是融入最近的区域集群。而为了克服上述内城众多的商业劣势并建立起独有的优势,需要企业、政府以及非营利性机构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内城的劣势有土地成本、建筑成本、其他成本、安全问题、基础设施、工人技能、管理水平、资金、反商业态度。内城发展的经济模型挑战了私营部门所预设的领导角色,首先必须对内城采取新的态度。而政府对实现内城的经济复兴已经承担了主要责任。社区组织的城市更新活动与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一经济模型为复兴美国衰败的城市社区提供了新的综合途径,但是达成共识并加

以实施将充满挑战。

6、《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与依法行政》 作者:赵民、雷诚

新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表述:“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本文通过三个问题来引出观点,既城市规划的性质以及如何对其准确定义、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观及其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首先从历史的视角阐述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和基本理念;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及公共行政机制,以制度化的方式来制约公权和私权的行使、以防范可能造成的对公共利益的危害,是城市规划公共管理运作的基本理念;城市规划的具体控制与整体政策框架,既城市规划具体控制的实质内容在减少,而其政策影响力却在逐步加大;其次是对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认识,具体辨析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就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的不同阶段而言,其政策属性各不相同,应当区别看待。宏观层面突出政策性,实施阶段突出法规性,管理阶段突出法律性。二是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各自角色和诉求而言,城市规划所承载的政策含义和利益也是有区别的。中央政府赋予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是落实宏观调控政策,而地方层面要为城市的发展制定具体的目标以及政策框架;最后是公共政策视角下我国城市规划的演进。分别从我国城市规划的阶段性特征、从服务于“经济增长”到建设“和谐社会”、“依政策行政”与“依法行政”、城市规划的“政策导向”与“行政管理”的体系构成来说。政策文件与法律文件同为公共政策的载体,具有内在统一性,但两者却有着明显区别。政策一旦“制度化”,即以立法的形式出现后,就具有了法律自身的规定性,其效力不以政策的改变而改变。

重新审视并深刻理解“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十分有必要。可将公共政策分解为“政策内涵"和“政策载体”两部分;“政策文件”与“法律文件”同为公共政策的载体,但有着不同的特征。区域和城市总体层面的规划,具有战略性和政策性,而在地方的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层面则要将公共政策“制度化”。

思考与启示:

城市政策、城市管治和城市的经济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对于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的讨论或是经济学因素对与城市政策制定的影响,这样的思考无论对于中美城市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而作为一个规划从业者,本质就是要把握制定与空间发展与空间资源使用相联系的公共政策,在规划中更注重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经济学因素对城市发展与政策制定的影响进行深入思考,来帮助解决城市问题。 参考文献:《城市读本》中文版

 

第二篇:城市意向读书笔记

《城市意向》读书笔记

摘要:

凯文.林奇用朴素、生动的笔墨,在40多年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评价城市形态的方法,首次提出了通过视觉感知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是对大尺度城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书中所列举的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城市以及他们在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多多少少都已在我们身边的城市中出现。《城市意象》为现代城市设计产生了重要意义。凯文?林奇站在城市使用者的角度上(也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上)通用过实例调查分析研究和对各阶层、各行业等的城市使用者的探访与交流,总结出了城市设计的原则性以及城市设计五元素。在此基础上本书还给出了城市设计导则性方法,并罗列大量的可触性或可视性等元素,进一步阐明了基于社会学或经验主义的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

作者简介:

曾在耶鲁大学师从一代建筑宗师弗兰克·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最终成为麻省理工(MIT)的规划教授。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19xx年,他的家人,朋友,同事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凯文·林奇奖学金,用以奖掖后进和资助建筑学院的图书馆。在20世纪的美国,他被称为杰出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他的理论开拓了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的一块新天地,影响了现代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于19xx年被美国规划协会授予“国家规划先驱奖”。

关键词: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环境的意象、三个城市、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新的尺度。其中城市意象及其元素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环境的意象其中讲了四个部分:可读性、营造意象、结构与个性、可意象性。其中可读性指城市街区、标志物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一处独特、可读的环境不但能带来安全感,而且也可扩展了人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 营造意象是指城市的可意象性,并不意味着固定、有限、具体、整体或是有秩序,也并不意味着清晰、显见、新奇或是平淡。它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如意蕴或是表现力、愉悦感情、韵律、兴奋点、可选择性等等。结构与个性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个性是指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

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唯一的意义; 二是结构指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三是意蕴指物体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但完全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可意象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在实用性上,它应该充分而且真实,个体能够在一定范围的环境内工作。地图无论抽象与否,至少要能让人找到回家的路,它必须充分清晰、完整、易于查阅,即必须是可读的。其次,它应该具有安全性,拥有附加线索,让人们有可能采取别的措施,减少失败的几率。如果一盏闪烁的灯是一个急转弯的惟一标志,一次停电就有可能导致灾难的发生。开放的、适于变化的意象将更受欢迎,它使得个体可以不断调查和组织现实,有空间允许个体描绘自己的图像。最后,它应该还有一部分意象可以传授给别的个体。衡量一个“好”的意象,这些标准的重要性对于不同人、在不同条件下也不一样,有人赞美经济、有效的体系,而有人又喜欢开放、可借鉴的体系。

三个城市分别是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不同的城市,人们却有些共同的意象特征:首先是城市的景观特征,植被或是水面,经常会被欣喜地关注和谈论;其次是社会的经济阶层不同的区域也会被人们谈论;最后是物质景观体现时间推移的象征方式,人们经常描述城市景观中形成对比的事物,比如空间的对比、地位的对比、功能的对比,以及相对的年代、清洁度或是地形的比较,元素及其特征正是在这种整体的环境中变得清晰明了。得出的结论是人能够适应环境,并从身边的材料中提取出环境的结构和个性。尽管在城市意象中使用的元素类型可能随实际形态的变化所占比重不同,但它们的种类以及使意象强或弱的特性,在这三个城市中仿佛十分相似。不过同时,在这三个不同的物质环境中,人们的方向感和满意度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

城市意象及其元素有五个分别是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道路有三方面内容,第一是道路的概念,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它可能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是铁路线,对许多人来说,它是意象中的主导元素。人们正是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着城市,其它的环境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因此与之密切相关。具有四方面的特征:可识别性、连续性、方向性、可度量性。二是道路与环境的脱离:视线的遮挡,造成人们无法真实地感受到道路的变化;道路与周围环境元素分离。现阶段解决的办法通常为设立指向路牌,铁路和地铁是另一种道路与环境分离的实例。三是交叉口与道路的关系: 考虑一条以上的道路时,道路交叉点就变得十分突出,因为这里算是人们必须做出决定的点,设计不好的交叉口常常让人觉得混乱。

边界是指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它们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相互起侧面的参照作用。那些

强大的边界,不但在视觉上占统治地位,而且在形式上也连续不可穿越。边界的特点有:可见性,连续性和方向性;其作用有:分隔作用和景观作用等。

区域是指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是二维平面,观察者从心理上有“进入”其中的感觉,因为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这些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在一定的程度上,大多数人都是使用区域来组织自己的城市意象,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把道路还是区域放在主导地位。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有主题的连续性,可能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如纹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建筑形式、使用、功能、居民、维护程度、地形等;社会意义对构造区域也十分重要。区域的边界有一些严格、明确而具体,另一些边界可能模糊不确定,还有一些区域根本没有边界。边界限定区域,增强其特性,但它们无法构成区域。 区域的外向和内向指外向的区域向外与周围的元素联结在一起;内向的区域,只是自身存在,很少与外部城市发生联系。还有的区域单独孤立存在。

节点是指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典型的如道路连接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尽管从概念上节点是城市意象中很小的点,但事实上它可能是很大的广场,或是也可能呈稍微延伸的线条状。节点既是聚集点也是连接点:连接点或是交通线的中断处,人们必须在此作出抉择,他们在此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连接点附近的元素了解得更加清楚;.聚集点以广场为例: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空间、植物和活动,构成了可能是城市意象中最鲜明的节点;一个著名、安静的居住区开放空间,和旁边极易识别的有护栏的公园等,是另一个主题集中的节点。 强大的物质形式对识别一个节点并非绝对必要,然而一旦空间有了形态,其带给人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更加难忘。节点如同区域,也有内向外向之分。当人们位于内向的广场其中或在它的周边时,几乎没有方向感,在它附近时只有靠近和远离它两个方向。到达节点时,基本的感受只是简单的“我到了”。相反,外向的广场不但表达了大致的方向,而且与办公区、商业区和滨水区连接清晰。

标志物是指另一类型的点状参照物,观察者只是位于其外部,而并未进入其中。标志物通常是一个定义简单的有形物体,比如建筑、标志、店铺或山峦,也就是在许多可能的元素中挑选出一个突出元素,使元素成为标志物,空间所起的作用重大。通常有两种方式,其一,使元素在许多地点都能够被看到;其二,是通过与邻近元素退让或高度等的变化,建立起局部的对比。

五元素的相互关系为不同元素组之间可能互相强化,互相呼应,从而提高各自的影响力;也可能相互矛盾,甚至相互破坏;区域在尺度上比其它元素大,而且能够包含其它的元素,因此与各种不同的道路、节点和标志物产生联系。别的元素不仅在其内部构成了区域,而且丰富、深化了区域

的特征,加强了地区的整体个性;在许多个体的意象中,道路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成为人们在大都市范围进行意象组织的主要手段,与城市中其它的元素类型的关系都十分密切。

意象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整体环境具有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综合的意象,而是或多或少相互重叠、相互关联的一组意象。在一个大而复杂的环境汇总,分层的方法十分必要。意象不仅因为所涉及的范围尺度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也取决于视点、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观察者也必须根据周围物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意象。 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

对于一个元素,由于观察者相对“度”的不同,也就是他们对元素细节涉及程度的不同,意象也不尽相同。具体而且感觉生动的意象与那些高度抽象、概括、缺乏感觉内容的意象之间,也存在差别。 生动并不等于丰富,稀疏也并不等于抽象。意象有可能既丰富又抽象。最有价值的意象是那些最接近其强大整体环境的意象。

思考与启示:

虽然《城市意象》在环境中做出的贡献不容小觑,不失为一本传世佳作。但在如今的城市规划学科中仍旧有一些备受争议的地方,首先,林奇将人对城市环境的理解仅仅看作是对物质形态的知觉认识,这与分析动物在迷津中的行为极为相似,即觅路和适应环境。但是城市居民在环境中扮演的角色显然比动物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有研究表示,人们对日常物质环境的记忆是从整体上进行的,而不会局限于一些细小的设计因素。对环境的回忆首先是在这个环境中做过的事情,然后才是它的地址,最后才是环境的外观和细部。其实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研究的局限性也就是心智图在研究范围的缺陷。它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的个体感知再现,这便脱离了人是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忽视了形成这种真实存在的环境约束和社会约束。而且,书中对于秩序过分的强调,因为对大多数居民来说,觅路实际上是次要的问题,忽略了城市形态的模糊性、神秘性、多样性。因此后人在此基础上对其研究方法作出了调试,更为侧重社会和文化差异对环境认知的影响。但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五要素仍旧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们对于城市设计的侧重点并作出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和决策。

参考文献:《城市意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