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一书的读后感

《有效教学》读后感

——谈《有效教学》与我思想的几点碰撞

《有效教学》一书崔主编等学者洋洋洒洒43万余字,囫囵读来,我短时实在难以全面、深刻体会,但其中却也有那几处,与我的思想有点碰撞,激发起我的一些思考和领悟。

一、关于?能力?的释义以及?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提了许多年,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的尝试和探究,一时间似乎成为?时髦?的教学提法。很多情况下,我们并没有过多地去计较什么是所谓的?能力?,以及为什么说?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才能算是有效的?能力?培养?我们的老师往往只是人云亦云,在教学过程中去微观地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赏析能力?等等诸如此类,自己也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和高度对?能力?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辩证的认识,更无从谈怎样科学的、有分寸的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非拔苗助长。

《有效教学》中给?能力?以辩证地解释,我甚为认同。它说:?能力并非相对稳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能力又不仅仅包含知识……智力活动的功能特性不仅直接影响个体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而且直接影响个体运用已有

知识来完成活动的效率,故为能力的一种构成成分。?因此,它认为能力是由知识和智力等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保证个体?能?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主观条件。

素质教育之所以看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旨在让学生能有所作为,而可以获得生存、发展的本领,这一点从能力的释义便可以知道。如果说智力多有赖于遗传所授,知识是教学根本的内容和载体,在我们强调?能力?培养的当下,如何处理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即正确把握?能力?培养的分寸,才是最为有效和科学地教学。

《有效教学》认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是知识掌握的前提条件,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制约着知识掌握的速度和质量。另一方面,知识的掌握又促进智力的发展,但作用有限。

我们的教学,现在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就是对知识传授的忽视,或者主动淡化,反而追求一些所谓的?能力?,多少有些中看不中用,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其实,?在后天条件达到正常水平之后,后天条件之差异对个体智力差异的影响就较小了? 。淡化知识,绕开知识,用一些近乎奇淫技巧的教学设计,来片面强调?能力?,这样的能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的。我们的教学应该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能力,教学策略的调整要围绕巩固知识来展开,正如《有效教学》所说的,?只要教

学策略恰当,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只要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很好地整合到自己的认识结构中去,那么这些知识是能够长久保持的?,成为学生真正的一种能力。

二、关于?评价文化?以及学业成就

无论是在过去还现在,考试文化都是我们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手段,不光学生,而且老师都绕不开这道坎,这是一个体制性问题,一时半会难以完全改变。

我们在教学评价中,自觉不自觉地以考试结果为第一依据,来评判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成果。在《有效教学》中提到了?渥比岗湖效应?,更高的考试分数是否意味着更高的学业成就水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考试形式更新后,?西西弗斯之石从山顶滚落下来,登顶过程又要重新开始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下降了,尽管测试的难度并没有多少区别。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考试制度在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样的?评价文化?,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十分的重要。?评价会通过影响学生的信心、兴趣和动机等情绪动力因素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我们应当重视学生眼中的评价,老师应当谨慎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眼中的评价?很多时候恰恰是影响学业成就的重要的、转折性的因素。《有效教学》摘录了

这样的观点:?我们当前期望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动机来促进学生学习。可是,从学生视角看,评价可能导致动机的加强,也可能导致动机的削弱。至于评价是加强还是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经常取决于学生在评价中的经历。如果学生经常在评价中有良好表现,得到积极的强化和肯定,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机会得到提高,信心也会得到加强;如果他们经常在评价中经历失败,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机和自信心就会受到压制、打击,最终放弃学习。?

我们老师在看待?评价?这件事上,其实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我看来,应该多一份恻隐之心,少一份名利之争。老师在评价学生和关注学生的学业评价的过程中,有为孩子好,恨铁不成钢的出发点,但是不可以排除的是,老师有时候时在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教学成果靓丽与否。这往往激发起老师频频、不理智、不客观的学生评价,从而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转折或阻碍,出现学生厌学乃至隐性地淘汰。这是老师教学更大的失败,因此老师应为提高学生学业成就而慎用评价。

三、关于?研究是一种态度?以及新教师的发展

《有效教学》里写到:?对教学工作来说,态度同样至关重要。在我们看来,教师应该树立一种态度,那就是以一种开放、积极的、‘我可以做得更好’的心态来开展教学以及关于教学的研究。?

应该是这样的。作为一名新进不久的年轻教师,教学对于我来说是一门新行当,尽管我在大学里念的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生,但是,要把我过去所积累的知识,结合课程,向学生进行有效地传输,并让学生在这过程中,能建立起一种 ?能力?,这还是需要我费一番功夫,甚至是做一些积极的尝试和摸索,也即做一些教学方面的研究。正如,《有效教学》所说的,研究是一种态度。新教师要想顺利立足教师职业,首先必须是一个研究者,教学科研是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专业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力武器,每一个年轻教师都应该不断的研究,只有作为研究者才能走向职业发展高峰。

研究是一种态度,也可以理解为研究者的心态,即老师的心态。当好一名教师,确实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积极的?心态和?我可以做得更好?的信心。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反复性,内容和过程相对比较稳定,容易消减激情、滋生怠倦,甚至固步自封、不求进取。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包容并蓄,更新和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以积极的心态开拓进取,保持自己长久的工作激情,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感觉,找准路子,建立信心,努力把教师的职业道路走宽走远。

《有效教学》并不是一本随随便便、简简单单能够看透的书,倘若能读懂就已受益匪浅了。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思想与文字间的碰撞时有发生,现仅记下上述寥寥几笔,还待以后反复体会文章精髓后再来补拙。

 

第二篇: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一书有感上

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一书有感

以往,我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企图以花架子来制造“亮点”。课堂教学的真正亮点究竟在哪里?

在暑期里,我拜读了赵国忠、林安凡老师所主编的《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在书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老师西安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老师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

由此我觉得,课堂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人情人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老师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老师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

张田若先生还说过:“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所谓的熟,就是能精读课文,“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

把书读好的“过程”,也是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觉得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亮点。我一直和中低年级的孩子打交道,在每堂课上的写字指导中,我先请学生“看样板”,“看”完后说说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接着描一描,最后“临帖”。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 特级教师李梦钤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你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