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边的中国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前段时间,在学校的推荐下,找来《黄河边的中国》,用了大约三个周的时间,读完了全书。读完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一开始,自己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翻开前页,发现了这样一段字:“此书甚好,后传诸君,万勿以其字数多而拒之。”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我就隐隐地感到选择这本书是正确的。接下来,我去读的时候也就为其中的观点、内容、分析与思考,而深深叹服了。

《黄河边的中国》是在19xx年,由上海学者曹锦清经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这本书主要是站在观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的立场,包括“从下往上看”,“从内向外看”两个视角。何谓“内、外”“上、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和“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

《黄河边的中国》主要涉及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一方面关注面非常广泛;另一方面集中反映了19xx年前后的一些河南农村现状与问题。虽然19xx年,离现在已经相当遥远了。可是书里面的一些发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反思,却对今天很有借鉴意义,发人深醒。

1、对于三套语言的问题。书中说,当今中国似乎有三套语言:一是传媒官话,空洞无物。二是校园讲义,没有根基。这套从西方传入的学术语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找不到它们的所指,成为漂浮在知识分子表层思维与语言中的浮萍。三是民间语言,尤其是酒席语言,反映出变动着的社会事实与社会情绪,语言活泼而富有生气。

2、对于单产提高原因。作者讲,如果单纯从农村经济方面来看,可以说我们近50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单位产量在50年内提高了三至五倍,甚至更多。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基本建设,种子的改良,化肥、农药及其他技术的推广,是单产得以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因素。由于单产的提高,使得我们只占世界耕地的7%的国家,能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3、内地医院差距。书中写道,原来各医院的收入,主要靠公费医疗这一大块,其次是附近农民的自费医疗。如今开封市的国有企业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根本无法支付职

工的医疗费用。不少农民抬着病人来治病,一听如此高昂的医疗药物费,吓得又把病人抬了回去。近几年,前来医院治病的人锐减,各医院发生“抢病人”的现象:凡介绍一个有支付能力的病人,医院给一定的回扣。

4、村干部素质下降。书中讲,村支书,直接面对数百农户,许多得罪村民的事要他去干。没有大族强宗的背后支持,是干不成事的。因为没有人会听他的话,也可能在村选举中落选。如今改革开放,农民自由了,村里能干的人,自己外出去找各种赚钱的门路,他们根本不想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那些没有能力的人,想干也干不成。乡政府为了推行各项农村工作,只能去找那些想干且有能力干的人来当村支书,当村长。在目前这个情势下,想谋求这一职位的人,往往有谋取求私利的动机,而能干者往往有大宗强族的支持。这样,村干部拉帮结派、欺压弱小、贪污腐败之事往往而有。这就是说村委一级存在着宗族化、地痞化的极大可能性。当然已经宗族化、地痞化的村委,如今毕竟是极少数,但苗头已出现。”

其中,书中还涉及到一种对中国农村农民的根本特点的理解。

5、小农经济的特点。作者总结为,一是各农户主要还是与土地相交换。这就是说,以家庭劳力与承包土地为主的自给经济依然占据很重的比例。在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乡村,各农户从事农业经济的主要目的在于粮食自给。二是利用血缘与情感维系的非市场的人情交换。虽然各农户在经营各自的狭小农场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自给自足,但总有一些事务非单家独户所能解决,这便是各农户都要维持与巩固一个亲友关系网络的原因。他们用人情关系、礼尚往来维持一个非市场性质的物资与劳务交换网络。三是农民与市场的关系。传统农民只有与周围集市相交换的经验,从来没有与国内大市场相交换的经验。由于农民交换经验规模过于狭小,能向市场提供的商品量很小,进入国内市场的成本过于高昂。因而各分散经营、独立决策的农民根本无法与大市场相衔接。四是农民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农民的基本特点是他们无力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的途径形成共同利益,缺乏共同利益的意识,也就不可能通过平等协商的途径建立共同的合作组织,并通过有约束力的章程与领导来解决自己的共同事务。 谈到一些关于时政与地域性问题上,作者的见解一针见血。

6、从表面上看,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都是站在这一起跑点上同时起跑,其实不然。

东南沿海地区,至少从五口通商以来便处在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近代型的工商城市密集于东南沿海,东南沿海乡村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一直在持续进行。且工商城市的发展,反过来促使东南沿海的农业逐渐商品化了。计划经济的确定,只是暂时中断了这一过程。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东南沿海乡村高于中西部地区,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这

一压力也迫使沿海乡村的剩余劳力向工商业寻找出路。公社时期社队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便是证明。 推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后,东南沿海乡村在社队企业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了乡镇企业,农业逐渐降为副业。东南沿海乡村企业的迅速崛起与迅猛发展,得益于“天时、地利与人和”。天时即人均耕地严重不足,而历史地形成的向非农经济谋生的强大冲动;地利,即同时得国内与海外两大市场之便利;人和即有大量“城市亲友关系”可资利用,为乡村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与市场。当城市与国营企业改革迟缓且艰难起动之时,东南沿海迅猛发展的乡镇,当城市与国营企业改革迟缓且艰难起动之时,东南沿海迅猛发展的乡镇企业已占据了绝大部分轻纺日用产品的市场。

7、村支书的心里话。现在人人都认为无官不贪,你就是不喝不拿,洁身清廉,别人也不会相信你。你如明明不贪而别人都认为你贪,这不是明摆着吃两份亏吗?既然这样,倒不如贪一点。做村支书的前二三年,最多吃点喝点,真的没有搞钱,这三四年搞一点。搞得太过分,村民意见闹大,到县里、市里去上访上告,这个小官便当不成了。村支书就是村里的第一把手,全村的大小事情他一人说了算。要搞个二三万元钱,还是挺容易的。譬如,乡干部来村检查工作,一般都到他家吃喝。每次吃掉一百,他报二百,有谁知道呢?修路、部来村检查工作,一般都到他家吃喝。每次吃掉一百,他报二百,有谁知道呢?修路、打井,集资十万,他从包工队中收5000元回扣,又有谁知道呢?在审批分配计划生育名额、划分宅基地时,收点礼,也是常事。总之,不要做得太过分,贪心不要太厉害,适可而止,每年弄个二三万元,确实不成问题。

在这本书中的等等篇章上,都有自己落在实际考察之上的见解。

通过阅读这本《黄河边的中国》我对转型过程中的红果社会有了一点了解。对农村社会状况多了些认识。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要了解社会,了解环河边这片古老的土地。中国的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最为关键,任务繁重。中国目前正在进行中的改革,始于农村,始于公社集体耕作制的改为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改革确实解决了农业产量与农民生活长期停滞不前的大问题,但其所引发出来的一系列经济、政治与文化后果,一部分已开始显现,一部分还深藏在未来的发展之中。所以对农村社会实际状况与问题做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黄河,这条中国的母亲河,从古至今以其丰富的乳汁养育着中国华夏儿女,也因为她泛滥的河水给两岸的人民带来过无穷的灾难。《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对黄河边几个重要城市的观察,再现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乡村社会所出现的问题,令人反省。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大二时,偶然读到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对于正受赤面综合症折磨的我来说犹如雪中送炭,久旱遇甘霖,“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基于自卑感。”这些观点让我欣然接受自卑,并暗示自己容易脸红是红光满面精神好的表现,从而不再为此而羞愧。书中的“生活意义”、“奉献合作和对他人产生兴趣”的理论撼动当时我的心灵,不断激励我用正确的方法追寻优越感而这种方法就是与人合作、奉献自己。 在老师和好友的帮助下,大三我开始积极参加活动,每次演讲时不无燥热难耐、紧张得让所坐的桌椅一起发抖,甚至轻松的游戏中出现口吃。但与人合作对他人有益的举动能给人强烈的幸福感,貌似幸福的指数与朋友的多少、服务的对象有种神秘的正相关,而幸福正是自卑的克星!在这本我与超我的斗争中逐渐将自己的自卑感回归到一个正常值。 最近段时间,幸得朋友介绍,再读阿德勒《自卑与超越》,温故而知新,对其中诸多理论理解更深。加之周围很多迷茫的人们也煎受着自卑感折磨,按阿的理论和愿望有必要与有需要的人们分享这本书书以此感激他吧!这里重点介绍其关于自卑的理论: 理解了生活的意义是解决自卑感的前提:

阿德勒的理论构架起始于几乎我们每个想生存下来的人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如何谋求一种职业,以使我们在地球上的天然限制之下得以生存;如何使我们的同类中获得地位,以使我们能互助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如何调整我们的自身,以适应“人类存在有两种性别”和“人类延续和扩展,有赖于我们的爱情生活”等事实。简洁的说就是职业、人与同伴、爱情和婚姻。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显示了我们各自的生活模式,也就是阿德勒所说的生活的意义。每人的意义或多或少存在错误的成分,没人绝对正确的生命意义。也不会存在绝对错误的生命意义。所有的意义在这两段之间变化。然而这些变化里,他们有很美妙的,有很糟糕的,有些错得多,有些错的少。较好的意义具有些共同的特质,而较差的缺少这些东西。

自己认为很有意义的东西如果对于别人来说没有意义那么这个所谓的意义是无意义的,或者说是错误的意义。例如谋杀者手上的毒药使自己权利感,但对于别人这个不能抬高他的身价;书呆子整天闭门苦读,自以为很有意义,如果不与别人发生联系,作出贡献,那么他的苦读是没有意义的。这些人的兴趣只停留在自己身上,以个人为中心。而真正“生活的意义”标志是别人能分享的意义,也是能帮助别人。它们是解决自己和他人生活问题的优良方法。

有人说“只为别人岂不是忘了自己不发展自己,”其实如果我们生活的意义是奉献和对别人发生兴趣和互助合作,我们的情绪也指向了这个目标,自然会把自己塑造成最有贡献的理想形态。他会为他的目标而调整自己,他会以社会感觉来训练自己,他也会从练习中获得种种技巧。认清目标后他会随之而行。慢慢的开始充实自己并解决这三种生活问题,并扩展自己的能力。所以上面的说法是个虚假问题。

理解自卑感追求正确的优越感: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在个人心理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存在自卑感。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处理不当有关。

同时,为了理解自卑感的表达形式,阿德勒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三个小朋友,都是第一次到动物园去,他们站在狮虎山前,被狮子的威严吓坏了。一个小朋友躲在妈妈的背后说”我要回家。“另外一个小朋友脸色苍白全身发抖,但他站在原地仰着头说:”我一点都不害怕。“第三位小朋友恶狠狠地蹬着狮子,问妈妈说:”我能向它吐口唾沫吗?”这三个小朋友的行为其实都是自卑感的表现,只是形式不同。

自卑感的表达形式千万种,如果我们一直保持着勇气,便可能以直接、实际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进环境——来使我们脱离这种感觉。没有人能长期感受自卑之感,他一定会使自己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假使一个人已经气馁了,假使他不再认为脚踏实地的努力能改进他的情景,他仍无法仍受他的自卑感,他仍然会努力设法要摆脱他们,只是他所采用的方法却是不能使他有所进益。他的目标仍然是“凌驾于困难之上”,可是他却不在设法克服障碍,反倒是一种优越感来自我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同时,自卑感愈多,而自卑的情境一成未变,问题也依旧存在。他所采取的每一部都会逐渐将他导入自欺之中。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帮助这些用错误方法追求优越感的人呢?如果我们认为认清: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行,那么这件事情便不难。知道了这一点,我们便能设身处境,同情他们的挣扎。他们所犯得唯一错误时他们的努力都指向了生活中毫无用处的一面。在每件人类的创作之后,都隐藏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它是所有对我们文化贡献的源泉。人类的整个活动都沿着这条伟大的行动线。然而,真正能够应付并主宰其生活问题的人,只有那些在奋斗过程中,也能表现出利人倾向的人,他们超越前进的方式,使别人也能受益。如果我们依这种正确的方向来对待人,我们便会发现:要他们悔悟并不困难。人类所有对价值和成功的判断,最后总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这是人类种族伟大的共同点。我们对行为、理想、目标、行动和性格特征的各种要求,都是他们应该有助于人类的合作。天才是人类中最合作的人,

在他的行为和态度的某些方面,我们或许看不出其合作的能力,但我们却能从其生命的整个历程中看出来他的合作和奉献精神!

其他感想:

自卑感产生于人类先天的缺陷,而从小形成的错误生活意义会不断使自己使用错误的方法追求优越感以妄求克服自卑感,而这正是失败者痛苦的所在:努力能短暂的给予自己欺骗式的自信,而本质上自卑感是增加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正确的生活意义的建立——将自己能量放在与人合作、对他人感兴趣,奉献他人的立地方。

另外,按阿德勒的观点,五岁末的儿童便已经形成固定的生活意义模型,这点类似于皮亚杰所说的图示;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所以在0~11岁这段阶段是儿童正确建立生活意义的着重要阶段,而这时间中,父母、学校对儿童发展极为重要。由于亲密感和依恋等原因,母亲的对后代影响最大!

从哲学的角度,古圣先贤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庄子“至人无己”、“忘我”, 马克思“为绝大多数的利益而奋斗” ,佛云“普度众生”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都是将自己与宇宙统一,非自我为中心。这也从侧面支持的了阿德勒的观点。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还记得当时上公选课《人文地理》,老师曾说过要看一本书写一个读后感之类的,我就选了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本来还在想文明及世界秩序与人文地理有啥关系,可就在前几天,我终于看完了它,才发现这本书之所以被称为著作的原因。

也曾上网查过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才发现原来亨利顿于19xx年就在《外交》季刊夏季号上发飙了《文明的冲突》一文,该文号称是来自19xx年乔治·凯南《苏联行动的根源》出笼以来,在外交理论界引起反响最强烈、争论最多的文章,立即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而广泛的反响:从华盛顿到北京,从东亚地区到阿拉伯国家,或介绍或评论,或褒扬或针砭,几乎无处不闻回应之声。随后,他才又出版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并且在《外交》季刊上载文,进一步完善了它的文明冲突论,宣称“西方是独特的,不是普通的”,号召西方团结起来,固守已有的文化传统,尽责用以抗衡现代化的非西方,退则用以巩固美欧战

略联盟。

或许是因为习惯了中国人的思维及教育习惯,在刚开始阅读时总觉得有很多地方不太清楚,有很多的专业语言都不明白,比如普式文明、遭遇与冲击、均势与搭车、段层线战争、无所适从……感觉就像是在读西方《资本论》一样。但后来,都读了几遍也就慢慢明白了点,虽然还没完全懂,但最起码学会了很多。

而事实上,它确实是一本很好的书,首先其见解角度很新颖与系统条理也很清晰,这样,对于像我这样的人呢,读起来,就不会算那种艰涩难懂的书了。其次,这也是一本推理性和说服力都很强的书,很能表现出亨廷顿教授那种睿智与咄咄逼人的气势。另外还有就是,在我的认知当中,西方人的逻辑思维与咱国人还是有好多不同的,因为此书本身就是充满推理和论证力的,所以会不知不觉中对西方学者看待问题的角度和逻辑有一定的了解,例如,亨廷顿很习惯于用统计事实或图表来注意论证其观点,这样就显示出西方人偏重于理性思维与数理统计思维的能力,这与中国人的感性思维和混沌思维倾向区别了。最后,它也给予了我在全球视野中看待问题的方法,那就是现实而又不失简单,而且提出一个假设必须要在未来中验证其效果。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在看书的时候可以客观点,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就像作者一样,很明显他是较喜欢西方,但又不完全偏向西方的学者,在对待西方的态度上,我本人认为,他是处理的比较公正的,起码,比那些资本主义的辩护者友好,比努力在全世界推行西方普世文明的学者友好,他忠于国家,所以忧心国家,所以才提出自己对美国的建议或见解。爱美国的强烈热情,以至于对中国和伊斯兰世界有明显偏见,甚至攻击,逃出了客观的界限,未免令人有些反感,特别是被攻击的我们。当然,我认为,政治上,在很多时候和事情上,敌对双方都是尖锋相对的,或者甚至是相互攻击的,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多元政治背景下。所以作为一个学者的亨廷顿,同时又是一个美国人的他,我们不能期望太多。或者就像我的这段文字,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但确实这就是我的感受。况且,先说明,作为一个中国人,爱国的感情,很可能会影响本文的述说的。不过,浅层的看法,就不必追究那么多了。同时,我希望自己能学到点国际政治上的不同的见解。兼容并蓄,从来就是中华文明的特点。我们应该在保证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前提下,允许各种言语的存在,并同时坚决杜绝反国家的言语。

在这本书中,亨利顿看到了的世界文明是由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教文明、斯拉夫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非洲文明组成的。每种文明都有其自己的独特性,而非普式的。正是因为文明之间的独特性,才会有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种冲

突也正是造成世界不稳定的罪魁祸首。而且他认为,要想消除这种不稳定的状态,重建世界和谐的秩序,就得让各种文明和睦相处,然后各文明核心国就要遵循三个原则:一、尽量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二、互相协商遏制和休止彼此文明的断层战争;三、努力探寻并扩展与其他文明在价值观、惯例和习俗方面单色共性,学会如何在复杂的多文明的世界内共存。

在一定的基础上,亨利顿能够透过复杂的世界局势,对实际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可我也不得不说,他在这本书中所作出的结论我是很不敢苟同的。首先,我明白他作为一个美国人,看问题的出发点肯定逃不出他的美国立场,会不自然的将所有问题都用美国人的尺度去衡量的,无法站在世界的高度去俯视众文明。也因此在本书中,他的思想仍然是存在着西方中心论的思想,他只看到了别的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挑战,而未看到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的渗透。比如对于美国国内不断抛出的“中国威胁论”,他们只要看到了中国政府在管理上稍微有所动作,就会大呼中国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而当美国这个超级大国长期以世界警察自居,对世界事务指手画脚,并对中国的内务妄加评论,特别是在对台立场上,长期压制中国,这时候额他们为什么就看不到“文明的冲突”了呢?这样的明摆着的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的行为就可以忽略不计吗?

读《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有感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驱使着我放弃学院今晚免排队拿票的辩论赛不看,而跑去图书馆,也许最近有些许心烦吧,想寻找一个能让内心停泊一下下的港湾,而安静地看书似乎永远不会过时。

其实每次进到图书馆我都喜欢去新书阅览区那里走马观花地涉猎一下,看有无新书而题目又是吸引我眼球的。本来想着去看看民法案例的,却被一本书的题目给停留了一下《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确切的说是“本科生”这三个字让我略有所思,同时也让我有了想看的冲动。就这样,我小心翼翼地从书架上拿下来找个空位慢慢品味起来。

本书的作者是郑也夫,是老一辈的顶尖的社会学家,见证了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的沧海桑田。本书分八讲,我只挑了前三讲稍认真地看了一遍,后面的五节主要是和社会学的论文等学习相关的,也就一扫而过了。

第一讲:读社会学有什么用

郑翁阐述这一part的时候并不是使用枯燥无味的理论论证,而是从很普遍的社会现象

入手,尤其是从大学里学子们的“心声”出发,无论学什么总爱问个“学这个有什么用啊”。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种太信奉实用主义的价值观。

郑翁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事例来为“无用之学”辩论—不久前逝世的华裔大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做过的一个演讲:欧几里得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一个想法,说空间只存在5种正多面体,多一种也没有,就这5种,分别是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由20个三角形组成)。而当这种想法提出来时,只存在人的思维当中,不存在于真实的自然界中。这看似“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无用),因为不能给人们带来任何实用的好处,更别说带动经济的发展。然而谁又知道在两千多年后,却出现了SARS,一种非常非常小的病毒,却是正二十面体的。这骚扰中国社会,令无数人病倒的SARS,又有了一定的变异,冠状正二十面体。也正是有了先前领先的想象力才使这肉眼看不到的病毒这么神速得到辨认,对研发遏制其蔓延的解药奠定更好的基础。前人研究的看似无用的东西,经过了漫长时间的考验,最终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庄子说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真的很让人醍醐灌顶。

而反观一下自己又何尝不是抱着这种心态呢?很多时候总爱问上一句“看这些、学这些有什么用呢?好像不太实际……”。尤其在看那些略微枯燥点的书籍、在学一些与学业成绩无太大挂钩的东西时这种心态尤为凸显。老会想着学的东西倘若不能更好地为将来就业和谋生“锦上添花”就不屑去深入研读。更让人觉得悲哀的是,有时竟然也被浓厚的商业氛围侵扰得无法静心潜读,也许一开始就被中国的教育潜移默化了吧。

第二讲:怎么读书

咋看这一标题,我就开始浮想联翩了:真的好讽刺,寒窗苦读了十几年,就连如何读书似乎都不。到了大学了,该怎么学习呢?这确实也是一道难题,是随波逐流亦或是各有千秋?

郑翁给我们列举了五种小方法:

1、读书兴趣之开发。要懂得去开发自己的兴趣,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还运用了“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来加以分析。一个人喜欢读书有两种情况,一是外部压力,即为了不辜负家人的期望,或为了将来能更好的就业,或为更好的生活质量等而努力读书;二是内部压力,也即发自内心的想多读书,想借此提升自己的内心思想境界,充实自己,当然也是一种强烈的爱好,就像其举了大数学家杨乐自小就热爱奥数那样。

2、偏重与搭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看书也一样,都有喜欢和不喜欢之分。倘若一直都是读一些自己不爱看的,文绉绉的书的话,人也会慢慢失去对读书的热爱,读书的效果也会达不到,所以读书就应该要有所偏重和搭配,就是不能一直看不喜欢的书,例如老师要求读的,应该时不时挑一些自己很感兴趣的书加以阅读,如此搭配着才不会降低读书的趣味。

3、博与专。说到这一点我是由衷地佩服郑翁的,他一个年逾古稀的老爷爷了,可是读书的那股劲我们精力充沛的学生中无人能与之相比,不是我夸大,试问,当中的某一位一个

月读多少本书呢?读书所涉及的范围有多广呢?亦或是除了本专业书的泛泛就说不出数目了呢?当然我也是自愧不如的其中一个,不说书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就连本专业的书我都没有啃下多少,惭愧!睁大眼了:郑翁有过一个月内读完30本书,还做了厚厚的读书笔记,至此据不完全估计读下了5000多本!这些书并非就只是他的专业—社会学,当中不乏历史、哲学、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等。真是让人望尘莫及!同时他告诫本科生们,趁着年轻头脑灵活精力充沛多读一些书,涉及多个领域的书籍,例如近代史《剑桥晚清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看别人是怎么评价我们中国的,还力荐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高华的《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哲学可以看孔孟老庄、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人的,去领会一下这些大学者的大学问。在这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当然也少不了经济类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和吉尔德德《财富与贫困》,生物学的《阅读生物学札记》。鉴于郑翁曾深入研究过人类历史的起源的生物学,他尤其推荐在中国销量1、2万册,同时在美国销量更大的《枪炮、细菌和钢铁》。……这些书目都涉及到各个领域,能使人不再只是沉浸在狭小的专业空间内打转,当然只有行动才能说明点什么,否则什么都不是。

4、主客观结合。他说道,要遵循主观的兴趣去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你的生长只有以你的兴趣为基础,没有第二个基础,以第二种东西为基础的生长注定是没有太大生命力,所以读书的时候,一个是理解它的东西,一个是产生心得。

5、两种笔记。一是书中的一些核心观点,二是自己的心得。在这里他尤其引用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的各种观点,我也是似懂非懂的,还推荐去看其附录的《治学之道》,同时还引用了两句诗句来概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第三讲:学术与日常生活

在这一part里,郑翁着重人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而进行思考。确实日常的生活就像汪洋大海那样,无所不有,无所不包,但是需要你那双善于发现事物的慧眼。尤其当你有了一些社会经历时再去结合理论来学习时,效果会更佳。

其实对于郑也夫老先生的这本书,我并没有吃得很透彻,只是一知半解的读着,有了一点点自己的感受,就写了下来和大家分享点滴。不过看郑翁的书,给我最深刻的就是好像一个智者在和蔼可亲的向我解说着,我倾听着,但同时内心呼唤自己也必须做出一定的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