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歌观后感

生命如歌观后感

生命如歌>观后感(一)

终于看到了由山西省话剧院排演的话剧《生命如歌》,给我的感觉就是'荡气回肠'.虽然看的是话剧,感觉到洗涤的是我们的心灵。在看演出之前,我就读了这个戏的>剧本,当时的感觉就已经非常震撼了,立在舞台上的戏,人物的个性和生命力就更强了,特别是老演员董怀玉的杰出表演,仿佛把这位兵团的老战士活灵活现的摆在我们面前,极大的感染了全场的观众。这是我省话剧院特别是主演董怀玉继《立秋》之后,又一出感人至深的剧目,其表演成就可喜可贺。

话剧《生命如歌》,编剧王元平是一位部队的优秀剧作家,写过不少的剧本,可惜都没有看过。但是从看到的《生命如歌》想象,他的其他作品也不会逊色,因为从这个剧本已经看出了作者的功力不浅。当然,导演和舞美也为剧目增色不少,使全剧的艺术性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值得我省>戏剧同行学习和借鉴。

《生命如歌》是表现老一代革命军人如何扎根边疆,将自己的青春岁月、后代子孙以至生命都奉献给边疆的>故事,可以说是完整体现主旋律的话剧。但是这部体现主旋律的话剧却一反常态的不是带有政治味很浓的剧目,而是有非常感人和吸引人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优秀的作品,看起来给观众一种迥然不同的不一样的感觉。

全剧围绕兵团老战士、年届九十高龄的刚的家事展开,但是没有把一些标语>口号式的'豪言壮语'做为正面道理展示给我们,而是用充满激情的儿女情长和朴素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喜怒哀乐为我们表现了中国几代人之间的差距和代沟,既充满矛盾冲突,又有许多共同的思想感情,看起来令人感触颇深。剧目从一开始就为我们敞开了一位战士对党、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但是也深刻揭示了每个人都不会排除的对自己的亲人、对自己的子女的疼爱,更忘不了从小自己成长的家乡和故土。正因为他们能够舍弃自己的家乡故土,为国家和党的事业做出忘我的奉献,他们的所作所为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无论刚还是他的老伴刘玉风包括他的儿子保国、卫国等子孙,尽管和父辈们有不同的社会理念和人生道路,但是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在他们身上获得的继承和发展。就连在美国长大的重孙子陈帅,虽说受的教育不同,但是也同样具有人类共同的、积极的思想观念,同样是中华优秀传统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同样也预示着中华民族迟早要在世界产生影响的未来。

正如刚同自己已经去世的儿子在冥冥之中的对话那样,对国家、对事业的忠诚是建立在对人的基本尊严和自由的基础之上的。刚的坚守和陈保国的离开都是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他们之间很难评价对与错,但是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却始终没有分离,这也是《生命如歌》告诉我们的真谛。戏的结尾,为了给刚过九十岁的生日,大家把老爷子过去获得的奖章一个一个的挂在他的胸前,但是老爷子把最后一个奖章摘下来,别在了死去的儿子保国的遗物上,使观众禁不住流下眼泪。这枚奖章是他自己的,更是给自己儿子的,是对儿子为了家乡、为了国家的无私奉献的肯定和奖励,也是表现刚人生升华的表现。

该剧从头到尾充满了戏剧矛盾和戏剧冲突,但是又很难找到矛盾的对立双方,戏剧性完全依靠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的追求表现,包括刘玉凤的扮演者李坤棉在内的几位演员表演都非常出色,都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随着剧情的发展,几乎都是用富有个性的语言、内心的纠结而产生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台词,使人物性格升华并发展变化的。

主要人物刚从开头对儿子离去的怨恨到对儿子的谅解,不是依靠什么冠冕堂皇的说教表现,而是内心激烈斗争的觉醒,这样就使人物的艺术震撼力发展到了极致。当我们看到刚面对当年拿走的那件羊皮袄发出自己内心对先自己而死去的儿子的埋怨时,何尝不是对他自己的悔恨和自责呢?这样塑造的人物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富有强烈人情味的父亲形象,而又没有丝毫损坏共 产 党员的英雄形象,这样的共 产 党员才是观众心目中、接地气的真正可亲可敬的形象,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虚假的英雄形象。我们的舞台艺术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艺术典型。

全剧的演出节奏也非常紧凑,编导用保国的死讯,恰到好处的把全剧的悬念感和观众的心紧紧的抓住了;保国的死讯被孙子揭穿之后又没有让观众把心放下,而是引起更大的担心和紧迫,这些都是该剧的艺术创作魅力所在。不过这个悬念感让一个孩子揭穿似乎轻了些,如果把规定情境铺垫的更扎实、更完善些,估计艺术效果会更好一些。我想作者在这里是想通过陈帅的行动表现我们同西方文化之间不同的地方,甚至是批评中国文化中不是那么积极的、开放的弱点,倒也情有可原,但是从全剧的戏剧性角度看,这个悬念让孩子来做,毕竟分量轻了些。如果这段情节是让刚先发现了那件羊皮大衣,自己出面让儿子出来揭穿悬念,是否戏剧性会更强,震撼力会更强烈些?当然,这仅是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未必准确。

总之,这是一部非常感人又富有极大正能量的好戏,希望省话剧院在今后的演出中能够再进一步修改提高,使该剧产生更为精彩的艺术魅力和演出效果。

生命如歌观后感(二)

生命像一首歌,每一个人都在咏唱,都有曲终人散的时候。但是面对逝去的日子,你是否还会心存敬畏、心存感动、心存感念咏赞那个如歌的生命,回味那个燃烧激情的岁月。

———题记

20xx年8月11日下午,在学校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观看了由山西省话剧院倾情奉献的新创剧目——《生命如歌》。我被这部话剧中人物的至死不渝的兵团情深深地打动了。

它讲述的是发生在六师五家渠市这片土地上的一个四世同堂,普通而又特殊家庭的真实故事,故事以给一家之尊的老军垦刚老人过90岁生日为主线而展开,讴歌了兵团人为建设兵团'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感人事迹。

当我看到陈爷爷因为大儿子离开兵团而跟大儿子断绝父子关系时,我被陈爷爷对兵团的热爱之情感动了。同时也为陈爷爷的大儿子感到委屈,虽然他离开了兵团,但他心系兵团,一直在为支援兵团的建设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陈爷爷为什么就不能不计前嫌地原谅他呢?

当我看到陈爷爷的大儿子因为工作操劳而不幸病逝仍未得到父亲的原谅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他虽然人不在新疆,但他却一直在为兵团的建设发展任劳任怨,至死都没能听到父亲原谅他的话,而他却从未埋怨过父亲,因为他和父亲的心是相通的,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处都要为兵团的建设发展奉献自己毕生的力量,这一点至死不渝!

当我看到陈爷爷与儿子阴阳相隔后的心灵对话,以及陈爷爷将自己的功勋章别在大儿子的遗物上时,我不由得热泪盈眶,这对父子间的隔阂终于消除了,儿子的做法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认可,父亲也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偏执,表达了内心对儿子的愧疚之情。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使兵团繁荣昌盛!

看完《兵团如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剧中人对兵团的那份挚爱之情深深地感染着我。是他们创造了兵团精神,是他们给予了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艰苦奋斗。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因为它是我们兵团人的骄傲,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

动力!

 

第二篇:读后感

《霍兰先生的乐章》读后感

1故事梗概

19xx年的秋天,美国俄勒冈州。心怀远大理想的作曲家格兰·霍兰为了挣钱完成他的事业,在一所中学谋到了一份音乐教师的工作。他这么做完全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家庭生活的重担使得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到学校上课的第一天,音乐基础级差的学生们便给了他一个难堪的下马威。他们在弹奏乐器时不但走调,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古典作曲家巴赫都没有听说过。霍兰的信心遭到了打击,女校长杰克布也多次向他提出善意的批评。在丈夫的工作遇到挫折时,从事摄影工作的妻子在一旁耐心地劝解和宽慰他;好友体育教师比尔·梅斯特也用自己从教以来的亲身经历,向霍兰证明教导学生需要无私的爱心和充分的时间。

在霍兰的悉心培育下,原本对音乐一窍不通的白人学生格楚特·兰和黑人学生路易斯·鲁斯,分别学会了单簧管和大鼓这两样乐器。就在霍兰醉心于教学生活的时候,他的儿子降生了,谁知却是个先天性的失聪患儿。这一重创使霍兰对家庭的重心有所转移,消极彷徨中和漂亮的女学生露韦娜·摩根有了一段朦胧的恋情。妻子察觉到了丈夫的细微变化,但并没有点破。摩根去纽约深造后,霍兰便将全部的身心转移到了儿子和教学上,和妻子的关系也冰释前嫌。之后的30年间,霍兰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而且还用爱心、信任和理解赢得了大伙的尊敬和爱戴。在他退休前,深怀感激之情的历届学生们欢聚一堂,为老师开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管弦乐队奏响了一支激昂雄壮 1

的“美国交响曲”向霍兰表示了最崇高的敬意。

2、精彩看点 著名电影音乐家迈克·凯曼为为该片配乐,不论是既成音乐的选用或原著音乐的创作,凯曼都展现了纯熟的音乐技巧与丰沛的情感,成功的刻划出电影的神髓,可以说和男主角理查德·德 瑞福斯一同成为这部音乐电影的灵魂人物,之后凯曼与理查德·德瑞福斯,以及该片导演Steven Herek成立了Mr.Holland's Opus基金会,目前该基金会已捐助超过1800件乐器给需要的学童与学校,让音乐教育能普及到更多的地方。19xx年,凯曼荣获南加大音乐系的Magnum Opus Award,并且该校也设立以他命名的奖学金。 《霍兰先生的乐章》通过霍兰如何对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描述,比方说:学生在听古典音乐大瞌睡时,他会在键盘上敲击出爵士乐来刺激学生萎靡的精神,然后一点点告诉学生,这曲子和巴赫的名曲之间的关系。告诉学生,他们喜欢的流行音乐和那些他们所畏惧的音乐之间的传承关系。

经典片段

最终校方因开支日益紧张,决定取消音乐、美术和戏剧课缓解经济压力。贺伦十分伤感,开始怀疑自己从事了多年的音乐教学,是否真的可有可无。妻子和儿子来学校接他回家,儿子已长成了小伙子,能够和他像朋友一样的交流。贺伦经过音乐厅,推门进去,他惊呆了——悬挂的横幅上写着他的名字,观众席坐着校长和他教过的很多学生,在大家的掌声中,贺伦感到十分欣慰。

2

当年吹单簧管的小女孩已成为本州州长。演奏前她发表了深情的致辞:“贺伦老师对我的一生有深远影响,对我们许多人的一生亦然。据说他经常在写交响乐,那可令他名成立就的交响乐,但他没有发达,也没成名,除了本区,所以他或会以为自己很失败,但他错了,因为我认为……他的成功比功成名就就更甚。环顾你四周的人吧,这里没有一人不曾受你影响,全因你,我们都成了更好的人。我们是你的交响乐,我们是你作品的音符和旋律,我们是你生命的乐章!”……热泪从贺伦的心底涌出,他走向舞台,最后一次指挥他用生命谱就的华彩乐章。

感想

这部温情感人的影片环绕一名音乐家荷兰先生,他真正志愿是作首留芳百世的交响乐,却为生活无可奈何当起高校的音乐老师来,其后更将自己三十多年的青春贡献于培育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后来也才惊觉自己成就原来是那么大。他启发并改变了数以百计的学生。荷兰先生受到学生及家人的启示,最终明白到人生并不会常常按照我们的计划而行,而是要求我们接受意料之外的事情。

这是我所见的翻译最为诗意和贴切的片名,三十年代曾有过这样短暂的锦瑟年华,象《魂断蓝桥》,原名是《滑铁卢打桥》,可以说是化腐朽为神奇。

作曲家霍兰,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去中学当一个音乐教师,动因只是权宜之计,挣了钱后就闪,从事自己心爱事业的作曲事业,但没想到偶然的选择,竟成了终身不变的唯一。

3

无论是聪慧的,还是笨拙的,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生命理应获得尊重,这个意义霍兰起初并不知道,知道他退休的那一瞬间,他所教过的学生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为他送行的时候,霍兰明白了,他的学生也明白了,所以泪水滂泊的观众也明白了。

教育意义

影片展示了教师为了培育下一代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巨大牺牲,表达了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敬意,表现了教师职业的强大磁场。

同时这部影片也为我们解释了“生活正是在不经意中完成的”这样一个主题。在对生活的追求中,也许我们并没有能得到最初所想要的东西,但我们也必定能在其他方面有所收获。

我们都在不断探索,不断地失败,然后再在失败中总结出经验,继续探索。霍兰先生也这是这样。他从敬业转化为乐业,深深喜欢上了音乐教师这一职业。与校长的交谈中,他领悟到“教师是学生的指南针”,霍兰觉得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也许会有成效。于是他从摇滚乐入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当然,他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刻板的副校长的强烈反对。因为副校长认为摇滚乐是“来自魔鬼的信息”。霍兰先生顶住压力,成功在摇滚中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关于这一点,在我个人看来这里的情节似乎更有些刻意追求叛逆效果,当然,这里面自然富含艺术的成分,而在现实课堂中,看似枯燥的教学大纲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供教师去发挥。新课改的教育大纲中,同样教师必须有创新思维,创新理念,打破教条思想,更要求把老师的创新启发学生最大的学习积极性。霍兰先生做到了,伯乐识马,而且 4

还调教了马。他懂得欣赏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他们发挥表现的机会。在平凡中,霍兰先生凭着他的坚持,他的热爱,他的投入培养了学生最富创造的想象力,也得到了所有学生的敬爱。

或许没有解读完整篇故事的时候,结局已经可以猜到,霍兰先生在顶住一切失败和压力后,终于成为了一名成功的音乐教育者。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霍兰先生的经历了我的深思,其实任何职业都是一样,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热情,虽然当我们付出的时候并不一定会有所收获。就像霍兰先生,对音乐充满了热情,但是顽皮的学生,聋哑的儿子,世俗的家人,没有人能够与他产生共鸣,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他最终的成功源自他始终如一的坚持。我是一名青年教师,也许是时候该抛掉自己的浮夸,让自己沉淀下来,潜心研究自己的工作。我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时刻注意着自己的形象,也注意着自己的师德。因为我们是站在讲台上的园丁,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们,无论是好的方面或是坏的。

生命如歌,如果说美也可以被教授和传承,霍兰先生告诉了我们很重要的真谛:用教师的诗性智慧放飞学生最富挑战性的想象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