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读后感

我读《公众舆论》

李普曼(1889- 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新闻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李普曼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学新闻的学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他对新闻界的贡献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其后很多的学者所提出的理论无不渗透着他的观念。李普曼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这部著作诞生于19xx年,虽时隔近一个世纪,但不论什么时候重读,依然为之震撼、为之动容,深感启迪。他用多年从事新闻评论的敏锐的政治触觉,用从事作家的对文字的灵动驾驭,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烂熟于心和历史把握,成就了这部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一.主要内容

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书作者以众多实例展示了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巨大差别,将外部的世界、媒体营造的虚假的世界和人们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做了区分。我们对于现实认识越来越间接,我们自以为真实的东西,并非真实反映,而我们自身的诸多限制条件决定了我们很难直接地接触外部世界,加之我们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成见,问题变得更加不可把握。这些内容,即是作者在接下来重点分析的问题—到底是那些因素导致了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困难。

二.李普曼—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纵观本书内容,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莫过于李普曼对公众舆论的质疑,认为“真实的外部世界”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李普曼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我觉得李普曼的这个观点在全书中大致可以总结如下:

1. 客观障碍即外部因素对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影响

在《公众舆论》一书中,为了解答“舆论”到底如何形成的问题,作者首先研究了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这部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二章到第五章,从四个方面讲述了这些外部因素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

其一是“审查与保密”。作者从法德战争入手,通过描述战时的一些信息控制管理手段,意在说明审查与保密对我们接近真实世界的影响。书中说到,“当局并没有让公众对将军们了解的所有事实真相发挥影响,而只是向他们展示了某些事实,只有采取这种方式才最有可能稳定人心”,“一帮能够阻止人们独立观察事变的人,在按照自己的目的编排新闻。他们利用权力,只把他们想让公众了解的事态塞给协约国公众”,“通过控制所有的前线消息,总参谋部便推出了一副与这种战略相称的战略景观”。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有关部门的审查与保密是限制我们了解真相的重要因素,为了进行某种宣传,就必须在公众与事实之间设置某些屏障。而且毫无疑问,这一事实并没有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变迁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我们无时无刻接受着经过有关部门审查和过滤的新闻报道与信息资源,尤其在一些重大事件发生之时感觉会更加深刻。

其二是“交往与机会”。作者主要是从社交范围和收入水平两方面来分析其对我们认识真实的外部世界的影响。不言而喻,每个人的社交范围必定深刻地影响其了解世界的范围与准确性,正如书中所说,“社交圈子在我们与世界的精神联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多么倾向于把可以接受的观点弄的一成不变,然后决定如何对它进行评价。”同时,收入水平的高低,对于我们同外部世界的接触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个人的收入和共同体的收入决定着交流的状况”。在我看来,这一观点与后来学者提出的“知沟假说”针对的是同一个问题,即信息状况与主体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关系,经济地位高的人群具有更多接近真实世界的条件。

其三是“时间与注意力”。我们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太短暂了,我们无法直接认识外部世界,我们只能借助媒介来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但是,遗憾的是,通过文中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当我们直接面对看不见的环境的信息时,要想从它那里得到一切最有利的判断,每天用那点时间就太少了”。所以说,这两方面也是限制我们接近真实世界的原因。

其四是“速度、词语和清晰度”。 这方面我们应该深有体会,很多时候我们

要表达的意思在听者那里呈现的是另外的意思,即所谓的辞不达意。正如书中所说,“因为语言决不是一个完美的达意工具。词语和货币一样是需要反复流通的,它今天会激发出一种想象,明天又会激发出另一种想象。同一个词语在记者与读者的头脑中是否能唤起同一个想象,这谁都没有把握”。在编码和译码的过程中我们遗失了大量信息以至于难以做到全面真实,字数的限制令我们的表达捉襟见肘,面对一篇短达数百字的新闻报道,我们所获得的信息也许只算得上真实情况的千分之一。

综上所述,“与我们的公众舆论有关的环境是通过许多渠道折射出来的:通过源头上的检查与保密,通过另一端的物质与社会障碍,通过飘忽的注意力,通过贫乏的语言,通过涣散的精神,通过无意识的感情丛,通过耗损、暴力和千篇一律。这是一些妨碍我们进入环境的限制因素,此外还有事实本身的朦胧与复杂,它们共同损害着感性认识的清晰度和公正性,用误人视听的虚构替代切实可行的理念,使我们无法对那些有意误人视听的人进行充分的核查”。没有什么总结比李普曼的这段经典总结更让人回味无穷了。

2. 主观障碍即内部因素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

在阐释了解世界的主观障碍时李普曼先生提出了著名的概念,即“刻板成见”。所谓刻板成见,我的理解是,某个事物当你还没有经历它时已被告知了它的模样,而后你就一直这样设想它,直到你某一天真的去经历它。当你经历它的时候,我们以前的这些“习惯的看法”决定我们所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事实。 李普曼在开始就提出“一篇报道乃是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共同产物,其中那个旁观者的角色总是带有选择性倾向,通常还会带有创造性。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的确,每个人被注入的刻板成见是不同的,因而导致人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更确切地说,他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但是,他们思考和感觉的却是不同的世界。”书中提到,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先定义后理解。生活中一很普遍的例子是,人们在见到陌生人后总喜欢询问对方的家乡,进而用之前对这一地域人个体的特点推测衡量眼前的对象。但这种行为的可靠性却十分脆弱。人们已经形成这样的认知习惯,即使知道这一点也难以改变。这类问题在生活中是很普遍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人们总是拿着自己已认识的事物认识新事物,很多时候我们还乐此不疲地愿意将他们分类整理,归纳

出许多并不准确的特点,所有这一切就是成见。它不但保证不了人们所了解到的信息的准确和真实,大部分时候还会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在我看来,限制人们认识世界的自身因素的核心就是脑中固有的成见。

由以上对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分析使我们看到,我们的舆论所涉及的现实环境是在许多方面受到阻扰的,正如李普曼先生所说的,“我们不带成见的去了解情况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且我们还经常受到干扰”。所以说,人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形成理性的舆论并驾驭世界几乎是无望的,即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二.互联网时代能否让公众舆论成为可能

前文总结了李普曼对于公众舆论的质疑,他为我们展示的是报业时代公众舆论的面貌,经过100年左右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手段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群,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互联网的出现。它的出现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它不仅是对以往所有媒介技术的整合和发展,而且深刻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社会交往的方式,对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否让公众舆论成为可能?就此我来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首先,我觉得,互联网时代成见对公众的影响在减少。书中提到,人们天生都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对一事物持有固定的态度。可是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影响就没有那么明显了。网上一件事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往往按照自己的成见来评判议论,可是,网上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瞬间可以传遍大江南比,这时,来自众多网友的多元化声音会使公众理性的思考,权衡之后,会抛弃原有的错误成见。但在报业时代相对闭塞的环境下,由于公众不能够迅速全面的掌握各种资讯,使得一直抱着自己固有的成见看待事物。

其次,公众有时先于媒体引发舆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公众无不密切关注与自身有切身利益关系的事情,纵观往年舆情趋势,我们可以发现,引发公众关注最多的便是民生问题,比如“过劳死”事件,一经微博传播,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里并没有媒体的大肆渲染,完全是公众自发形成讨论的,反而是公众的注意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从而形成舆论态势。

最后,我觉得互联网使公众容易接近公众事务。通过网络,公众可以方便的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虽然网络面对的审查比较严格,除了一些色情、暴力及一

些不健康内容限制传播外,每一个网民完全都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反映到网络上,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很多这样渠道得出的民意往往会影响政府的决策行为。

以上三方面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在互联网时代使几乎不可能的公众舆论一步步接近可能。互联网以一种强劲的势头推进现代信息社会的透明化进程,而这对于无论是公众舆论还是民主政治的意义都是革命性的,是有积极意义的。

以上就是我对《公众舆论》这本书读后的感想,是从两个方面来论述的,即李普曼的舆论观和新时期对其赋予的意义。其中有很多不妥之处,有待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觉悟,以获得更多的感悟。

 

第二篇:公众舆论

舆论学

邓婧 10011310503

本书一共八个部分共二十八章。看完《舆论学》这本书,我对“拟态环境”,“刻板成见”及“局内人,局外人”这三个主要观点理解得更深刻了。

书中第一部分主要讲“拟态环境”,我的分析会在下文中详细写明。第二部分讲述的是真相难以被接近的外部原因。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在写从人的自身原因看真相难以接近我们的原因,在此李普曼提出了“刻板成见”的观点。第五部分李普曼提出了 “局内人,局外人”观点。第六部分再次强调民主,无论是自治、还是基尔特社会主义,全民参与的民主是不可能实现的。民主政治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构想和谬误。第七部分阐释报纸,即新闻工作为什么不能够引导民意,引导公众舆论。但是接着李普曼又说明了新闻其实无法引领舆论及其原因。第八部分李普曼提出了救治之道,在这一部分里对他的救治之道做了初步的规划、展望。

第一部分为导论。在这一部分,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这个概念。他列举了相当多的例子,为的是向我们说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与我们脑中想像的世界其实有着相当大的出入,我把这种差距的产生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从人类自身原因看,我们脑中的世界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象。人生活在一个地方,又想知道其他地方同时发生的事情,这就需要依靠媒介带来信息以满足人们的好奇或其他需求。这些信息在人的大脑中经由一系列的处理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画面,这些画面其实就是李普曼提出的虚拟环境,这个虚拟的东西将我们与现实世界隔离开来,我们所作出的行为其实是对虚拟环境的反应,但因为是实实在在的客观行为,这些行为又会对真实的环境起作用。从主观原因看,由于我们本身形成的主观成见或信仰,我们对信息的理解会发生歪曲。从客观原因上看,由于时空阻隔或其他原因,信息到达信宿这里时,信源的实际情况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也导致我们看到的与实际发生的事情有出入。以上是针对个人而言的。如果把这种情况放大到一个群体来看,所谓的舆论其实只是人们凭借虚拟环境做出的反应,这样的舆论与现实有出入,可靠性不高。

第二部分探讨现实的世界分为四个章节,其内容是审查与保密,交往与机会,时间与注意力,词语、速度、清晰度四个方面。书中李普曼以战时法军军队高层举例,军队高层有意控制信息,什么能让公民看,什么不能,所有信息都在军队的掌控之下。在这里,军队其实就在执行“把关人”的职责。所谓新闻其内容更像宣传。公众长期接受这样的信息,他们所形成的虚拟环境其实与现实相距甚远。但是这种宣传又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当时的战争期间。宣传可以稳定人心,而审查制度就是为了宣传而生。这些宣传必然导致公众与现实之间出现阻隔。我认为其实在和平年代,各国政府为了达到维护自己政党的目的,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审查与保密功能。完全将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的政府不可能存在。打从政府产生的那一刻起,无论这个政府再怎么声称它是为民的或利民的,它终究有或多或少的事物是不能被公开的,政府为了掩盖某些事实会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媒介控制舆论导向,最后信息传递给公众的时候,很可能已经部分失真。这让我想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意大利人认为不该把金鱼养在有弧度的鱼缸中。因为金鱼在这样的鱼缸中看到的事物都是放大和扭曲的,这对金鱼来说是可怕的,残酷的。对比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独裁政府就像是养鱼人,把公众当成是金鱼般的生物放在各种各样的鱼缸中,鱼缸的形状取决于政府,即少数执政人士的“审美”,人们从鱼缸中看到的景象与真实的世界一定会存在很大差距。公众只是真相的“局外人”。

就个人而言,我们每个人的社交圈子如同上述的“把关政府”,也会让我们与真实的世界存在阻碍。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无论身处国内或国外都会想尽快找到一个让自己有归属感

的圈子。在学校,可以随处见到“同乡会”,在国外华人拥有“唐人街”。我们在自己的圈子中乐此不疲地活动着,谈论着我们熟悉的话题,维持着恒久不变的生活习俗。圈子与圈子之间的交往展开时,我们也会跟随形成在脑中的根深蒂固的成见去看问题。通俗来说,就是不管我们是否有意为之,我们习惯于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人和事物。比如一谈到河南人,人们脑中呈现出的河南人可能是精明计较或贫穷的,也可能一下就想到驻马店或文楼村。一提到资本主义就会想到剥削,资本扩张,异化劳动等等。这正反映出我们其实对于接触不到的世界,也就是“我们圈子”之外的世界早就抱有一种认识,而这种认识只是根据我们的经验或见闻得出的,与真实世界并不完全符合。

最近上课正讲到了新闻真实性,我认为新闻稿件出来后,抛开把关人挑选删除稿件的问题,单从语言上来说,就存在让读者与事实产生距离的可能性。比如新闻稿在语言表达上,由于记者的水平不同,文笔能力存在差异就会让受众对新闻事实产生误读。正如李普曼所说:“语言绝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的传达思想的工具”。又比如说,当我们阅读国外报纸的某条新闻时,由于自身外语能力的限制,我们需要看一些关于这条报纸的翻译版本,翻译人员文笔功力再深厚,原文中的语言精华也会多少受到损害。“越是丰富或微妙,或者比他说的更为丰富和更为微妙,他的含义越将受到损坏,因为它是转变成一般性语言,然后在传播到外国人的头脑中。”综上,我们不能接近真的是的世界的原因就是,在我们与真实世界之间存在这各种各样的障碍。李普曼这些障碍总结为把关人时刻把关,社交圈子分离产生隔阂,注意力稀疏和对语言符号的解码产生误差。

第三部分讲的是成见。李普曼认为公众的意见就是报道与公众想象的拼凑体。我们习惯于带着成见去看待任何事物。“我们处在什么地位和我们习惯的看法决定我们所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事实。”这就解释了一句话: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故事就是莎士比亚所写的那样,而他的形象之所以会有不同的解读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观念或成见去分析的。我高中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总说《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画很神奇,因为你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发现蒙娜丽莎的眼睛是盯着你看的,就像我们行走时抬头看月亮总会发现月亮是在跟着你走一样。说实话我到现在看蒙娜丽莎也没发现她的眼睛是盯着我的,可能是因为我看到的不是卢浮宫那幅原作,另一种解释就是我的美术老师带着她自己的想象在给我们解释这幅画—在她眼中,蒙娜丽莎的目光是跟着她眼睛走的。

我又想到了司马迁的《史记》,虽然很多学者都赞扬他的描写客观,读到《舆论》这本书时我与李普曼的观点产生共鸣,因为李普曼提到了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去解读,司马迁在写这些人物的时候,他本人的成见其实也写在了《史记》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后人读的,不过是司马迁的个人成见而已。而且后来的学者并没有生活在古代,他们怎么能知道司马迁所写的就是在如实地反映历史呢。这样一想,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就产生了不可避免的距离。而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成见又会加大这种距离感。这样说的话,后人和历史不就渐行渐远了吗。我们的观点以文字的形式,以图像的形式留给了后代,后代又有自己的成见,那么所谓的历史将永远也找不到真相。后代对于前人的东西不过是基于自己的成见在推测,揣摩。这个问题是我现在也没有想明白的。人,无论他的财富或学识如何,大多数情况下总坚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一旦有人挑战,对他而言“就像对宇宙的基础进行了袭击”。人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想法和现实客观的世界就是一致的。就像李普曼所说我们的固有成见在保护着我们,“在它们的防卫下,我们能够继续感到我们所处的地位是安全的。”在这部分后来的内容中,关于道德问题的阐述,李普曼对成见对于道德体系的影响抱有相同的观点,在此我不再赘述。终归一句话就是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成见与想法中,无论我们是在进行哲学思考还是道德判断,都留下了成见的痕迹,并且我们选择事实来强化成见。

在兴趣这一部分,我觉得很难读懂。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因为自己对美国社会确实不是很了解的原因。关于美国民主制度演变的史实让我读的云里雾里。但是从全书结构看,我

认为书中的第二部分写的是真相难以被接近的外部原因,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应该是在写从人的自身原因看真相难以接近我们的原因。事实证明,第三部分确实和我想的一样,所以带着这样的思路我试图去读第四部分,但是总觉得读书不得其法。抓不住李普曼在这部分的要点。而每章的标题也没有给我太大的启示。所以对此部分,我只能稍微谈谈我的浅见。形象可以激发我们的兴趣,但这个形象必须包含我们重视的因素,联系第三章看,这个形象必须和我们已有的成见有关联。我们要想“记住一些抽象的东西如人的特性,就要借助一些有形的象征。而这些有形特征包含着我们的成见,因此可以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记忆。这种现象叫做大众化。”书中说性激情和斗争是大众化认同的最有效的两种方式。而政治可以利用这个现象,在我们不熟悉的未来上做文章。因为“政治上的意识形态也在遵循着这些规则”。 公意的形成这部分分为三章,李普曼在此提出了 “局内人,局外人”观点。局外人自然是指一般公众,由于拟态环境,刻板成见的影响,公众无法获知真实的世界。而作为专家的“局内人”夹在公众与真实世界之间,这部分人让公众依靠,负责将外部世界变得易被公众理解。局内人利用“象征”引导公众。

书中李普曼提到,“政报和报纸??它们希望的是调和互相冲突的各派的感情”,按照上面一章分析的那样,“在这个象征的周围形成一种联合体”,使“人们的感情倾向于在象征下达成一致,而不再挑剔达成一致的条件”。如果“谁抓住了这些能够将目前的公共感情包括起来的象征,谁就控制了制定公共政策的大多数机会”。在我看来,这就是政客们或专家们(局内人)利用制造象征达成舆论导向,统一众口。政治家用手段将舆论一致起来,这是一种技巧。中间色调和模糊处理就属于这种技巧。同政报一样,政治家提出一种刺激,让着汇总刺激在每个人那里都能找到符合自己意愿的解释。用这种手段是公众一致团结。这就和本部分开始部分相呼应了,因为政治家为了达成让公众一致的手段就要运用到象征。哪种象征可以影响到人们,主要和传播象征的人有关系,比如人们惯于通过专家,权威认识世界。“象征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把象征传达给我们的人是和我们的意见相同的重要人物”。

对于领导人来说,认识到象征的巨大作用是很必要的。象征的作用是“维持统一”和宣传,领袖们“从经验中得知,只有当象征发挥了作用时,他才有了推动群众前进的可乘之机。”象征可团结人们,运用象征得当可以赢得选举,作者举的例子是战时的法国政府会有意将伤亡名单不公布出来,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一次灾难性的失利也确实比在报纸上激烈争论造成的危害要小。”在我看来,李普曼的观点是公众都是拥有个性的个体,象征可以统一人们的意见,象征可以被制造。领袖阶层运用制造象征,制造统一,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手段将公众情绪与意见整合,这也就形成了李普曼定义的舆论。从这一观点看,舆论是可以被引导,被操纵,被利用的。领导者并非民主的执行者,只是提议者,而作为提议者的他们所作出的提议,其实是根据其自身需要,通过操纵,制造舆论形成的。

民主的形象这部分,再次感觉到缺乏美国历史知识的积累阅读这本书是多么的吃力与无助。我对这一部分的理解是:李普曼认为人都是以个人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扩展到政体来说,不同的政体也只是从自身角度看问题。然而一个人能力再超群,他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单就个人来说也好,针对政治团体而言也罢,没有谁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全面地把握世界,所以人们的观点,政体的政治理念是让人怀疑的。在这里,作者提出全书的一个核心思想:“任何一个共同体在看待外部世界时形成的公众舆论,主要是由若干固定的想象组成的,人们按照从共同体的法律和道德准则中演绎出来的模式对这些想象进行整理,而赋予它们生命的则是由地方经验唤起的情感。” 从这里的内容结合前面章节的内容看,我认为李普曼想要表达的是政体也是抱着一定成见看待事物的共同体。

在本部分,李普曼分析了很多人的理论。李普曼不相信公众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因为要达到民主哲学中的民主,公众必须对其生存的世界有充分的了解,而这种了解不是听说来的,是靠实践得出的。想想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书中前面几部分李普曼所罗列的大量事

实都在告诉我们,由于“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的存在,公众对真实世界达不到正确客观的认识。而局内人之所以被成为精英,是因为他们知道真实世界,并将真实的东西有目的修改后通过制造“象征”引导人的舆论。

引导舆论要有技巧,还要有工具,李普曼所指的工具即报纸。然而在一开始他就提出,报纸被“一部分人所忽视”。报纸在”政治中的作用很重要却被忽视,大众也不愿购买报纸”,而更愿把钱花在娱乐,享受等消费上。结果是报纸为了提高发行量,争取读者,借助了广告。报纸后来成了广告商的拥护者。虽然没有到为广告马首是瞻的地步,但是至少报纸不会主动得罪广告商自断财路。这样一看,李普曼并不认为报纸是可以拯救舆论的工具。况且,书中又谈到,即使抛开广告商不谈,单从读者角度看,读者阅读报纸并不是因为报纸中的新闻有质量,他读报纸取决于“他碰巧的感觉如何,或者他有什么偏好”。还有就是报纸会“报道我们有所经验的事情,而我们经常是根据报纸对待后者的态度来决定对报纸的好恶”。在第二小节,李普曼有指出,读者看报还“希望读到与自己有关的东西”。报纸报道的应该是新闻,讲究的是新闻价值的大小,然而现在报纸却在追求经济价值,没有太多的人关心新闻的真实与否,这样的报纸怎么能够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呢?所以李普曼说“新闻不是社会的镜子”。因为很多东西新闻没有反应出来,但是如果“有良好的记录手段,现代新闻报道就可以更准确”。如果没有记录的标准,真想将难以获得,新闻也面临着困境。综上,新闻显然不等于真相,甚至不反应真相。“它只是在突出一个事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于创建在一个分析并记录系统基础上的社会团体。由此,新闻将会完全通过信息系统展示给新闻机构,同时又对新闻机构形成一种制约。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有机化情报。如何能做到公众理解外部世界呢,这就需要“情报机关”得到情报,立法机构和行政部门据此作出判断,再传达给公众。我认为在此李普曼又一次点明公众是被动的存在,即“金鱼”,而非能动的群体。

他又提到,社会学家不受重视,也缺乏信息来源,这些原因阻碍他们为社会做贡献。重视这些问题应该被重视并得到解决。李普曼还表明了一个观点即信息“调查者和决策者应当分离。”比如,为避免调查者的决策倾向,必须用制度尽可能保证他们分离。还应该用资金、任期及获取事实的途径确保情报官员的独立地位。竞争也是不可少的,只是衡量的标准难以确立。此外,为避免情报部门内部的腐败,需要社会系统各方面人员、资料、批评的循环流动保持畅通。情报工作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读完全书后,我终于大致明白了李普曼的写作思路。通过这本书,我理解了很多内容,具体说来就是老师课上总结的“拟态环境”,“刻板成见”及“局内人局外人”这三个主要观点。作为经验学派的著作,李普曼是从实用的角度看待舆论。人并非都理性,由于自身存在的成见,导致他们会藐视他人与自己相悖的观点。李普曼认为舆论以及所谓的“客观,真实,公正”的可靠性都是值得质疑的。但是他对未来还是抱有乐观态度。我们仍需不断努力追求理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