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读后感

游 子 吟

-----读后感 慕道者:张恒 20xx年2月27号

《游子吟》读后感及我对于基督教的些许认识

自从去年四月份有机会接触基督教以来,我慢慢地对于基督教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偶尔也会去教堂参加礼拜。在接触圣经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从对于基督教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懵懵懂懂,一路上灵性上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当初的我对于耶稣的看法,也从近乎迷信中的鬼神一般逐步演变为对其理性看待的可信仰的神。然而,我不能违心否认如下事实:神六日内创造天地万物,童女生子,死人复活等等“不可思议”的说法,它们仍旧像一团迷雾笼罩在我的头脑中,让我满心疑惑,起初甚至面露轻讽,不得其解。即使有人说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所接受的教育,全部局限于所谓的科学范畴之内,对于超越我们感官认知范围之外的东西很难接纳,我还是不能给予这种类似“狡辩”的说法以充足的肯定。所以,在科学和真神之间,横亘着一堵很厚很厚的墙,阻隔着我去寻找那代表真理、生命、道路的真神。我处于摇摆不定中,不知道何去何从,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可以信赖的。

我虽然仍偶尔参加教会一些活动,但是寻求真神并且渴望得救的心却在艰难中慢慢开启,有时候我真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我当初的确有这些想法。 还好教会里面的很多人能够理解我的种种挣扎,因为他们大多数人也曾经历过。现在我自从接触基督教一段时间后,我逐步认识到信仰与科学、理性没有根本性的冲突。理由正如撒母耳等人所启示我的,我们即使在不信服圣经的前提下,依然很难推翻那些看似很荒诞的事。因为我们人的感官有时候太过于局限,仅仅靠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耳朵所听到的等等,这所带给我们的信息量是很小很小的,假若我们仅仅对于这些能够感知到的东西容易接受的话,而对于那些超越我们感知范围之外的更多更广的信息,却敬而远之,不免会有失偏颇。这是目前我所能够接受的极限说法,我对之还是比较认可的。

可是我仍旧摆脱不了先前所提到的死人复活等对我理性的强烈冲击,我对此

至今未曾发掘到真正的原因,这似乎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死结,久久萦绕在我内心最深处,就像一颗钉子扎在了心脏上,欲拔不能。也许就像教会的前辈们所说的那样,只有我开始真正将耶稣基督看做我一辈子甚至永生的坚实靠山,要始终活在荣耀神的伟大使命中时,这个结才能够打开吧。

暂且将我的疑虑搁置,下面我谈谈我对于里程所写的《游子吟》这本书的一些个人看法,这里面肯定有不对的地方,但这仅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我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我觉得里程这本《游子吟》首先不是为了劝说别人去信仰圣经,而其首要的任务是先要说服自己(这是作者自己的原话)。 整本书读下来,第一感觉就是我能从中深切体会到冯秉诚先生对于他所信仰的伟大真神的坚实信心。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基督教信仰者,他们不论干什么,出版著作抑或传道,他们首先不是要让更多的人去被强迫性地信仰上帝,而是出于对于那位他们坚信的神的深深敬仰和崇拜,他们首先要向耶稣基督呈现他们自己那颗最真挚的敬拜之心,然后才是“拆除藩篱,使人能够谦卑地走近神、亲自面对神”。他们始终坚信神借着大自然和《圣经》这两本书向人类启示他自己,还有整个人类,基督教信仰是植根于耶稣复活这一历史事实的客观真理(虽然这部分是很多慕道者最难以接受的),经得起质疑和推敲。有幸来到神面前的人,他们认为圣灵会在他们身上工作,让我们都会相信耶稣,相信他是又真又活的神,能带来给我们平安、喜乐和满足。作者也坦诚地承认,他不希望仅仅借着这本小册子,就把把一个人几十年以来形成的无神思想体系一下子扭转过来,而只是带给人们灵上的曙光,因为一个人最终能不能够走向耶稣,不是神的子民能够办到的,而是伟大的真神亲自拣选的结果,每个有幸被检选的的人都应该感到庆幸,因为这是人能够得到的最成功最彻底的得救!

在第一章《神存在的真实性》中,作者以神的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为主线,从正反两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基督耶稣是一位又鲜又活的真神!井然有序的宇宙,得天独厚的地球生存条件有力的证明了神对于我们的那种超脱的爱的伟大。我们

可能习惯了这种种的现状,就像我们每天喝的水,呼吸的空气,是那么习以为常,以至于我们根本不会想到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一种恩赐,我自己也是如是想法。我看到这些最大的感触就是,我很疑惑,为什么我们对于这些看似“不那么重要“的东西那么在乎?即天天有水喝,天天能呼吸空气就足够了,你管他谁给

的?!!!反正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那这究竟是不是恩赐也就没所谓了。。。我们管好眼前的其他事就OK了,这些空大的想法不要也罢!!!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思想上的惰性,就像我认为有人研究宇宙大爆炸一样,遥远而无实际意义,就算我们能证明宇宙大爆炸又怎样(假使这个理论能成立的话),能当饭吃?能当水喝?呵呵,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可能跟我的狭隘思想有关吧。所以,坦白说,我对于究竟是不是神创造了宇宙没多大追求,让我信或者不信也变得没那么重要了。而这是我们认识并且接纳神的前提条件,可我现在对此无能为力,就像前面我提到的一样,也许只有我开始真正将耶稣基督看做我一辈子甚至永生的靠山,活在荣耀神的伟大使命中时,我才能对此有一个真正明确的认识。。。

对于《圣经是神所默示》的这个章节中,讲到了圣经产生的历史,对于那些历史时间和历史人物、事件,我看得云里雾里的,可我知道了圣经就是神的话,是神借着人的手将他的训示记录下来。虽然每个作者有每个作者的写作风格,但是圣经的核心内容是神自己决定的事情。起初我很容易将这些作者看做类似机器人的东西,好像神附在他们体内,他们没了独立思想,完全按照神的指示在牛皮纸上写作。。。。现在我开始理解他们的伟大,也嫉妒他们能够亲自被神拣选作为神布道的使者。有了他们,才有今天我们可以吸取精神食粮的圣经,带领我们走向神,走向永生,逃离黑暗的深渊。

《谁是真神》作者主要列举了三位不同教派的灵魂,即基督教耶稣基督,回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和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作者总的辩证思路是,逐一述说这三个教的特征,然后通过对比将后两者的纰漏道出,进而肯定基督教的真理性和唯一性。不满所说,我认为这一章节里,作者缺乏有力的直接证据来证明其论点的可信性(我现在在以论证的角度谈论这一话题,先避开宗教的阻碍)。冯秉诚先生对于圣经的崇拜和歌颂我无可非议,可是看上去让人觉得好像在自弹自唱,一方

面给贬低别的教派,一方面宣讲自己的信仰。可是其中似乎缺乏更有力的证据,就像自己在夸自己,使劲的夸,夸地沸沸扬扬,而对于其余两个教派只是一笔带过的感觉。我并没有责备作者的意思,可能作者也不知道如何去更好的说服读者,加上他对于圣经的真挚崇敬之情,个人主观主义难免表露其中。我这里不想贬其一而扬其二,我觉得每个不同信仰的人有他们真正信仰和依赖的东西,我们无可非议,就像佛教可能会非议基督教一样。人人有信仰的自由,只要不伤及他人,便无伤大碍。我自己对于圣经还不是那么熟悉,我是一个追随者,我渴望得到真正的解救,但我在没有了解其他教派的条件下,我没有权利去批判别人,当然我更觉得作者也并无此意,只是顺提一下而已。

《创造论和进化论》是我感触最多的一章,在生命起源问题上,创造论和进化论的观点截然不同。 创造的模式认为从原始到高级的各种生物都是由神各按其类造出来的;生命只能源于生命,各种生命皆来自永生的神。但进化模式却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无机物变成有机物,由有机物演化出氨基酸、蛋白质,最後演化为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产生了生命。和宇宙的起源一样,生命的起源已经完成,超出了科学研究的范畴,无法直接用科学方法阐明,达尔文的进化论现在已经风靡全世界,很多人想必在学术上有独到之处,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可是撒母耳告诉我说,这种疑惑是源于一种误解,以为进化论和创造论之争是学术之争,以为是科学上的新发现才使人们由创造论转向进化论的。其实,进化论与创造论之争不是学术之争,而是哲学、信仰、世界观之争。一直以来,我们所学的教科书都是以进化论为基础的,没有那一本正规的教科书教授我们创造论的问题,这便是上面我所提到的教育背景阻碍我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最直接的证据。我们可以接受进化论是因为我们从小被灌输了这种教育。就好比如一个从小就被秘密训练的特工一样,他们的脑海中只有尽忠尽职一样!假若当初我们都被灌输了创造论的观点(我是说假如),那么相信今天你如果听到进化论的思想,你也会很可能对峙嗤之以鼻。所以,我现在的态度是,我们应该开放思想,勇于尝试接触新观点,有可能的话在接受也不为过。创造论对于我的冲击我已开始便已经提及,我不想再赘述。我只想说对于没有接触过,更别说没有深入了解过的东西,不要对之妄加品头论足,只有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才能坚定我们真正可

以信赖的东西。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如此,不单单局限于我们的信仰问题。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对于未来基督教信仰的态度。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灵性的成长很是缓慢,呵呵。有过几次都产生过放弃的念头,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浪费我所谓的生命。不过我得知很多弟兄姊妹都有过类似的挣扎,但最后真正回到主的怀抱的人,他们的生命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他们的生命开始充满喜乐,平安和幸福。我觉得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我也想过上那样的生活,知道自己何去何从,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究竟归向哪里。和我当初来教会一样,我看到这里的氛围很融洽很温馨,这里的人似乎隔绝了外面的纷纷扰扰,永远活在真实中,和我在学校里面感受到的完全不一样,所以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查出原因(不瞒您说,这是很多人的来教会的初因,我也不例外),现在我要坚定我自己的这份寻求真神的心,希望在寻求真理、生命的道路上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好,我要多接触圣经,多接触各方面的书籍,更希望得到大家的一如既往的支持,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得到圣灵的启示,引导我过上真正基督里的生活!!!!

谢谢撒母耳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对我这个“灵性迟钝”的人始终没有放弃呵呵。工作快乐,天天开心,愿主的恩赐和恩典时时刻刻降临于你和你的家人!!!

张恒

20xx年2月28日

 

第二篇:散步读后感

孝敬最美

读《散步》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称是《散步》。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浓浓的亲情。

当我初次读完这篇文章时,感觉很平淡。可是当我又细细品味课文时,我好像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出去散步,看到了他们的高兴地样子。

看到了它们因走大路和走小路而发生了分歧,而它们祥和解决了问题。文中的父亲当时感到自己有责任重大,一面是养育自己的母亲,一面是自己可爱的儿子,自己却想不出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

最终他决定委屈自己的儿子,因为他认为自己陪伴儿子的时日还长,便尊重母亲的选择。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整齐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我从这段话中感受到;母亲的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反映了母亲对孙子的疼爱。而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

由此,我想到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在现实生活中,母亲总是好事留给自己的孩子,把一生的精力都花在了这生活的点点滴滴上。

拥有母爱的人,不在乎在这些等自己知道母爱是伟大的,去报答母亲时,母亲早早已两鬓斑白。就像文中的母亲自己虽然老了,可是心中还在为孩子着想,为子孙后代着想。

人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博大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永远也拆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歌声中酣然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茁壮成长,对这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们体会了多少?我们又报答了多少?

亲情无价

读《散步》有感

亲情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对这句话的理解在我读了《散步》一文后又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散步》一文主要写了作者、老母亲、妻子和儿子一同出去散步的事。在散步的过程中,体现了他们一家的其乐融融、互相帮助、互相关怀,更说明了亲情无价。 《散步》一文中,开头写作者的老母亲因为身体不好而不想出来散步,但最后还是出来了。看到这里,我们都会以为作者的母亲是被作者强迫拉出来的,其实作者本意不是这样的。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作者也是想让多病的母亲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锻炼一下身体,这对老人来说是有好处的。从这儿我也体会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

在散步时,作者的母亲和儿子发生了分歧,因为作者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对老人来说是比较方便的。而作者儿子却要走小路,因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可以玩一玩。但是,作者毕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听他的。作者考虑到母亲体弱多病,应当顺她的意。所以作者决定委屈儿子,因为作者陪伴他的时日还长。作者便说:“走大路”。然而,出于对孙儿的爱,就决定走小路了。 从这件开始由意见分歧到因为作者对母亲的孝心和母亲对孙儿的爱而意见一致的事,充分说明了他们一家人是多么和睦。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作者对母亲是多么孝顺,而我呢?当母亲累了时连端上一杯茶都做不到,我实在是太惭愧了!

从老母亲对孙儿的疼爱,不禁让我想起了《荔枝》一文。这是作家肖复兴写的,文中主要是讲作者给母亲买了一些荔枝,但是母亲舍不得吃,却给了她最心爱的孙子吃了。 种种事迹都表明,亲情是多么珍贵。我们都要去爱我们的亲人,因为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其实,我们的亲人都深爱着我们,我们也应当爱他们,如果你没有爱,请从现在开始,爱你们的亲人吧! 我们都要记住:亲情无价!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珍惜,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来后悔!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