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格式参考

读后感格式参考:

20xx年全国英文读后感大赛征文格式。

姓名:

地址:

邮编:

指导教师:

A Review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A Tale of Two Cities”, one of Dickens’ works, is a well-known long story. And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When I saw the title at first, I thought it might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wo cities, which might be no fun. However, after reading it , I found I had been wrong.

It portrays a brutal, bloody and revengeful society as well as love and friendship.

It happened before and after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The ruthless and cruel landowners and noblemen exploited the miserable people who owned nothing, but these poor people worked for others day and night. Noblemen had the power that one word would doubtlessly send others to prison. As time passed by, the noise of the coming-up revolution storm in Paris was growing louder and louder. At last, it was on the fourteeth of July, 1789 that the revolution borke out. “The Bastille and its officers were in the hands of people, and the people wanted revenge and blood.” The true Freedom of France came. “The Guillotine, the new machine of death, cut off the heads of many, many people—not only the powerful and the cruel, but also the beautiful, the innocent, and the good.” Among the good, there was a man called Darney. Even though his father, wife and friends knew he was innocent, the people thought he was the enemy and would go to the Guillotine.

In spite of a shadow of fear and hate here and there, we can also see the great and kind persons. I think the greatest person is Mr Manette who had been a prisoner in the Bastille for eighteen years. What he suffered was difficult to imagine, but he was still kind and loved his daughter. He did his best to save his son-in-law, whose father and uncle were the men that had ever sent him to prison. Another great man is the lawyer, Sydney Carton, a friend of Darney. Before Darney went to Guillotine, Mr Carton changed places with him and he said, “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 Besides, the story is full of love, including the love between father and daughter, the love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the love among friends and so on. In short, only if you have love in your heart, the life is meaningful. At the same time, the revenge will run away with you, freedom

and happiness will be around you.

There is no doubt that Charles Dicken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writers in English. From this book, I see some true lives and moving stories from the old ages. I reckon you must feel the same as me that we don’t want to live in that condition. To be frank, we all look forward to living in a peaceful and love situation. Though the present life has improved a lot, there are still wars in some places. All that we need 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peaceful ways instead of by force. So let’s work hard together in order to make our life much more meaningful and happier, make our society more harmonious.

 

第二篇:《36天》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36天,我的美国之旅》,是李希贵先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期间,和美国专家、学者探讨教育,分析课堂,产生智慧碰撞的经历。文本表述浅显,但令人受益非浅,感慨万千。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面对美国同行的发问,李希贵觉得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话语,根本不需要提问。特别是在中国的校园里,这些话似乎都成了口号,在老师们的教学论文、课后反思,在大会小会中出现频率超高的一句话。但在看中国教师的课堂实录和点评中,直率的美国同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相悖:录像师只摄教师,很少摄学生。老师说话有字幕,而学生的发言却没有;学生回答问题需要得到老师的批准才能站起来,坐下去;点评课上老师们点评的精力也大都放在了授课教师的身上,他们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关心备至,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又少之又少??

学生如果是课堂的主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还用如此小心翼翼,如此不受重视吗? 读到这里,我扪心自问,我也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刻在心壁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可我做到了吗?不也一样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在课堂上指手画脚吗?

学生的自尊谁来维护?教育的使命赋予教师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天职。但是好象多数老师并不能履行。回顾我们的课堂,你会发觉诸多不和谐的画面:教师教学设计是否围绕学生需要出发?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在于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的作业批改是否体现教育的人性设计?教师的评价激励是否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教师的严厉苛责是否有损学生的自我尊严?......

36天,也许只是“走马观花”,也许只是感受到了美国教育的冰山一角,但就是这些也足以让我们反思回味,借鉴学习了!

《36天,我的美国之旅》读后感

《36天,我的美国之旅》,他以独特的视角,以一个中国教师的身份,在36天里,在美国的课堂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他把自己在美国校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用笔娓娓道来,与我们分享。这就是李镇西老师。

读后很多片段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当那些美国学者看到李希贵从国内带去的课堂录像,提出诸如为什么你们的摄像机在课堂上只摄教师?为什么没有学生?为什么学生回答问题后需要得到允许才能坐下,课堂难道不是学生的吗?这样一连串在我们看来顺理成章在美国看来匪夷所思的问题的时候,觉得特别刺激,又觉得特别难受。课堂到底是谁的?我在不断的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课堂。以学生为本说到底是我们表面上的教学理念,骨子里却是根深蒂固的“以师为本”。很少有人能够让学生做到真正的自主,贯彻“我的地盘我做主”理念。从表层上看这些差异似乎是中美两国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的问题,但他却从中反映了两国教育者真实的差距:美国人以生为本是踏踏实实的做了,而我们却只是说说而已,也仅仅是个而已而已。我们并不缺少先进的理念,缺少真正的躬行实践。

选择常常是和责任连在一起的,当孩子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的时候,他才会全力以赴,他才能披荆斩棘。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家长和老师鲜有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他们的。我们包办了本来属于他们的权利和责任,代替他们做了选择。这些选择本应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练,却被人为的剥夺了。当他们长大后,面对世间的各种纷争和诱惑需要进行选择的时候却没有选择的能力,手足无措。这是谁之过?

李镇西老师的《36天,我的美国之旅》也把我带进了震撼之旅。这种震撼如饮醍醐——以学生为主体,不应是口若悬河,而是亲躬践行。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

博爱小学 韦民

静心的读完一本李希贵著作的《36天,我的美国之旅》,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以一个中国教师的身份,在36天里,在美国的课堂里,感受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

书中有这么一篇文章《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读后让我很有感触。学生的学习错误,作为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我们教师应改变以往对待“错误”的不正确态度,应站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合理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去要求小学生,更不必去追求他们绝对正确,因为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知识还不完善、阅历还不丰富。学校就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错误也将会是他们走向成熟的印记,是他们探求真理的标志。作为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宽容、理解出错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千万不能以此来挖苦他们。

回想我这几年一直留任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从一年级新生的第一堂体育课起,我就注重训练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充满自信地面对学习。我在上课前到班主任老师处了解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在体育课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愿意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尽量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表扬的话语,赞美的目光给学生以鼓励和肯定,来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我利用体育课堂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体育课中锻炼自我,磨练自我。在课堂中我不怕小学生犯错误,允许他们犯错误,让他们认识到错误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吃一堑,长一智”,只有犯过错误才能发现错误、避免错误。让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实践,从而使小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我在体育课上,积极要求每个小学生来当体育委员。老师教会全班学生做体育委员的口令、占位和集合队伍的要领。谁来做体育委?首先让学生自己要毛遂自荐,要大胆,要像个指挥官一样站在队伍的前面,整队口令准确、响亮。其次,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把全班的队伍集合起来,整齐划一地站好。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形成全班学生人人都来争做体育委员的高潮,一学年下来,班级里的学生每人都能轮到当一周的体育委员,这样就大大地训练了他们的自信心。有些不敢在同学们面前讲话的学生也能来尝试了,他们的胆子大了,说话声音响亮了,在众人面前不害羞了。有些我行我素、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也能上课积极表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来争当体育委员。这样,每位学生都得到战胜自己的惧怕心理,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的锻炼,体育课变成了学生们展示自信心的乐园。

有错误产生的课堂,有思想碰撞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真实的课堂。就让我们的孩子在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吧!

读完了李校长的《学生第二》,我又把他的这本书买来,开始了阅读。书中,他把36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如实地记录下来,为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美两国教育精髓的极好的视角。

本书为李校长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期间,和美国教育专家、教师一起分析课堂,碰撞教育智慧的经历。在这36天里,他完全沉浸在哥大教育学院民主教育的浓厚氛围里,近乎贪婪地寻找着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营

养。这36天是智慧激荡的36天,也是作者深入思考、审问的36天,所以很多思考极有价值。

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每一位老师都知道。但是孩子们在课堂上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是司空见惯。所以应该告诉孩子们:“回答问题时,不要小心翼翼,大胆回答就行,因为你们就是主人”。“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让我们把它落实在每一个课堂中吧。

二、接好学生每一个“球”

一个班不管学生多少,层次各不相同。因为智力不同,家庭教育背景差异。如何接好每一个球,这的确是对老师整体素质的严肃的考验。一般情况下,似乎只对传到手上的“好球”感兴趣,而大量的“偏球”、“怪球”却纷纷落地。书上讲了这样一个场面:一位青年教师正在教他五六岁的儿子练习棒球的传球。儿子生龙活虎,累得满头大汗,尽管练习的花样不断翻新,但儿子接球的时候却始终显得轻松自如。也许儿子看来,已经有了与爸爸平等传球的能力,但是爸爸却是为了儿子能获得这样的感受而煞费苦心:有时跪在草地上,为的是与儿子取得同样的高度;有时把球抛得很高,为的是给儿子接球创造一段准备的时间就这样,他们父子俩旁若无人,在愉悦中传递着默契、互信和和谐??

对每个人来说,自己传出的球能够被同伴接住,同样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投出的“偏球”“怪球”或者很差的球接住,那么学生也会投出更好的“球”来。

我们班里有个同学很让老师和同学们头疼,他经常挠着别人,用语言来随便伤害别人,每次让我哭笑不得。家长也在慢慢教育,我也一直在做工作,但是效果还是不太明显。昨天我开始惹事生非。坐在办公室里就在想,这样的“球”我如何处理?如果一味地批评,同学们就对他失去了信心,我做班主任的绝对不会这样。我还要和他及家长做工作??

三、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

有一首小诗写得好:

让他做事,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责任;

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

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

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

让他受伤,让他学会体悟舔舐着伤口匍匐前行的伟大与悲壮??

四、为什么让孩子们在课间去挤厕所

在美国的课间时间很短,仅有几分钟,因为他们在课堂上随时去上厕所,这一点,我感觉太好了,可以不压制孩子。很多一年级的小学生课堂上尿裤子的不在少数。如果我们有这种规则就好了,可惜??

五、在举手投足间塑造灵魂

作为和孩子们天天在一起的老师,知道自己的举头投足会给学生带来多大影响。因为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瞒不了孩子们明镜一般的眼睛。我们的举手投足都在塑造着孩子们的灵魂。

六、阅读不等于看书

阅读不等于看书,因为阅读要质疑,要思考,甚至可以猜测、假想,然后才能有感情、有体验,这样的效果仅仅靠“看书“是无法达到的。我想,这一点,我们班做的不错,同学们善于动脑思考,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七、教师是学校的生命

牛顿市北高级中学的校长说:“办好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教师。有了好教师,学生就喜欢上课,也能够学到东西。但是要找到好教师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所以,在学校工作的各个细节上,都要把教师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八、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选择常常是和责任连在一起的,当孩子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的时候,他才会全力以赴,他才能披荆斩棘。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规划人生。

九、从学生和教师之外找原因

民办学校的教师压力大,这是公认的,因为要对孩子和家长责任。但是很多的问题发生不一定是因为学生本身,也不一定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关经历,家庭状况各不相同,所以当发生事情的时候,要从学生和教师之外找原因。

十、诚信的基石靠诚信铸造

我们经常会给孩子一些承诺,但是又不实现,导致孩子慢慢地失去了诚信。在部分老师的公开课堂上也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比如,学习一些游记的文章,一些老师导课就会是这样的:“同学们,我今天就要和你们去旅游了,咱们到美丽的桂林好不好?”说这些话时,同学们已经知道是假的,但是老师却仍然装的很相,每当看到这种情况,我也很反感,老师也可以和学生随便说谎而不脸红。今天又看到李校长的这篇文章,颇感亲切,这是成人们都应该记住的:诚信的基石靠诚信来铸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