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变法通义》读后感

《变法通议》是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撰写的一组政论文章,《变法通议》在《时务报》上连载,使《时务报》在众多报刊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维新派刊物,梁启超本人也因此得到了“舆论之骄子,天纵之文豪”的美誉。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教育宣传家。梁启超学识超群,才华横溢,一生极其勤奋,虽身在政坛不忘笔耕,因而著述极其丰富。据初步估计,其著述约有1400万字。

《变法通议》主要论证了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只有改良现行的腐朽官官僚体制和科举取士制度,兴办新式学校培养变法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制度的弊端,维护清朝的政治统治。本书是近代中国最为系统全面的向国民宣扬维新变法主张的著作,从理论上深入阐述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及其保种、保国、保教的作用,成为晚清政坛上名声最大的宣传著作,是维新变法时期宣传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帜。

《变法通议》共有14篇,其中,在《自序》、《论不变法之害》和《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中,梁启超指出,变为自然和社会之普遍法则,自然由变而成,社会也由变而生,极言变法之必要。他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在变科举,所有这些最终又需依靠体制的变革,这即是说,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必须在政治体制变革的前提下,并通过政治体制的变革来实现。在《学校总论》中,梁启超指出:教育是系乎国家兴亡的大事!而且梁启超还在《学校总论》的最后专门论述了教育经费问题,他指出,没有教育经费,学校之议无异空纸,所以,“今国家而不欲自强则已,苟欲自强,则悠悠万事,惟此(指筹措教育经费)为大,虽百举未遑,犹先图之”。在《论科举》中,梁启超专门讨论了科举改革问题。梁启超指出,国家作育人才,皆为有用,教而不用,不如不教;学生学习,唯在效用,学不见用,不如不学。在《论师范》中,梁启超指出,国之兴,在于兴学,学之兴,系乎教师,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上帝,其道德文章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在《论女学》中,梁启超提出了“欲强国必由女学”的惊人之论。梁启超极为重视儿童教育,认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所以,在《论幼学》中,他详细地阐述了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问题。他对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先进的儿童教育方法充满了赞美之情,认为这些国家所实行的“先识字,次辨训,次造句,次成文”的教学程序,循序渐进,学不躐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中国当时的未尝识字即先授经,未尝辨训、造句即要作文的儿童教育程序无疑是本末倒置。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梁启超虽不一定能称得上是一位深刻的教育思想家,但称之为著名的教育思想宣传家却是当之无愧的。梁启超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窥测到了当时中国变法的迫切性,他在《变法通议》中的变法主张,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也反映了时代的强烈呼声,因而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于今看来,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所表述的思想恐怕是平谈无奇的,其中甚至还有失当之处,但是,在清政府的统治如此腐败,中华民族的危机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正常的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应该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为振兴国家出一份力,作为大潮的先声,《变法通议》把兴学校、育人才作为变法的根本,把教育作为开民智、兴民权的基础,在当时的确起到了震聋爰聩、开启民心的重要作用,不论是清末的兴学校,还是科举由改革到废止,所有这些,都无疑受到了来自《变法通议》的重要影响,它所表达的重视教育的思想无疑具

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第二篇:读后感

《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连着几个晚上仔细研读了这本《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掩卷深思,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没有了灵魂。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现将本人的读书所得及读书感悟所列如下。

一、大教教心是中国优秀教师所应该持有的优良传统之一。 我们教育学生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术知识,更是为了能让他们的心灵获得熏陶,即所谓大教教心也。做学问远没有做人来的重要。而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孔子儒学思想的核心乃为“仁“。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断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

大教教心在我们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子曰:“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 1

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能算作是说教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放低姿态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新课改告诉我们 “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看来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经针对这个理论,在为教育事业身体力行了。

二、“学第一,教第二”是教师不懈追求的教学准则。

“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必须要有一桶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需要是: 要想赢得学生的钦佩与追

随,哪怕只是少部分学生的钦佩与追随,都得有真才实学和拿得出手的品行。

“艺高人胆大”,国学大师或那些真正有学问的教师如梁启超,章太炎等这些大先生,他们的底气实在太足了,以至那些不好学的学生也不敢诋毁他们的尊严,而那些好学的学生更是只能“仰之弥高”,心悦诚服地跟在后面,收获“从游”之幸福与快乐。

教书不等于教学。教书是教别人的书-----自己不了解的别人编写的教材。教学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或者是把自己的“渔”送给学生,而不是弄一盘“死鱼”给学生吃。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我们教学的时候,与其为了获得新颖的“教学模式”,还不如静下心来,想一想教学的永恒之道,然后就去实践。大量的教学实践恰恰可以表明孔子用其教

学实践诠释的“教学之道”的真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活到老,学到老。”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传授只是给学生,并因此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 “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因此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当上教师,尤其是他之所以能够通过教学,通过与学生相 2

处,品尝到类似与真正贴心的“朋友”或“知己”进行交流的幸福,全是来源于他的“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道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学本体”的教师。

三、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与师生之间心灵上的共鸣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

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且能够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由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教师多学生的爱;反过来思考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上的共鸣。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越能显示老师对学生的爱。

四、培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

孔子对待教学的态度比喻成“孔子式的爱情”。孔子把教学当作“恋人”一样看待,孔子对教学的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图把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在没有职称、没有工资,甚至连固定的教学场所也没有的情况下,孔子还是全身的投入和付出,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就是将灵魂中的爱,献给永恒的真理或美德。孔子曾有堪与柏拉图媲美的坚定执着、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孔子终身坚持的这种种信念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因为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柏拉图那样,有着明晰坚定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尽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们也从未通过教学去体验过什么是刻骨铭心的爱情。孔子的教学之恋除了是以自己的爱学习、爱仁心和爱人生等等大爱作为基础,更表现为他对颜渊、子路、子贡等学生的无私忘我的大爱。

3

五、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情怀和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的情怀之一,倘若教了一辈子的书,连这样一点情怀都不曾真切地体会到,我们又有何底气可以让自己坦然地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更不要说去感受“教学之恋”的幸福与快乐。人除了吃饭工作之外,还要为爱而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孔子倾尽了自己的“深情”与“真气”,孔子的教学之恋即可以和人间任何一种之情媲美。

孔子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同时懂得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从而使自己的感情释放出来,可以达到超凡脱俗的美,此即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所有的教学之道,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

人类身上那些最优秀的品质:勇敢、执着、仁慈、洁净……无论爱什么,在爱的过程中,只要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并将这些品质发挥出来,极可能成就并体验极致的情感。

反观孔子,学问、人格与真情,这些能够赢得学生追随的“法宝”他一样也不缺,而且在学生面前,他历来都是“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所以他的教学以及孔门的师生关系实在是值得我们现今的教师们所毕生学习的。

周子曰:“圣人所以圣者,诚而已。” 即教师只有虔诚地付出自己的一片仁心,才能创造让学生永远留恋的求学岁月。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