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学第一,教第二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这学期我仔细研读了周勇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回想,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的教学感悟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魂”。我们以他的精神为“魂”,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魂”,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教学的准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一、大教教心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一。 我们教育学生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术养育,更是为了能让他们的心灵获得熏陶,即所谓大教教心也。而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在朱熹看来,孔子堪称圣人。孔子所说的一切堪称完美,他再现了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大教”,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

大教教心在我们是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得上毫无意义的忙碌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

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我们的新课改已经向我们说明“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个几千年前孔子曾经倡导的千年古训的深层含义了。

二、“学第一,教第二”永远是教师不懈追求的教学思路。

“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 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需要是: 要想赢得学生的钦佩与追随,哪怕只是少部分学生的钦佩与追随,都得有真才实学和拿得出手的品行。对教师来说,有学问,行,无需遮掩,是一件多么体贴、畅快的事;没学问,不行,还要“演戏”,是一件多么耻辱、难受的事。

教书不等于教学。教书是教别人的书-----自己不了解的别人编写的教材。教学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或者是把自己的“渔”送给学生,而不是弄一盘“死鱼”给学生吃。所以在思考教学的时候,与其为了“趋新”或想出更动人并且更新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建构新概念,还不如冷静下来,想一想教学的永恒之道,让自己一下子安心算了,然后就去实践。大量的教学实践恰恰可以表明了孔子用其教学实践诠释的“教学之道”支配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所有的教学之道,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

反观孔子,学问、人格与心意,这些能够赢得学生追随的“法宝”他一样也不缺,而且在学生面前,他历来都是“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所以他的教学以及孔门的师生关系实在值得长期地研究下去。

孔子曰:“圣人所以圣者,诚而已。” 即教师只有虔诚地付出自己的一片仁心,才能创造让学生永远留恋的求学岁月。

 

第二篇:《读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读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读周勇老师《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刚开始看时感觉得离自己的教学实际有点远。但是看进去以后,自己对孔子的一些教育理念又有了新的理解。同时也解决了自己原来感到很困惑的一些问题。使自己心里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今年接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小朋友叫小文,从第一天入学我就发现他与别的孩子的不同,一个男孩子留着一条长长的小辫子,同学们都在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充满好奇的左顾右看时,他却低着头在本子上一直在画画。在后来的学习中发现,他不仅字认的很多,识的数也不少,刚学1--10的数认识时,他就会计算百以内的加减法了,看着他没听课提个问题问他它也能给你说出来,这个孩子智商挺高的,就是不会和同学们一块玩。一天课间我在教室里等着上课,这时一位老师喊我:“你过来看看您这几个学生。”我说:“怎么了”他说:“刚才四、五个人朝这个孩子头上打,这个孩子也不躲着居然站着不动。”我一看小文的眉头上一片片红印。当我问:“你们几个为什么打他?”几个孩子却都说:“我们玩呢?”旁边一个小女孩过来说道:“老师,他们几个男生下课经常打着小文玩。”这些小孩居然能对自己的同学像对玩具一样打着玩,我感到很震惊。

本班还有一个孩子,正好和他向反,常常欺负别人,打其他小朋友,总有家长来我这里告他的状。当我和这位家长谈孩子的这种情况时,家长说:“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时,经常被别人打,后来我就教他,谁打你你就打他,谁知现在收不住了,不仅经常无缘无故打别人,还经

常破坏别人的东西,踩坏同桌的笔盒呀,把别人的铅笔扔掉啊搞些破坏性的恶作剧。老师你帮我教育教育他吧。真后悔当初不应该那样教育孩子。”家长的教育方法固然不对,但是如果他的孩子不受欺负,当家长肯定不会教孩子打人的。

这两件事使我常常想,我们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人之初,性本善”小孩子应该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为什么小小的年纪不去善待自己身边的人,而去欺负一些弱势群体呢?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吗?我们的教育中到底缺少什么呢?

通过看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的文化中缺乏博爱的精神元素。 我们经常在报纸和电视上也看到这样的报道,说:现在的孩子对一些事情的麻木、冷漠的态度。是的在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们知道的只是别人给自己的爱,而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只知道索取,而不知奉献。但是这不能全怪我们的孩子,因为这种现象不是我们的孩子造成。既然是社会现实已经造成了这样的结果,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该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呢?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孩子有博大的胸怀、博爱的精神呢?那就是要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精髓在于对爱的播种。“爱”是什么?是爱自己?还是爱他人?是接受爱?还是付出爱、奉献爱?孔子说:“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某种意义上说,爱即是仁,“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只有释放出狭隘意义上的个人的爱,在博爱与奉献中,人生才能得到更加开阔的诠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办学校办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是的,博爱是为了成就未来,博爱也是一种教育,一种文化,一种追求;博爱是真挚的期望,是人性的光辉,是无私的奉献。愿我们的孩子的生命因为有爱而丰富,人生因为博爱而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