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作者的笔触很平静,没有刻意去烘托一种跌宕起伏的气氛,随着作者平实的叙述中,经历着主人公的一生苦乐哀愁.看完后掩卷沉思,内心沉重,感觉有说不出的悲——悲凉,悲哀,悲

伤……似乎人生所能经历的不幸都降临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经历,禁不住疑问: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徐福贵出生富贵,却是个地道的败家子,生生让自己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了个穷光蛋.这期间,他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这个同样出生富贵的富家千金没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撑起了日后苦难的天空.

自从做了佃户,徐福贵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标.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日子过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实了.他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徐家慢慢的重新发起来.只是世事难料,他被抓壮丁上了战场.在战场上历经生死,成了俘虏后面对解放军是选择留下还是领了盘缠回家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家,那一刻,对家庭的牵挂也许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现在想想,如果那时他选择的是留下,也许人生会有所不一样吧,就如那同样成了俘虏选择留下参加解放军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买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龙二被枪毙了,真当是福兮,祸兮.这一刻,主人公已经想开了,认命了.用家珍的说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经历过分离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团圆的真实可贵.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这样清贫而又安稳的过去了.直到……

"抽一点血就抽一点,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儿子的血就再不停了……那时有庆已经不行了,可是出来的医生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那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还不住手,等到有庆的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怎么当会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跑到产房救县长的女人了."?

看到这里真是说不出的愤懑,一条鲜活的人命,就这样没了,怎么会如此荒唐怎么会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真是什么样的人心也许这就是当时社会的沉重吧.

小时候生病成了聋哑的女儿凤霞嫁人了,女婿虽然是个偏头,却是个极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头.凤霞的怀孕更是让这家饱经苦难的人喜极而泣,可是,这简单的幸福又终结在凤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来了,凤霞却死了.三个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贵和他的女婿围着他们的希望——苦根,艰难的活着.苦根,一个古灵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让人心疼.四岁的时候,苦根的父亲,徐福贵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压成了肉酱.

苦根跟着他外公到了七岁,发着高烧,帮着徐福贵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贵心疼外孙,没钱买药,煮了一大锅豆子,出门下地去了.不想回来后就发现苦根被豆子撑死了.

书看完了,很压抑,在命运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独,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活着》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活着,在命运面前,也许不能不感叹人类的无力吧.改变不了活着的事实,就改变活着的态度吧,只要活着,总有希望,态度也许至少是可以改变活着的状态,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尽头至少可以告诉自己,我们活过,也曾经努力过.

城南旧事读后感1000字

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翻开那一袭墨黑的《城南旧事》,不知为何,我的心情感到沉重起来,一丝淡淡的忧伤笼罩在我的身旁。

作者是林海YIN,这本书是描写旧北京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从童年的骆驼队到爸爸的花落了,中间英子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也就是这样,一个个人物开始走进故事里:惠安馆内被称做疯子的姑娘秀贞、英子的好朋友妞儿、为供弟弟上学而无奈做小偷的哥哥、常住在英子家躲风声的德先叔、被施家赶出来留宿英子家的兰姨娘、英子家的仆人宋妈、因病去世的爸爸……他们都是英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教会她许多道理的人。

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惠安馆那章。秀贞是英子搬到新家认识的新朋友之一。她天天听着她念叨着小桂子之类的话,使英子很好奇,她觉得假装有一个小桂子很好玩,于是她每天上午偷偷跑去惠安馆和秀贞玩,听她讲小桂子的事。可是似乎胡同里谁都说秀贞是疯子,不许自己家的孩子靠近惠安馆。但是在英子的眼里,秀贞跟其他人家的姑娘没什么两样嘛。直到有一次,她无意中听到了宋妈说的话,才知道秀贞为什么会变疯的。原来,秀贞和一个借宿在惠安馆的学生相爱,有了孩子,但是他必须得回家一趟,可怕是被他妈扣在了那里,一走就是六年。后来秀贞生下来一个女孩,却被她妈丢到了齐化门城根下,她从那时开始就疯了。英子从秀贞口中得知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她还告诉英子小桂子的脖子后面有一块青疤,拜托英子帮忙找到小桂子。秀贞的眼睛下面有两个泪坑,英子的好朋友妞儿也有两个泪坑,英子经常把妞儿和小桂子混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妞儿和英子哭着说她不是她爸妈亲生的,说要回齐化门找她的亲生父母时,英子恍恍惚惚地去掀开妞儿的头发,发现妞儿的脖子后面真的有一块青疤。她想让秀贞和妞儿回惠安找她爸去,于是拿上妈妈的金手镯,带着妞儿跑去找秀贞了。秀贞连夜整理好行李,带着妞儿去搭火车。可是英子不舍得妞儿,便使劲跑去追赶妞儿。那天夜里,又下着大雨,英子还发着烧,但她最后还是顶不住了,幸亏刚好遇见了妈妈,她才不至于晕倒在马路上。后来,英子有一次听妈妈说原来那天晚上秀贞和妞儿被压在了火车底下了……英子突

然想起了一个人,她那又湿又长的睫毛一闪动,眼泪就淌过泪坑流到嘴边了。 本书中的英子用自己稚嫩的眼光看着这个杂乱的社会,对那些复杂的人和事,她有着自己特殊的理解和看法,但她也有分不清的事,像她分不清海和天、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因为她觉得太阳是从碧蓝的大海上升上来的,但是它也是从淡蓝的天空上升上来的呀。而她更有一种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乐于助人的善心,像那次她为了别人家一家团聚,竟把妈妈的金手镯都拿去给别人做盘缠,这是件几乎连一个成人都做不到的事,这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这本书也是林海音为了怀念她的童年而写的吧。

 

第二篇:《你真的尽力了么》读后感

《你真的尽力了么》读后感

一个年轻人看到一个7岁的小孩在一个土堆旁边玩耍,就和小孩说,“小朋友,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你把这块石头搬到山坡的最上面,我就给你买糖吃,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有些难,但是你要想尽一切办法,用尽全力好吗?”受到激励,小孩高兴地答应了。很明显,石头的重量超出了小孩的能力范围,小孩试了几次都没有搬动,于是改成推,当推到一半的时候,小孩的力气已经用尽了,石头又滚了下来,小孩并没有放弃,再一次推着石头往坡上走,同样的结局再一次出现了,推到一半的时候,石头再一次滚了下次,试了三次之后,小孩喘着粗气放弃了努力。告诉年轻人:“叔叔,我用尽全力了,没劲了。”年轻人问小孩:“小朋友,你真的用尽全力了吗?如果你真的用尽全力了,为什么我就站在在这边,肯定能搬动石头,你不请我帮忙呢?”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叔叔怎么不找我呢,换做我的话肯定能搬得动,我想也许是年龄太大的原因吧,那个时候我已经读初中了,既然做不了小孩那就做叔叔吧,由于在班里成绩不错,我就试着多和同学们探讨,多帮同学们解答问题,有些时候我还小大人的跟同学说,“你真的尽力了么?为什么我在旁边你不问我呢?”呵呵……自己的热情和耐心,很快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为保证能够帮到同学,我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自己的成绩也得到飞速的提高,第一次让我明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后来读《史记.高祖本纪》,读到刘邦灭掉项羽时说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志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我突然想到了这个小故事,原来这个小故事还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这个叔叔不是让小孩把石头推到山上,而是让这个小孩在山上建一栋房子,小孩就需要让这个叔叔帮忙把石头推到山上,找个伐木工人砍几棵树,找个木匠做门窗和大梁,还要找个泥瓦匠去把房子砌起来,找个油漆工粉刷一下,找个养花的帮忙在院子里种点花花草草…….等这个房子建好之后,无疑这个小孩起到的作用最大,其他工人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就好像最后的汉高祖皇帝是刘邦,而不是善于出谋划策的张良,也不是善于提供

补给的萧何,也不是善于领兵打仗的韩信,而张良、萧何、韩信也作为千古良将被后人一直津津乐道。

于是,走向社会后我努力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建房子的小孩-----项目经理,我又重新读了一遍这个小故事。要想把房子建好,首先要确定自己要建一个什么样的房子,要有明确的目标;房子并非只追求豪华,适合就好,要有明确的范围或需求;然后再将建房子的工作做好划分,也就是项目的WBS;工作分配好之后,就要找合适的工人去做,知人善任是项目经理的基本素养,不单要做管马的弼马温,还要做能识千里马的伯乐;所有工人之间会有利益冲突和协作配合,中间的沟通润滑工作十分关键;建个房子还会对周围的环境等造成影响,外部因素也需要做好考量;打雷、下雨、刮风都会对建房子有影响,风险的评估规避也是十分重要。

房子一栋栋地被建好,有汗水,有泪水,甚至还会有血水,回首品味中才发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孩和年轻人,作为小孩,我们要努力做好尝试,适当的时候要寻求外力支援,作为年轻人,我们要多给小孩提供尝试的机会,适当的时候要给予支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