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麦肯锡工作法》心得

学习《麦肯锡工作法》心得

最近读了《麦肯锡工作法》这本书,刚读的时候感觉内容有些深奥,读不下去的感觉。但是渐渐往后阅读,我发现其中的启示。

我相信每个人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感悟,反复的读了几遍之后,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依据三大基础来剖析解决问题:以事实为基础;严格的系统结构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以事实为基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的以事实为基础不应该是停留在表面上,而应该是落实到具体实际中。事实不是信口开河,要有真凭实据。我们需要怎样的事实,这些事实又是怎样获得,他又有什么作用。弄明白了这些问题,我想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真正的以事实为基础。事实往往是最为直观的,他可以弥补我们直觉上的缺陷也可以提高可信度,所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不畏事实,勇敢的去探求事实。

严格的系统结构化。我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某些问题都可以拆开各个小问题,我们在分析直观问题的时候需要验证这些小问题是不是相互独立,我们把这些小问题解决了是不是就是解决了全部问题,根据系统的结构化来分析。而结构化分为思维的结构化和表达的结构化。我们的思维如果没有经过锻炼,其实本身是杂乱无章的,我们只有整合这些杂乱的思维,连接一条主线,使之能够系统化,有条理,这样做起事情来才能得心应手,严谨。就像我们工程管理工作中,处处都是细节。但是我们不能小看这些细节,小细节决定着大成败,我们需要把工作中各个小细节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性解决方案,那我们工作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们在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大胆假设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你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意味着用实事求是的分析来填这张地图的细节;如果证明是错了,你也会得到通向正确答案的足够信息。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以事实为依据,收集事实、分析事实、一点点的求证初始假设的正确性。

80/20原则提示我们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对于工作的把握和控制会有不断的提示作用。 这些简单的道理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由于在正常的工作中过多的掺杂了太多主观的臆断导致了工作人为的复杂,严重降低了组织及个人的工作效率,影响了整个团队的业绩。

在《麦肯锡方法》中有许多实例都可以在我们实际工作中所应该运用的方法。麦肯锡一直给员工灌输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诚实:对自己的客户、对自己的团队成员同时也对自己诚实。诚实包括当自己找不到线索的时候要承认。承认要比欺瞒代价小。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都要以诚实正直的态度,热诚的行为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真诚,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

内部沟通很重要,它是团队运营的基础,不管是上下沟通还是平行沟通,在问题产生的时候要保证信息的流畅性,以及信息的全面和系统性,不能因为同一问题,团队中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甚至会将问题复杂化。沟通是将大家的思想连接起来,就像头脑风暴,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只要在工作中能够处理好沟通问题,在遇到问题,冷静面对,以事实为依据,相互独立、结构化分析,最后再小心求证,相信没有什么问题能够难倒我们。

读了《麦肯锡方法》以后,更多的是对内心的启示,我将会把书中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第二篇:麦肯锡工作方法提取

麦肯锡工作方法提取

一、重要的管理思想:正确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

做正确的事

首先找出“正确的问题”,则是做正确的事的第一步。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先确保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 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重视的是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

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重视时间的最佳利用。

第一重要的是效能而非效率,是做正确的事而非正确做事。

开始时就怀有最终目标

在开始做事之前,只要明确地记住了最终目标,就能肯定,不管哪一天干哪一件事都不会违背你为之确定的最重要的标准,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为这个最终目标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二、做要事不是做急事

要养成 “依据事物的重要程度来行事”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

习惯于先弄清楚哪些是重要的事,哪些是次要的事,哪些是无足轻重的,而不管它们紧急与否。每一项工作都如此,每一天的工作都如此,甚至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工作计划也是如此。

1、编排行事优先次序

编排次序:应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行事的优先次序。

重要程序:指对实现目标的贡献大小。

对实现目标越有贡献的事越是重要,越应获得优先处理;对实现目标越无意义的事,愈不重要,愈应延后处理。

判断事情轻重缓急原则:“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

做要事不做急事:在每开始一项工作时,都必须首先让自己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什么是我们最应该花最大精力去重点做的事。

2、精心确定主次

确定主次前首先要明白四个问题:

1、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们要明白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把一切和自己无关的事情统统抛弃。

2、 我需要做什么?

必须分清某个任务是否一定要做,或是否一定要由你去做。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的。

非做不可,但并非一定要你亲自做的事情,你可以委派别人去做,自己只负责监督其完成。

3、 什么能给我最高回报?

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能给自己最高回报的事情上,即会比别人干得出色的事情上。

4、 什么能给我最大的满足感?

无论你地位如何,你总需要把部分时间用于做能够带给自己满足感和快乐的事情上,以保持生活热情和让生活有乐趣。

3、事情的四个层次

每个人每天面对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即重要且紧迫的事(象限A);重要但不紧迫的事(象限B);紧迫但不重要的事(象限C);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象限D)。

A 重要而紧迫的事情

如:诸如应付难缠的客户、准时完成工作、住院开刀等等。

这类事情是你最重要的事情,而且是当务之急,有的是实现你的事业和目标的关键环节,有的则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比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都值得优先去做。

只有它们都得到合理高效地解决,你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别的工作。

本象限的本质也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工作计划才导致本处于“重要但不紧迫”的第二象限的事情转变过来的。

B 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

1 / 4

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真正重要的事情都不一定是紧急的。

如:主要是与生活品质有关,包括长期的规划、问题的发掘与预防、参加培训、向上级提出问题处理的建议等等事项。读几本有用的书、休闲娱乐、培养感情、节制饮食、锻炼身体。这些事情重要吗?当然,它们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事业还有家庭关系。

做好事先的规划、准备与预防措施,很多急事将无从产生。

只有在象限B,它才是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的核心。尽管这些事不紧急,但它却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受教育程度、品味培养、工作业绩等等。只有养成“做要事不做急事”的良好个人习惯,你工作起来才会驾轻就熟。

C 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

如:电话、会议、突来访客、朋友邀请等都属于这一类。

被别人的事情牵着走了,而你认为重要的事情却没有做,这或许会造成你很长时间都比较被动。

实际上有些事情的紧迫性常常是由别人的轻重缓急来决定的,你始终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路。

D 即不紧迫又不重要的事情

如无意义的小说、电视节目、聊天、QQ、微博等,这些根本不值得花半点时间在这个象限。

4、把重要事情放在第一位

确定了应该做哪几件事情之后,你必须按他们的轻重缓急开始行动。

1)每天开始都有一张优先表

2)把事情按先后顺序写下来,制定一个进度表

把一天的事情安排好,可以每时每刻集中精力处理要做的事。把一周、一个月、一年的时间安排好,也是同样重要的。

始终要把它们摆在第一位,你肯定要费很大的劲。用评估、去除和估计帮助做到这一点。

估价:用目标、需要、回报和满足感这四项内容对将要做的事情做一个估价;

去除:去除不必要做的事,把要做但不一定要你做的事委托别人去做;

估计:记下你为目标所必须做的事,包括完成任务需要多长时间,谁可以帮助你完成任务等资料。

三、关注大画面,时时提醒

最终目标

要在行动之前清楚地决定自己的价值观并确立明确的终极目标。这个终极目标是从工作或人生的整体来考虑。 要关注大画面。时不时地从正在做的事情中抬起头来想一想。现在干的事情与大画面吻合得如何?它是否引导团队向目标进军?现在做的事情对解决问题究竟如何?是不是现在正在进行的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对目标没有帮助,为什么还要做呢?

在每日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随时怀有这个终极目标,随时关注着人生这个大画面,随时丰富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最终目标

将我们的终极目标化为明确的具体目标,化为实际可行的目标,并且立即朝着这个目标彻底行动起来。这些具体目标的设立原则就是“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

在做计划的时候,参照一下,时时追问一下自己,把所有的想法都实实在在地思考清楚。

【1】我订下的这套远期、中期与近期目标是不是明确,是不是可行? 【2】对于下星期所想从事的工作,我是不是已有清晰的概念? 【3】在一个工作日开始之前,我是不是已考虑妥当这一天的工作次序? 【4】我是不是以事实之重要性而非以其紧迫性作为确定行事优先次序的依据? 【5】我是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而非集中于过程,又是不是以绩效而非以活动量作为自我考核之依据? 【6】我是不是能在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内做重要的事? 【7】我今天能否为达成远期、中期或近期目标做某些事? 【8】我是不是每天都保留少量的时间做计划,并思考与我的工作有关的问题? 【9】我是不是善用上下班的时间? 【10】我是不是故意减少中午的饭量,以免在下午打瞌睡? 【11】我是不是对自己的作息时间做松驰的安排,以令自己拥有时间应付突发的危机及意外事件? 【12】我是不是尽量将工作授权他人处理呢? 【13】我是不是将挑战性的工作以及例行性工作都授权他人处理呢? 【14】我是不是根据“权责相称”的原则将工作授权给他人呢? 【15】我是不是努力组织下属对他们感到困难或不耐烦的工作进行“反授权”呢? 【16】我是不是有效地利用下级的协助让自己能比较轻松地调度自己的时间,同时又避免成为浪费部属时间的根源呢? 【17】我是不是采取了某些措施,防止一些无用的资料及刊物摆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并且占用我的时间呢? 【18】当我与客户进行沟通时,我是不是能尝试以电话

2 / 4

或亲身到访的形式去处理事情,而只有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才利用书面的形式沟通呢? 【19】除了在例外情况下,我是不是尝试在下班后把工作抛到脑后呢? 【20】倘若需要加班,而且可自由选择加班时间,我是不是宁可提前上班而不延迟下班? 【21】我是不是能促使自己迅速地作出一些微小的决策? 【22】我是不是在获得关键性资料的第一时间就马上制定决策? 【23】对经常会出现的工作或者精神危机,我是不是时时保持警觉性,并采取预防措施呢? 【24】我是不是经常为自己及他人定下工作完成的截止时间呢? 【25】最近我是不是可以拒绝任何毫无益处的例行工作或例行活动呢? 【26】我是不是在口袋中或书包中,携带一些文件材料,如在排队时,在等候室中、在火车上,或在飞机上的空闲时间里拿出来进行处理呢? 【27】当我面对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我是不是应用“80/20原则”【即帕累托原则,指只集中精力处理20%的重要问题,而不受80%的不重要的问题所困扰】来对付呢? 【28】我是不是真正能够控制自己的时间?我的行动是不是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取决于环境,或按照他人的优先次序来进行呢? 【29】我是不是努力一次就把一件事情做好呢? 【30】我是不是积极地设法避免常见的干扰【如访客、会议、电话等】,好不让它们经常妨碍我每天的工作呢? 【31】我是不是能总是面对现实,思考现在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总怀念过去的得失成败,或者担心未来的变化莫测呢? 【32】我是不是能总是牢记“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呢? 【33】我是不是能腾出一些时间为下级进行培训,或考虑帮他们寻找培训机会呢? 【34】我是不是尽量将该打的电话集中在一起进行呢?在打电话之前是不是先准备好有关的资料,而不是想起什么说什么,却常常忘记了最重要的事呢? 【35】我是不是能熟练掌握对处理文件很有帮助的计算机系统呢? 【36】我是不是有时把自己的工作环境封闭起来,以避免工作受到他人之干扰? 【37】在一天工作完了之后,我是不是反省一下:哪些工作无法按原定计划进行?无法按原定计划进行的原因是什么?以后如果再出现这种情况,我该如何补救? 【38】在我筹备会议之前,我是不是先思考一下还有没有比开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39】开会时我是不是注意控制自己的说话时间和方式,以避免自己和大家的时间浪费在空洞的会议中,使会议的效率尽量提高呢? 【40】我是不是定期检查自己的时间支配方式,以确定自己有没有摆脱以前那种浪费时间的陷阱呢?

四、高效时间管理技巧

1、每天制一个表格(持之以恒)

只要养成了习惯,会发现表格自己会说话。

1)每天做的重要事情记录在一个表格中。

2)每日对第二天的工作计划都记录在一个表格中。可以把你的所感所想和了解到的新内容记下来。

3)每天抽出几分钟,对当天的工作和图表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这是这项高效工作方法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图表会让我们随时都目标明确。

目标常常不是一下子就能制定好的,有时需要反复的思考论证、取舍定夺,即使花了不少的心思制定出来,也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的提高、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加以修改、补充、评估和验证。

最好把有助于你达到中期和远期目标的近期特定目标写下来,这样目标会更容易实现。

你可以试一试,在一周内每天花10分钟列出你所有能考虑到的目标。一周后你手头上就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可能实现的目标。这样做会迫使你写出自己的愿望,这是把你的目标开始转变为现实的最好的方法。

图表会为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制作表格的一个明显好处是可以排定事情的优先次序,可以明确一些事情究竟是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排定优先次序可以帮助你确定你已将最重要的事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上。

2、有效的方式,从废纸篓开始

废纸篓是减少文件堆积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有效处理文书的方式包括下列几个范畴:

(1)立即处理——不要搁下来不采取行动。

(2)阅读并保存——第一次阅读时,你该知道哪些是有用的资料,将那些认为有必要保存的东西,收集起来。

(3)阅读后丢弃——第二次阅读时,保存那些可能有用,但不是立即需要的文件。如果你在两周内不看的话,就扔了吧。

(4)文件档——收集资料,准备保存的地方,直到采取行动为止。

3、办公整洁。杂乱无章是一种坏习惯

3 / 4

不要因为受到干扰或者疲倦放下正在做的工作,转而去做其他不相干的事情。

一定要力求把你手头的工作做完后再开始另外的事情,即使这项工作遇到了阻碍,你也要尽量完成到一个再做它时容易开始的阶段。

一项工作做完后,一定要把与这项工作相关的资料收拾整齐,并按照类别把它们放到合适的位置。

对和自己的工作相关的或者对你有用的客户、媒体、出版社及其他各界朋友的名片或者来访者所留姓名、电话、地址、电子邮件等,也一定要分门别类登记放好,以便随时查阅。

每天下班离开办公室之前,把办公桌完全清理好,或至少整理一下,而且每天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清理,这样会使第二天有一个好的开始。

五、建议

1、一个人不可能煮沸整个海洋

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依靠和利用团队成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共同完成项目是明智的选择,不要担心功劳被别人抢走。

每一件事情都是以团队的方式来进行。依赖于团队是解决公司客户所面临的问题的最佳方法。

有些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一个人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面对复杂性,更多的人手并不仅仅会让工作轻松一些,他们还会产生更佳的结果。

需要更多的人意味着要有更多的人手来收集和分析资料,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多的脑子来琢磨资料的真实含义。

真正的团队合作必须以别人“心甘情愿与你合作,我也心甘情愿与他们合作”作为基础。团队合作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过程,虽然合作的成败取决于每个成员的态度,但是维系合作关系确是自己责无旁贷的工作。

人类有一种使人与人之间变得相类似,在不同思想之间建立和谐关系,以及提供吸引力,以便和他人进行和谐团队合作的思想状态。这种思想状态通常必须借助集中注意力与明确目标(以正确的动机和自律作为后盾)等方式才能得到。

这种思想状态就是热情——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特质。如果你能将你的热情注入到别人体内,就必然会出现团队合作的结果。

2、先从最容易、最有把握的地方做起

先摘好摘的果子,就是先从最容易、最有把握的地方做起,这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在摘取了一定数量的好果子之后,心里自然会建立起一种信心,我一定能把目标实现,进而在以后的旅途中,能够抗得起命运的重担。

这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这样由易到难地做事,自己心里对这个过程肯定会越来越熟悉,所以在困难越来越大时,我们能够沉着应付,而不失方寸。

如果一上来就要做最困难的事,那只能意味着失败。

成功不是一夜造成的,而是一步一步积累的结果。先从一个易于成功的对象开始,逐渐推展到较为困难的工作。

把我们的目光稍微放低一些,以一种轻松的心情去练习。对于一个人在学习进程中达到所谓“停滞”时,这一点特别正确。所谓“停滞点”,便是到达那一点时,再用功也没法获得更多进步之处。

3、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

在工作中必须掌握“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这个重要的管理原则。

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素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素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素即能控制全局。

“80/20原理”——即80%的价值是来自20%的因素,其余的20%的价值则来自80%的因素。

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解决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需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4、一次只能解决一件事

一次只解决一件事,解决完之后再决定下一件事。

参考:《麦肯锡的卓越工作方法》(美)拉塞尔著,金雨译

2013-1-10

4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