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观后感

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记“关中印象体验地”观后感

09级汉语言文学5班 武绍莉

盛夏时节,车行驶在辽阔的渭北原野上。车窗外,村庄、河流、立交桥、高架路一闪而过。绿色,浓郁的绿色,充满生机的绿色,向无边的天际延展。车窗内,师生一路欢歌笑语,期待着一睹“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的容颜。

距袁家村一公里的唐太宗昭陵是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唐肃宗建陵石刻,是关中地区帝王诸陵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石雕石刻群。

“关中印象体验地”,浓郁的关中农业文化却让人美美地感受了一次新型农家乐。村庄入口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戏台,建筑的甚为宏伟。整个村庄呈一条街展开,两边是村民住宅,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环境优雅。

顺着淙淙作响的清浅溪水,步入一条满是古韵的街道,踏着脚下仿古的青石板,身边闪过的房屋皆是颇具关中风味的明清式建筑。穿过青石合成的一道拱门,百米长的仿古体验作坊就全部呈现于眼前,游客立即能感受到现代与古代的时空转换。

在村史展览馆里,一幅幅记载袁家村30年来变迁的原始照片,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其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看到了早先袁家村一贫如洗的村貌,我们看到了郭裕录上任后带领大家战天斗地的场景,我

们看到了经过一番奋斗后,村民们告别昨天,逐步过上幸福生活的笑容。

照片上的郭裕录,表情坚毅,目光深遂,衣着简朴。是他,带领大家创造了奇迹。他头脑敏锐,眼光超前,在解决了吃饭问题后,意识到,要想进一步致富,光靠种地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带领大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村办工业,先后办起了农副产品加工厂、水泥厂、制药厂等,又投资房地产开发公司,影视制作中心、秦始皇陵地宫参观点等。袁家村在他的带领下,集体经济日益壮大,路子越走越宽广。乡亲们尝到了勤劳致富的甜头,这更增强了郭裕录的信心。在后来,他大展宏图,搞二次创业,带领乡亲们开始目标更远大的征程。村民的人均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参观完村史展览馆,漫步在一条袖珍的明清古街,这里似曾演绎着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社会变迁历程。从原汁原味的关中民俗风情中,我依然可以触摸到民俗中特有的纯朴与现代交融的气息。走进袁家村,就放佛走进了深邃悠远的明清古街,如同时光倒流至昔日,重温历史般美好。

布坊里,满脸沧桑的老妈妈坐在不知年岁几何的织布机前细心地织着土布床单;剪纸坊中,在关中媳妇们手中盛开的山丹丹似乎还散发着甜甜的花香;面坊中,伴随着人们饶有兴味的卖力推动,沉重的石磨缓缓地挤出略显浅黄的面粉;油坊中,那巨大的老木制成的榨油器令人叹为观止;药坊中飘出的淡淡药香味若有若无地在鼻间萦绕;豆坊中,一块块纯手工豆腐散发出阵阵诱人的豆香……

在街东头,千年古槐边,一家由老式的砖瓦盖成的地道的关中茶房傲然而立,茶楼建筑风格优雅,气派。房的梁、椽、窗棂用的木头经过日晒雨淋的风化,漆的颜色渐褪,木材开裂出许多细纹,显得历经沧桑。一个个大茶壶里煮的不知是茶,还是那在无声无息中悄然流走的岁月。

走出这别具特色的步行街,旁边就是瓜果蔬菜满院飘香的农家小院。在这里种种小菜,品品水果,吃吃农家饭,还真让人不由得生出几许“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慨。

走出袁家村,回首望去,几丝若有若无的白云不知是飘在一汪清水似的天空中,还是浮在步行街上灰色的屋瓦上,那纹丝不动的墙砖透出的却是关中平原这块大地上千年的叹息。

面对昔日的袁家村,改革开放,让袁家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改革开放的年轮,在20xx年刻上了它的第33道痕迹。

这33年,是生命力奔涌而出的33年,是综合经济实力飞速发展的33年,是个人生存空间、各项权益得以舒张的33年。这33年,是一个史诗般的风起云涌的33年。从汉水巴山,到陕北高原;从黄渭之滨,到西府大地,在这风云际会的33年里,陕西人用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了璨若星空般的神话。

33年来,那些改革的闯将们,那些载浮载沉的企业家,那些悲欢离合的百姓故事,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汇集成历史的洪流。即便记忆的色彩已然褪色,它们依然是一块块挺立在岁月尘埃里的丰碑,值得我们铭记与怀念。

有关这33年的记录,可以是一部厚重的史书、一支激荡的交响曲,也可以是萦绕在每个人心头的记忆片段——从1978到2011,我们以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角色真实经历过。

历经了33年的改革开放,袁家村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随着村子经济的发展,袁家村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且因袁家村周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袁家村现成为以昭陵博物馆、唐肃宗建陵石刻等历史文化遗迹为核心的点、线、带、圈为一体的旅游体系。

33年后的袁家村,在农业、工业的发展基础上,现在已经成为集景观、商贸、旅游、居住、休闲为一体关中印象体验基地。再现观众农村深厚的人文历史和繁华的商业状况,使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文明的现代文化同存在于历史之中,是关中农村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缩影。

纵观袁家村自改革开放以来30年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变,不仅让我们产生了赞赏的目光。一个具有伟大的辛酸创业历程的袁家村,在它的身上,也让我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满期待,它的“完美”,是历史与现代的浓缩,是倍受众人青睐的。

 

第二篇:广州陈家祠观后感

广州陈家祠观后感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现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位于荔湾区中山七路陈家祠地铁站旁。

书院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动工兴建,历经四年竣工落成,是当时广东72县陈姓合族宗祠。始建时用作广东各县陈氏子弟来省城应科举时学习及住宿场所,也是祭祀祖宗的宗祠。

书院院东新辟有1.7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成为了居民休闲玩乐的好场所.广场上还安放有汉代著名人物陆贾等人的铜塑,栩栩如生. 书院坐北朝南,全院占地近1. 5万平方米,门前有开阔的广场,主体建筑为6400平方米,设有前、后、东、西四院。面宽和纵深均为80米,平面呈正方形。采用抬梁式建筑结构,硬山式封火山墙。总体采用“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布设,以六院八廊互相穿插。布局严谨对称,空间宽敞,主次分明。在建筑的处理上,以中轴为主线,两边以低矮偏间、廊庑围合,衬托出主殿堂的雄伟气概,形成纵横规整而又突出主体的构局。建筑外围有青砖围墙,形成一座外封闭内开放的建筑群体,是典型的广东民间宗祠式建筑。书院以其巧夺天工的装饰艺术著称,它荟萃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铸铁”著称, 号称“百粤冠祠”。

书院规模宏大,厅堂轩昂,庭院幽雅,全院的门、窗、屏、墙、栏、梁架、屋脊等处处均配上精美的各式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

铜铁铸等艺术品,与雄伟的厅堂浑然一体。主体建筑正门两边的外墙上,6幅大型砖雕《梁山聚义》、《梧桐杏柳凤凰群》等,其画内建筑物雕工精细、层次分明,人物神态各异、形象生动,花鸟栩栩如生,其砖雕技艺为近代罕见,可说是惊世之作。

中路一、二进间的院子内的石栏杆镶嵌的铁铸双通花栏板“金玉满堂”、“三羊启泰”等展示了中国近代铸铁工艺的成就。院内石雕、陶塑、灰塑也以表现主题的岭南特色鲜明、工艺精美、精品琳琅满目而称雄岭南。郭沫若曾赋诗赞美陈氏书院的建筑艺术:“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可以说,陈氏书院不愧为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工艺建筑宝库。 书院落成后,一直作为陈姓子弟读书办学的地方。光绪三十一年(19xx年)废科举后,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民国期间,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