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心灵

重塑心灵

许宜铭

推荐序——解构心灵地图

游乾桂

文学家史蒂文生曾说:“未得快乐的人,一无所有。”

快乐很抽象,也很具体,因为不快乐的人演什么都不像,演什么都很惊悚:医生不快乐,会在打点滴中加入氰酸钾;老师不快乐,会拿棍子抽打孩子的脸;化学家不快乐,会在失恋时想在饮水机中下毒。不快乐使人多了情绪,少了理智。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快乐的基础,不是富有,不是名位,也不是权势,它们结合而生的“贪”与“欲”才是不快乐的主因;而快乐是由健康、豁达、自由、满足等心灵力组成。 快乐的人懂得:

活在当下。

生活悠闲。

保持童稚之心。

不要求完美,相信成功是一连串失败的累积。

幽默,能见招拆招。

喜欢亲自动手做。

喜欢大自然。

别相信快乐可以从天而降,它不是用想的,而是用做的,送给乐于寻找快乐的人。

快乐,其实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想引出“心灵力”这个概念。心灵力最简单的解释叫“境由心生”,意思是说,人生的丰富与否、亮丽与否、精彩与否,全由内在那颗“心”来决定,你是主角,拥有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心灵力的报告,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挥过巨大的影响力,19xx年两位美国医学研究员发现,在东方的冥想状态下,人的氧气消耗量与新陈代谢明显减低;人在冥想下可改善侵略性、沮丧、激怒、紧张、焦虑等行为。

癌症是世纪末的黑死病,截至目前为止仍无好处方,但心灵力量却是救赎的良药。有证据显示,心灵力的效力远胜于开刀、吃药,曾经只有一年生命好活的患者,用心灵力奇迹般地活了十五年。《人体潜能》一书的作者柯里曼说,心灵力堪称人的“自愈系统”,可以有效释放生命能,超越压力、迷惑、混乱等,它不花钱,又无副作用,保健、治病、祥和又健康。 学会控制心灵,等于学会驾驭生命。

这些精神在宜铭的新作《重塑心灵》全都见得着,他把它转成轻松易懂的文字,试图打通读者“心灵的任督二脉”。

宜铭说:“生命潜能不是理论,不是技巧,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智慧,一种经验,是一种你想重新得到存在的自我的感觉。”我喜欢这种讲法,把心灵能力解构成“人人可寻”,只要你愿意放下忙碌,勇敢地面对自我,把藏在心中的孤寂、无奈、挫败释放开来,神采奕奕的灵魂等着你来召回。

我猜,在宜铭的心中,心灵力还是“觉察力”,觉察健康是宝,贪、癫、痴是业,名利是过眼云烟,权势是自卑者的镇静剂,而快乐是一切的一切。

《重塑心灵》这本书,应该说是宜铭用心替读者所绘的“心灵地图”,我乐于为其作序。 游乾桂

台湾政治大学心理系毕业,现任全家联合诊所心理师、“中国健康家庭协会”执行长。

著作丰富的知名作家,著有《心灵医师》、《用心疗心》等七十多本作品,其中《用佛疗心》一书曾荣获金鼎奖最佳图书推荐奖。

推荐序——精神科医师也要成长

陈登义

我的本行是精神医学,从精神科医师的角度来看,精神医学的领域中似乎较少人强调心灵成长课程,在专科医师的训练过程中,对于自我成长、人格特质与功能的部分探讨和接触并不多,对于心理疾病的预防工作做得很少,医疗上面对的大多是已生病的人,等于在做收尾的工作,治疗过程耗费病患大量时间、金钱与精神的成本而功效却不显著。

由于这一点让我感到不满足,深深体会医疗的观念应是预防重于治疗,于是我于大约十年前开始往外寻求,去接触各类型成长课程,去吸收与学习在专业体系中反而学不到的心理学知识与心理治疗技巧,个人获益很大:深深觉得即使在精神医学专业的领域中,自己也要成长,工作与个人的成长是不可区分的,在治疗病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自己内在的部分,碰触到真实的生命经验;若是忽略了个人的心灵成长,人会呈现分离、表里不一的现象。 很有趣的一点是,我与作者许宜铭老师的工作与成长经验是刚好相反的。许老师是先从个人成长入门,而后不断进修及从实务接触中,在治疗的领域愈来愈专业;而我则是一开始就走入了精神医学的专业领域,却感到在专业中缺少个人的生命,再来补强个人成长上的不足。 《重塑心灵》一书中对父母的负面人格特质有深入的剖析,这一部分自我人格的回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现代人普遍会面临人际关系、工作适应、亲密关系、情绪控制的问题,罹患轻型精神疾病如忧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官能症的人愈来愈多,很多问题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种下根源了,可能因童年成长过程中父母教育有所偏失,长大后面对压力无法承受时,就出现了失调的症状;又如嗑药、酗酒的人,家庭因素、个人成长过程偏差往往占了很重的成分。若是能在青少年、学生时代就多接触自我成长、潜能开发课程或有关心灵成长的书籍,对自我人格有更深入的了解,应可减小日后发展成心理疾病的概率。

国人普遍欠缺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当有身心方面的问题产生时,到处投诉其他科的门诊,重心只放在身体的症状,而变成倚赖药物,不能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甚至诉诸算命、求神问卜、民俗疗法等途径,受骗上当后,最后才转入精神科门诊。由此可见大众心理学教育推广的重要性,个人要增加对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了解,书是最好的管道;有了基本的了解,才能进一步寻求正确的协助。

因此我非常乐见《重塑心灵》的出版,作者许宜铭是实务经验非常丰富的治疗师,他以沟通交流分析(TA)的理论为架构,加以本土化、修正,并融合完形的技巧,让这本书成为一本人人可读、借以入门、使自己更健康的好书。

我个人认为TA的内容值得医疗同业、心理卫生工作、咨商人员注意,而注重体验性的完形心理学也有它的价值,完形治疗的冲击力很大、很有影响力,我会将完形的理念应用在对病患的了解上,以其技巧来引发个案的一些情绪与经验,但任何一种治疗方式之所以有帮助,就在于适应症与禁忌的掌握,这是必须注意的一点。

这本书另外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作者的坦诚,他可以毫不保留地将一般人视为隐私的部分真情表白,能如此开放自己诚属不易,读者可以从这样的心路历程中,看到自己的需要,进而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帮助自己。

陈登义

“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精神科主任,并在“中国医药学院”负责讲授精神医学课程 “中华团体心理治疗学会”理事

曾任台北市立疗养院急诊(精神)科主任

推荐序——升华生命的成功导引

张吉连

我曾有幸参加过许宜铭先生的工作坊,听过他三天的讲演,也看过他《活出自己》的力作,

皆使我受益匪浅,留下深刻印象。许先生二十多年来致力于生命潜能开发运动,首先在台湾,几年前来大陆。他虽引用西方完形治疗的理论与技术,但能融合我国传统的儒、道、佛等有益理念于其中,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深藏若虚,厚积薄发,娓娓道来,解人难得。令人受益的不仪是他理论上的透辟纯熟、训练程序的实用有效,更由于他人格的修为和魅力。他多午身患顽疾,痛苦与不便自不待言,但他乐观、坚韧、进取的精神,积极主动的态度,在人们面前展示了一个心理健康和潜能施放者的楷模。他的一句话:“病痛是上天的赐福”使的永不能忘怀。

我从年从事心理学的教学,他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我想,生命潜能开发与心理咨询和修佛的原理原则和基本法门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关键在于使来访者自我认识、自我接纳,不再反对和排斥自己,对他人和自己也能有一个接受的态度。

人生的困惑、苦恼和打击,与其说来自于外界,毋须说来源于自我。人们都在职有一个他们“是”的那个人或不是他“想要”的那个人而遭受折磨和痛苦。人不是被别人伤害和打败,而是被自己伤害,别人只能伤害人的身体。事实是人本身潜伏有足够的能量,自我是所有力量的无限源泉,也是唯一源泉。国际歌不是早就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幸福,只靠我们自己”嘛。

人类走进了21世纪,全新的时间会有全新的生活,也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新的状态,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的必然结果,更是必要前提。现代化的高生产(力)和高消费,使现代人的需求和愿望已很少发自人们的内心,而多是觉醒于外部,受制于商品的广告和推销商,人的需求和愿望也在被制造和培养,人也在被市场化。富裕使多数人拥有的东西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需要,可仍然会感到贫困(永远赶不上生产的脚步)。于是,人们滋生着贪婪、嫉妒,内心虚弱、自卑和无能力。占有和消费永不会使人感到充实和满足。

现今时代的快速发展变化、动荡、不连续、自由化、多元化,人际的疏离和分裂,使人们感到孤独、寂寞、抑郁和焦虑、自我迷失,人们普遍需要协助、支持和治疗,强烈地需要一个精神体系、信仰来支撑那个无所适从、无所归依、无能为力的主观自我,调整并平衡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开发自我潜能,以便能找到伊甸园式的和谐、平静与美好。

大陆的潜能开发和心理咨询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宜铭先生为我们带来了他的新模式、新实践,丰富与加速了此项事业的进展。相信他的这部力作将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使读者在探索中提升生命力,快乐健康。

张吉连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心理咨询专家

作者序

这是一本为你而写的书;为有心追求心灵成长的你所写的书。这本书中有无数个你,在我所带领的工作坊中,曾有上万个你和我一起在生命潜能的领域中成长,这千万个你和我一起促成了这本书,所以里面有千万个你的影子,而我只是代为整理罢了??

这是一本作者必须是你的书。因为这本书内容的好、坏;深、浅;丰富、贫瘠;精彩、乏味;震撼、无聊;情节的高潮迭起或平淡无奇??都是由你来决定。对你而言,这本书只不过是把钥匙,它会帮助你开启心灵及潜意识的大门,不过你才是主导这把钥匙的人,当你进入浩瀚无垠的心灵世界后,愿意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愿意经历或进入得多深刻,一切都将由你自己决定;更正确地说,这本书只不过是一张供你探寻自我心灵的地图,而探索的内涵或深度,人人不同,你才是这张地图的主人??

这是一本为有勇气面对生命真实面、拥有正确灵修态度的人所写的书。长久以来,你勇敢地面对生命真相,坦然接受并深入体验自己生命里的每一个片刻,这本书将陪伴你再走一趟过

程艰辛却又满足丰富体会的生命之旅,它将为你的心灵带来更深刻的领悟和了解。

这是一本为处于混乱与迷惑生命状态中的人所写的书。如果你一直努力控制生命中原本属于自己的部分,十分努力地创造更慈悲喜舍、宁静祥和的自己,但却逐渐丧失对生命的热情与悸动——你愈努力想要控制,常常失控时也会更加激烈,而再度跌入自责与悔恨的深渊里。这本书将协助你诚诚实实地面对自己,如果你愿意,它也将协助你解构并重整生命的本体,当然,这重建的过程是极为辛苦的??

这是一本为重视内心感情世界的人而写的书。长久以来,你珍惜、用心地付出感情,但受伤的人却总是自己;我知道你内在的挫折与辛苦,却也感谢老天,能在你将要放弃付出真情以前与你相逢;因为这本书将提供你对自己的感情世界一个深入、透彻的体会与了解,并陪你一同寻找感情的成长和解决之道,所以,请你细细体悟其中道理并善用此书??

这也是一本为历经沧桑、已经放弃追寻梦想的人所写的书。我了解你已经学会了不在乎、漠然面对世事,是不让自己再度受伤的最好方法!但或许那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只是可能在你的生命里有太多的无奈、挫败,让你不得不做这样的选择。在生活里,你让自己投身于忙碌的工作中,虽然身边有无数的朋友,但却总是掩藏不住自己内在的孤单与寂寞。如果你愿意勇敢地面对自己、勇敢地读这本书,在研修中心里,将会有无数的朋友愿意在这条自我成长、自我修行的道路上,与你相互扶持、鼓励、关心,成为与你共同走过生命的好友?? 这是一本为仍在追寻物质与名利地位成功的人所写的书。或许是来自内在心灵深沉的呼唤,带领你在书店里发现这本书。回首十余年前,我也曾是如此的人,我努力追求社会上所认同的掌声与成功;但就在我拥有了别人对我的喝采与尊敬时,我却失去了与家人贴心、温暖、亲密的情感交流,在我疏离了自我内在的同时,我与身边朋友的关系也变得冷漠而疏离。所以,如果你愿意,如果在你生命里的某些片刻听到了灵魂深处的呐喊与呼唤,让我陪你一点一滴地来探索对你而言是如此陌生、奥秘的心灵世界??

第一章,觉知心灵现象

随着千禧年、新世纪的到来,众人关切的焦点无所不包,从臭氧层的空洞、山坡的水土保持、绝种动物保育、流行疫情反扑、抢劫及凌虐情杀事件,一直到金融风暴、大企业裁员、电脑病毒的防范,身为社会的一分子,都不可避免地会去碰触这些议题。

外界乱象频传,世纪末的人心特别惶恐与焦虑,敏锐的读者或常接触西方思潮的人,或许可以注意到一股回归心灵本质,与高层灵性联结的风潮正趋成熟与蓬勃,是世道下的一股清流。将生活的重心拉回到自身的修持上,似乎是正本清源,拯救整个地球于无形的最好对策。而个人的提升与进步,又兼具使整个家庭、族群转化的功能,所以觉察心灵的种种现象,可以成为一项新的期许与目标。

在我人生的前三十个年头,我从来不晓得有所谓心灵的存在,我听到类似心灵、灵魂的字眼,总让我感到那是玄之又玄的东西,仿佛只有宗教界的人士才会去追寻,或利用来劝诱、恐吓我们去信仰;或有一些神棍利用心灵、灵魂来欺骗大众,造成一些愚夫愚妇迷信。三十岁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非常理性、崇尚科学的人,我一直以为生命就是今生今世,可以感觉到、观察到、可以评估、衡量的所谓真实世界;而心灵与灵魂被我归类于虚幻世界。我想读者您也许跟我当时是处于相同的心态,但今天你会打开这本书,我相信您内在的某个部分相信有心灵的存在。你比我幸运,更早接触到心灵。

1.1 心灵的启蒙

这样的一个我,曾在建筑业中追求物质生活应享有的最大成就与回馈,但在一个偶然的机缘,我担任了一个研修课程的即席翻译,现场学员所呈现出来的内心世界给予我非常大的震撼,

也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因此之后十五年,我一直在这条路上探索、体验、分享与学习。我想将这份经验与更多的人分享——

“心灵”究竟是什么。因为我们常常提及心灵,却无法具体认知心灵的现象,了解它对我们的人生有如何巨大的影响,不清楚其中的联结、关系、脉络,让我们与自己的心灵产生了无限遥远的距离。事实上,心灵与我们非常贴近,如果能理解心灵的现象及明白它与我们生命无可切割的联结,就会愿意对心灵做进一步的接触与探索,而不再觉得心灵的触及是如此困难与遥远。

在这研修生命潜能的领域里,一开始我全心投入所有精力,努力吸收专业知识、阅读书籍无限,很幸运的是因为担任翻译的关系,我可以跟在老师身旁耳濡目染、反复练习。那些年我学会了那些老师教导的内容与技巧,加以模仿与融合,独当一面开办了训练课程,性质与现在的工作坊性质不同,着重在激励层面。我一心只想着如何让参与者感动,让他们敞开心胸、激发潜能,所有学习的目标皆在此,而忘了自己。因为舞台上的灿烂与学员的崇拜,让我将早些年的生命重心皆放在这个层面技巧的提升上。

如今回想起来,当时根本没有重视学员的心灵成长,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选择更动听的音乐,如何说出更煽情、更感人的话,如何训练音调有更丰富的感情以打动人心,如何去设计课程、灯光,来让学员打开心门、感动,达到我们所要的结果。当时视学员如同“湿毛巾”一般,内心所想的就是如何把他们拧出更多的眼泪,结果荣耀的是我自己,学员有越多的情绪展现,让我觉得自己的课带得越好、越成功。

到了第三年,有很多上完课的学员回到现实生活后,不久又掉入了痛苦的深渊,回复到原先的样子;或只是一时的感动,有短暂的改变,而面对生活上的一些现象时,处理的能力并未增加,事实上,当时的我,对于心灵也还是陌生的,我只了解现象及如何让现象呈现,但对其背后形成的缘由及如何治疗,我是一无所知。

1.2 走入真正的成长

19xx年、19xx年是我内心挣扎最痛苦的时候,当时每次开班都额满,一班都有一百二十人左右,报名者大排长龙,在同时,又有许多上过课的学员来告诉我他们陷入了困境,我却没有能力帮助他们,一方面在享受掌声与荣耀,另一方面在面对这些人的求助却无能为力。煎熬了两年后,我内在良知战胜了想享受尊崇、掌声及名利的部分,深层的良知承认了我能力不够、我的不是,想要帮助别人成长的真挚心愿爆发了动力,我终于了解我必须从自己的心灵成长做起,于是我到了美国伊沙兰中心及加州整合学院(CIIS)接触了完形心理学,当时并不清楚在所有西方的心理学中,完形心理学是最接近东方思想及文化的,不自觉地就被其所吸引。

接着不停地邀请国外的老师、治疗师来台上课,如完形、解梦、感官复苏、精神与情绪、伊沙兰按摩身体工作、音乐艺术治疗等课程,亲身从学员角色去体验、学习,也不断剖析自己的内在,甚至勇敢地面对十四年来一直逃避的婚姻问题。同时我也不断进修本土其他机构所办的课程,如家族治疗、心理剧、沟通交流分析??这一段时间内我依然在进行所谓训练课程,但实质内容已转变了,逐渐地融入了我所学习到的一切,而成为注重心灵觉知的研修课程。

1.3 婚姻的告白

在个人方面,真正去面对婚姻后,才发现其中早巳不知隐含了多少问题与困境。我一直去努力维持那份和谐,尽量容忍,尽量不去谈自己的委屈、辛苦,以免造成对方负担,生气的时候还要为对方着想,想尽办法让她快乐,方法就是带她外出旅游、上高级餐厅、买高级服饰给她并抽空相处,当然当时并不了解十分钟有品质的相处其实可以胜过一天没有品质的相

处,也曾以为无论如何都要无怨无悔地付出。结果这样的模式持续了十四年,在真正面对时才知道这过程中,不只是我背负其中的辛苦,我太太也为了这份婚姻的和谐有无数的委屈与牺牲。

在面对的过程中,我才逐渐学习到,所谓的委屈、牺牲或压抑下来的不满,已经对我们的亲密关系造成莫大的伤害,所有愤怒压抑下来变成冷漠,所有的委屈、牺牲变成内在对对方的要求、操控,甚至批判,付出时间的辛苦与努力,变成了更深的无奈。为什么我这样做结果还是如此?

当关系逐渐变成疏离、冷漠、无奈时,还要假装这些情绪不存在,自我欺骗。这些皆只是冰山的一角,事实-上十四年的婚姻所累积的不止于此,当真正开始面对时,有三年时间夫妻间不停地争执、沟通,因为我的前妻也接受自我成长的课程,我们逐渐有能力去面对彼此心灵的真相。与前面提及的种种成长课程相较,帮助我成长最多的,是我真正去面对婚姻问题的时候。那是活生生的一课,我必将学习到、关照到的自己,在每一次与前妻互动的过程中有更深体验与展现,而不只是在课堂安全的环境中去体悟。那时对于彼此有许多的攻击、批判、愤怒、无助与悲伤,在那个过程中也学习到最多。

1.4 心灵与生活息息相关

常有人以为思想、感觉都是脑细胞的产物,尤其早年有一些关于大脑的医学实验,用电极去刺激大脑的某一个部位,某一个儿时的记忆就会浮现,有许多的科学实验更强化了某些想法,让我们以为思想、情感只不过是大脑皮质层这个脑细胞所产生的现象罢了,举个例子,大脑的脑细胞、神经、皮质层就像是电视机的硬体、荧幕、机体本身、真空管、机体的零件等,而心灵就是让一切运作的电流;这部电视若是没有插上电流,不会有影像出现,同样地当电视机损坏了,只有电流,我们也看不到影像,因此大脑思维的运作与心灵之间,同样具有如此巧妙的关联。

心灵有无数现象,属于心智的部分,就像是理解、演绎、想象、记忆、推理、分析能力,这是过去人们所重视,称之为IQ的部分,因为这些现象为我们创造出现有的文明与舒适生活,也创造出整个社会与文化的架构,这样的现象明显而便于运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既得利益,这部分心灵的现象经过数百年的强化;而这一个层面之下更深层的心灵现象,却是在这数十年之间才受到重视,这部分被称之为“情绪”,只是在心理学发展以前,我们很少注意到情绪对一个人生活、精神、身体状态、人际关系、事业成败、婚姻、亲子关系的深刻影响,没有一门学科可以让我们好好研究它,因此它对我们来说是模糊、陌生的。

如同我们会感觉得到风的存在,可是又捉摸不定它的动向,在人们了解风力以前,有时风会给我们带来舒服的感觉,有时强风却是以摧毁农作物与住所,甚至引起海啸、海水倒灌,造成无数伤害与不方便,经过科学测试仪器发展,我们了解了风的变化,就可及早避开它对人们的伤害,也可利用风力来发电,取其利而避其害。同样的,心理学发展了以后,我们才重视情绪EQ的智商,开始探索这个更深层的领域,我相信未来每一个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探索与了解更深后,也同样可以在这个领域悠游自如,有觉知、表达、处理的成熟度,成为情绪智商比较高的人。

1.5 三种“我”的分野

除了心智与情绪的部分,心灵的现象尚有创造力、直觉、本质(纯净的觉知)这个部分。 用一个禅宗的公案来了解心灵现象的分野与领域。所谓本觉、纯净的直觉、存在的中心、本性真如、神性、灵性这一类的形容词,都指SELF这个部分,也就是心灵的本体,属于无形及形而上的。曾有一个师父问他的弟子:“你是谁?”弟子回答:“我就是我!”师父又问弟子第二个问题:“那是谁在回答我?”弟子回说:“是我在回答你。”老师父又问他:“那是谁

知道你在回答我?”弟子说:“是我知道我在回答你。”

这里面总共出现三个我,一个是弟子回答第一个答案的我,是社会化的我;第二个我是“我在回答你”的我,是自我;第三个是那一个“我知道”的我,就是本觉,也就是我们存在的本体、纯净的觉知。

根据医学的报道,我们肉身的细胞,没有一个单一细胞可以存活超过十一个月以上的寿命,换言之,一人只要经过一年,全身从头发到脚底,没有任何一个细胞是一年以前的细胞,这是以生理现象来讲,可是你知道一年前的那个你与现在的你是同一个你吗?如果你有记忆的话,三岁时你的躯体是如此小,而到七八十岁时,身体形貌苍老衰退,可是我们内在知道,那个三岁的我与八十的我都是我,无论体形如何变化皆然。昨天也许你工作不顺心,一整天都过得郁郁不乐,而今天可能突然中了彩券,于是高兴了一整天,昨天的郁闷与今天的开心是完全不同的你,可是你清楚地知道,那都是你。那份知道、那个知觉,就是我们存在的本体。

而第二个“我在回答你”的我,描述的是我们的自我,也就是肉身情绪的变化,我们一直以为那个我代表一切,我现在很开心,我现在很生气,我现在心是敞开的、封闭的,我现在很寂寞、很满足、很丰富,我现在很痛苦,这些都是心灵的现象,是我们拥有了自我以后才有的,所谓自我是它属于我自己的,跟他人无关;佛教中提及众生一体、同体大悲、涅架自服的汪洋、无上智慧,这些都在形容我们超越自我以后,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处于灵性的本体——SELF的状态,那才是生命的本源。而心理学研究的是Self(ego),如我的快乐与悲伤等,都属于第二个我的产物,即自我的部分。

至于禅师弟子所回答第一个答案“我就是我”中的第二个我,可以有很多的答案,我是男人,我是生命潜能文化公司的发行人,我是个中国人,这所有的答案是我们通过自我所架构出来的,所延伸出来跟他人、文化、社会建立关系的,所有的“角色描述的我”又离心灵更远了,离开本觉、自我也很远,如我是某某公司的董事长,是不断在追求社会、文化价值观下的我,这个我即“假我”或“社会化的我”,多数人努力堆叠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学力、更和谐的婚姻??符合社会价值观的现象,用这些标准来代替自我的存在,拥有愈多,愈可感觉自我的存在,失去了这一些外在攀附的东西,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觉得自己比较没有价值。 所谓的自我成长,是要追求第二个我,了解我的心灵产生了什么现象,基本上局限于“我的”这个部分。有许多人在追求社会赋予的名誉后感受到内在的空虚,感受到外在的成就无论如何无法取代心灵的感受,就如同读者您很可能处于这样的情境,于是就进入了自我的领域,开始去探寻,开始去接触我的生命、心灵到底发生了什么?然后进一步去探索这些心灵的现象,自己行为背后的驱力。

驱力驱使我们对一件事产生感觉、思考,加上过去的经验与习惯,我们产生了某一种反应;这些反应变成用肉身呈现于外的行为;声音里隐含的腔调、情绪、眼神及肢体动作与他人互动,又创造了关系;而这些关系又累积成婚姻的现象,事业的、人际的关系。已经走人心灵成长这条路的人,会逐渐打开智慧,学习看到过程中层层叠叠、绵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可进一步深入探索自己心灵会有这些现象的成因,在自己的童年、生命里的重大事件、在母亲子宫里的胎教经验,甚至于在前世,究竟有些什么样的因缘、经验与属于心灵的烙痕,而造成目前的心灵现象。

为何同样吃到一碗好吃的牛肉面,有人可以开心一个礼拜,逢人就说,有的人却毫无反应?为何针对同样一事物,不同的人的心理现象反应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创造出这个现象成因是什么?你可以去探索成长过程、童年的一些重大事件,逐渐敞开智慧去了解心灵当下现象的前因后果,前因指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后果指这个心灵现象如何受到驱动,然后创造出现在人生的种种结果。

宗教灵修之人追求的是纯净的觉知,通过许多修行在锻炼、在操练这种能力。确实有许多大

德,在灵修过程中得到这样的品质,但我也看见多数人将灵修变成了不用去面对自我困境、复杂人生的逃避借口。在还未能宽恕自己以前,就要求自己宽恕别人;在还未爱自己以前,就要求自己先去爱别人。许多这类灵修人士,在外在世界可以博得许多尊敬,可是身为他们的妻子亲人却往往是很痛苦的。

1.6 在自我上下工夫

本书是我在这条路上走了十五年的深刻体验,我相信心灵的成长必须循序渐进,如果说无我、存在的本体、心灵的本体、纯净的觉知是我们要追求的果实,那么自我就是在此之前的发芽、成长、开花的过程,如果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下足工夫,很自然的,灵性的本体就像花开结果一样,会自然呈现在我们的生命里面。

在佛教的修行中提及小乘与大乘之分,小乘在修己,大乘在度人;小乘是老老实实地面对自我,修持自身,先让自己成佛,才度化众生;大乘才谈到菩提心,度化众生。因为在台湾大乘佛教比较兴盛,而小乘佛教南传,在南洋发扬光大,所以台湾修行的风气,有时往往会忽略了重视自己的心灵现象,忘了老实地面对自己的贪、嗔、痴、慢、愚。

在往后的许多章节,是我这十五年来,无论在自己的成长或协助他人成长、分享他人成长的过程里所淬炼出的精华,可以简单而直接地直指人心,可以借之探寻个人心灵现象的前因后果。希望读者在下一章中了解如何擅用这些学理来协助自己、发现自己、探索自己,这是必须由我们共同来完成的一本书。

我相信当你愿意开始去察觉,每一个片刻你停下来看自己的时候,你是用什么在看自己?事实上每一个片刻你发现自己的领悟,都是一个纯净的觉知,都是你灵性本体的呈现。只要你下工夫,在对自我觉知的道路上每一分努力的同时,你的SELF都在逐渐接近、清晰与苏醒。就像我在第一本著作中提及“烦恼即菩提”,除了烦恼以外别无菩提,许多人想要舍烦恼、断烦恼去修菩提心,但是这株菩提就在你的烦恼中,你对自我所下的每一分工夫,都会帮助你灵性的发展,最后水到渠成。

第二章 自我重塑历程

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是每一个走在成长道路上的人,内心最深切的渴盼。然而自我价值感是学习而来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家庭价值观的呈现,因而检视自己、原生家庭,有助于改造自己,找出生命的动力,通过这样的察觉与改变历程,更能凸显生命的意义。

书中使用到T.A.(Transactional Analysis,交流分析)学派的许多概念,并将其概念本土化及更落实地与读者本身的生活产生联结。

这是一本帮助你检视自己,进而重塑自我的书。在谈到自我重塑(self-reparenting)之前,先针对这个英文单词,分成父母(parent)、父母化(parenting)、重新父母化(reparenting)以及自我重塑(self-reparenting)这四个部分,作详细的说明和解析,帮助你更有效地使用这本书,进而达到自我了解和重塑的目的。

此外,我想强调的是这本书的“非绝对性”以及“非周延性”。所谓的“非绝对性”,就是当你在进行自我剖析时,发现你的父母具有书中所提到的负面特质,并不表示你就一定会受到这些负面的影响。我之所以强调这本书“非绝对性”的原因,是担心读者会受到这本书里某些内容的误导,对因与果有直接的判定,因为关于生命本身的神奇与奥秘,绝对不是短短发展了一百多年的心理学所能够去诠释与涵盖的。譬如说小时候同样受到父母的斥责,事后一个人孤独地面对与当时有一只心爱的小狗陪你渡过,对心灵造成的影响就有极大的不同。 因此,当你看完这本书,在进行自我生命的回溯与剖析时,请记得它只是一本参考的书,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确定自己身上有这样的特质,并能够勇敢、诚实地去面对这些部分,所以,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尽量将重点摆在你对自身特质的觉知上。

另外,要再强调的一点是:这本书的“非周延性”,而所谓的非周延性,就是这本书的内容并不能含括生命里发生过的所有事件,书中所能够提及的,只是关于心灵或人格成长上比较重大的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可能对于我们往后的人生有相当重大的影响。所以,当你阅读这本书时,除了书中所涵盖的内容外,你也可能会对自己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领悟和联想。

2.1 性格成形

“父母”(parent)的影响力既深又远。在本书中,我们提到的家庭有两种:一种是“核心家庭”;另外一种是传统社会中所称的“大家庭”。核心家庭就是指家中的成员只有父母亲和兄弟姊妹。如果你是在核心家庭中长大的人,当本书中提到父母时,所指的便是你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并不包括爷爷、奶奶、姑姑、叔叔??任何一个长辈;但是,如果你来自于一个传统的大家庭,当你在书中看到父母这个字眼时,所代表的除了亲生父母外,还包括在你小时候曾与你共同生活过的亲戚长辈们,如果你的兄长的年纪与你差距在十岁以上也包括在内。尤其是在你大家庭生活中掌权的那个人,也许是你的奶奶或是爷爷,他对你人格上的影响将会更深、更远。

父母对子女最重要的就是养育、保护及教育的责任,当父母在执行这些功能的过程时,对我们整体人格的影响,就是“父母化”(parenting)。这个“现在进行式”所代表的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一个正在进行的行为和动作。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人格是空白的,而后我们开始与父母、周遭的环境互动;想象自己是一张白纸,父母是画家,点点滴滴在纸上着墨,包括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嗜好、喜怒都在影响着我们,日复一日地,我们逐渐凝聚成现在所感觉到的自己,这样的过程就叫做“父母化”。

当然我们来到这世界上,也带着人性的本质,也就是趋乐避苦的本能,能带给我们愉悦的事物,我们自然地会去靠近,给我们痛苦的事物就自然地逃开,如同植物的本能会朝向有阳光的地方生长;以心理学家的眼光来看,我们都被“追求抚慰”与“逃避痛苦”两种习性将人格雕塑成各具其形,而非自然成长的形态了。父母亲也很清楚可以用这种本能来操控我们,所以父母亲可以给孩子最大的惩罚,就是说:“我不再爱你了。”孩子往往为了得到父母的关爱,愿意做任何事来讨父母的欢喜。

举个例子来说,有的人淋了一点雨会感到很兴奋、很开心,因为他们觉得下雨天充满了罗曼蒂克与诗情画意;而有些人每遇到下雨天,就感到烦躁、郁闷、浑身不对劲。我们许许多多的心态倾向,包括我们与外在世界接触时的感觉,以及你现在所觉知到的自己,某种程度上是被父母化的结果。如果我们能通过了解我们的父母、分析我们与他们的互动过程,进而了解现在这个当下所呈现出来的自己,或许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2.2 重塑人格特质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重塑你心中的“父母”来改造自己的人格。所谓的“重塑父母” (reparenting)并不是要你回去改变生活中真实的父母,而是建议你在自己的内在修行,重塑你内在受到父母重大影响的部分与回溯童年时重要的原始创伤,释放当时卡住的生命能量,重新作更有力的选择。光凭阅读这本书不可能帮你重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但是这本书可以为你带来重塑的经验。如果你想要真正深入自己的内在,去重塑隐藏在生命内部、至今仍深深影响你的“父母”,不妨去寻找、参加适合的工作坊来帮助自己。

一个好的课程可让你有机会通过团体去觉察自己与他人互动的方式、自我人格的形成以及自己面对人生的态度。在忙碌的现实生活里,给自己几天的时间,好好去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模式,究竟为自己的人生带来什么影响?通过进一步的觉知与洞察,你会有更大的勇气往自己生命内部去作更深层的挖掘和探索。

在工作坊里通过唤醒内在孩童,可以帮助你再一次体验、穿越那些曾经使你感到受伤、疼痛

不已的生命经验。经过这样再一次穿越生命内部长期积压的情绪和感觉,你将会更勇敢、更真实地与自己的生命接触,开始在烦恼中寻求生命如实的智慧和洞见。

通过这样一层层的觉察,在日常生活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你内在的孩童会再一次被唤醒——也许是你与上司之间发生冲突,也许是你与同事、配偶互动时,双方的言语、行为引起你内在某些特别的情绪和感受,通过你在这本书中对自己所作的解析及探索,你会发现自己内在的这些感受,可能是童年时与周遭人们的互动过程中早巳拥有的原始经验。有了这样的体会和觉察后,你便能开始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他人之间的互动持续不断地重塑自己。 这个自我重塑的过程将是你一辈子要努力、要挑战的功课,这个功课就是“转识成智”。只要你愿意开始面对生命内部那些无名的烦恼和执念,终有一天,你可以将之转变为如实的智慧。当然,这样一个功课是要靠你在生活中每一天不断地去做与丰富,直到生命结束为止。 “自我重塑”(self-reparenting)的动力必须来自于你自己。通过书中自我剖析的部分,你可以更进一步借着分析自己与父母的互动关系来了解自己。这是为了你自身的变革与成长,为了要重塑你既定的生命模式(重塑的前提当然是你察觉到现在自己的不足)。如果你能在自我剖析的部分做得愈彻底、愈详细,你就会愈清楚地看见长久影响你生命的特质和它之所以会形成的主要原因。

2.3 在“穿越”中学习

在做自我剖析的时候,要尽可能将觉察到的部分用文字详细记录下来,因头脑的记忆有限,时间一久,你可能会遗漏、会忘记,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本书中每一个解析后面留下空白的原因。我们希望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尽量搜集、整理自己的思绪和记忆,当你进入自己内在的人格时,你将能够看得更清楚、更完整,甚至潜藏在心灵深处的感觉强烈地体现,这样的经验在工作坊里称为“穿越”(walking through)。当你有了穿越的经验,便可以开始在生活中一步步地学习如何重塑自我。

所以,当你完成了自我剖析之后,生命潜能觉醒的这条路才真正地开始。书中所有的解析和理论只是在帮你打好基础,让你能有足够的觉察和勇气去航向自己的人生,因此,真正的功课你要在生活中、红尘中去学习,通过每一个与你互动的人,来增长自己的智慧、重塑自己的人格。一旦你愈来愈敏锐,生活中会有无数的事件让你去感受、修行,这些就是真正的人生课程。

2.4 拼凑自我图像

父母对我们的影响至为深刻的将分成五大部分来讨论,看完这五大部分的说明之后,在作自我剖析时,就可以将自己人格的样貌大致描绘出来。这样的过程有点像拼图,只是你要拼的是自我图像;在拼图过程中,有时你会在这边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有时又突然在另外一边发现很重要的线索,不过慢慢的你会发现它们彼此之间的关联,由点而线,进而成面,你的自我图像将会愈来愈清晰。

父母对我们生命的第一个影响是“禁止令”(stopper)。禁止令是我们的内在孩童想要什么或有需求浮现的时候,有一个更大的力量对我们说“不可以”,刹那间,我们的生命能量会僵在那里、卡在那里,潜移默化之后,内在会有一个强大的力量限制现在的我们把真正的自我展现出来。第三章将介绍十二个影响我们生命至深的禁止令。

第二个影响我们生命的是“驱迫令”(driver)。有时候你明明不想做某些事,可是心里会有一种声音不停地在驱使你继续做下去,使你想停都停不下来。

比如说你发现自己吃饭愈吃愈快时,就会要自己吃慢一点,但在不知不觉中你又会开始愈吃愈快??这就是因为内在有一个驱迫的力量,不断地在心里驱赶催逼,使我们觉得很焦虑,没有办法放松下来,而这些内在焦虑的感觉都是因为驱迫令在心里作用的影响。

小时候我们与父母或周遭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常常会被强迫着非得去做某些事不可,否则就会受到一些责备、打骂甚至威胁、恐吓。于是,我们的内在逐渐形成一个强大的驱迫力量,对我们的人格造成许多负面的伤害和影响。书中会介绍五个影响人格发展的“驱迫令”。 第三个部分针对“负面特质”,即“父母”的七项负面特质做深入的解析和探讨。当然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我们有许许多多正面的教导和影响,但是本书要将探讨的重点放在父母的负面性格与负面特质上。

因为他们的负面特质对我们人格成长有很深的烙印,即使我们在感觉很痛苦的状态下,还是不易挣脱这种负面的循环,而这些正是觉察最重要的功课。

2.5 虚假的沟通方式

第四部分进入“心理游戏”的分析阶段。野生动物在遇到危险或环境让它们不舒服时,会本能地移开,如蚂蚁迁徙,但人类在六岁以前欠缺展现这种本能的能力,如家里有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无法逃避与他相处时,就可能发展出心理游戏的能力;又如童年曾遭强暴的女孩或创伤很深的人,容易发展出神的心理状态,发呆、恍惚,灵魂意识不存在当下。心理游戏是规避面对现实的方法,我们从小学会用各式各样的方式来满足需要,常常在不知不觉中玩下列的心理游戏。举例来说,你跟女朋友看完午夜场电影正要走出戏院,你轻声地对她说:“明天我们一起吃早餐好吗?”她很快地回答说:“好啊!”这时你再说:“那你是要我用手推醒你还是用电话叫醒你?”

这就是在玩心理游戏,你不直接说出心里想说的话或想做的事,而用一种拐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本书将讨论八种我们常常在玩,并且不断破坏我们与他人之间达到真正亲密的心理游戏。

完成了前四项剖析后,最后我们要做的是“人生剧本”的撰写。每一个人在自己的舞台上都是主角,我们都在演出自己的剧本和角色,但是令人震惊的是,这个人生剧本是在六岁之前就已经写好了,早在六岁之前其实你的人格性向就决定好了——你将来大致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会跟什么样的人结婚?会不会离婚?会和什么样的人成为好朋友?通过人生剧本的分析,帮助你看清你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一直在演出什么样的角色。

在你的生命过程中曾与无数人相逢,在这些人中有一些人会特别吸引你,你会很渴望与他们认识或亲近;而另外有一些人却是你极度想要避开或令你感到十分厌恶的??那些吸引你的人不一定会吸引别人,那些你对他有感觉的人,有些人就对他没有感觉;即使每一个人在同样被吸引的情况下,为这段缘分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也不会一样,那是因为在我们的人生剧本中,我们受到不同的驱迫令、禁止令和负面的特质所影响,而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也都在玩着不同的心理游戏。你的人生剧本会吸引着无数人以父母小时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你,你们可能创造同样的关系,不断重复雷同的心理游戏。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的人生剧本,剧本上的舞台、配角、道具、布景,甚至台词,很多都在小时候六岁以前就写好了,你会常常用六岁以前发展出适应环境的模式来与现在这个世界对应。

所以,希望你在看完这本书以后,如果愿意的话,改写自己旧的人生剧本,进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崭新、充满活力的希望剧本。

2.6 滋养内在孩童

当你要淘汰旧脚本转换成新脚本的时候,你必须在生命中的每一天不停地学习、觉察、不停地做功课;要靠你不断去努力实行的。过去旧的人生脚本是由你和你的“父母”共同完成的,而现在你要开始学习成为自己的父母,重新养育你的内在孩童。过去你父母亲对待你的方式使你吸引同样的人来到你的生命里,那些人用雷同的方式对待你,你的身边充满了像你父母

的人,往后,当你开始与他人建立关系时,你与他们建立关系的方法会开始有所不同了。 比如以前父母骂你的时候,你总是委屈自己、一味地退缩忍耐;或是你总是和他们大吵大闹,让彼此都十分不愉快,但是,在你开始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之后,你要为自己找到新的、有建设性的互动模式,并不断地去演练、修正。你要学习用不同且有效的方式去照顾内在孩童的需求和感觉。当然,在刚开始时你也许并不很习惯这样的改变,但是随着你一次次的练习,你将会愈来愈熟练。

2.7 自我剖析的陷阱

此外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自我人格剖析时会有两个陷阱出现,特别是已经有孩子的人,常常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与孩子的互动关系上,而忘了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是在探讨你和你父母之间的关系。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掉入这个陷阱时,请立刻把焦点拉回来,先将觉察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只要你成为一个更完整、更好的人,你一定能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给孩子更好的指引。

第二个陷阱是内在孝道观念比较强的人,心中往往会秉持着许多“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或是“父母这样做都是为了我好”的观念,而一味把自己的感觉合理化。如果你内心这种架构比较强,可能你在剖析父母对你的负面影响上会比较困难。一开始我们就提及进行自我剖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去批判父母,我们的父母都已尽他们所能的去成为好的父母;这么做为的是要确确实实地了解我们生命里面究竟受了什么样的影响,进而去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其实,每一个人身上都带着许许多多、代代相传下来的观念与宿命,如果你能认真地看这本书、好好的做功课,通过自己不断的改变与成长,你将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父亲或是母亲;当你的生命品质开始发生变化,因为你一个人的改变,你的后代子孙也都会跟着改变,而这就是你在你的人生里所作的最大贡献,你的家庭也将受益无穷。

2.8 掌握非语言信息

找一些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用它来帮你找到一些童年回忆的蛛丝马迹。从照片中,你可以看看自己小时候常跟谁一起照相,或总是离谁比较远、比较有距离?在家里照相时你是什么表情?其他人又是什么表情?或是小时候的相片中是否总是少了一个人,那个人是谁,是爸爸、妈妈或是兄弟姊妹??小时候的照片会刺激你对童年时期的一些回忆。你也可以找几位同样在看这本书的知心好友,共同分享彼此童年时的照片,一边在脑中浮现出小时候的画面,作视觉化的练习,一边与朋友分享你童年时发生过的一些事情。勾起童年时的回忆,对有些人而言,是温馨而愉悦的;也可能是痛楚不堪回首,不管如何,这都将是一趟有意义的回溯之旅。

做自我剖析时,最好能找一个绝对安静的地方,尽可能不要受到任何打扰,进行剖析时要注意的是信息的传递:语言的内容只占整体信息的百分之七,情绪与声调占百分之四十八,而肢体则占了百分之四十五。当语言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与情绪或肢体的部分互相抵触时,这就是所谓的“双重信息”。

比如在小时候,你跟妈妈说你想要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出去玩,这时妈妈可能会用很不耐烦或很生气的口气回答说:“去呀!你尽管去呀!”表面上是叫你去,可是藏在这话背后的情绪却和说出采的话完全相反。孩子长大后遇到双重信息时,就会感到很无力。又如小时候当你打破碗时,父母可能都不责备你也不对你生气,只是用很失望的眼神看着你并对你摇摇头,其实这时你已经在接收来自父母对你的责备了。所以,当你在剖析时请特别注意那些非语言的部分,因为两者加起来占了整体信息的百分之九十三。

如果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又与他的肢体行为互相冲突时,这时候你会相信哪个部分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才是真实的?比如有个流氓大声地对另外一个人喊着:“×××!有胆你就给

我过来,老子才不怕你!”可是当他一边说话时,身体却一边往后退??

在这个例子里你看到的是什么?其实,身体所透露出的信息往往是最真实、最不会说谎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完形治疗团体里,我身为一个团体催化员,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在帮助学员觉察他在语言中所没有表达出来的信息。所以,这百分之九十三的部分才是你真正要去了解和面对的部分,通过自我剖析,我们可以找到原点,即原始的创伤,能觉察到这一层次,就已走在康复的疗程了。且唯有在你认为改变是可能的,有心想要改变,才是一切愿景的第一步。

2.9 人格基本架构

每一个个体要成长、成熟到圆融自在的境界,都要经过很多痛苦的试炼与生命大跃进,而这往上跃进的重点在于觉知力,在每一个当下,你该如何为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情绪负起责任?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与周遭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你是否带着觉知去了解人、事、时、地、物随时都在变迁?中国的易经提到“三易”——变易、简易、不易是循序而渐进的,周遭的一切,包括你内在的情感都在变,每一个当下都不同。

你能否看到周遭的变易与互动,对这一切变易都了然于心?一开始可能要用很多的能量,可是后来会变得愈来愈容易,你不需要用太多的头脑去想,已转变成你生命的能力,自然可透析周遭人事物,不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进入对人性深层的领悟。

提升觉知从自身着手是最好的入门,在进入自我人格重塑之前,先介绍T.A,也就是“交流分析学派”中的人格架构。在这个学派中将人格分为三大部分:①P父母(Parent);②A成人(Adult),③C小孩(Child)。我们的意识就如一座冰山一般,浮出的冰山代表的是理性与认知的部分,亦即成人(A)的部分;而海面下的冰山就如我们的潜意识一般,它包括了内在的需求、情绪和观念三个部分。其中内在孩童所代表的是情绪和需求的部分;而父母(P)则代表我们的价值观和观念的部分。

如果仔细去探究的话,我们的人格中又包含或内化了许多人的PAC(父母、成人、小孩),诸如你父亲的PAC、你母亲的PAC、阿公阿妈的PAC、学校老师的PAC??这么多人的父母、成人、小孩三部分人格特质都记录在我们的生命里面,包括他们处理事情的态度,甚至表达情绪和情感的方式??

小时候你不听话时妈妈对待你的态度,是否就跟你现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一样?或是有一天先生突然告诉你:“喂!你讲话的口气实在像你妈耶!”在我们小时候与父母之间互动的经验和影像,会清清楚楚地记录在我们的生命里面。

我们会将父母所有的言行举止、价值标准??都纳入我们的观念、头脑里;而内在孩童的那些恐惧和悲伤的部分,则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自我状态(Ego State)正负向特质

支配、控制(C P)

理想/批判、责备

良心/主观意识强

正义感/严肃

责任感/偏见

权威/权力

道德感/要求(完美)

自律性/给自己或身边的人压力 养育、保护(N P)

关怀/过度保护

安慰/溺爱

同情/默认

保护/爱管闲事

容许/哕唆

承认/唠叨 成人、理性(A)

知性、理性/对科学的盲信

生存良好的/无视于自然

适应手段/以自己为中心

重情报的搜集/物质主义

冷静的计算/冷漠

判断/自私

现状的分析/无感情 顺应社会化(AC)

忍耐/情绪控制

学习/消极的应对

妥协/束缚自己

照他人期待/慎重

努力扮演好人/无进取心

合作、协调/欠缺主体性 自由任性(F C)

天真浪漫/冲动的

自然随性/任性(自我)

自由的感情/旁若无人

爱表现/责任感不足

直觉力/不实际

积极/缺协调性

创造力/不擅组织

2.10 平衡生命的能量

一个完整的人格,生命中PAC的特质应能互相协调,取长补短,不至于过分偏颇;但有时要在经历挫折或伤痛之后,才能学会调整失控的发展。及早看到各种特质在你生命中具有的能量,才有更进一步可能去整理、去反省,甚至去转化。

人格特质再加以细分,P可分为CP与NP;C可分为FC、AC、RC。

所谓CP(Critical Parent)意即支配、控制与教导的父母;而NP(Nurturing Parent)意即滋润、养育与保护的父母。父母对孩子的两大功能,一是教育、支配与控制;一是保护、养育孩子长大,因此,在成长过程中,这两个部分也跟着进入我们的生命里。

例如一些很会自我控制、特别讲求道德义气、正义感十足的人,他们的CP掌控特质比较强;而那些富有同情心、很懂得去照顾别人、了解别人感受的人,是NP滋养特质比较强的人。 图中的A成人(Adult)代表的是理性。许多人具有分析、推理、逻辑、思考的能力,能够很清楚、不带任何情绪或成见地看见事情的真相??这些都是属于A里面非常好的特质;可是,如果一个人A的能力特别强,却缺少了P与C的特质,这个人可能会变成电脑型的人物,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显得十分冷漠,而且缺少温暖的交流和关心??

其实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身上并没有A的部分(理性的部分),可是内在却有直觉的部分,便是理性的前身LP(Little Professor),这个LP本身所代表的是直觉,远超过我们身上分析、思考和逻辑的能力;因为直觉本身非常聪明,所以用“小教授”的名字来称呼它。渐渐长大成人以后,这个“小教授”就发展成为我们内在理性与A的部分。

接下来谈FC(Free Child),它代表的是我们内在自由孩童的部分,是我们刚来到这个世上本来的生命样貌,那时生命的能量是流动、敞开且自由的,我们对于身边的一切信息毫无选择地接受,并随着本能与周遭的环境应对、接触,生命里充满了流动与变化??

FC是直觉、创造力与快乐的根源。FC愈强的人愈能感觉到快乐,而FC愈弱的人,生命里会渐渐失去欢乐的能力。当然,如果一个人FC太强,缺少A与CP的能力,则自制与理性控制的能力会比较差,在他的个性里,会比较孩子气、行事时而显得冲动而任性??其实FC本身是一股很美而且很重要的能量,是所有生命能量的源泉与生命力的展现。

AC是Adapted Child的意思,是我们为了要顺应社会的环境、文化、习惯所发展出来的部分,我们将之称为顺应的、适应的孩童。如果在孩提时期,我们将内在自由而流动的FC展现出来,遭到“父母”以及外在环境的禁止与挫折时,内在的AC能量便逐渐发展出来。为了要继续生存在这个社会上,渐渐地,我们学会了顺应、不照着自己本来的意思去过日子,也正因为如此,AC能力比较强的人,为人会比较随和,与人协调、合作的能力也比较强,会懂得去倾听别人内在的声音并乐于与人配合,但负面的特质是他会变得比较没有主见,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总是委屈求全,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和意见,总觉得别人的意见比自己来得重要。

RC(Resisted Child)所代表的是抗拒、叛逆的孩童。小时候每当我们FC的能量一呈现,却立刻在周遭的环境中受挫时,内在AC的部分便会开始发挥作用,引导我们去顺应、配合这个社会的要求,FC的部分便被压抑下来,但那股力量会使我们想要与周遭的环境对抗,于是就形成所谓RC的能量。这股能量有时会直接以攻击性、侵略性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有些时候则会使用一些间接的方式表达它的反抗。

其实,有许多青少年并不是因为到了青春期才叛逆的,而是他在学习顺应的过程中已经累积了许许多多RC的能量。如果你稍稍注意会发现有些孩子虽然只有三四岁,但是每当你强迫他去做一些他不喜欢的事情时,虽然表面上答应你,可是动作或情绪却显得较往常迟缓、低落??事实上就在这种心不甘情不愿的过程中,RC已经在他的内在逐渐形成了,只是当我们到了青少年时期,由于身材、体形渐渐成人化,那时,我们的第二性征与性能量都开始发展,而我们也较童年时期更有操纵环境的能力,所以在青少年发育的这个时期,我们会试图把自我再一次地活出来,因此,通常我们都会觉得青少年时期是最叛逆的,事实上,那股叛逆性是早在孩童时期就已经逐渐累积形成的。

基本上说来,这六个能量(CP、NP、A、FC、AC、RC),除了RC是完全没有正面价值以外,其他五个能量都是我们生命里必要的部分,无论我们缺少哪个部分都是不健康的。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是他能够因时、因地具备这五种完整的人格,并在任何一个时候展现适当的部分。因此,往后在你做自我剖析时,我会经常提到PAC这几个部分,读者在读本书时,可以进一步地去做更深入的探讨与了解。

(注:本书附录有PAC自我人格诊断问卷,你可以在完成自我剖析之后再比对你的人格特质曲线,互相印证觉察的准确度。)

第三章 孙悟空的紧箍咒(禁制令)

禁止令(stopper)形成的原因,是小时候我们从内在发出自然的需求、欲望或感情时,却受到父母长辈们的禁止,常常陷入一种不自由、被束缚的状态,因而失去了原有的活泼与自在;于是,就在那个时刻起,禁止令进入了我们幼小、单纯的生命之中。

我们大约会在三到五岁时开始接受禁止令,因为那时父母觉得孩子听得懂了,或觉得孩子不教就快来不及了。禁止令的发生最初是父母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而形成的,因为孩子不懂得死亡,不了解生命里面存在着许多的不安和危险,他们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充满了新鲜、好奇和极度想要前去探索的兴趣,因此,父母亲往往会为了孩子的安全而不准他去做这、做那??于是,禁止令便逐渐地、一点一滴地进入了我们的生命。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西游记》的故事?孙悟空象征的就是小孩子的部分,即FC(Free Child)。在西游记的故事里,孙悟空总是非常活泼好动并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而唐三藏

是P,所代表的是父母的部分。他有很强烈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每当孙悟空不听话时,他就会念紧箍咒——“禁止令”,限制孙悟空生命里活泼、自在、任性的本性。因此禁止令所代表的,就是每当我们想要去展现生命内部那个天真、率性的自己时,内在就会出现一股更强大的力量阻止它。

影响我们非常深的有下列十二个禁止令,建议读者认真去觉察这些禁止令对你目前生活的影响有多深。

3.1 不要存在

这是第一个要命的禁止令。不要存在的禁止令,来自孩童时期被体罚、羞辱、忽视的经历;在他人面前被罚跪、斥责、感受到羞辱时,会恨不得有个地洞可以钻下、希望自己消失。甚至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你干脆死了算了!养你这个孩子实在没用,我应该在你出生时就把你弄死的!”父母亲用冷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会使你觉得自己的存在对父母而言无足轻重、可有可无,感受不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宝贵和重要。在心理上,父母亲给孩子最大的伤害就是漠视——把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收回来,让孩子觉得你不再爱他。于是,这个“不要存在”的禁止令就在这些状况下进入了我们的生命。

当意识里有这个“不要存在”的禁止令时,是造成个人想要自杀的最主要根源,或者常常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点意义,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要继续活下去??而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总是觉得自己无足轻重,害怕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认为自己的存在是多余且不必要的;每当做错事情而影响别人时,心里会有很深的自责,并且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当然,也有一些反动力量(RC)特别强的人,为了要抗拒这种宿命或避开那种令人无法忍受的自我批判,会将自己震荡到另一个极端而刻意凸显自己的重要。他们会不断地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好、最有价值的!”他们处处表现出自己很行、很能干的一面,并把自己塑造成无敌铁金刚,表现出一副什么事都难不倒他的样子。很用力、很辛苦地在过活,希望所有人都看得到他的存在。

凡是反动力量将一个人原本处在的负面状态震荡到看似正面的状态时,这样的人往往会使周遭的人感到十分的压迫与不自在。其实,真正的自信与因为内在的反动而表现出的极端自信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在自然的环境中被爱、被滋润、被尊重、被细心照顾的孩子,内在会有很高的自我价值感,他不会给周遭的人带来压力和不舒服,他会懂得尊敬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不会去控制、操纵或支配别人。

个案1:学员分享(男,25岁,工程师)

从小,因为我们家兄弟姊妹众多,父母又忙于做生意,使我觉得自己的存在对父母或对整个家庭而言一直是可有可无的,在成长过程里我一点也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对父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记得在中学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关于生命与存在的事情,那个时候我常常想,也许有一天我自杀了,父母才会真正注意到我存在的宝贵和重要。长大之后对我的影响是:我经常在团体里、人群中将自己隐藏起来,我总认为自己的存在是多余且不必要的?? 个案2:学员分享(女,28岁,自由业)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我之前是四个哥哥,我的出生似乎一点都不受重视,大约五六岁时有一次已是晚上十二点过后,我被关在屋子外,可是没有人注意到,也没有人在找我,我就很生气,干脆蹲在门口,让他们来找我。这种影响很严重,有时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常会有想自杀的念头,因为在人群中要很用力地表现,人家才会感觉到你的存在,我好像空气一样存在着。而且小时候因为家里贫穷,母亲又忙碌,我常常挨饿,长大后产生厌食的现象,因为吃是为了维持生命,不吃代表一种对生命的抗议,不要存在对我的制约非常深。

3.2 不要当自己

这是第二个禁止令。有些人并不是被期待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比如父母原本想生男孩,结果却生了个女孩,或是他们原本期待添个女儿,却生了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有很高的期许,所以每当你展现自己的时候,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看过你、正视你的需求,他们总是用自己理想中孩子应该表现的样子来评断你。如果你符合他们心目中对你的期待,就会给你许多赞美和鼓励,如果你不符合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小孩模样,就给你责罚与批判。还有当你流露自然的情感与需求时,父母会用应该来要求你。在这样一次次的互动过程中,这个“不要当自己”的禁止令,就渐渐进入了你的生命,为了要得到父母的赞美和夸奖,你愈来愈远离本来的自己,而成为父母所期待的样子。

这个禁止令对我们的影响是,每当你真实的情感和需求浮现时,心里便会有很深的恐惧感同时出现,你觉得自己如果表达出内心真正的需求,别人一定会变得不再喜欢你,而破坏了你与对方之间原本和谐、自在的关系。于是,在你的生命中,你渐渐懂得去迎合、讨好别人。 当然,也有一些人因为感觉这样刻意压抑自己实在太痛苦,而选择将自己反动到另一个极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变成一个不在乎别人感受的人。其实,用心理学的眼光来看,这两种极端的内在根源是源自于同等的伤害。有句话说:“自卑感造成的自大狂”,一个充满假自信的人和一个极度自卑的人其实是一样的,这种自信是那种强加训练与扩充出来的自信,而不是真正的自信。

一个真正有自信的人,确确实实、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他不需要去和别人比较。当别人称赞他时,他会觉得很开心,因为被称赞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可是,他也清楚自己并不会因为别人的称赞而变得更好;别人贬损他、责骂他时,他的心里会有些难过,因为被骂总是一件不太好受的事,但是他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责骂而贬损了自我的价值。

真正的自信来自于对自我的了解与接纳,当然,这个自我了解与自我接纳需要努力才能获得,许多书里提到的放下、原谅、平静、爱与慈悲等这些品质,是没有办法刻意做到的,唯有靠你不断地自我努力、成长与自我治疗,有一天,这个生命品质自然就来了,一如花开般地油然而生,没有一丝一毫勉强。很多人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希望自己可以速成、可以马上变成一个完美的人,而忘记了自我成长这条道路是要靠自己实实在在一步步去经历、去学习的。 个案1:学员分享(女,22岁,服务业)

我们家总共有六个小孩子(一男五女),我妈会接连着生这么多女儿的原因就是因为想要再生个男孩,所以我记得从小我就被要求要像男孩子一样帮忙承担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我感觉他们都希望我要像个男孩子。这长大之后对我的影响是:我变得很难将自己女性特质的部分展现出来,而且很容易就去迎合别人对我的期待和要求,而对于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却没有勇气,也无法很自然地去做。

个案2;学员分享(女,28岁,企业主管)

我的母亲是典型的教育妈妈,因为我是女孩子,她要求我要注意每一个细节,例如拿筷子的姿势、走路的样子,因为从小被要求惯了,变成我也很在乎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人际关系上很在个别人对我的看法,过得很不快乐,我曾离家出走,也曾自杀过,小时很希望自己快点长大,有独立自主权,而长大后对自己及周遭的人要求都很严苛,仍然有很大的挫折感。

3.3 不要亲近

这是第三个禁止令。有些父母本身非常不善于和孩子有亲密的肢体接触,如拥抱、亲吻。小时候,父母亲愈少与你有肢体上的接触,这个“不要亲近”的禁止令对你的影响就愈大。或者有些时候父母无心的一些举止,比如当妈妈在厨房里忙得焦头烂额,油正在锅子里滚着,就在妈妈要把鱼丢下锅的时候,你因为没有人陪你玩,跑到厨房来对妈妈说:“妈妈,我一个人在外面好无聊啊!你可不可以陪我玩?”而妈妈在厨房里忙得又急又热,便大声地回你:

“走开啦!你没有看到妈妈正在忙呀?”类似这样的状况很可能发生在你小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周遭的父母长辈们不自觉地就让我们接受到这样的信息,成人在焦虑状况下无心的呵斥,孩子可能诠释为“不要亲近”的信息。

有一次我在飞机上看到一位母亲在喂孩子吃奶,那个孩子一面吃奶,一面用手触摸他妈妈的乳房,而那位妈妈很坦然、很自在地接受孩子对她的抚弄和触摸,这个时候我突然觉得那个吃奶的孩子实在非常幸福。

这个“不要亲近”的禁止令对我们长大之后的影响是:我们会有与人接近或接触上的困扰,尤其是那些你愈喜欢或是愈有权威的人,你在与他们接近时,心中会感到十分害怕和紧张。 一个被爱、被敬重、在充分滋润下长大的个体,所展现出来的自信及亲密度,与经过疗程、自我努力后达到自信的人是不同的,后者会让人感到其中的辛苦、不自然,一个被尊重长大的人可以很自然的与人亲近,也会尊重别人的界线,这两者是有很大差别的。颉颃禁止令的人,其原始创伤仍在,常常过一阵子又会掉回原点,所以在成长这个道路上,很重要的是接触自己每一个真实的片刻,我现在还是什么就是什么,先了解与承认这事实,就是一个起步。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用自己期许的生命品质来代替真相,很努力想成为自己期许的人,如果我们把现有具生命力的东西压到意识底层,那些被压抑的部分有一天会反扑、爆发的,这在关系里绝非建设性的。

个案1:学员分享(女,19岁,学生)

我总是感到我跟爸爸或哥哥之间一直很难亲近,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就被要求要像个男孩,我心里对于这个部分一直感到很愤怒、很抗拒,因此也造成了我和父兄之间一直有解不开的心结与距离感。这个不要亲近的禁止令对我现在的影响是:我不管是在两性或同性关系上总是一再地卡在亲近后又想疏离的问题上,我无法与人在心理上或肢体上真正地亲近。 个案2:学员分享(女,26岁,广告专员)

我的爸妈很少抱我,当我看到电视上家人亲密的镜头,我会要求他们抱我,可是父母会说:“那你去当他们家的小孩好了!”让我觉得自讨没趣。

还有一次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阴道发炎,我爸爸帮我擦药,我很直觉地说:“很舒服,爸爸你明天还要帮我擦呀!”我爸爸大概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妈妈,我妈妈是很急性子的人,什么事情都要快速解决,我觉得那天她是特别耐着性子、很平静地边洗澡边问我:“爸爸怎么帮你擦?爸爸对你怎样??”我觉得那件事很怪,长大后我回想起来,她的心态可能想找出我爸爸对我做了什么,而不是关心我的状况。这件事以后我爸爸再也没有帮我擦药,与我的距离也愈来愈远,愈来愈难亲近。

这对我的影响是:长大以后我在两性关系上不大敢表达自己的喜好,我的感觉是我不说实话反而能维持一份关系,因为我不敢确定表达后对方的反应。我会很讨厌我爸爸那类型的男人,只要样子跟他长得很像,年纪三四十岁、很严肃,职业是老师的男性我都会去避开。

3.4 不要属于我们

第四个禁止令是“不要属于我们”。如果小时候你的父母比较偏心,而你刚好又不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那个人,小时候你甚至曾经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否则的话为什么有时父母也许只是开一些玩笑说:“你根本不像我们的孩子。”也或许你小时候有被兄弟姐妹、其他小朋友排斥的经验。你的生命里就开始会有这个“不要属于我们”的禁止令。比如每次父母在分橘子给你和兄弟姐妹时,通常都一样多,可是恰巧有一次你少分了一片,于是你就开始怀疑父母是不是比较不爱你,而这个“不要属于我们”的禁止令便开始在你的生命中产生了强化作用,你会不断的去搜集父母对你比较不好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与怀疑。

长大之后,这个禁止令对我们的影响是:我们很难有归属感。在团体里、人群中,或是在你

与别人的互动关系上,你总是感到与人格格不入。

比如说,有些人一进入一个企业或是一家公司里,他就马上可以很自然的把公司当成家,并且很快地融入整个企业的团体里;可是有些人在公司工作了三、五年之后,仍然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企业体。就像有些女人已经结婚十几年,却还是觉得自己在先生的家中像个外人似的;但是却也有一些女性出嫁之后便很快地融入了先生的家庭里,与婆婆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母亲与亲生女儿一样的亲密。这个不要属于我们的禁止令造成了其中的一些差异。 个案:学员分享(女,24岁,会计)

从我小时候我就觉得在我们家中爸爸妈妈最疼、最重视的人是哥哥,因为他是唯一的男孩子,所以他在家中一直都很受宠,他似乎不必担负什么责任就可以得到父母对他的注意和关心。我发觉这个部分影响到我进入社会工作时,很难真正地融入一个团体或公司里面,尽管我在那里已经工作三四年了,而我却还是觉得与同事之间格格不入??

3.5 不要长大

这是第五个禁止令。有些常常被夸为天真、可爱的人,尤其是老幺特别容易有这个“不要长大”的禁止令。另外有些父母很需要孩子需要他们,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才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生命很有价值,所以,每次你要自己独立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会被否定;可是,当你选择倚赖父母、听从他们给你的意见、照他们所安排的路走时,反而能够从父母那儿得到肯定和认同。

我的母亲最近开始面临这种不再被孩子需要的强烈恐惧感。她是长女,从小就必须照顾弟妹,并肩负起全家人的生计,后来她结了婚,很辛苦地养育我们五个孩子长大成人,在她的生命里,她觉得她的自我价值感就是在不断地付出中建立起来,所以当我们这些孩子都长大成人了,她就开始觉得自己不再被人需要,而她过去所建立起来的自我价值感也随着我们的长大一点一滴地崩溃瓦解了。

这个禁止令对我们长大之后的影响是:我们会比较倚赖、比较优柔寡断,遇到问题时,很容易选择逃避退缩的方式,害怕承担责任与面对问题。但是,有一些人当他内在的力量造成反动时,他会变得承担过多的责任,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又因为他很讨厌自己内在优柔寡断的部分,所以在作决定或作决策时,往往变得很冲动、草率。

个案1:学员分享(男,27岁,服务业)

在家中我排行老幺,我觉得我的父母有时会要求我要成为一个行事成熟、独立自主的人,可是,每当我要为自己作决定时,他们却对我有许多的不信任和担心,我觉得他们很不信任、很不肯定我的能力,所以现在当我面临一个比较重大的抉择或决定时,我很难信任自己的判断,总是要一再地询问很多人的意见才敢下决定。

个案2:学员分享(女,30岁,银行专员)

我是长女,下面有两个弟弟,从小父母非常疼我,很多生活中的事都帮我安排妥帖,我也很习惯什么事情都依靠他们,我会害怕长大后要承担很多的责任,于是我在选择男友时,我的对象要具备很多的能力,要能承担我的倚赖、满足我的需求,其实很多事我可以自己做,可是我潜意识会觉得不要长大,才可以被人呵护。

3.6 不要像个孩子

第六个禁止令是“不要像个孩子”。这个禁止令看起来跟第五个禁止令好像是互相矛盾,但如果这两个禁止令同时都很明显地在你身上出现的话,请不要怀疑。因为在你家庭中的父母长辈们可能给你不同的管教方式,以至于你同时拥有这两个禁止令。例如,在你家中,奶奶特别疼你,所以在她眼中,你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似的;可是,你的父母却常常要求你不要像个孩子般的让他们操心,他们希望你能够长大、成熟一些。这是形成两个禁止令同时存

在的原因,请不用担心。

这个“不要像个孩子”的禁止令,形成在你童年时期,每当你展现出孩子般活泼、自在、好动的本性时,却遭到父母严厉的斥责与喝阻,于是,这个禁止令就开始进入你童稚幼小的生命。通常,“不要像个孩子”这个禁止令,会特别容易出现在长子或长女身上,父母亲会经常告诫家中的老大要懂得料理家事、照顾弟妹,或是要当弟弟妹妹的榜样??

当这个禁止令进入我们的生命,对我们长大之后的影响是:我们会变得很难快乐起来,因为在孩提时期,内在那个快乐的本质已经一点一滴地被这个禁止令给扼杀了。

个案:学员分享(女,38岁,小学教师)

小时候因为父母忙于做生意,所以每当我下课放学回家时,还必须帮忙煮饭、做家事??因此在我的感觉里,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童年都被这些烦琐的家事给剥夺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邻居的小朋友在外面玩游戏。而这个禁止令对我现在的影响是:我觉得自己不是很容易感到快乐,整个人总是闷闷的。

3.7 不要健康

这是第七个禁止令。你以为你身体上的不健康完全是因为生理的关系吗?也许是你的父母在你很小的时候就给了你不要健康的暗示。因为当你身体健康时,他们很少给你注意和关心,可是每次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你特别好,陪在你身边说故事给你听、削苹果给你吃等。你为了获得父母对你持续的注意和关心,你可能选择让自己成为一个体弱多病、欠缺生命活力的人。成长之后,尤其在人生面临困境、挫折、失意、难题时,各种不同的病痛都会逐一地浮现。

个案:学员分享(女,20岁,学生)

由于我们家小孩子很多,所以从小我就学会用生病来获得父母的关心和注意。我还记得自己五岁时,有一天晚上发烧,结果妈妈在床边照顾我一整个晚上,我感觉到她细心的照顾和母爱的温暖,从此以后我便立志要做个常常生病的小孩。母亲因为我的身体不好,会要求哥哥姐姐特别照顾我,不要和我争执,让我享有很多特权。

3.8 不要正常

第八个禁止令是“不要正常”。小时候,每当你表现得很正常,却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和关心,可是每次你一歇斯底里或情绪表达比较强烈时,你就会被注意、被关心。事实上,有许多孩子早就知道该如何“利用”自己的愤怒或情绪来控制父母。当你行为一切如常时,得不到任何的关心,而当你吵架、打架、夜归、被邻居或老师告状时,父母亲就会特别为你花时间排解,关心你、了解你。

如果我们有“不要正常”的禁止令,对长大后的影响是:会比较情绪化,也会比较喜欢以夸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有这个禁止令的人,会比较容易被某一种情绪抓住,并深深地沉溺其中而无法自拔。

个案1:学员分享(女,37岁,保险营业员)

从小,我就是一个比较会压抑自己情绪的人,我总是一再地累积不舒服的感觉,直到我真的忍不住就一次爆发出来。而这个时候,我觉得不管是父母或是我周遭的朋友都会变得比较注意我的存在和我的感觉。在我的前一次婚姻,我也是百般隐忍种种不满,在一次情绪爆发后,前夫用掌掴我,我就再也没有回头了。

个案2:学员分享(女,40岁,业务员)

从小我就觉得父母亲不大懂我的感受,于是我的表现比较叛逆、不正常,我要让他们担心。像后来与男友未婚生子,不断让父母操心、伤心,也让我与父母的联结一直很深,我始终保有他们的呵护。

3.9 不要成功

第九个禁止令是“不要成功”。我们常以为自己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成功完全是因为机运不好,其实可能是“不要成功”这个禁止令进入了你的生命,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使你一辈子都徘徊在成功的门外。在孩提时期,当你很得意地完成了一件作品,得到的却是父母对你的批评与苛责时,你内在那种需要被赞赏、被肯定的感觉无法被满足,就在这个时候,这个禁止令便开始进驻了你的心灵,于是,在你生命内部很深的地方,你会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成功、不要有成就。比方说:你很用功地准备考试,结果隔天考了九十五分的好成绩,于是你得意扬扬地跑回家,心想这次一定能够得到妈妈的称赞,这时妈妈却摇头对你说:“唉!如果你这题再做对的话,你就考一百分了呀!你怎么会这么不小心呢?”一个完成一件事就充分被赞赏的孩子,会对人生、对成功充满希望和喜悦;相反地,如果一个孩子在努力用功之后,换得的却是父母的批评、责骂,在潜意识中,他会不自觉地去拒绝生命中任何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当然,这个部分是绝对无法用头脑觉察到的。

而这个禁止令对我们往后人生的影响是:我们愈渴望、愈努力想要成功时,却总是缺少临门一脚。比如说:愈接近成功时,心里的担心、害怕就愈源源不绝地涌现出来,甚至在经济状况或人际关系的互动中也都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出现,于是,我们的人生就这样一次次地在成功的门前止步、失足;或者是你彻头彻尾地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成功,一事无成就是你的宿命。

个案1:学员分享(女,28岁,设计人员)

我记得四年级时,有一次数学考了九十八分,我得意扬扬地跑回家告诉妈妈这件事,结果我妈却指责我怎么那么不小心??从那次之后我便不再把自己认为得意的事告诉妈妈了,其实我一直想得到她的肯定和赞赏,可是每每接收到的却是她对我的苛责。长大之后对我的影响是:我会很努力地企图去完成一件作品或一件事情,可是每次到了快要完成的时候,不知怎的,我便突然开始想要停顿下来,觉得自己一点想去完成的动力都没有。

个案2:学员分享(男,31岁,电脑业)

我家有五个兄弟,我排行老幺,在众多兄弟里,我没有比较特别,小时候有些事情,本来完成时很有成就感,我很在意,可是父母却没有给予任何认同或夸赞,久而久之,我也觉得自己没什么,再怎么做都一样。现在在做事之前会有很多犹豫,欠缺完成的动力,也会害怕失败,认为没有达到标准就是失败。

3.10 不要重要

这是第十个禁止令。如果在长大的过程中,父母很少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也没有让我们了解我们对他们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就可能会产生“不要重要”的禁止令。

想想看,如果在你小的时候,身边的父母长辈们就不断地告诉你,你的存在对他们而言是何等重要,你现在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拥有何种成就?

相信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就曾经有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出生充满了传奇:虽然出生在马槽,但是有远从东方来的三位智者,他们带着乳香和黄金前来进贡,甚至亲自亲吻他的脚趾、帮他洗澡??这个婴儿打从出生就被父母当做神一般地对待,享尽了父母的呵护及疼爱,因为生命里没有这个“不要重要”的禁止令,所以,在他的一生里行了多少的神迹,拥有比一般人更多、更强的能力??

其实,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具备像耶稣拥有的潜质和能力,只是这个“不要重要”的禁止令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意识,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对父母的可贵与重要。 长大之后,这个禁止令的影响是:我们会经常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微不足道,尤其是有机会担任重要的角色或负担更大的责任时,内心会感到非常恐惧、胆怯,害怕成为众人注目的焦

点,并很难坦然接受别人的赞美与夸奖。

当我知道这个禁止令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是如此巨大时,在我和女儿的互动关系中,我会常常告诉她们,她们是老天爷赐给我最宝贵的礼物。因为有了她们,我享受到一个父亲对子女负起责任时的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我人生最挫败、最悲伤的时候,我的女儿无数次帮助我重振精神,我让她们知道,她们的生命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因为我从小就没享受过父爱,她们让我有机会学习如何去当一个父亲,使我的生命更加的丰富、完整。

个案:学员分享(女,33岁,家庭主妇)

我父母都是那种很传统的人,他们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几乎不曾对我表达过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在乎,所以,我常常觉得自己是很渺小的。这个禁止令对我长大之后的影响是:我并不是很习惯站在人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为我心里很害怕成为别人注意的对象。我也不认为自己有权利去争取我喜欢的东西,在婚姻中吸引的是一位个性霸气的先生,任何事都必须经过他的同意,使我更加深了自己微不足道的感觉。

3.11 不要思考

这是第十一个禁止令。你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或没有创造力是天生的吗?其实,也许在你还是个小孩的时候,你曾经非常好奇,对什么事情都很用心、很认真地去思考和探索,可是当你在思考或发问的时候,却没有得到父母给你的鼓励和回应,于是,在往后的生命历程里,你渐渐地就陷入了这个“不要思考”的禁止令当中。

在你长大之后,这个禁止令对你的影响是:你变得不太使用脑筋,一旦有人要求你动脑去思索一些较为细密或周严的计划时,你一想到这些就会开始头痛并心生抗拒。

其实,在我带领团体的这几年里,我清清楚楚地看到许多来上课的学员身上就有这个“不要思考”的禁止令。在我的工作坊里,每当我提出问题想要得知他们心中真正的想法和意见时,他们总是连想都不想地就告诉我说:“我不知道啊!”接着他们的脸上就会露出一副渴望我给他们答案的殷切表情??

事实上,在我带团体这么多年的经验里,我认为一个真正对你有帮助的老师不会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办,他只会很有耐心地帮助你觉察、求得自己生命内部的智慧,让你真正懂得如何从痛苦和困顿当中走出来。就一个治疗师的角色而言,我耗费了最多的能量在要求自己不直接告诉学员他该如何解决困扰,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也像其他所谓“师父”一般为人指点迷津,或许身边的信徒会愈来愈多,我会像个大师般地受人尊敬、受人崇拜,可是,身边的人却会变得愈来愈无能??所以,如果在你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凡事都要指点你的老师,请你赶快逃开。

个案1:学员分享(男,35岁,企划组长)

这个禁止令对我的影响比较少,因为在小学的时候,我很幸运地碰到了一位启发我思考的好老师,所以在我现在的生活或工作里,我擅长去想一些比较创新、活泼的点子。 个案2:学员分享(女,22岁,服务业)

记得很小的时候喜欢问父母:“为什么?”父母总回答:“想那么多干什么?你就照着爸妈的说法去做就没错了!”而学校的老师也只是要求我们背东西而不必去理解,养成我凡事不会深入探究的个性,结果现在碰到状况时常感慌乱,不知该如何解决问题,逻辑与因果概念很差。

3.12 不要感觉

第十二个禁止令是“不要感觉”。20世纪末期最大的反讽,就是人类终于发现感觉比理性重要,但在过去几百年的历史里,几乎都认为“感觉无用论”,有情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许多人从小在表达感觉上备受挫折;有些父母把情绪视为毒蛇猛兽,他们没有办法自然地接受

孩子内心真实的情绪展现,所以每当孩子自由表达内在的感觉和需求时,他们会用各种方法去扼杀或阻止孩子将真实的情绪流露出来。

比如说孩子在悲伤或难过时,有的父母会用交易的方式告诉孩子:“你不要哭了啊!妈妈明天带你去动物园玩??”或是说:“你不哭的话,妈妈就买玩具给你??”另外也有一些父母会用恐吓的语句对孩子说:“你再哭看看!你再哭我就拿棍子打你!”亦或是用爱与温暖来停止孩子的悲伤,告诉孩子:“乖!妈妈疼!好了,不哭!不哭!”这种种管教行为的背后,都一再地透露出父母对孩子情绪表达的无言否定。

其实,当一个孩子在悲伤难过时,他所需要的只是你对他悲伤的了解与支持,你可以抱着他并静静地坐在他身边,告诉他:“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很伤心,那你愿不愿意跟妈妈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他一面感受到你对他的支持,一面可以充分地去体验自己的悲伤,完完全全地跟自己的情绪在一起。

根据一项心理学家的统计,孩子与父母亲的对话中,有百分之八十二在表达感觉:喜欢、讨厌或生气;父母亲回应孩子的话中,有百分之四十四在否定孩子的感觉,这是很可怕的一个数字。

这个禁止令最大的影响,就是限制了我们感觉的能力,感觉的敏锐度及察觉力都被限制住,很难对自己的真实感觉回应,当很多感觉出现时,只感到莫名的烦闷、焦虑,很难仔细分辨其中的感受,甚至只想刻意忽略,这样的禁止令在男人身上特别强烈,因为担心自己变得太有感觉、太过娘娘腔。

个案:学员分享(男,42岁,人事主管)

我爸爸是一个什么情绪都往肚里吞的人,所以我记得自己小时候不论是在哭或是在表达自己的愤怒时,他总会要我忍住自己的情绪,不准我哭出声来。长大之后对我的影响是:每当我心里有一些情绪产生时,我总会用i比判的方式不让那些情绪宣泄出来。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理性的人,可是我的阴晴不定会在家中表露,造成妻子儿女与我的疏离。

3.13 看清自我真貌

我们可以通过某些努力,去淬炼生命中的品质,如何点点滴滴在生活上去累积,且不忘随时去反省检查,这在成长道路上是很重要的。有一个理想的自我是很棒的,可是清楚地知道自我真貌,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的距离还要做多少努力,这一点很重要。只接受理想中的我,或故意不去看真实的自我,是很危险的事情,对生命会是很大的压力与鞭笞,所以成长的起步就是先了解你自己所在的位置,因而在重塑心灵的旅程上,鼓励你先从阻碍能量展现最强的禁止令开始剖析。

你的生命中究竟有多少个深深影响你的禁止令?这个禁止令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父母曾经用怎样的言辞和态度对待过你,使你的内在形成这样一个禁止令?而这个禁止令对你现在的人格、工作或人际相处又有什么影响?

在进行自我剖析时,有时候你可能会找不到某些禁止令形成的原因;你也可能不清楚或遗忘了小时候父母曾经如何地对待过你。倘若你童年时的记忆大部分都已经淡忘,就将觉知的重点放在这个禁止令对你现在人格的影响上。

下列的心情探索笔记可以协助你整理思绪,先记下每一项禁止令对你影响的强度,可以用一到十分来评估,影响你愈深的禁止令给予愈高的分数。再进一步思索感受的源头及目前对你生活各层面的影响。接下来每一章也会有心情探索笔记,不必急于读完全书,诚如我在序言中所言,这是一本必须由你来完成、来丰富它的书,确实记录下你的自我觉察,最后你可以更清楚自己的人格特质,及它们形成的原因,进而更懂得掌握自己所要的表现形态。

3.14 心情探索笔记

1.不要存在??( )分

2.不要当自己??( )分

3.不要亲近??( )分

4.不要属于我们??( )分

5.不要长大??( )分

6.不要像个孩子??( )分

7.不要健康??( )分

8.不要正常??( )分

9.不要成功??( )分

10.不要重要??( )分

11.不要思考??( )分

12.不要感觉??( )分

第四章 马车夫之鞭(驱迫令)

有一则譬喻,对于心灵及自我的描述非常传神。

有一个马车夫,驾着一匹神采飞扬的骏马四处游逛,爱往哪个方向驰骋,就往哪个方向扬鞭奔驰,直到有一天身后突然传来车主的口谕:“停!”马车夫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并不是主人,只是有时得意忘形而逾越了分际。

马车夫代表着我们的自我,而真正的主人是心灵,有时自我驱使我们去追求许多属于外缘的东西,或因童年时期体验产生的巨大震撼、深刻烙痕,使我们一再陷溺在同样的应对模式中。 驱迫令就是这种不自觉、属于意识深层的驱力,与禁止令处于冻结的状态刚好相反,即使我们头脑与意识的部分知道自己不这样比较好,可是一不注意,没有用意志力去控制时,又掉入原来的模式。

驱迫令(driver)源起于童年时期,原本我们有自己的步调与韵律,每一个孩子可以很自然地让生命力流动,具有自己的处事智慧与生活步调。可是在与父母长辈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他们的言语、情绪、举止、态度,使我们内心产生一种后天、非本能的驱迫性感受。所谓驱迫性的感受就是:我应该如何、如果不的话会怎么样,在心中有一种非去做什么不可的驱力和冲动,这种驱力在生命里一直影响、支配着你的情感、思考和行为模式,使你无法获得真正的自在与从容。

当这种驱迫性的感受逐渐在生命中内化,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而成为一种驱迫令时,如影随形使我们的内心时时感到紧张、焦虑和压迫,而无法享受自然、愉悦的生活,长大后这股力量仍支配着我们。下列五个深具影响力的驱迫令,你可以进行自我的探索与评估。

4.1 快一点!

第一个影响我们的驱迫令是:“快一点!”(Hurry up!)

如果平常有这方面警觉的人,会发现自己吃饭的速度很快,我们知道吃饭时细嚼慢咽才能充分消化,比较健康,在你注意到的时候会刻意放慢速度,但一不小心,吃饭与说话的速度又不自觉地快了起来。或者你也知道很多事情要去享受当下的感觉,可是却发现自己一方面在挤牙膏,另一手却已迫不及待在转水龙头了,有时你会觉得你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应该给自己一个假期,可是真正放假时,脑筋却仍惦记着公事。

有一些内在焦虑、性格急切的父母,他们经常会催促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快一点,就拿从前我与女儿相处的情形来说,每当我要带她们出门的时候,我总是很快地换好衣服,并不时地走到女儿门前,催促她们动作快一点,后来,因为发现自己这个部分对孩子影响很大,便开始试着不去催促她们,每次我准备好时,就让自己坐在电视机前不停地转台以纾解内在的焦

虑和不安。不过虽然我不再用言语去催促她们,但是我的行为举止仍不断地对她们传达出一种驱迫性的感觉,她们依然可以从我这里接收到“要快!要快一点!”的驱迫令。

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亲的焦虑与急躁的个性,会很强烈地通过眼神、讲话的速度、腔调、言行举止呈现,孩子会很敏锐地捕捉到这种非语言的信息中所蕴涵的催逼性感觉。所以,我真的认为要改变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最好的办法是当你的生命品质改变了、当你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爸爸或妈妈时,孩子就会因为你的改变而成为一个更好的孩子。

至于这个驱迫令对我们长大之后的影响是:我们的内心会经常处于焦虑的状态,使我们很难真正放松下来。当我们要做一些比较精密的计划时,我们很难从容、周严地去作决策,自在、悠游的特质被剥夺了;会不断地在内心鞭策自己成为一个全速以赴的人,不容许自己有些许的停顿与暂缓。其实,受驱迫令影响愈强的人可能在物质生活或社会成就上获得较多的成功和肯定,但这些人在自己的心灵或身体健康上,却往往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 个案:学员分享(女,34岁,广播节目主持人)

小时候家里开杂货店,家中四个小孩总是要帮忙照顾生意,例如顾店、送货??父母总是以生意为优先,遇到需要送货时,总是以急切的声音,呼喊小孩去送货。

若有延迟,则受责备,再不然则以他们命苦,小孩不听话的口吻,让我们感到自责;甚至与隔壁邻居小孩作比较。有一次,在小学四年级时,跟哥哥在被父母催促下,心不甘情不愿地将米、汽水送至客户家中,可能路途中沿路敲打所致,汽水居然在客户家中爆开,哥哥受伤较严重,满手鲜血,我只是大腿割伤??虽此事让父母愧疚,但是在我心中早已烙下伤痕。 父母的生意我们从小就要分担与背负,赞美时少责备时多,尤其严厉的父亲更是不容许我们有丝毫差错,钱找错了或是称糖撒满地,总是看到他涨红的脸与凶悍的眼神,尤其他对妈妈更是严厉,她到店面顾店时不得延迟,若有延迟或听不见他的呼喊声,立刻来一顿“言语暴力”,所有的脏话全出笼??

从小到大,内在常有心神不宁的感觉,尽管外在给人从容不迫之感,但我深知,这是我努力刻意表现的结果,我的内在永远有一个严厉的声音在督促我“快一点!不然就遭殃了!”

4.2 要更努力

第二个驱迫令是:“要更努力!”(Try harder!)

这个驱迫令来自于要求完美、成就导向的父母。从小总是给你一个信息,你做得还不够,你还可以做得更好,与这种完美主义型的父母长期互动下来的结果,长大之后的影响是:总是觉得自己的努力还不够,会不断地追逐外在的成就感来建立自我的价值,一旦处于无事状态,内心便会出现一股强大的驱力,不断鞭策自己再去寻找下一个努力和挑战的目标。

这个“要更努力”的驱迫令使我们无法好好地享受生命里每一个片刻与过程,每当达成了一个目标或是完成一件事情时,很难让自己停下来,充分去享受那种完成事情的成就感与自我满足感,很难欣赏自己;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有刹那的喜悦,又会马上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驱策自己要继续前进和努力。于是,整个人生都是为了下一个片刻而计划、努力,无法好好去体验每一个当下的生命品质,每天吃饭时,忘了细细去品尝饭菜的香味,甚至没有仔细地去吃吃看口中的这一口饭与上一口饭的味道有什么不同,早上起床刷牙的时候,也没有好好地去感受一下牙膏在我们口中那种清凉、芬芳的气味和感觉,脑袋里想的都是等一下要做什么,或者今天要做些什么事。

像有的人去登山,非常努力地要达到山巅,克服千辛万苦抵达时,却无法静下心来享受万峦皆在足下的充实感,立刻计划着征服下一座山岳,这样的人生很容易错过了沿途美丽的景致,路旁的小花、小草或小生命。

想想看,你是不是也像这样的生活着,用整个生命去换取一个当下不存在的未来,一个目标的达成,而错失了生活中许多美丽的片刻。

个案:学员分享(女,37岁,广告专员)

从小就笼罩在母亲与奶奶有严重婆媳关系的阴影下,由于奶奶只生有两个儿子——伯父与我父亲,伯父与伯母是高知识分子,从事的职业是医生与老师,而父母亲只有小学毕业,父母亲常常遭受不平等待遇,被当成奴隶般使唤,当时还是大家庭,母亲常遭奶奶与伯母的欺负,我的人生是伴随着母亲的哭泣与悲愤成长的,妈妈不断告诉我们——你们要比堂哥更好,书要念得比他们好,钱要赚得比他们多,所有的社会价值观深深地加诸在我们身上。

从小我就很认真地照母亲的理想去做,只为了要替母亲报一箭之仇,努力念书,考试,同时为了不让大家失望,还学会了作弊,投机取巧,从小学直到高中??

甚至到了大学,要求自己一定要成为佼佼者,一定要让众人俯首称臣,不能有一个人不喜欢我??在意自己的外表,努力学习内在涵养,企图心强烈,大学时期就参加卡内基、陈安之等各种训练,每个时期都赢得众人称羡,但是我慢慢觉得好辛苦,不想这么累,不想替母亲背负一切:“你要更好”这样的驱迫令已侵蚀我的人生太久。

4.3 要坚强

第三个驱迫令是:“要坚强!”(Be strong!)

有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好汉打落牙要和血吞”以及“在什么地方跌倒就要在那里站起来”这样的话。如果你从小就受到父母这种铁血的纪律和管教,父母常常告诫你:“凡事要坚强一点,社会是十分残酷、现实的,你怎么哭也不会有人理你,求人不如求自己,别人是不可信赖的。”有些父母即使不说,可是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及生命生存的方式展现给孩子看,传递“登天难,求人更难;纸张薄、人情更薄”类似这样的教导,也一样会深深影响孩子。

如果你在孩提时期就不断从父母那儿接收到类似这样的信息,长大之后这个“要坚强”的驱迫令对你的影响是:你的自我防御性会变得很强,你会很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弱点;当你感觉悲伤和无助时,你很难对人求援或倾诉,因此,在你的人生历程里,你比较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独自搏斗的困境,你总是看不到周遭可寻得的支援与协助,即使在你身边有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帮助你渡过生命的困境和难关,可是你却总是看不到,以至于你常常会陷入自己内在那种孤独、绝望的感觉里,觉得自己没有任何助力。常独自承担大部分的辛苦,内在深层是孤独的。

个案:学员分享(男,36岁,企业主管)

我的爸爸从小就自己出来打拼,亲友之间相当疏离,只有钩心斗角而没有家族的互助与扶持。因此从小父亲即灌输“求人不如求己”的观念给我们。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次父亲车祸被撞伤了腿,对方人多势众,我父亲却是只身前往谈判求偿,父亲还想出一个点子,打电话给对方,改变嗓音假冒是自己的朋友,要求对方重视我方的要求。

成长过程中种种辛酸之事,让我一再告诉自己“要坚强”,这个特质对我的婚姻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我一直不敢在妻子面前表现自己软弱的部分,薪水不够家用,我身兼数职也不敢要求妻子出外工作或节省家用,内在的愤怒一再累积,两人的关系因此恶化,一直到上了课,体认了这一点,我才面对内在真实的恐惧,也试着与妻子真诚地沟通。

4.4 要完美

第四个驱迫令是:“要完美!”(Be perfect!)

这个驱迫令来自于对孩子的要求比较挑剔、严格的父母。这类的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你这个也做不好,那个也做不好,你干脆不要做算了”这样的话,这个“要完美”的驱迫令乍看之下跟“要努力”的驱迫令有些类似,但是要注意的是“要努力”是你的父母会不停地告诉你,你的成绩不止如此,只要你再努力一点,你会做得更好??而“要完美”却是你经常从

父母那里接收到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这样的信息,所以,这两个驱迫令之间仍然有些许的不同。 这样的父母很容易就挑出你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你之前可能努力把房间每个角落打扫干净,可是他一眼就可以抓出你百分之零点一有灰尘的地方,这样的感觉是很挫败的。

当你身上有这个“要完美”的驱迫令时,你会不断为自己的表现打分数,你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因为在你心中对自己有很高的期许,你丝毫不允许自己有些微的差错,只要不小心失败或犯错,内心便会有很强烈的自责,生活上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跟你相处的人往往也会从你身上感到很大的压力。

例如家中晚上要宴客,七点钟客人才会来,六点多时你已一切准备就绪,你明明可以坐下来泡杯茶,听听轻音乐,可是你就是无法享受这种悠闲的感觉,你一定会一直看看哪一个菜色不够漂亮,筷子可以摆得更直一点,餐桌怎样可以装饰得更漂亮。有时候因为你内心长期受到这个“要完美”驱迫令的影响,你会因为害怕失败与挫折而变得什么事都不做,你心中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为鸡首,不为牛尾”的观念,使你无法忍受一点点的瑕疵或不完美,有时候反而容易变成一个终日无所事事、一事无成的挫败者。

个案;学员分享(男,38岁,金融投资业)

我的父母个性都很急切,当他们想做任何事时,一定要立刻处理好,而要求完美的父亲常会大声责备母亲的粗心与笨拙。这种追求完美的标准让我心生恐惧,于是从小我就常忘东忘西,也许是太紧张、担心做不好的缘故,也因此造成父母的先入为主观念,觉得我什么事都做不好。他们要求我做事时,我会一直思考如何做得更好,让他们不致挑剔我,也就一直拖延动手去做,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休儒。

害怕自己不够完美的想法对我做事的态度影响很大,我养成习惯凡事不到最后一秒钟不去做它,事后面对指控我不完善的批评,我都可以归罪于时间的仓促,这种习惯好几次险些酿成大错,内心又因此滋生很多自我指责与罪恶感,让我更加沮丧。

4.5 取悦别人

第五个影响我们的驱迫令是:“取悦别人”(Dear me!)我将它翻译成“取悦他人的我”,这样的内在特质有它形成的环境。

有些人会不断地表现出自己可爱、善良、讨人喜爱的一面,尽量使周遭的每一个人感到高兴。这个驱迫令最主要形成的原因,来自于情感上比较匮乏、需要支持的父母,比如说:在离婚、单亲、丧偶的家庭。生理上虽仍为稚幼未成熟的孩子,心灵上却必须代理父职或代理母职;或是父母亲之间常有冲突,或在父母彼此情感较为冷漠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就特别容易出现这个驱迫令。这类的父母因为得不到另一半对自己的体贴和关心,他们把重心转向孩子,希望孩子能给予他情感上的慰藉与支持。

从小到大,我妈妈便经常对我说:“我吃了这么多苦都是为了你”,传递给我的信息,好像我必须为她这辈子的快乐负责一样。其实孩子无力扛起父母一生的幸福与快乐,他们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还有的父母在争吵或起冲突时,就会问孩子到底是站在爸爸还是妈妈这一边。当为人父母处于沮丧状态下,孩子表现贴心、扮演慰藉的角色时,其实已在帮父母背负辛苦了,那是一种心灵上的压力。

这类情感匮乏的父母对你长大之后的影响是:你会很懂得照顾别人的感觉和需求,但也很容易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那些与你情感上越亲近、越重要的朋友,存在于你心中那种情感上的捆绑会越大,当你在乎的人不快乐、不开心时,你就开始感到不安;因为没有情感上的界限,所以总是要身边的人都感到快乐、平安,才会觉得放心,所以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很懂得迎合别人的期待。

当你的好朋友陷入很深的悲伤时,即使在那个当下你有事情要做,你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就这样离他而去。在你心中一直有一条无形的线在捆绑着你,使你很难拒绝别人对你情感上

的需求,对别人总是小心翼翼的。也因为你总是觉得别人的需求比自己的需求来得重要,所以你很难很具体、明确、不带任何牵挂地对身边的朋友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但是我现在有一些事要处理而必须离开你。如果你在独处之后仍觉得需要我,请你随时来找我??”佛教一个很深的境界是慈悲而不沾身,在你心中可以有很深的慈悲,可以给别人很深的支持和理解,但是却不要把别人对你情感上的需求完全加诸在自己身上。

以前在从事建筑业的时候,晚上常常需要与客户交际应酬,妻子很不喜欢我去应酬,所以每次打电话回去告诉她我晚上必须应酬时,她就会用一种很无奈的声音对我说:“好吧!你就好好地去应酬吧!我知道你都是为了这个家??”放下电话后,我整个晚上都没有办法很放心地与人交际,就是驱迫令在我身上发挥了作用。

作为成熟、健康的父母,责任是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保护他的孩子,滋养他的孩子,让孩子尽可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自由地去发展他所有的可能性。当他需要你的时候,你随时在旁边支持他、保护他;当他不需要你时,能在一旁关心他的成长而不介入、不干涉;当他求助于你时,你给予的应是生命经验的分享而不是教导。

我的小女儿谈恋爱了,可是她的妈妈与姐姐都反对这次恋爱的对象。我告诉小女儿,我永远站在她这一边,她有权利作自己的选择,有权利犯错,也有权利从错误中学习。我很注意不让孩子背负任何人心灵上的债务。

个案:学员分享(女,29岁,文字工作者)

打从我有记忆开始,就感受到父母的感情并不好,妈妈时常挨骂,我们也从未与父母亲一同出游过,他们只是不断地赚钱,赚钱??

我不知道什么叫做甜蜜的家庭,我们只有过年一年一次全家共同吃饭的机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店面从未休息过。我们的物质从未缺乏过,但是这却无法增进我们家庭的爱。

于是假日我不喜欢待在家里,不断地交朋友,不断地安排各式各样的活动,人际关系好得不得了,生命看似丰富。其实在家里,父母并不会关心你所发生的事,与父母之间也无话可聊,兄弟姐妹之间感情更是淡薄,有困难绝对不会找家人帮忙,那只会自讨没趣罢了,回家只是更孤单。

于是朋友成为我的生活重心,自然而然地,我变成常迎合别人,期待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可爱可亲的,不敢表达愤怒??

4.6 驱迫令与禁止令的关联

禁止令较早进入我们的生命中,缘自于父母为保护我们的安全。当我们渐渐有行动能力时,父母驱使我们照他们的意愿去做事,驱迫令就开始进入了我们的意识。当我们按照内在的驱力去做、去努力,在生活中仍遭遇挫败时,生命早期接受的禁止令就会浮现。

例如内在有“要快一点!”这个驱迫令,可是当你一直要求自己要快,仍无法达到自己期许或渴望的标准时,早年那个“不要长大”的禁止令就会出现,干脆让自己像个孩子一样,任性、放纵、不去负责。例如“要坚强”的驱力仍无法使你做到不落泪、不悔恨,“不要感觉”的禁止令就会浮现,让自己切断感觉。

“取悦别人”的驱迫令是想要讨好别人,得到他人的重视与喜爱,以证明白己是好的、棒的,如果得不到时,就干脆“不要存在”,离开好了。有的人在两性关系上遇到挫折时就黯然离开,更惨烈的是在失恋或被背叛时,以自杀为报复,就是希望自己消失,不要存在。

“要完美”的驱力的反作用力,会造成一事无成,有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辈子都在等待东风。“要努力”的驱力,使我们一直付出、努力,可是一再地达不到自己的期许时,早年“不要成功”的禁止令会浮现,阻止我们去达成目标。这些是驱迫令与禁止令之间的关联。 如前所述,我曾在觉察到自己内在的焦虑时,企图用头脑去控制,在准备出门时,不去探看妻女是否准备妥当,直接在车上等待,不让她们感受到我的焦虑,结果她们更紧张。这种驱

迫令是种能量,也如同魔咒一般,已如影随形,如蛆附骨,在心灵能量的深层,我们不停地受其鞭笞、驱策。

我曾试图用头脑的方式去解除我内在的焦虑,但真的做不到,我了解到除非我内在的生命品质与心灵的能量改变了,否则将徒劳无功。头脑的念头与思想,其实聚集的能量有限,而当一个人有情绪,如极度的愤怒与悲伤、进入个人内在很深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强的能量,一股生命力的展现。所以生命里有很多的经验是来自于情绪、情感的互动,这样的经验深入每一个细胞里。生命力与生命能量的转化与改变,不是用头脑的层面能解决的。

我们人生中有些巅峰经验,这些巅峰经验能为我们带来一些转变,例如一个人面临生死关头,或有些人平日很不重视自己的健康,可是生了一场重病后就改变了一切的生活作息与习惯。在这种巅峰经验里,我们是被动地等待它发生。即使驱迫令的转变是如此的不易,我想读者也不必太灰心,觉察是行动的第一步,你可以参与工作坊中去提升觉察的能力,或在生活事件中深入觉察,点点滴滴累积你的智慧,总会有一天,你想改变的驱迫令,它的影响力会越来越低。

4.7 心情探索笔记

1.快一点??( )分

2.要更努力??( )分

3;要坚强??( )分

4.要完美??( )分

5.取悦别人??( )分

第五章 阳光下的阴影(负面人格特质)

你对于生命和自我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关系、处理问题与困难的能力,都深深受到童年时期你与父母之间长期互动的影响。

如果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待你的态度是充满慈爱、温暖而又非常具有支持性的,如同阳光般温暖,在你的人生中,你会,比较愿意去相信自己周遭的人也一样充满了无比的慈爱和关心。一个能从父母那儿接收到无条件接纳和爱心的孩子,会是一个比较具有安全感和自尊自信的人。相反地,如果你的父母经常很严厉又极度苛责地对待你,你的内心会有如阴影笼罩着一般,在你往后的生命过程中,你常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并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难以得到父母的认同和肯定。

因此,在孩提时期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将在我们今后人生自我概念的建构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觉察你的人生剧本是如何形塑的,为了不让负面的影响延续下去,去理清影响自我概念的负面因子是很重要的。

5.1 批判过度

第一个对我们影响很深的特质是:“过度批判的父母”。

过度批判的父母经常会使用全面性否定的话语指责孩子所犯的错误,他们常会说:“你怎么又做错了,你实在是没有用!”诸如此类的话来否定孩子的能力。当这个“过度批判”的特质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对我们长大之后的影响是:我们心中会有很深的自卑感和罪恶感,而也由于父母对我们长期的否定及批判,我们通常会真地相信自己很笨、很傻并且一无是处。当我们被自己内在那股无由的罪恶感抓住时,我们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尤其当我们做错事时,内心更会有很深的自责与内疚。

长大之后,我们对人生的态度会变得比较消极、悲观,没有自信,对于自己的任何表现,总是会习惯性地在心里不断苛求、批判自己,无法给自己正面、积极的自我建设与肯定。由于

自尊心与自我价值感低落,使得我们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然,也有一些人因为感到自己内在那种消极、不安、不断反复出现的自卑情结实在太痛苦了,他会选择将自己的消极、自卑震荡到另一个极端去,而变成一个骄傲、自大、过度膨胀自我的人。

一个不能真正肯定自己的人,对他人的包容与忍耐度也相对变低,会以同样严苛的态度去要求自己和别人。

个案:学员分享(女,40岁,保险公司主管)

我的父母与我结婚后的夫家长辈都是受日本教育长大的,他们对孩子的要求都比较严格。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了对别人严格要求的特质,显得比较强势,要求孩子及部属都依我的方式做事。可是当他们无法照我的要求去做时,我就产生了自我怀疑,因为他人的肯定是我存在的价值。这一点一直要到上了成长课程后,我才领悟到我不要做个一百分的人,我只要做我真实的自己即可。让自己不要那么要求完美,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5.2 过度保护与过度干涉

第二个影响我们的特质是:“过度保护与过度干涉的父母。”

过度保护与过度干涉的父母经常会剥夺孩子独立学习、探索周围事物的能力。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因为父母长期的过度干涉和保护,而被训练得太过倚赖父母的意见和决定,他们常常在面对问题或困难时感到退怯、无助、没有主见。

我记得我女儿在读幼稚园的时候,我太太每天都帮她们检查有没有带手帕、卫生纸、有没有剪指甲??她从来没有让孩子自己准备过这些东西;到了两个女儿上小学的时候,仍然会在她们晚上睡觉时,帮她们准备或检查隔天上课要带的课本或作业簿。

事实上,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往往是出自于对孩子的好意和关心,因为害怕孩子受伤、失败,所以总是事先就为孩子打理、计划好一切,却万万没想到自己这种过度照顾、过度关心的行为背后,隐隐地对孩子传达出一种“你无能!什么事都要我帮你做!”的信息。 有些父母,当孩子自己一个人在画画或在玩拼图时,就会马上过去帮他,或是协助孩子完成美劳课的手工艺品,殊不知这样的帮助常常变成对孩子的干涉,就像我在小学时候画图画得很棒,每次一到了下课,我就会拿起纸来画画,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同学围在我桌子前面看,后来我记得有一次我到邻居小朋友的家里去玩,玩了一阵子之后我们就开始画画,不知怎地,他爸爸就很好心地跑过来教我们画图,因为我从小没有父亲,所以当他过来教我画画时,我心里感到十分的感动和温馨。我还记得我以前画树的时候都把整棵树涂得绿绿的,而他只随随便便地在我画的树上加了几个颜色之后,我的树随即变得生动活泼了起来,但就在那个经验之后,我反而减低了信心,我对画画就不再那么有兴趣了。

至于这个过度干涉、过度保护的负面特质,对我们长大之后的影响是:我们会变得比较倚赖,面对问题时比较会退怯、逃避,在人生的过程中,缺少应有的担当及责任感,就像我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其实早就知道有很多问题是必须去处理和面对的,可是一拖就拖了十几年,直到我开始接触自我成长的课程,我才一步步地去面对、解决我生命中的许多问题。当然,有一些人会因为那种过度倚赖他人的感觉太不舒服,而将自己反动成一个不需要任何援助或是承担过多责任、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的人。深怕别人的援助会使他陷入童年时受干涉的状况,感受到自己的无能。

个案:学员分享(女,41岁,工研院研究员)

因为我们家是开杂货店,爸爸不会写字、算账,所以他很没安全感,脾气很暴躁,我和妹妹一放学就得回家,两人常常被约束待在店里照顾店面,父母过度干涉对我的影响是我变得很会撒谎,因为我要想办法出去,就必须找很多理由与借口,又因为常说谎,相对的我变得很没信心,做事很不果决,常会自我怀疑,在内心充满了问号,这也是父母常对我使用的不信任口气,在这样的气氛下长大,对我影响很大,我很想突破,很想理清一些东西。

5.3 首尾不一,缺乏一贯性

第三个影响我们的负面特质是:“首尾不一致、缺乏一贯性的父母。”

有些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管教方式经常朝令夕改、变幻莫测并缺乏一贯性的原则,使得孩子无法很清楚、明确地知道父母心中真正的想法,以至于当他们在面对父母日常生活中许多教导与规范时,往往变得不知所以、无所适从。

比如说:当父母要你帮忙做家事时会对你说:“你都已经长这么大了,怎么还不懂得帮忙家里,只会一天到晚跑出去玩??”可是过了几天,当你要和邻居的小朋友出去玩时,他们却又对你说:“你还小,不准给我出去玩!”或者是有些父母在他心情很好的时候就很亲切地对你说:“你最近有什么功课不会做呀?可以拿来问爸爸。”隔了几天之后,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心情变得十分烦躁,而你还记得几天前他对你说话时的关怀与温暖,于是你就跑去问了他一道数学习题,这时他却很不耐烦地说:“你怎么这么笨呀!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经验层出不穷,父母本身并没有很清楚、明确地让孩子知道自己对许多事情的想法和价值观;而当他们情绪不佳或感到压力很大时,亦不能平心静气地告诉孩子:“爸爸生气或对你大声说话并不是因为你做错什么,而是因为爸爸公司里的某些事情使爸爸心情不好,所以我无法像平常那样有耐心地对待你,但是当爸爸没有什么事情或是身体、情绪状况都比较好的时候,我会很乐意与你一起讨论功课或陪你一起玩??”

当父母没有很清楚地让孩子了解,自己情绪的变化并不是因为他不好或做错事时,长期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经常处于焦虑不安、困惑和矛盾的情绪里,他们对人无法信任、疑心病重,并且特别喜欢去探索别人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当然,有些人因为自己内在这种对人怀疑、不信任的感觉实在太痛苦了,反而让自己不要有感觉,变成一个缺少怀疑能力、对别人全然相信的人。

个案:学贝分享(女,24岁,机关职员)

我的父母是做工的,忙于生计,平常很少与我们接触,可是心情不好时我们就遭殃了,这让我变得很敏感、很会察言观色,我只要一看父亲的眼神就知道是不是该躲起来,所以我很少挨打,可是哥哥就不同.了,他比较顽皮,我看到父亲处罚他时,心里都非常恐惧。这对我的影响是我很会去观察别人的情绪,若对方在生气时,我会避免去跟他接触。

5.4 言行不一、表里不一

第四个影响我们的负面特质是:“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父母。”

小时候我们经常从父母那儿接收到所谓的“双重信息”,比如说:父母常常告诉你做人要诚实,结果自己却经常说谎。某一天,隔壁邻居的王妈妈过来向你们借一点米,其实你明明知道家里的米缸里还有好多,可是妈妈却对邻居说:“我们家里的米刚好吃完了。”或者是你的父母常常对你说:“做人要厚道一点,千万不可以在背后讲别人的是非。”结果他自己却常常在背地里说别人的闲话。

类似这样的情形,父母本身对小孩子的言教与身教不一致,表面上说的是一套,事实上做的又是另一套,这样的管教往往会造成孩子心中极大的困惑和混淆。而这个言行不一的负面特质对我们人格的影响是:我们也会像父母一样,成为一个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人。我们说出来的话往往跟我们内在的感情不一致,比方说当你听到别人在批评你、说你的不是时,其实在那个当下你心里头已经感到很不高兴了,可是你却还在阳奉阴违,并十分努力地对人保持脸上的笑容??

如果我们小时候经常接收到父母言行不一的对待,长大之后对我们的影响是:我们内在真正的想法与我们表面上所表现出来的言语或行为,往往是处于分裂状态。我们经常会在还不是很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和状况时,就轻易对别人的要求许下承诺或作出回应,之后却又

因为自己无法如期将别人委任的事情做好而感到内疚不已。

至于那些选择将自己反动到另一个极端去的人,他们通常会变得一诺千金、缺乏弹性,他们会极度要求自己信守承诺,在事情已经发生变化时,仍不懂得变通,往往会在自己吃亏上当之后,又再度陷入“人是不可信任”的怀疑里。

个案:学员分享(男,29岁,经营咖啡屋)

我的父母从事建筑业,生意往来的对象非常多,个性严峻的父亲常需要母亲在其间做润滑剂、打圆场,也许因为如此,我常发现母亲在讲一些她自认为是顾全两方面子与需求的小谎或善意的谎言,从小耳濡目染的结果,我也会视情况的需要而调整讲话的内容,以换取最大的利益,甚至强词夺理,用气势去压对方。而事情即使被拆穿,我也自有另一套说法,但这样的个性造成了别人对我的不信任与排斥,尤其是亲密关系受影响最大。

5.5 放牛吃草

第五个影响我们的负面特质是:“不关心孩子、放牛吃草的父母。”

仔细地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跟父母之间的距离一直很遥远,你的父母很少给你情感上的支持和回应,他们很少注意到你内在真正的感受和需求。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妈妈平常就很少来关心我,可是只要她一关心起我来,就又会变成过度关心和过度干涉,所以,如果你小时候曾经同时被这两种不同的父母特质对待的话,请你不要感到怀疑。其实真正值得注意的是,给孩子自由和尊重并不等于你对他放任或不关心;而给孩子温暖、支持亦不等于你对孩子过度地干涉和保护。事实上,这两种对待孩子的方式,它们之间的品质是截然不同的。当我们的生命里有这样的负面特质时,长大之后我们会很难对人有正面的回馈与表达,尤其是在表达我们对对方的欣赏、感谢与喜欢的情感特质时,我们会很难说出口。

因此,卡内基的课程会如此受到社会大众欢迎的原因就在此,因为卡内基就是专门训练我们对人表达自己内在正向感情的机构。当然也有一些人因为十分不喜欢自己难以对人表达的这个部分,而选择将自己震荡到另一个极端去,就好像有一种人,他不论碰到谁都喜欢似的,因为他总是不停地在赞美别人:“哇!你真的好棒哦!你真是太了不起了!”可是当他在说话时,仿佛看到一张人皮在说话,感觉不到他说话时的诚恳与真心。

个案:学员分享(女,26岁,公司行政职员)

我是老三,我的爸妈有点重男轻女,他们很少管我或关心我,后来开了工厂更是忙碌,很少介入我的生活起居,除非我有不确定或不懂的事情我才会问他们,与父母亲的疏离让我觉得自我价值感低落、没有信心,日后我与他人沟通不良时,我会很想逃避,不想澄清,显得很无力。

5.6 理论家

第六个影响我们的负面特质是:“理论家型的父母。”

有些父母很会讲道理,特别是父母的职业是教官、老师这类的专业人士,或崇尚纪律与服从的军人,很可能把职业的习惯带入管教中。理论家型的父母与孩子互动及表达关心的方式就是说理或说教。他们始终保持着一副#9@k脸孔,维持着固定的表情,借由说理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却造成孩子每与这样的父母互动一次,内心便产生极大的反动心理。事实上,这类理论家型的父母是造成孩子叛逆心理的最主要根源,他们在生活中所依凭的指针就是道理,却很少对孩子表达自己内在的感情和关心。而当内心一再累积愤怒造成反动时,孩子会变得比较容易走极端,做事情时会比较叛逆并缺少弹性。

个案:学贝分享(男,20岁,大学生)

我的妈妈是一位老师,在离婚后身。兼父职把我带大,我常常不敢为自己争取一些权益,也不敢大声表达内在真正的感受,因为无论我怎么说,都说不赢她,于是我学会撒谎与沉默,

只要我不出声,讲久了她也疲了,这一点影响到我的人际关系,我缺少与人真诚沟通与对应的勇气,我担心别人总是反对我、扯我的后腿,先封闭自己以求自我保护,内心中的不满只能借着飙车或做一些较叛逆的行为来求得平衡。

5.7 情感匮乏

第七个影响我们的负面特质是:“情感匮乏的父母。”

这种类型的父母与驱迫令中“取悦别人的我”(dear me)的父母特质是相同的,他们通常因为自己的婚姻不幸福、离婚、单亲或丧偶,反而需要孩子来照顾他们情感上的需求。许多代理父亲、代理母亲的孩子便是在这样的家庭中训练出他们善解人意、过度敏感的人格特质。 情感匮乏的父母对我们长大之后的影响是:我们会很容易去理解、体贴别人的需求和感觉,但却理不清自己情感上的界线,常常将别人的问题往自己身上揽,但对自己的感觉和需求却往往视而不见。

在这种类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总是觉得别人的需求远比自己重要,尤其是当自己感觉快乐而身边的人却不快乐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会有很深的罪恶感。总要照顾到周遭人的喜怒哀乐,才觉得尽了责任。

个案:学员分享(女,23岁,店员)

我的弟弟很小就罹患了癌症,一直到他十四岁去世,我们家一直笼罩在低气压中,母亲的伤心、难过我都看在眼里,我完全不敢拿自己的问题去烦她,而她也根本没有心力注意到我。弟弟过世后父母也离婚了,我觉得我好像要一直背负着她的情绪、她的不幸。当我在约会时,我会担心她被冷落、嫌我没时间陪她,我应该当个更孝顺、更体恤的女儿,我又好希望能卸下这份心头的重担与不快乐。

结果我在选择对象时,都会被很强烈、很不安的灵魂吸引,安定的性格既是我渴求的、也是我所唾弃的,一段段危险的关系几乎把我逼入险境,我需要很强烈的感情与表白,才能肯定与接受对方,可是一段时间后我又感到窒息,企图挣脱,这样的轮回一遍遍地折磨着我,我常觉得被痛苦的感觉淘空了,一无所有。

5.8 心情探索笔记

1.批判过度??( )分

2.过度保护与过度干涉??( )分

3.首尾不一,缺乏一贯性??( )分

4.言行不一,表里不一??( )分

5.放牛吃草??( )分

6.理论家??( )分

7.情感匮乏??( )分

第六章 猎人与熊(心理游戏)

孩子喜欢玩游戏,只要是游戏就能让孩子一再重复,乐此不疲,其实有些心理模式的互动,也是身为大人的我们一再陷溺、反刍而不自知的,源自于小时候在真实表达自己的需要时,遭到拒绝、否定,遂发展出一套生活规则,不坦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要,而用暧昧的方式来要求,这个心理游戏的过程就在于累积“情绪的点券”。

6.1 累积情绪点券

点券愈多可兑换愈大的礼物,如一百点时小吵一番、五百点时大吵一架,有人积到一万点时分手、离婚,累积十万点时精神分裂,二十万点时自杀、杀人。

点券还可分成好多种颜色,红色代表愤怒的点券;黑色是悔恨、自责;褐色代表沮丧、无助、伤害;白色则是为正义、公平而付出代价;灰色代表害怕;蓝色带来罪恶感;金色代表喜悦、成长、欢乐,来自于真实的亲密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累积各色点券,每一种心理游戏都有特别的点券可兑换,心理游戏落幕时,主角总是再一次沉溺在童年的原始创伤,一再纵容自己回到原始创伤里温习,愈陷愈深,甚至回到小时与父母互动时,心灵深处的幼儿决断期感受,比如说:“我是可怜的,他们都不帮助我,没有人真的爱我。”小时候对自己的判断与感觉会内化,且日后不断在生活事件中强化。这时唯有带着觉知去审查自己的举止,与家人、朋友、爱人的关系才能跳脱心理游戏的陷阱,摆脱现世轮回。

在谈到八种著名的心理游戏之前,先介绍一下在这八种心理游戏中经常会出现的三个重要角色——“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我们将这些角色称之为卡普曼(Karpman)三角形(生命潜能所出版的《自我对话的艺术》一书中曾提及卡普曼三角形的理论)。

卡普曼在美国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他在多年的心理研究中发现所有的心理游戏中都有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这三个角色,而每一个人都在这三个不同的角色中不停地互换位置。其实,如果你仔细回想过去你曾读过或看过的童话故事、电影或连续剧,就会发现所有的故事几乎都有这三个角色。

迫害者

拯救者

牺牲者

例如在白雪公主的故事里,扮演迫害者角色的是巫婆,而白雪公主代表的是牺牲者的角色,至于白马王子、七个小矮人及森林里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则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又如在阿信的连续剧里,阿信扮演的是牺牲者的角色,她婆婆扮演的是迫害者的角色,而她先生扮演的则是拯救者的角色。几乎所有的故事或连续剧里都具有同样的情节,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断地在玩这种心理游戏。

如果到目前为止你仍然不清楚这三种角色的差别,我再举一例,你不妨试着去觉察、分辨一下,在下面故事中这三种角色是如何互换与轮替的——高中中考刚放榜,没有考上高中的女儿心情十分沮丧地坐在客厅里看电视,这时候,爸爸正好下班回来,看到女儿坐在客厅;爸爸今天在公司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当他一进家门看到女儿坐在客厅,便很生气地对女儿说:“你这个该死的孩子!学校都考不上,还敢坐在这里看电视,难道你不知道老子上班赚钱有多辛苦吗?”就在这个时候,妈妈从厨房里面走出来对丈夫说:“对孩子说话不要这么大声嘛!”这时爸爸又接着说,“都是你啦!孩子今天考不上高中都是被你这个妈妈宠坏的!”接着女儿又跳出来对爸爸说:“爸爸,你不要对妈妈这么凶嘛!”然后爸爸又说:“大人讲话,你插什么嘴,你给我静静地在旁边不准说话!”这时,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回爸爸说:“你吃错药了啊!从外面回来就一直骂,一直骂,你心情不好也不能找我们出气呀!”事实上,当妈妈在对爸爸说这些话的时候,爸爸变成了一个牺牲者,而妈妈反而成了迫害者。 在这个故事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在心理游戏中经常会以拯救者的姿态出现,但其实却变成整个游戏中的迫害者。就像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是为了拯救科威特而出现的,但是美国这个拯救者的角色对于伊拉克而言,却反倒成了迫害者。所以,在现今社会中有很多人表面上打着正义或宗教的旗帜,试图以拯救者的姿态去帮助弱者,但事实上他所真正扮演的却是一个迫害者的角色。

6.2 跳脱游戏陷阱

在这个卡普曼三角形里面,你会不断地在这三个角色中跳来跳去,却总离不开这三个角色。

除非你具备了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你才能够真正从这个不断重复上演的心理游戏中走出来。

例如在上面的故事中,如果落榜的女儿能够很真实地去跟爸爸说:“爸爸,没考上高中,我心里也感到很难过,但你这样大声地对我凶,我实在很害怕??”妈妈如果也能更进一步去倾听丈夫生气的真正原因,耐心地对他说:“我知道女儿没考上高中令你失望、难过,但是她现在整个人已经够沮丧了,如果你还一直骂她,她只会感到更挫折而已,我看到你们这样的情形,我很心疼也很担心。我相信你是很爱女儿的,而我也很清楚地看到你很用心地在照顾这个家??”就在这个时候,爸爸为这个家所付出的辛苦就真正地被倾听、被了解了。 如果你能够在这个心理游戏中更深一层去觉察自己内在真正的感觉,并进一步将这些感觉真诚地表达出来,这个心理游戏就真正地结束了。可惜的是,在玩心理游戏的人通常没有这种觉察、表达与倾听的能力,以至于他们总是在这三个角色里转换,非把彼此都搞得精疲力竭之后,这个游戏才肯真正落幕??在我们现今社会的价值观里,一般人对拯救者的观念是崇拜,对牺牲者所报以的态度是同情,而对迫害者的感觉是憎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扮演的其实是迫害者的角色,可是我们却以其他的角色出现而不自觉。

比如当妈妈哭着跑来对你说:“唉!我好命苦呀!我这大半辈子为了养你们这几个孩子吃了不少的苦,你们知道吗?”这个时候你妈妈虽然是以牺牲者的角色出现,但是在你心里其实已经接收到来自她那边的迫害了,虽然她接下来要对你说的话并没有说出来,但你仿佛已经听到她在默默地对你说:“你要乖乖地听妈妈的话才行,你不要再让我对你感到操心或失望了??”

又比如我担任课程训练师的这些年来,在每一次的课程中,总是会有许多学员用那种迷惑、无助的眼光对我说:“许老师,我最近跟我先生经常吵架!我到底该怎么办呢?”或是“许老师,我上完成长课程之后,生活变得一团糟,我整个人觉得十分混乱??”其实,他们心中只差没说“都是你害的”这句话。我不断地从学员那儿接收到类似这样的信息,更由于过去自己的觉知和处理能力不足,不懂得排解负面信息,以至于全身上下是病。或许我才是真正的牺牲者呢!

在这八种经常玩的心理游戏中,表面上我们常常以牺牲者和拯救者这两种姿态出现,事实上却施加给别人很大的负担与压力。所以当你在进行心理游戏分析的时候,请你特别注意自己身上这个部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这样的模式,以至于你总是用牺牲者的角色来遮掩自己迫害者的行为,或是你早已变得习惯用拯救者的角色在迫害你身边的人而丝毫不自觉。下列是八项心理游戏,值得你去察觉自己是否在玩这些游戏,怎么玩、跟谁玩,玩的过程如何、结果有什么感觉,落幕时一再重复的原始创伤又是什么?你对这些心理游戏的觉察可与之前驱迫令、禁止令的自我剖析联结在一起,你会看到自己在舞台上一幕幕地演出熟悉的剧码。

6.3 是的??可是

第一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Yes??but”,就是“是的??可是”。这个玩法是有人会带着无助的脸孔向人求助,于是一些热心助人、喜欢给人建议的人就出现了。

就像有的学员经常对我说:“许老师,我跟先生一天到晚吵架,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我回答她:“那就离婚呀!”接着她又说:“可是我要是离婚了,那小孩子要怎么办?如果真要离婚的话,我就没有办法照顾孩子了!”我回答她:“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小孩子的监护权,你可以循法律途径解决!”她说:“这样不太好吧?如果走上法庭,这样以后我要怎么去面对我的公婆和亲戚?”

如果各位仔细看看以上的对话,你就会发现在这样的对谈里,其实早在玩这个“是的??可是”的心理游戏。这位学员表面上好像很需要别人给她建议和协助,但是当别人真正给她建

议时,她却又一直找理由回绝。事实上,她根本不是真正需要别人的意见,因为在她心里早就有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再举个例子:老孙与老王是十几年的好朋友,有一天老王跑去问老孙:“最近我发觉要管理我下面那些部属实在有些困难,我真不知道我还能怎么做才好?”老孙听了就跟老王讲说:“听说有些自我成长课程真的很不错,你不妨去上上课,也许对你在公司管理部属的问题上会有一些帮助!”接着老王又说:“可是听说上课的学费很贵!”老孙说:“那这样吧!你也可以找几位有名的教授到你们公司帮员工上一些关于人际沟通或人事管理的课,我知道有一个教授他的课就很不错;你要不要去找他?”老王又说了:“我也听说那位教授是很不错啦!但是他讲的都是理论的课程呀!实际上的管理经验他有吗?”于是老孙又闭起眼睛开始想其他的办法??

在以上的谈话模式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总是有一些比较热心帮助别人的人,会一再地掉入救援者这种心理游戏中,并一再地上钩。但是,在这样不断重复的交谈里,那个真正想要帮助别人的人会变得愈来愈沮丧、愈来愈挫折,而那个去寻求他人协助的人,到了最后他又会再一次沉溺在自己童年时受创的经验里,于是,被他深埋在心中那个“没有人可以帮得了我”、“我总是求助无门”的声音,又再次地被唤醒。

在日常生活中,被这个心理游戏困住的人,可能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学会不断用牺牲者的角色,得到父母的注意和协助,这样的人一直让自己扮演牺牲者,以吸引喜欢拯救别人的人出现,但是那个企图帮助你的人到了最后反倒成了一个被迫害的牺牲者,于是,在这游戏终止之前,两个人都带着很无奈、很沮丧的感觉,而且彼此所得到的回馈都是十分负面的。游戏后得到的都是褐色点券。

6.4 都是你害的!

第二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都是你害的!”

“你看啦!你把我害成什么样子!要不是前几天你给我出的什么鬼主意,我今天也不会把自己搞得这么惨??”看到这种对话,你一定会发现这个“都是你害的”的心理游戏,比起之前那个“是的??可是”的心理游戏来得更高级一点,因为在这段对话中的主角也是向别人求助,不同的是,他会欣然接受对方给他的意见,而且他回去之后也会照着对方给他的建议去做,但是,当他失败时,他就会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那个好心给他意见的人身上。

在学员中就经常有人跑来对我说:“许老师,我上完成长课程之后,开始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人说“不”,我也开始真正去向他们表达那些长期被我积压在心中的感觉和愤怒,我不再一味地去迎合别人对我的期待和需求。但是,当我开始这样做的时候,我的人际关系却变得一团糟??”事实上,在这些言语背后真正传达出来的信息是:“许老师,这一切都是你害的,如果我没有来上你的课,我就不会变得这么痛苦了,我恨不得马上回到我上课之前的那个样子??”

所以,经常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必须一个人承担责任时,他的内心会有巨大的担心和恐惧,因此,在他的人生里,他会纵容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玩这个心理游戏,而到最后却又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别人身上,只因为这样子他可以不必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他所搜集的是白色点券,表示自己是无辜的。

6.5 挑拨离间

第三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挑拨离间”。

这是一种间接性攻击,例如:“志明我告诉你哦,舜子经常在你的背后说你这个人很不够意思!你看他表面上好像对你不错,但事实上他心里是很讨厌你的。”就可以很清楚的在这句话里知道,这个人在玩的就是“挑拨离间”的心理游戏。其实在我们的人生里,处处都可以

看到像这样喜欢挑拨离间的人,他们不断地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但却不直接表达自己心中对那人的不满,隐藏着愤怒、不满,私底下去拉拢他所陈述的对象。事实上,在对话里的那个人他心中真正想要对志明表达的是:“志明,其实我一直都是很关心你的,而我也很想要和你成为更亲近的朋友,但每次我看到你这么信任舜子,我就对你感到很担心,你知道吗?其实真正关心你的人是我而不是舜子??”

此外,在这个“挑拨离间”的心理游戏中,还有一种更高明的玩法就是“放狗互斗”。比方说:有一天晚上你先生下班回家,坐在客厅里一副很挫败的样子对你说:“今天我们总经理竟然问也不问地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里臭骂了一顿,我真是倒霉极了,这几年来我有哪一天不是尽心尽力地在为他做事,而他竟然还这么数落我,我实在做得太不值得了??”你听完了先生的苦水后便告诉他:“你何必让自己这么委屈呢?你明天去公司和你们总经理说清楚,要他还你一个公道!”第二天,因为受到你的鼓励,先生竟真的去跟总经理说??结果他下班回家时,比昨天更像一只斗败的公鸡,就在这个时候,你很温柔地把他抱在怀里,在他耳边轻声地说:“你看看,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只有我对你最好??”这个“放狗互斗”挑拨离间的心理游戏所运用的伎俩就是:让他因为你的建议而变得更挫败,然后就在他心里十分沮丧的时候,你又给他十足的鼓励和安慰。

其实,在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一个喜欢挑拨离间的人,他的内在是很需要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很可能在他童年的时候父母就经常鼓励他玩打小报告的游戏,以至于在往后的人生里,他就会不断地用这种挑拨离间的方式来建立自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这个心理游戏对小孩子所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实在太大,我和两个女儿从不玩这种游戏,在日常生活中,每当她们之间有一些冲突或争执时,我就会要她们静静坐下来,向对方表达出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和感受,我不会因为孩子来跟我打小报告就介入其中去处理她们之间的问题。所以,如果父母在你童年时期就很鼓励你打小报告,在你的人生里你就可能会很喜欢玩这个心理游戏。

你记不记得念小学的时候,有许多小学老师便很鼓励同学们打小报告,担任风纪股长的人要在每一堂课里登记讲话同学的名单,然后秘密地报告老师来处理。所以,事实上你早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在玩这种“谍对谍”的游戏了。

这个游戏也是在搜集白色点券,表白我是好的,我是无辜的。

6.6 让我逮到了

第四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NIGYSOB(Now l got you son of bitch)我将它翻译为:“终于给我逮到了,你这狗娘养的!”

会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一般来讲他童年时期的愤怒受到压抑、否定。在他的价值观和心里深处,一直认为愤怒是不好的,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会很害怕自己对别人的攻击性、侵略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有冲突。经常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通常在童年时期,父母亲之间常有争执和冲突,而这样长期不断地争吵使他十分恐惧、害怕,于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决定自己长大时一定不要像父母一样,因为愤怒的情绪对他的生命而言,曾经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经验。所以他通常会累积许多次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当内心积压许多无法对人表达出来的愤怒或不满的情绪,到了最后忍无可忍时终于一次爆发出来。

在这个NIGYSOB的心理游戏中,整个过程就像是在打拳击赛一般,刚开始时,他会运用许多策略和战术,等到确认对方已经被逼到墙角,没有任何地方可逃的时候他才出拳。通常这种心理游戏都玩得很狠,非得等到对方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的时候,只出一拳就要把对方打死或打倒,就好比经常某些公司的老板对他的员工说:“你还记得刚进公司时我是怎么对待你的?我是那么地信任你,而去年你负责的部门让公司亏损了五六百万,那个时候我有没有对你怎么样?我还不是依然对你很信任,年底时照样给你加薪,结果今年你又给我捅出一大

堆纰漏来,到最后还不是我帮你收的尾,而你现在面对工作竟然还是这副德行,我再也没有办法忍受下去了,你给我走吧!”

事实上,这个“让我逮到了”的心理游戏也经常出现在男女朋友的亲密关系之间,一些恋爱中的人经常会因为情感中的某些挫折而跟另一半说:“你知道吗?和你在一起的这几年我对你那么用心、那么付出,结果你一天到晚在外面给我处处留情、拈花惹草,算了,我已经不想再努力了,让我们分手吧!”也有些人在婚姻中百般忍耐,在过程中先累积红色愤怒的点券,最后要的是白色正义与无辜的点券。而当我知道这个心理游戏、开始去回溯自己的婚姻生活时,我才猛然惊觉自己原来已经玩了十六年这样的游戏??

在我的感情生活里,我太太算是我的初恋情人,可是她后来因为某些因素,而有了另外一桩婚姻。我还记得那时候,当我一知道她跟别人结婚的消息时,我整颗心仿佛都碎了,可是那个时候我从许多书上学会的道理是: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你就不能恨他。所以尽管我心里对她跟别人结婚的事感到很痛苦,但是我就是觉得自己不能恨她也不能对她生气,于是我便将心里所有的愤怒都转移到和她结婚的那个男人身上。其实,真正背叛我的人是她,但是,在那个时候我没有觉知到我心中对她的愤怒。日子过着过着,两年后我再度碰到她时,我发现我还是非常非常爱她,之后便又开始强烈追求她,结果她拎着一只皮箱,连离婚的手续都没有办就跟我在一起,直到我们的女儿出世,她才办好离婚手续。

结婚之后,我们有了两个女儿,但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我妈妈跟她一直合不来,虽然我是家中唯一的独子,但是为了爱我的家庭,我甚至可以不顾母亲暗地施加给我的压力,毅然决然和太太搬出去住。而支持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我三岁时父亲因为生意失败便出家当和尚,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总是会不断地从母亲那儿听到类似父亲是多么不负责任、一点都不照顾家里这样的话??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非常负责的人,我一定要尽全力照顾我的家庭、我的妻子和儿女,因此当时不管我的婚姻中有多少的争吵和冲突,我还是尽力做到身为一个丈夫与爸爸的责任。

我是在念大三时当爸爸的,那时候我白天上课,晚上到一家夜总会打工,礼拜天我去帮人家清洗游泳池贴补家用。在我头几年的婚姻生活里,母亲一直给我很大的压力,我是家中三代单传唯一的男孩子,所以母亲一直很希望我能生个男孩传宗接代,虽然我心里一直有这样的压力,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要如何向太太表达我心中这个部分,而我太太也不知道要如何对我表达她照顾两个女儿的辛苦。当我告诉她我希望她能再为我生个儿子时,我想那时她也和我一样地不擅长表达内在深层的情感,所以她回答我:“如果你要我再帮你生个男孩子,除非你给我五百万??”因为这句话,我一气之下跑到医院做结扎手术。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我一面努力为家庭付出,一面在心里累积着过去太太背叛我时所积压的愤怒,就在我去日本念书的时候,我开始了生平第一次精神式的外遇。我还记得当时我为那个女孩子写了一首诗,结果不知怎地竟然被太太发现了,之后我就看到太太面容憔悴,她在一个礼拜之内瘦了七公斤,看到她这么痛苦,我心中有一股很深的自责与内疚,就在那个当下,我决定以后绝对不要再做任何一件伤害太太的事情了。但是,就在我回到台湾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还是发生了一次真正的外遇。我这样做其实是在报复我太太,只是当时的我一点知觉都没有,直到开始上成长团体,我才发现过去的那些生命经验在我人生里累积了多少的怨怼和愤怒,使我一直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在我与太太之间的关系中要些什么?就这样,十六年玩一场心理游戏,而你的人生里究竟能有多少个十六年呢?

如果在我恋爱的时候我就可以像现在的你们一样,借由读这本书而尽早去做自我觉察的话,可能我的人生又会与现在有相当大的不同??

当男女朋友处在很好的状况时,通常会让你忽略很多真正想要向对方表达的情绪或不满,因为你害怕生气或愤怒会破坏你与伴侣之间和谐的关系,所以你一定要确保自己绝对安全了才愿意出拳,因为你必须搜集到足够的证据和足够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愤怒,因此,这是在男

女关系中特别会玩的一种心理游戏,而且通常玩这个心理游戏所花的时间都很久,就像我十六年的婚姻关系应该可以算是重量级的吧!

6.7 官兵捉强盗

第五个心理游戏是:“官兵捉强盗”。

这个心理游戏的玩法是你想做某件事时,心中隐约知道别人不认同,你明明知道自己做某些事情会让身边那些爱你、关心你的人失望、伤心,可是你仍然会忍不住偷偷地做。你以为自己一定可以把这件事情隐藏得很好,但是,因为你这个强盗或小偷并非专业,所以你总是会留下些蛛丝马迹被身边的人发现??就像在“让我逮到了”的心理游戏中我所描述过的外遇事件一般,我明明知道我这样做一定会让太太受伤,可是我就是忍不住再度发生外遇,你知道吗?我竟然会莫名其妙地把我要写给日本女友的诗放在我太太每天要骑脚踏车去买菜的菜篮上,或是我居然会在梦中叫那女子的名字而让我太太听见??虽然我以为自己处处地在小心、在提防,但是我的潜意识会在暗地里驱使我故意留下痕迹??

在这个“官兵捉强盗”的心理游戏中,因为我们隐藏的技术并不是一流的,所以当我们终于被身边心爱的人逮到的时候,会纵容自己童年时的感觉再度浮现,并陷入强烈的自责、悔恨或是“我总是让爱我的人受伤”的念头中而无法自拔。很多人承诺戒烟、戒酒、忠于婚姻,却一再打破承诺、自责不已。

如果你发现自己也经常在玩这个心理游戏,可以试着回想小时候父母是不是也这样对待过你,他们是否时常对你说:“你看看!爸爸、妈妈这么爱你、这么关心你,可是你却总是让我们失望??”当我仔细去回溯自己的童年,我发现其实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在玩这个心理游戏了。我记得那个时候的我非常喜欢看漫画,可是我祖母又不让我看,所以我看漫画时总是在外面放一本语文课本,小心翼翼地以免被祖母抓到,但却常常因为看得太入迷而被逮到。

就像我小时候的例子一般,当孩子很自然地表达出自己内在的需求却遭到父母的禁止时,他会开始背着父母偷偷地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当他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却被父母发现时,父母又让他觉得他这样的作为是很不对的,于是,当他长大以后,在人际关系或待人处事中就经常会出现“我总是让爱我的人受伤”这样的念头。这个游戏中的“强盗”会搜集很多黑色自责的点券,有“官兵”则不断累积红色愤怒及白色正义的点券。

凡是心理游戏最后通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不同的结局:一种是将全部的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错。”另外一种则是将所有的过错都推给别人:“都是你不好,都是你的错。”而事实上,只有真实地面对自己,坦诚面对自己的需求,才是唯一能终止这个心理游戏的方法。

6.8 挑衅

第六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挑衅”。

这个心理游戏的玩法是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觉,而用一些肢体语言或双重信息向对方传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例如有位先生晚上应酬到三更半夜才回来,当他回到家里时,为了怕吵醒太太,便蹑手蹑脚、偷偷摸摸地走进了大门,这时竟然发现太太正坐在沙发上眼露凶光在瞪着他,其实在这个时候,这个“挑衅”的心理游戏就已经开始上演了。后来,这位先生进了房间看见床上摆了两条棉被,先生因为知道自己晚回家使太太非常不高兴,所以也就默不做声地接受了太太无言的抗议。第二天早上起床时,这位太太还是一如既往地到厨房准备早餐,当她端了一盘早餐过来并很用力地放在先生桌前,这时先生仍不敢多说什么。

到了第三天、第四天,这对夫妻之间的冷战仍继续进行着,直到先生终于受不了太太这般无言的挑衅而大声地说:“你到底要怎么样嘛!我都已经对你低声下气了,你还不高兴??”

这时太太就委屈地哭了起来,挑衅终于达到目的,非等到两个人开始冲突,这个心理游戏才会落幕。

直到最后,这位太太终于可以证明:“先生之前对我的温柔体贴都是假的,他不是真正的爱我。”当然,这个“你不是真正的爱我”更深一层的声音是:“我是不值得被真心对待的。” “我真是一个命苦的人,没有人会真心对待我。”这些声音都是我们在童年时与父母互动中所存放于内心的感觉,事实上我们早在童年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人生决断了。这位充满自怜心态的太太是在生活事件与婚姻关系中,不断累积白色代表无辜与正义的点券。

6.9 法庭

第七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法庭”。

当冲突或挑衅的游戏开始时,有时候会发展成第七个“法庭”的心理游戏,游戏中的主角会试图去找一个类似法官的人来评断,在这个游戏中究竟谁对谁错,当然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自以为很公平、公正的人特别容易上钩。在这个“法庭”的心理游戏中,有些时候当事人双方的“辩护律师”会同时出现,而如果再玩得大一点,甚至双方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陪审团”呢!

之所以会玩这个心理游戏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当事者希望通过权威者或更多人的力量来支持自己的立场,他认为自己本身并不是以表达内在那股受委屈或不舒服的感受,所以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每当他一与身边的人发生冲突或争执的时候,他总是需要借由更多人的力量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这个游戏最主要的目的只是为了要证明:“我没有错,一切都是由你造成的。”

当然,会玩这个心理游戏的人,他的父母或老师在他童年生活发生的许多事件里,一定经常扮演着法官和法庭的角色,很快就介入孩子与孩子之间或与他人之间的争执,于是他们习惯找寻更强的力量,找权威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正因为如此,在我们为小学一年级到中学三年级小朋友所举办的“小赖虎夏令营”中,就针对这个部分为小朋友设计了一个开庭的游戏,在短短几天的相处过程中,我们会要求那些彼此曾经发生冲突或争执的小朋友自己站到台上来,公开地把被告找出来,然后他们彼此都可以很直接地向对方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情绪和不满。在这个夏令营中,我们协助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经由向老师告状或是由老师出面来帮他们解决彼此间的冲突。

有时带领团体课程,现场有人迟到了,就会有人挺身而出,表示心中的不满意,但大多数人会说:“你迟到了,耽误了‘我们’的时间,‘我们’很不高兴。”企图用团体的压力来抗议,我往往会告诉发言者,你只要用我即可,因为这是你的感觉,并不见得代表其他人共同的感觉;其次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有权利表达个人的愤怒。有些人童年时因为自我价值感低落,没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习惯找一些权威者来撑腰,长大就常玩法庭的心理游戏。

6.10 捕熊者

第八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捕能者”。

在这个“捕熊者”的心理游戏中,因为熊是一个庞大、具危险性的动物,所以猎人如果只是用猎枪捕杀,很可能一枪打不死,而熊在受伤以后兽性大发,反而使捕熊者的生命更加危险,因此,捕熊者在要捕熊之前必须设下许多陷阱,猎人会在熊必经的道路上挖一个大洞,在洞里面放个竹架和熊所爱吃的食物,然后再把泥土恢复原状。当熊肚子饿时一闻到食物的味道会马上跑过来,接着便扑通一声掉下去,就在这个时候猎人出现了,他一面听到熊发出哀号、痛苦的声音,一面开枪将落入陷阱中的熊打死,这就是“捕熊者”心理游戏的玩法。

举个例子来说:当你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你总是对他表现得温柔体贴,每次约会时你会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现在他面前,让你的男朋友感觉他只要娶了你,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男

人。可是在结婚了以后,你对他说话不再轻声细语,晚上睡觉时不再打扮得整整齐齐,这时你老公就像捕熊者游戏中那只被捕获的熊一样发出哀号??而事实上,许多在恋爱中的男生也一样,他们往往对自己正在追求的女友表现出随叫随到的骑士精神,让对方深深感觉只要你愿意嫁给我,我一定会让你幸福、安全,而且我还会带你到世界各地去旅行??

你会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到处都在玩这个“捕熊者”的心理游戏。而通常会玩这个游戏的人,在小的时候父母只允许他表现出好的一面,对于不好的部分都一律否定。当他长大之后,会觉得只要一表现出负面的自己就不会被爱、被喜欢,会很敏感地察觉到别人对他的期待和需求,而不允许自己真实的情绪或情感流露出来。

这个游戏不仅见于两性关系,在一些传销的行业中也很常见。先告诉你产品多优良、制度多好、见证高收入月五十万等,当下台下就有好多熊一个接一个跳入,加入后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我非常希望有诚实的传销公司,能为参与人员说明合理的制度,告诉有心从事者,要在这个领域脱颖而出,也跟在传统事业一样,要去检查你的人际关系与销售能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功的。这个领域重点在于人与人的接触,还要去面对人与人之间的不信赖,需要不断成长,不断面对自己与别人,这才是传销的精神所在。

当然被捕的熊是很可怜的,常会责备自己愚蠢,自怜自艾外加对猎人的愤怒。而这个猎人是很深沉的,对自我的自尊心、自我价值感低落,他不敢直接表达真实的自我。

如果不是自己走在这条精神成长的道路,真心有所体验,我也不敢告诉你们这条路是很漫长艰辛的,要终止心理游戏根本的方法,就是学会真实,这点很困难,最快的方式就是搜集金色点券代替其他点券。

6.11 真实的亲密关系

金色点券来自真实的亲密关系。要拥有真实的亲密关系,有几个努力方向,首先要有非常强的“察觉力”,其中有洞悉与苏醒之分,洞悉是用头脑观照自己生命里情绪的需要及种种变化,苏醒是指内在孩童整个被唤醒,你完全呈现当时那个情绪、那个需求。亲密关系是心跟心的交会,所以你必须先掌握自己的心,了解自己目前心里的感觉与需求,才能进一步体会他人的心;接下来是“表达与展现”,因时、因地、因人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光是察觉与表达只是单向的呼叫,还必须加上“倾听、同理”。从头脑的理解到深层的同理有零到一百的层级之分,全然感受到对方的感觉,处于一种无我的状态,完全没有界限地去感受对方,是非常高的亲密境界;此外还要再加上“信赖”,两者之间如果没有信赖为根基,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效,面对相处愈久、成见愈深的关系,若想加以改善,必先有心理准备,非一朝一夕可见功效,在真实生活中实行起来的困难度是很高的。

以上察觉、表达、同理与信赖这四种是亲密关系的能力,但这些能力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教导你的,如同生命的品质是无法用“做”的,像一朵花在自然的时刻盛开,是一种达成,在此唯有点点滴滴地努力,培养、锻炼、修行,所以其实亲密的能力追根究底只有一种:“察觉”,这也正是佛教教导的真义:学习与察觉。

一个能充分表达的人必是一个能充分察觉的人,察觉的速度够快、够宽广、够深,表达就愈完整。例如今天有一个人批判我,我开始察觉,然后把发生的事件清楚说出,“你今天这样批判我,我觉得很生气”,继续察觉,“我觉得生气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这么久的朋友竟然会造成误解,我很惊讶。”察觉到自己很震惊,一下无法接受这事实,接下来又察觉到“我觉得很害怕,连你都误解我了,不知周遭人如何看待我?”之后又表示难过、委屈,“我对这份关系如此重视,如此努力、付出,结局是如此令我很难过。”接下来又察觉内在那份渴望与重视,所以才那么努力维系这份关系,“于是我感到很大的挫败感。”

只要努力地去察觉,有愈深、愈强、愈快速的体悟,表达的能力也愈强;而苏醒能力愈强,展现能力也愈好。因为对内在孩童的感受愈来愈清楚,倾听与慈悲的能力也自然愈强,能够

用心去了解别人,而不是停留在头脑的层面。

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生命的经验去了解别人、了解自己,所以你所经验到的生命境界愈深、愈广,对他人的同理也愈深、愈广,无怪乎佛陀的修行在看尽人间生老病死,通过人间所有苦痛,逐渐理解生命所有现象,对人性与生命存在有全然的信赖,不再试图有任何的改变与操控,不再以为一粒种子一定要掉在丰渥的土壤里,有温暖的阳光、充足的水分与辛勤的园丁,栽培到它壮硕累累才称之为美;一粒种子即使掉落在贫瘠的土堆里,从石缝中挣扎长出几片枯黄的叶片,无法开花结果,你也能看到它的美,它成长过程的生命力,这就是对生命、对存在的信赖,对宇宙、对老天的信赖。所以只要具备察觉、表现、同理与信赖这四种能力,就有心灵与心灵交会的能力,有亲密关系的能力,我们都在这过程中逐渐培养、逐渐学习。 再次强调能力无法模仿而来,例如学走钢索要在绳索上学习,学开车要在车上学,而学习察觉,就要在察觉中学习,所以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许多无聊的时刻都可以用来察觉。这一章的心理游戏可以提供你们一些察觉的基本,试着去察觉在你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中常使用哪些游戏去操控,先有这些觉察,才能看到进一步的改变,这是生命重塑的历程。 个案:学员分享:心理游戏(挑衅) (女,32岁,文字工作者)

我是一个非常害怕冲突的人,从小看父母吵架和他们之间冷漠的关系,让我认为冲突必是毁灭性的。所以在我的婚姻关系里,我不敢直接表达我的不满,而用肢体和眼神来冷战,用冷漠来宣泄我的不满,企求引起注意,企求以此来处罚对方,让对方感到抱歉,而能主动给予我所需要的一切。

但是冷漠的结果,却是更把对方推得远远的,于是我更挫折、也更愤怒,更加去证实了我错误的信念:我不值得被爱,我不值得拥有,我所爱的人不可能爱我。

我和我先生有近乎两年的时间没有深入地交谈、没有肢体接触,却相处得客气而有礼貌。我敬重也感谢他对家庭的付出,但我始终相信他不在乎我的存在,所以我活得没有声音、没有需求、没有感觉、没有灵魂。我没有能力去同理他的感受,同理他多么希望我可以不要冷漠、不要拒绝,同理他在婚姻中和我忍受一样的苦楚。

有一年冬天夜里,邻居来按门铃,原来我先生和客户应酬喝醉了,倒在楼下门口,邻居好心地把他扛上了五楼。一向“酒品”很好的先生,盘腿坐在门口,表示他要先坐一会儿再进屋。我站在他身旁,轻拍着他的背,满腹的心疼,感觉自己似乎好久没有和他如此亲近过。突然,他抱住我,说:“对不起,我很想爱你,但我不知道怎么做??”我的泪夺眶而出。先生进屋睡了两三个小时以后醒了,然后,我惊讶地发现,那个酒醉时温柔的先生不见了,先生说,他全然不记得自己说过哪些话,我又看见了一个穿着甲胄、冷漠而防卫的男人。我陷入困惑、惊慌、失落的情绪中,我的心中又有一个声音说:“你看吧,那不可能是真的吧。”但我仍决定改变,我开始上成长团体的课程,我学习试着去表达我的需要,沟通我的不满。有一次试着说出我的不满,先生听了也不高兴,他也说出了对我一些负面的情绪,一开始,我很“理性”地听着,我知道他的表达是很重要的,但是,我的非理性反应愈来愈强烈,终于,我流着泪说:“你承认吧,你讨厌我、你恨我!”这样的沟通对我来说,似乎只是要去证实一点——我所爱的人不可能爱我。事后,我也讶异于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如此低落,我知道自己的这个了解就是成长的第一步。

现在,我懂得如何爱护自己的内在孩童,我开始感觉到从心中涌现出一股爱人的能量,当我感觉到有能力去爱时,同时也感觉到我是值得被爱的,我是可爱的。

6.12 心情探索笔记

1.是的??可是??( )分

2.都是你害的??( )分

3.挑拨离间??( )分

4.让我逮到了??( )分

5.官兵捉强盗??( )分

6.挑衅??( )分

7.法庭??( )分

8.捕熊者??( )分

第七章 人生剧本的导演

每一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就好像在演一出舞台剧。事实上,在演出之前,我们早就已经决定好在自己剧本里的男女主角、配角,或者会有什么样的人出来跑龙套??在这个剧本中,会有怎么样的道具、灯光、布景,甚至会出现什么样的对白都是你早就已经决定好的。

在你的人生中,你曾经与无数的人相逢,而每一个人给你的感觉也都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缘深、缘浅。事实上一般所讲的缘分都跟我们的内在孩童或童年时的感觉有密切的关联。

在你的人生中,有一些人你会特别想要与他亲近,并希望能从他那儿得到肯定和赞赏;又例如有的人可以很直接地对别人说“我爱你”,而另外有些人却可能一辈子都说不出这样的话,他总是要加上几个字诸如:“我蛮爱你的”,或是“其实我也很爱你”,他就是没有办法直接、明确地对别人说“我爱你”这三个字。

所以,其实我们内在的某些感觉是早就已经存在的。我们的人生就好像舞台剧一般,在一幕幕的演出过程中渐渐地将剧情推向高潮,而也总是当童年时的经验一再地于剧本中反复重现时,这出戏也就落幕了。

对佛教的观点来说,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称之为“轮回”,而那些在生活中没有学习去成长、觉察的人,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堕入这个轮回里面,不断重复着同样的经验、同样的伤害和感觉。这样的人生剧本会一直不停地强迫你重复地演出这样的角色,让你无法觉知、无法控制。

7.1 剧本导演是你自己

你知道吗?人生中某些重要的场景,包括你的婚姻状况、你会不会离婚、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甚至于什么时候死亡??这一切都深受你过去为自己所设计的人生剧本所支配,而这个剧本的形成是通过你在童年时期与父母长辈的互动中所写下来的。在那个时候你完全没有生存的能力,你无法操纵环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你必须百分之百倚赖父母及其他长辈才能够生存下来,而这种倚赖不只是肉体上的滋养或抚触,也包括我们在心灵上渴望被认同、被赞赏、被拥抱的情感品质??因为在我们生命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完完全全没有理性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对外界的事物是全然接纳与开放的。

在美国就曾经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用两只刚出生的猴子做喂奶实验,一只用棉花做的母猴来喂奶,而另外一只则用铁丝做的母猴喂奶。几个礼拜过后,那只被棉花做的母猴喂奶的小猴子性情比较温驯、和善;而那只被用铁丝做的母猴喂奶的小猴子情绪显得相当暴躁、不安,并且非常具有侵略性和攻击性。

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过去与父母的任何一个互动情形,对我们现在人格的影响有多大。因此根据早期我们与父母的互动关系,意识深处就已经决定好,在自己的人生里要成为一个什么样貌的人:是一个值得被疼惜、被关爱、值得拥有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人?还是一个对人生充满自卑、自怜,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任何温暖、赞赏和他人协助的人?

7.2 找回失落的能力

童年时期我们与父母每一天的相处过程中,渐渐学会了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而那一些被

我们称做“制约”(有关制约的内容,《活出自己》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的东西就这样进入我们的生命里面,因此,有许多能力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被剥夺了。

在我的工作坊课程里,设计了一系列称为“人生剧场”的活动,为的就是要帮助学员们去经验和觉察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哪个部分被剥夺牺牲了,要求学员去扮演那个“我宁死也不要演出”的角色,因为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一直不断地在演出自己最习惯的角色,却没有勇气走出舒适区去突破和尝试自己认为不擅长的部分,因此在我们短短的一生里,我们身上原本可以拥有的许多能力就这样被夺走和牺牲了,而这其实都是因为我们不断地让旧的人生剧本影响自己、操控自己的结果。

人生剧场中设计的角色包括:观世音菩萨、圣母玛利亚、摔跤选手、舞男、洛基、恶婆婆、黑社会老大、情妇、艺妓、夏威夷女郎、小丑、乞丐、卡门、疯子??每一个角色都有其最强烈的生命能量,这些生命能量都是缔造圆满人生所需要的,例如个性较温吞、欠缺愤怒能量的人,让他由扮演摔跤选手的角色中,学习面对冲突、维护自身权益;又如自尊心很强的人,让他在模仿乞丐乞讨的过程中,放下莫虚有的尊严,学习去要的能力;又如个性较保守、在性观念有较多压抑、肢体较僵硬者,让卡门、舞男的角色帮他们找回对身体的自信与享受性感的乐趣;而小丑的角色是让内在幽默、轻松的一面出来协助自己,或是更深一层去揭开不敢与人真诚相处的面具。

内心有很多怨与恨、渴望父母的关爱或与父母有很大冲突的女性,我会让她们扮演圣母玛利亚或菩萨的角色,因为她们爱人的能力被怨与恨遮蔽,她们的挑战是要以眼神注视其他学员,让对方感受到她们心中的爱,且愿意接受为止。至于疯子的角色则是针对过分倚赖理性头脑及逻辑的人,他们最担心的是失去控制力,借着众人以枕头捶打他、以狂乱的音乐松动他的理智与界限,让他属于本能的生命力真实呈现。

“人生剧场”这一部分的活动常常是课程的高潮,许多人在投入的那一刹那就释放了桎梏他们多年的观念与限制,感受到更完整的自己与失落的潜能。也有人在当下感到格格不入,很不舒服。例如一位女学员扮演卡门的角色,在化妆之后觉得自己更不堪入目,成为众人的焦点也令她很难堪,可是活动过程中她再次审视自己的感觉,才发现那是根深蒂固地厌恶自己、否认自我价值的缘故,外表的美丑并不是主因。

这个部分的活动还需要观众的配合带动情绪及提供展现的舞台,更需要有默契的支援小组给予鼓励与慰藉,才能达到完整的疗效,这个部分是本书读者比较难借由阅读与自我剖析有所感应的,唯有亲身参与,才能体会其中的冲击与震撼。

7.3 人生概念

这一章的重心是要协助读者完成个人的人生剧本,从起幕、人生定位、幼儿决断、人生概念,一直到十三岁左右剧本已大致完成,你会一再重复你所熟悉的角色,现在是唤醒这份觉知的时刻了!

出生

3周岁

6周岁

12~13周岁

17~18周岁

死亡

起幕

人生定位

幼儿决断

人生概念

剧本完成

落幕

禁止令

驱迫令

环境、他人影响

彩排、强化

粉墨登场

7.4 出生

故事开始的第一幕是你出生时的场景,当然也有些人把这个过程往前推到母体受孕的时候,甚至有人把记忆延伸到前世去,但是,在挖掘生命潜能、自我努力的道路上,比较注重今生,光是要觉察今生今世就已经够我们忙碌的,所以建议将觉察的重点放在自己这辈子要努力的功课上。

当然,目前的医学研究报告中早已证明,在母体受孕的第十二周起,腹中的胎儿会开始对外界的事物、声音或光线有反应,而事实上所谓的胎教是针对胎儿在母亲体内的时候,母亲的情绪或心理状态对胎儿所造成的影响。

所以,所谓的胎教并不是你在怀孕时多念了一点英文,你孩子的英文程度就会比较好,或是你多听了一些古典音乐、多看了一些经典的文学名著,你的孩子就会比一般的小孩多一点文学和艺术的细胞??真正的胎教是母亲通过脐带将体内血液中的养分,传送到胎儿身上以帮助胎儿长大,而当我们人在情绪或心理状态改变时,我们的血液也会开始跟着产生微妙的变化。

曾经有一个很有名的心理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用两只狗,一只总是让它吃得很饱,而另外那一只却总是让它饿得要命,然后将这两只狗身上的血液互换,结果那只吃得很饱、肚子里已经填满东西的狗,它是一面吃、一面吐却还是觉得很饿;另外那只胃里面空空的狗却因为感到很饱而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

所以,我们的血液会因为我们情绪的变化而有反应,换句话说,母亲在怀孕时跟婴儿之间的联结,亦会通过血液将母亲的生命经验或情绪反应传递给胎儿。因此,如果你也相信胎教的话,你可以依照这样的认知去和腹中的胎儿相处。

7.5 三岁前

人生剧本的第二幕是从你出生之后到你满三周岁的这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中,我们通过触觉开始与外界接触,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得到抚慰、认同、爱、支持、关怀或贬损、忽视、惩罚、羞辱、指责,到了三周岁时,就根据自己与父母的互动经验,在潜意识中为自己做好了人生定位,尤其是一岁以前从父母那儿得到抚慰等正面信息愈多的人,在生命里面I am OK的成分就愈浓,一个从父母那儿得到愈多温暖和肯定的人,内心的自我价值感会愈高;相反地,从父母那儿得到愈多负面信息的人,他内在I am not OK的成分就愈强。

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其实在人生里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要提升自我价值感,就像在这个社会上有的人通过交朋友、通过人际关系来提升自己的价值;有的人通过学历、有的人通过参加社团或从事公益活动、社会服务、学佛??来建立自我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定位。

但事实上,真正的自我价值必须建立在自己生命品质不断的改善上,如果只是一味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外缘的成就或他人的肯定上,当有一天外缘改变了或社会上的价值观变更时,你

的自我价值感也就跟着破灭,到那时你又会觉得自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

我在新西兰看到许多从台湾移民过去的人,在台湾,开着高级轿车会为他们带来很多自我价值感,因为开着名贵的车在路上跑的时候总是得到很多注目与欣羡的目光,可是当他们来到新西兰,在那里的生活却变得很落寞,因为新西兰人的车子通常都是开了一二十年,在新西兰人的价值观里,根本不会羡慕那些开高级轿车的人;相反地,如果你的性格开朗、会烤肉、露营、办舞会、到海上扬帆并十分懂得享受生活,或是你总是能跟社区内的人都保持着热络、密切的关系,这样的人反而能在当地得到相当多的肯定与认同。

其实你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如果只是将自我价值感建立、依附在外界的诸多外缘上,有一天,当你换了一个团体、一个环境,或是到一个与你原本生长环境有不同价值观的地方,顿时间,你会觉得自己过去努力建筑在外缘上的成就与自我价值感都一一崩溃了。因此一直让自己攀附于外缘的争逐上、一心想要借由外在名利地位、权势财富来满足自我价值感的话,到了最后恐怕总要失望的。

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在自我觉知的过程中,重新去接纳自我的一种现象,你不需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才觉得自己是好的、是值得被爱的,当然,这种自我价值感的恢复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自己不断地去觉察、去练习。

7.6 三岁到六岁

人生剧本的第三幕是满三周岁到六周岁的这段时间。

在这个阶段称为人生剧本的“幼儿决断”或“早期决断”。在我们三到六岁的时候,开始接收父母长辈们加之于我们身上的禁止令、驱迫令、负面的概念,以及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中文化和次文化的影响,甚至于学会了玩什么样的心理游戏等,这些部分都是在这个阶段当中学习的。然后到了六周岁的时候,内在孩童属于直觉的部分已经帮你选好了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好方式。所以在你六岁时,人生剧本的大纲就已经决定好了,看你将来要演出的是一出英雄剧,或是拖拖拉拉的连续剧,还是一出大卡斯、大制作、场面豪华的爱情伦理大悲剧?? 像我在小时候就已经决定好要演出一部叫做“悲剧英雄”的大悲剧,我从小就要负担着父亲离家、不负责任的那些部分,还要承担母亲的辛苦以及她对父亲的诸多不满与埋怨??我是家中三代单传唯一的男孩,为了要拯救母亲脱离苦海,所以从小就具备这样的人生脚本,直到现在仍然在扮演一个帮助别人脱离苦海的角色,只不过我“悲剧英雄”的剧名改了,新的剧名叫做“欢乐英雄”。

会促使我更改剧名的原因是,我不再希望自己的人生里有那么多的悲剧色彩,但是“英雄”这个部分我还是很喜欢,所以我选择将这个部分保留下来,而将悲剧这个部分改成欢乐,而现在的我也开始渐渐地朝着新的剧本走,我感觉自己离这个新的目标已经愈来愈近了。 然而当我开始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时,觉得自己依然不断地重复着那种悲剧性人物的色彩,许多学员对我的尊敬和掌声几乎让我窒息,我不允许自己犯丝毫的错误。我还记得在七八年前,我甚至连过马路都害怕,我担心穿越快车道的时候,会不会有学员在公车上看到我,于是我就又赶紧走到斑马线上,等待绿灯亮的时候才走。在这整个过程当中,对我而言是相当大的压力,直到后来我才慢慢学会了放松。

回想当年,为了要破除被尊敬的束缚,每次上完课学员起身对我敬礼,当他们抬起头时会发现我把袜子脱下来放在自己的头上,我其实花了相当多的努力才让自己可以成为自己,并让我身边的人可以接受我是这个样子,我这样做最主要是要让我周围的人知道,如果你们是真心地喜欢我、支持我,请允许我可以成为自己的样子,而不要用你们心目中那个“至圣先师”的样子来要求我这个人。

正因为如此,我现在学会了可以做我自己,而依然可以得到别人对我的尊敬和支持,我不需要像社会上的许多大师一样,必须在众人面前将自己装扮成毫无瑕疵的模样,我可以穿得很

随意,也可以自然地让身边的人或学员了解我的缺失??由此你们可以知道我花了多少的努力才让自己从悲剧英雄这个角色转换成欢乐英雄的角色。

六周岁时的幼儿决断,已经决定了我们在人生脚本里的角色与剧本,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我们的人生概念在这个阶段也已经形成。六周岁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跟老师或同学互动,在那个时候我们对自己身边的人比较不会自主地选择,直到我们升上初中时,你会发现自己开始选择朋友了,你会选择一些跟自己性格比较相近的同学,形成一个属于你们之间的小团体,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人生概念就已经形成了,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只是不断在强化和演练自己生命当中所作的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带着自己决定的角色,开始去跟外面的世界接触,并细心地去感觉、发现这个世界对自己是危险的或是安全的。我们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开始跟新的人事物接触、互动,在这个时候有些人也许在成长过程中碰到许多良师益友,所以他会感觉这个世界对他而言是安全而且充满支持的,就像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如果没有碰到那位对我很好的老师,很可能现在的我会是完全不同的样子。

记得我上一年级的时候,那位老师已经六十岁了,那时候的他已经从事教育四十几年,他知道了我复杂的身世后便给我许多鼓励和支持,所以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很用功,考试的成绩全都保持在前三名以内,能够遇到这位小学老师,我心里一直心存感激,要不是他对我付出了相当的关怀和爱心,以我的出身背景,现在很可能会是个罪犯或流氓!

7.7 心灵能量分布图

在“人生概念”形成的这个阶段里,我们碰到了什么样的环境或与什么样的人互动、熏陶,让我们决定了内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世界的看法。于是,属于我们人生概念的能量分布图出现了。

(2)自傲的我

我好,你不好 (1)自信的我

我好,你也好 (3)自暴自弃的我

我不好,你也不好 (4)自卑的我

我不好,你好 心灵能量分布图

第一象限是:“我好,你也好”

出现在这个“我好,你也好”象限里的这个我,称为“自信的我”。

当你全然地处于这种真正的自信里时,你的情绪是喜悦的、心灵状态是开朗、从容与充满觉知的,你懂得尊重自己也懂得尊重别人,你与他人相处的关系是共尊、共存与共容的,在你的为人处事里,你愿意与他人共享荣耀,不会过分地谦虚,也不会逾越分界地争夺应该属于他人的荣耀,在你日常生活的人际互动里,你能够适时地帮助别人,也能够虚心地接受别人的建议与协助。

第二个象限是:“我好,你不好”

在这个象限里的我,称为“自傲的我”。这样的人会十分努力去证明自己种种的优点及长处,他比较会去践踏别人、伤害别人。因此,通常处在这个象限里面的情绪是愤怒与暴躁的,而这种人的心灵状态较具防御性与攻击性,内在经常处于焦虑、烦躁的感觉之中,而他的人生态度是喜欢去领导、操控别人,因为在他的心里总是有一种想要去支配他人、统御他人的欲望。不妨仔细想想,你会发现从前的领导者属于这个象限的比较多。当然,在现今社会里仍然有许多官僚气息很重的官员,在行事、为人的作风里充满了操控他人的欲望。

第三个象限是:“我不好,你也不好”

在这个象限里的我,我们将它称为“自暴自弃的我”。这样的人对人生已经感到十分灰心,几乎所有的罪犯都是因为处在这个象限里而去自杀或杀人的。在这个“自弃的我”身上,是处于没有情绪的状态,因为当他处于这个领域,他的心灵状态是冷漠、绝望的,他对人生的态度是麻木、破坏、自残与攻击他人,因为在他心里他觉得自己不好,别人也不好,所以他总是有一股“要与别人一起毁了”的冲动??

第三个象限是:“我不好,你好”

在这个“我不好,你好”象限里的我,我们称之为“自卑的我”。这个“自卑的我”,情绪经常处于悲伤与困顿之中,心灵状态是退缩、封闭,而面对人生的态度则是拖延、逃避、自艾自怜、怨天尤人、冷眼旁观、得过且过??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能量分布在这四个象限里的强弱都有不同,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经常处于某个象限里,但是偶尔你也会跳到另一个象限里,例如当你心中充满爱和温暖的时候,你会跳到第一象限里,那时你觉得整个世界充满了爱与关怀,你喜欢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你也爱自己。我们并不是长期固定在某一个象限里,而是随着周遭人事物的变动、更换,在这四个领域里转换。

以上提到的“人生概念”与“心灵能量分布状况”是早在你十二三岁时就已经决定的,往后的日子里你继续地演练、彩排,渐渐地学会挑选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组成一个只属于你们的小圈圈,你开始固定地做某些行为与嗜好,在你尚未正式登场前,你将自己的这个角色不断地彩排、一再地演练,直到你十七八岁剧本完成时,你才开始正式粉墨登场??至于“人生剧本”落幕是在什么时候呢?直到死亡为止,你的人生剧本才算真正地落幕,除非是你在人生剧本这一幕幕的演出当中,有所谓的“巅峰经验”(Peak Level),否则,你的人生就这样一再地重复扮演脚本上早巳设定好的角色,直到你的生命结束为止。

而所谓的巅峰经验,举例来说:假如有一位母亲,原本她的人生剧本取名为“菟丝花”,从小在温室里长大,被父母无微不至地保护着,于是当她长大后,变成了一个无能、十分倚赖他人的传统女性。在她的人生里,她认为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找一个强而有力的先生保护她、给她安全感。幸运的是,她也如自己所愿地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男人结了婚。先生不但对家庭十分负责,而且事业也非常成功,于是,这位妈妈也就安安静静地在家相夫教子,过着十分安稳、幸福的日子??突然有一天,她先生的事业宣告失败,因为缺乏面对问题的勇气自杀了,留下对世事丝毫不懂的她与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就在这个时候,这个人生剧本取名为“菟丝花”的女人面临人生新的决断。这个时候她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和先生一样选择自杀,一是她自己不能再当个菟丝花。令人惊讶的是,当她处在如此困顿、艰辛的时刻,由于母亲内在那股对小孩伟大、无私的爱,让她内心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持着她重新去改造自己的生命,而变成一个独立自主、事业有成的女强人。

当我们的生命里出现了一些重大的改变或抉择时,我们可能经由这些变故,从此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而这样的经验、这样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巅峰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些过程并不是靠头脑就可以改变的,在这样一个颠覆的过程里,生命内部会有许多经验需要重新建立与整合。只要你的人生还没有走到落幕时候,你都还有机会停下来好好地觉察一下,看看在自己的人生剧本里你一直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你的内心深处你有多辛苦,你一直被固定在相同的角色里而无法展现出真正的自己。

7.8 理清剧本内容

当你看完上述人生剧本的说明之后,我希望你能开始“断语”,找一个完全宁静、不受打扰

的地方,放点轻柔的音乐,不要发出任何声音,让自己保持全然的静默,然后开始进行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先把前面提过的“十二个禁止令”“五个驱迫令”“七个负面人格特质”及“八个心理游戏”中你曾经回答过的问题,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你一面看、一面回想的时候,我建议你不妨将回想过程中所透露出来的蛛丝马迹串连起来,当你逐渐看清自己生命的全貌时,刹那间,你心里会涌现许多体会和领悟,而这个“悟”的功课是要靠你自己去做,我希望你在做这个功课的时候,至少要花三十分钟。

第二件你该做的事情是:当你做完以上的功课,便可以开始让自己进入冥想的状态里面。你试着去默想的时候,可以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舞台,舞台上的布幕正缓缓拉起,第一幕就是你刚要出生的时候,你可以仔细地看看自己出生时的状况,那一些围绕在你身边的人,他们的反应、脸上的表情是什么?就我自己的例子而言,我出生时,外祖父才刚刚过世,因为外祖父是母亲在世上最爱的人,所以我出生时母亲带着很深的悲伤,而那些悲伤也深深地联结在我内在里面??

接下来请你试着去默想在你襁褓时期,父母亲对你接触的品质是如何的?当然,在你默想过程中,脑中所呈现出来的世界并不一定是真实的状况,但是影响你生命的是你内在的这些感觉,所以请务必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你脑海中之所以会这样想,一定有你真正的原因,所以充分去感受、厘清感觉。

然后到了你开始学爬、学走路的阶段,你可以进入默想去看看自己在这个阶段有没有得到父母或哥哥、姐姐的支持与鼓励,你那个时候的生活是不是过得很快乐,你会不会很爱哭,被接触的品质如何?

再到你稍微长大一些,在幼儿期你和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情形如何?你的父母亲怎么训练你大小便?当你不睡觉时,他们怎么对待你?在你上幼稚园的时候,你有没有被其他同学欺负?那个时候的你是活泼开朗还是十分闭塞?你在跟邻居的小朋友玩游戏时,你总是当孩子王还是跟屁虫?

你碰到了什么限制或鼓励?到你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与同学、老师的互动如何,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发生?第一次求职、第一次谈恋爱、第一次失恋的经验是如何的?你在孤独时如何自处,生气时如何表达,你学会何种心理游戏,你如何选择自己的朋友?

你一幕幕去回想自己人生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在这样一个回溯的过程中,你可以更清楚地看见自己的人生一直在重复着什么样的事件或什么样的感觉??

下列的问题可以协助你进行默想:

说说你知道有关你出生的事。

当你是婴孩时(三岁以前),你和谁同住?住在哪里?

当你四五岁时你和谁同住?住在哪里?

当你开始上学时你和谁同住?住在哪里?

当你十岁时你和谁同住?住在哪里?

描述一下在你小时候妈妈的样子。

描述一下在你小时候父亲的样子。

当你妈妈对你不满意时,她做什么?

当你妈妈对你满意或高兴时,她做什么?

当你父亲对你不满意时,他做什么?

当你父亲对你满意时,他做什么?

你小时候最喜欢父亲的是什么?

就你现在记得的,你对父亲最差劲的记忆是什么?

你对母亲最差劲的记忆是什么?

你最喜欢母亲的是什么?

你小时候最喜欢听的故事或童话是什么?

简短地说一下那故事的内容。

这故事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当你小的时候,父母做了你认为不对的事时,你做了什么?

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记得那事是你小时候什么时候发生的吗?说一说。

你想你将来会怎么死?你死的时候会是几岁?

你想你死后人们会怎么说你?

对你来说“快乐”的意思是什么?

你现在最伤脑筋的问题是什么?

在你的生活经验中,你最不愉快而又经常有的感觉是什么?

你想五年后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你最不喜欢自己的是什么?

你最喜欢自己的是什么?

在你一生中,你作过最重要的决定是什么?

你小时候希望母亲有什么不同吗?

你小时候希望父亲有什么不同吗?

你的祖父母过什么样的生活?(包括外公、外婆)

你祖父母中有谁已过世?如何过世的?过世时几岁?

假如你有魔力,能够得到你生活中所需的,你会怎么用它?

你有没有想过,你可以不必用魔力而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为了要了解自己,你是不是仍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要分享,若有请写下来。

在这默想的过程中,你不需要用笔去记录脑中所想到的点点滴滴,你只要全心全意把自己人生中所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再全部回想一次就可以了,默想的过程要花三十分钟左右,你永远是你生命中的主角,你可以通过这整个过程,仔细去感觉一下剧中主角的你,一直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什么样的角色,然后为自己演出的这出舞台剧取个剧名,例如“看海的日子”或是“荒野一匹狼”。我为自己的剧本取名为“悲剧英雄”,因为我的出生带着凄美与悲壮,也让我一直以拯救者的身份自居,而经过重塑后,这些年来我已为人生剧本改名了,成为“欢乐英雄”,愿协助更多的人通过成长课程的洗涤,找回更多人生的欢乐。但要记得的是,你在为自己演出的人生舞台剧取名字的时候,请至少花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仔细地想想,如果你找到了真正适合你的剧名,你在心里会很清楚地知道:“啊!没错,就是这个名字!这就是我要找的剧名!”

为自己的剧本取上剧名后,紧接着你要开始为自己演出的这出戏写大纲,就像在租录影带的时候,你会看到录影带的背面都写着这部片子大致的情节。所以,用三百到一千字把自己剧中最精华的部分写出来,当你完成了你的人生剧本,在回溯自己生命经验的同时,如果碰触到心灵深处内在孩童的部分,请静静地流泪。

这些过程都是在为重塑自我生命扎下根基,你认真的程度会决定你收获的多少。下了工夫的你,会更了解你的人生剧本展现的方式,也会更清楚你可以如何更新剧本,让你往后的人生,在有意识的经营下,开创出新的风貌。

7.9 转变生命品质

当你选择了新的剧本以后,人生的终点仍然会走向死亡,只是在往后的人生之中,你生命的品质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常常在课堂中谈到,任何一个人要拿他现

今的地位、身份来跟我换我为自己所选择的人生,我都不愿意,因为在我这一生里,我选择了自我修行这条路,生命的品质随着我的成长,每一天都在改变,虽然我的身体渐渐老去,可是我生命的品质、心灵的品质却一直在变化着,而这一切的改变并不是其他东西所能够替代的。

当你看完这本书,决定重新为自己设计新的人生剧本,回到你的生活或工作职场中,那才是真正提供你努力及演练的地方。当你开始从旧的人生剧本转换成新的人生剧本,你要有“转识成智”的勇气而付出努力,你必须在自己的生活中勇敢去经历许多的巅峰经验,并勇敢地去接触那个一直深藏在你心中的内在孩童,在你与他有过真正的接触之后,你要开始学习如何重新去滋养他、照顾他,直到你能为自己的内在孩童创造出一个完美的父母为止。

个案1:学员分享(女,42岁,家庭主妇/励馨基金会义工)

剧名:哭泣的娃娃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忙于工作,于是母亲将我交给舅舅照顾。可是在我九岁那年的一个午后,舅舅来到我的房间对我做了一件事,我的人生开始破灭、哭泣。我没有勇气告诉别人这件事,又没有能力抗拒,只有不断丑化自己、指责自己,自我价值感低落。我非常怕孤单,在房子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没有安全感,有时干脆让自己暴露在人群中,反而比较不必面对内心的孤单或担心被他人伤害。这件事我一直压抑到结婚后,有一次在报上看到一个性暴力的个案,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冲回家责问母亲,母亲不敢相信这件事,还怪我年纪愈大愈不懂事,事情过去了就好,可是我不能接受,我开始把所有的问题与不满抛出来,因为我有勇气面对自己了。我不断地去上一些成长与咨商课程,企图抚平内心的伤痛,可是我与周遭的人还是难以产生连接与信赖,这是我最大的一个困扰,也许等到有一天,内在哭泣的娃娃停止掉眼泪了,我才能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我一直在帮助内在的小女孩长大。

个案2:学员分享(女,31岁,宝石交易人)

剧名:孤独的孔雀

小时候家境极贫穷,身为长女的我必须分担无止尽的家亨,即使一只腿有小儿麻痹,我还是要拖着一大篮的菜,走很远的路去贩卖,从小被剥夺了童年,我变得懂事但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我的父亲在一次酒后强暴了我,我很痛恨,而母亲否认这件事的存在,更刺伤了我的心。我最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与赞美,却从来不受到重视,母亲眼中凡事都为了家中唯一的男孩,我的弟弟,让他变得任性又不负责任。我从小就努力赚钱,把赚的钱用来支持家用,这变成我和家人之间唯一的联系,如果我身上没钱,我根本不敢回家,而家人认为我很会赚钱,不断向我索要,弟弟出了任何状况都要我去帮忙。在母亲过世时,我以为她会抱抱我,感谢我对这个家的付出,结果她只抱了妹妹,仍要求我照顾这个家、照顾父亲,我永远被要求付出而得不到呵护与关爱。

这一点也显现在我的两性关系上,男朋友缺钱时就向我要,我不忍心看他失败而一再地资助他,而他只要不在我的身边,我就会有很深的失落感与不安全感。

个案3:学员分享(男,35岁,寿险经纪人)

剧名:残缺的拼图

我在脑海中的舞台上,看到父母背对着我愈走愈远,后来影像只剩下我自己一个人。记忆中三或四岁时,有次台风要来,父母仍在河床上做工,父亲挑起所有工具与家当,母亲背着弟弟、手里牵着我,我们在风雨中边走边摔,心里却有股模糊的幸福感。但稍大后身为长子的我就在家负责照顾弟妹,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我虽感孤单无助,仍要努力做弟妹的榜样。在当兵时,寂寞无助的感觉又一再涌现。可是我学会用冷漠把自己武装起来,切断内在真实的感受。孤单寂寞一直是我生命的主题,我的内心仿佛残缺的拼图,一直有空缺与遗憾之处,

无法整合与发挥完整的力量,我现在要学着看到每一片拼图的特色与美,学着从心底认同自我的价值与能力。

你是否已写下了你的人生剧本呢?这一场重塑心灵的历程,走起来也许艰辛、沉重,但是你选择这一趟旅程,必然有其中的价值。经历了禁止令、驱迫令、负面人格特质与心理游戏的自我剖析,你对人生剧本不断上演的剧码,想必已了然于心,而此刻只有你自己握有改写的能力。

过去发生的事情永远不会消失,要让头脑死亡,让历史遗忘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是在往后的日子里,如何支持、陪伴自己,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你要重视陪伴自己的感觉,那会让你变得更勇敢、更坚强,而勇敢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后,你的感觉会愈来愈敏锐,生命中的创伤会转化为恩典,唯有先走过自己的疗程——自我治疗,才能超越“自我”的架构,让心灵完全释放。

第八章 心灵环保

顿悟才是修行的开始,有许多人觉得自己悟了、知道了,正好落入一句俗谚的陷阱:“三岁小儿皆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心灵的自我重塑是必须点点滴滴去做,一步一个脚印,逐渐累积、锻炼、修行而成,无论你从这本书中领悟了多少、上了多少课程,如我先前所言,除非我开始面对我的婚姻,开始真实地与我人生中一些重要的人物互动,否则自我成长永远只是空谈。因此心即道场,最好修心之处莫过于万丈红尘,关系愈密切的人,愈容易震荡我们的心灵,一些与之无关的人对我们的漠视、误解、讽刺或背叛,都不会造成我们心灵巨大的波涛,而愈深入、经营愈久、你愈重视的关系,才是我们真正要去修行的道场。

我们必须架构一个健康的观念,就是成长是渐进与缓慢的,而不是跳跃式的,有许多人领悟了一个道理,就希望自己变成那个样子,而当自己做不到时,那个领悟只不过变成另外一条鞭打自己的鞭子而已。过去数十年生命经验或童年有些巨大的烙痕、内在孩童的创伤,它的苏醒与治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其至有些时候你会觉得自己退步了,又回到原先的样子,请你记得,回原点只是让你储备更多的能量,你会走得更远,在成长这条道路上永无退步这回事。你对自己所下的每一分工夫,必然成为未来丰富果实的养分。

为了让下了工夫的你,已看清自己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而想改变的人,在此提供一些长远让你的心灵康复,且得到滋养的简易法门。

8.1 心灵健康要诀

心灵保持健康有三项要诀,简称3P。第一是“允许”(Permission)。

很多人因为做不到允许,而让自己陷入悔恨或怨怼的深渊,怨天尤人,得不到心灵的平静。 在人际关系发生冲突时,允许有两项主要内涵,其一是了解对方善良的动机,其二是了解对方成长的坎坷过程,及其所创造出来的人格特质。

例如母亲责备你,你了解她动机是为了你好,朋友提出的建议也许听来逆耳,而当你了解对方背后善良的动机时,允许就会产生。如果可以更进一步去了解对方成长的过程,他从小被对待的方式、他的人格特质,允许也会产生。但允许有不同的深度,从零到一百各有差异。有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心灵更健康,拼命用头脑去找对方善良的动机,或用头脑层面去说服自己,可是内在的感觉并未放下,这样的允许当然也有暂时的效果,可是对于心灵成长的帮助是微乎其微的。

当妈妈在唠叨时,你用头脑的层面告诉自己,她是为了你好,她是爱你的,你头脑知道她在成长过程中也是如此被对待,这是她学到唯一的方式,你用这样的方式去滋生允许,跟你将

心敞开,好好地去看她、感觉她是不同的。看到她苍苍的白发、脸上的皱纹,突然你感觉到她心里的焦急,她对自己过去人生的悔恨,所以很担心害怕你的人生步上她的后尘,感受到这份担心害怕背后的重视、期许;突然你感觉到她的辛苦、为家庭的付出、花费的心血;感觉到她与父亲的关系缺少心灵的契合,感觉到她内在的孤单寂寞,感受到她渴望被爱,渴望受重视,可是在家庭生活中无法得到丰富满足,感受到她匮乏的心灵。当这些领悟突然间涌上心头,而你的内在不自觉地油然生起一股感动与触动.

无须刻意去做允许这件事,允许已经发生了,就如同花开的过程。

如果你刻意去允许,每一份允许的背后就同时压抑了一份不满、怨怼或委屈到你意识的更深处。我曾有一次很深刻的允许的经验,那一次是在参加外国老师的工作坊时成为个案,那时我接触到的是,我对自己的虚伪、会说谎的这个内在自我的批判,老师导引了我充分宣泄我对自我的批判之后。我突然有一股很深的委屈升起,我经历那份委屈后,接下来又碰触了很深刻的无助,那个声音告诉我,在我童年时那样的出身背景,如果我不学会说谎,我没有办法生存下去(我五个兄弟姐妹,有四个不同的父亲),当我开始上小学,就必须开始说漫天的谎言,告诉我的同学,我有一个很爱我的爸爸,只因为他在外面做生意,无法常常回来看我。

8.2 与内在孩童交谈

刹那间我知道那些批判之音,来自于多少文化价值观的教导,例如小学的课本告诉我们,华盛顿因为诚实与勇敢,所以成为美国的总统,每一份这样的教导,都批判我的不诚实与虚假,而从未有允许与慈悲去对待那个必须说谎才能生存下去的我的内在孩童,于是我对自己的内在孩童说了一些话,当时我泣不成声地告诉“他”,我看到他在社会及他人眼光的批判下,他的恐惧、他的无助、他的委屈。在我成长之后,我不但没有好好爱他、体谅他,反而忽略了他的存在,当我再一次跟他接触时,我告诉他,我觉得对他很心疼,我告诉他你真的很了不起,在孤立无援状况下,你学会了用说谎保护自己的自尊不被践踏,在无人的教导下,你内在的智慧学会了帮助自己生存,我在过去数十年没有能力去欣赏你的智慧,反而不断地批判你,我觉得很抱歉,我也谢谢你保护了我三十多年,我也告诉他,我现在比较有能力了,因为这份保护切断了我与他人深层的了解与交往,所以我要学习另一种方式,用真诚的态度去面对我关系里重要的人。当我遭到批判时,我已有能力澄清、反击、逃开。

这样与内在孩童交谈的过程,我经历了大约三十分钟,从批判自己到无助的自己呈现,再与内在孩童说这一番话,用掉了半包卫生纸,我经验了深层的允许,或许我们生命里最需要去允许的人就是自己。在这个个案经验后不久,没多久我就到医院去探访我的外祖母,她罹患骨癌末期即将过世,我记得小时候从太阳升起一直到太阳落山,她一直都在与隔壁的邻居吵架,对她这个部分我常引以为耻,我记得她从来不让我到别的小朋友家里玩,但是她很欢迎别的小朋友来我家玩,我很不谅解她为何要限制我的行动,也很生气。后来我到加护病房看她,我哭着告诉她,过去我曾经以她为耻,很气她限制我的行动,可是我终于了解,如果不是她的愤怒挡在我们家的门口,我们这群孩子不晓得要遭受多少糟蹋与蹂躏,我开始懂得去谢谢她的愤怒,跟她渴望保护我、爱我的心的深度,她不准我去邻居朋友家,也是害怕我们被其他的大人瞧不起,可是当其他的小朋友来时,她非常欢迎他们,我告诉外祖母,我真正感受到她爱我的这一颗心了。从原先的羞耻、生气转化为深深的允许,那份感觉是从心灵深层油然自发升起的。我一辈子都知道外祖母最爱我,而那却也是这一生与她第一次真正的联结,那个片刻我们的两颗心全然交融。

从这次经验中我体会到,当我们能对自己的内在允许的同时,我们对这个世界、对他人允许的宽广度也会逐渐增加,不再用一些空谈的爱、宽恕、慈悲、温暖的概念,用来自头脑层面的理解去对待别人。在生命尚未达到真正允许的品质时,一味压抑,反而将负面的东西压人心灵更深层。

这是我所经历从自我批判到允许的历程,读者也可以自行练习,从最不满意自己的部分去深入、体验各种情绪的浮现,进而试着与你的内在孩童对话,给予他支持,当然这个部分若经由老师、治疗师的引导去做,深度可能有所不同,读者可以自行选择。

8.3 释放负面情绪

第二个心灵健康的要诀是“保护”(Protection),保护有两个内涵:一是释放负面的情绪、能量;二是寻求正面的支持、滋养与认同、关心。首先要澄清,所谓负面的情绪并不见得是不好的,生命中的情绪与能量无所谓好坏,发生了就发生了,之所以称之为负面的,是因为在现有社会架构、工作或所担任的角色上不被允许,相对于这些工作关系与角色的需要而言,那些情绪的影响是负面的,所以称之为负面的情绪;或者面对某些情绪时,我们还未有足够的智慧,让它促成更真实、更深入、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反而造成破坏性、伤害性与毁灭性的关系,这并非情绪本身的对错,而是我们本身智慧的不足,这一类统称为负面的情绪。 为了当一个好爸爸、好丈夫、好儿女,我们有很多真实的情绪,无法在它发生时就将之释放出来。而最严重的现象是,根本没有觉知到这情绪的升起或存在,简言之,这是EQ最低的人。还有的人是明明有这些情绪升起,即赶快把它忘记,或用头脑的思考企图转换,心想其实这个事情也没什么,与离婚者相较,我们的感情好多了,我们自由多了,企图用合理化的理由来淡化自己的感觉。

有的人面对负面情绪时习惯用对治的方法,心情不好就听听音乐、散散步,紧张时做做柔软操,自我价值感低落时对着镜子呐喊“我是最棒的!”借以自我催眠。

当你不愿面对自己真实的现有状况,生命就会产生更大的恐惧感,这些情绪只会转入更深的意识层面,逐渐造成情感性官能症,也就是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如果在身体呈现,就会造成身心性疾病(身心关联请参考《创造生命的奇迹》《爱的心灵工程》二书),目前医学证实百分之八十以上生理的疾病与心理状态及情绪有关。我与精神科主治大夫陆汝斌医师谈过,我们都相信另外百分之二十也与心灵及情绪相关,只是尚未被证实。为了保护自己心灵的健康,这些负面的情绪即使当下无法宣泄,我们都可以在回家以后,或找一个空当时间,在房间里对着枕头,把这些所有不被允许的感觉宣泄出来,或者到山上、海边呐喊。借运动或体能的释放,也可以有情绪净化的效果,但从心的层面来看,重要的是你必须带着觉知;即使是用运动方式释放,也要带着觉知,让你内在的愤怒在你每一次的挥杆或击球过程中宣泄出来。释放情绪的方法何其多,首要带着觉知,其次要注意环境是安全的,即使在家中,也可以事先取得家人谅解,以免造成困扰。

每晚给自己一些独处时间,敞开心门,允许种种感受浮现,不管是沮丧、愤怒还是悲伤,停留在那个感觉里,不去分析、不去批判。等感觉完整呈现后,再找一些具体文字来描述这些感受。你愈能面对自己,就愈能知道这些情绪背后的原因,而有了愈多这样的真实接触,你会更了解如何与自己相处。紧绷、自我疏离、不愿接纳别人的你,逐渐会有更多慈悲、温暖与同理的能力。通过自我疗伤,面对内在的痛苦,你会看见心灵更大的深度与广度。

8.4 寻求正面支持

你可主动去寻求所有你所需要的正面感觉,包括被爱、被赞美、被关心、被重视、被需要、被认同、被肯定、被欣赏??在每一个受伤害的感觉背后,其实是你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我们被误解时生气与难过,其实是渴望被了解、被认同;我们被忽视、冷漠对待而难过时,事实上是需要被重视、被珍惜。所以每次你宣泄了负面的情绪之后,请努力觉知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为这个需要负起责任。

能够满足我们需求的人,因人与关系的不同,分量也不同,如你最渴望的是另一半或父母的认同,他们的认同带给你的温暖,可以抵得上十个人对你的认同;某个人对你轻声赞美,也

许可以超过十个人或一百个人的掌声和喝彩;某个人给予你一个温柔的眼神或轻柔抚触,也许超过灿烂夺目的舞台和众人推崇的眼神。

同样的,即使是这些我们最需要从他们身边得到正面回馈与感觉的人,他们不同的表达方式,也会使这份支持的感觉有天壤之别。有人看清楚自己的需求之后,就立刻去找他觉得最需要支持与滋润的那个人,渴望自己的需求得到最高品质的满足,却往往为自己带来更大的挫败感,因为过去我们与对方互动模式已有了一些成见,尤其关系愈深、互动经验愈长,成见与既定习惯也愈深,当你突然领悟了,你需要这样的支持、保护与回馈,就期待对方丰富你、满足你的需要,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

清楚自己需要与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两回事。有一些人还不自觉的处于婴儿症候群,也就是没有延迟满足需要的能力,当婴儿饿了,这个需求一产生,就一直哭到奶瓶塞到嘴里为止,有些人在某一个需要产生时,也会迫不及待的以这个需求的满足为最高行动准则,所以追求正面支持的同时,延迟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们要培养的能力。 当我们经历了内在的冲击与改变,同时身边的人可能还留在原来的世界,无论你用语言如何与他说明你内心的变化,他可能依然无法理解,即使能理解,也是在头脑的层面,无法与你经历同样冲击与改变,那份经验只属于你,要改变过去那份深沉长远的互动关系,需要时间渐进,所以要给予身边的人更多的时间、空间、耐心,不停地让对方了解你的需要,最好彼此同步成长。

在等待、需求未能满足之际,你也必须为自己的需求担负一些责任,去建立其他的支持网,邀请身边要好朋友一起来探寻心灵的领域,一起敞开心胸、分享经验、相互支持,或者参加一些成长团体,结识一些可交心的朋友,这都是你可以为自己寻求正面支持的方法,对维持心灵的健康不可或缺。

第三个要诀是“能力”(Potency),所指的是一些生命的品质,是无法强求,是做不出来的,也如同开花、达成的过程,需要点点滴滴的去培养、去修行。能力与知识有非常大的不同,知识可以通过教育而来,能力是由学习而来;知识可以由他人宋传递,而能力不行,必须在生活中去经验、累积,成为你自己身体与生命里的智慧。

如同学走钢索,你无法通过世界钢索大王所写的“如何走钢索”的书,就学会其中技巧,你必须通过不停练习,不停在钢索上练习,慢慢加高高度,让身体熟悉每一种感觉,总有一天你会学会走钢索。学开车又何尝不是如此,你无法通过一本书教你右脚要用几公斤力量,换挡如何换,方向盘多少度,学开车唯一的方式也是要在开车中学习。学语言也是如此,要学会英文最快的方法就是从说英文中学习。

8.5 创造亲密关系

为了维系心灵健康,我们须提升的能力有四项:一察觉,二表达,三同理,四信赖,这也是帮助我们拥有亲密关系的能力,让心与心交会的能力,这部分在心理游戏那一章已有详细的说明。亲密关系可以为我们带来正面的支持与滋润,我们的心灵体需要这些正面的养分,就如同一朵花需要阳光、水分,就如同我们的肉体需要食物、空气、水一般自然,心灵的养分来自这些正面感觉及滋润,亲密关系能最快速、大量的、刹那间丰富心灵。

每天我们的心灵大致可分为六种状态:

(一)处于封闭、退缩状态,紧紧封闭心门及感觉,冷漠地对待自己、对待这个世界,即使处于人群之中,依然觉得孤独,内心深层处于寂寞、匮乏、无聊的状态,此时心灵得不到任何滋养与联结。

(二)处于寒暄、客套、固定仪式的状态,如见面时基本的问候,仅局限于表面的接触,若你在电梯中遇见别的部门不太熟悉的同事,他随口问声:“最近好吗?”此时若你真诚告诉他你不好、很痛苦,痛哭失声,对方一定吓坏了,因为对方的问候并不见得真心想知道你的状

况。我们有很多时候是处于这种状态,如果刹那间丰富我们心灵的养分有零至一百分之别,这样的固定仪式状态比孤单一人时好一些,大约可得到一两分的滋养。

(三)社交状态,是与朋友、同事谈话时,完全不涉及内在感受,但内容与自己的角色有关,例如妈妈们大谈妈妈经、驭夫术、教养之道;主管一起谈管理术;员工在一起抱怨老板。通过这些社会赋予的角色,借以维持一份关系于不坠,这种方式得到的心灵滋养又多一些,约有七八分。

(四)有志一同的人一起从事热爱的工作、梦想、嗜好,其中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如游泳、泛舟、爬山、打球、集邮、钓鱼之类是健康的;姑且称之为不健康的有一起喝酒、打麻将。在从事这类活动时,生命力较丰富,心灵也较敞开,滋养的程度约有十多分。

(五)我们常常处于玩心理游戏的状态,事实上在玩心理游戏时,心灵得到滋养的量是很大的,大约有三四十分,只是如饮鸩止渴一般,带来的结果是具有伤害性的,明明知其有毒却忍不住而去尝试,就像有些青少年在家中得不到重视与关爱、在学校中又得不到认同,就诉诸暴力与飙车,即使知道众人的眼光是不赞许的,可是总比被完全漠视要好,至少他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又如一些孩子,当弟妹出生后,转移了父母大量的注意力,他就变得吵闹与调皮,与弟妹争宠,引起父母的责备,可是总算能得到父母的注意,可以得到“我在这里”的感觉。事实上心理游戏就是一方面让我们得到滋养,一方面又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伤害,就如同洒农药一般,一段时间内也许可以帮果实生长得更茂盛,可是长久来看,却对整块土地破坏无遗。

(六)从亲密关系中所得到的能量是迅速的,在刹那之间可以丰富整个心灵,而且完全是滋养的、正面的。记得我的小女儿去新西兰念书时,有一只叫雷根的心爱小狗无法随行,遂交给舅舅寄养,后来不幸夭折了,当时她人在新西兰,于是我们家人决定不向她透露这个信息,因为她只身一人在外缺乏支持,等她回来时我们才告诉她这个消息,她感到非常震惊与悲伤,于是全家人在她身边陪伴她,等到她经历了这些情绪,全家人才拿出照片一同分享,回顾这只狗儿的成长,当初如何学习照顾它、它如何抓破沙发、如何训练它大小便??种种过程,整个下午家人陪伴着她度过一个有眼泪、有笑声的下午,那个时刻我们整个家庭是处于亲密的状态。

又如母亲怀抱中的婴儿,安详地吸着奶嘴,突然被外面街道上汽车的喇叭声惊醒而张开了眼睛,母亲也注意到婴儿的状态,稍微抱紧了婴儿或轻拍抚慰他,慈爱的眼神凝视着怀中的孩子,而婴儿微睁双眼,看着母亲的脸庞,感受一股安全与暖意,一两分钟后又大眠了,这样短暂片刻里,母亲与婴儿是处于亲密状态里。

以上六种情形并非指行为上的不同,而是着重心灵状态的差异。同样夫妻之间的性爱,有彼此充满疼惜、怜爱,身、心、灵的交会,彼此尊重、体贴、温暖,全心全身投入的性爱;也有的是二人纯粹感官享受,如同从事一项喜好的运动一般的性爱;也有的夫妻是为了维持婚姻关系,如同社交一般的性爱;也有固定一个时间,如仪式般的性爱;也有些女性内心未准备好接受,只因迎合先生需要,而进行发泄肉欲般的性爱,这种属于逃避式的性爱关系,没有任何品质可言,对于心灵也不具滋养作用。

同样上教堂,有人在唱圣诗时让自己圣灵充满,感动、落泪,真实感受与神同在;也有人只是喜欢去读经、查经;也有人上教堂只为与弟兄姊妹维持一份关系;也有人只因为自己是教徒,礼拜天该上教堂而上教堂。所以以上所指的是心灵的丰富状态,而非单以外表行为来判断。亲密关系是最迅速、最能丰盈)心灵的养分,有许多人因为在生命里缺少亲密关系,必须靠着玩心理游戏来帮助他存活下来,或从事很多娱乐、社交,参加社团活动、担任义工。参与这些活动并非不好,只是你要看清白己内在深层的需求,也许亲密关系才是你所渴求的。 提升自己察觉、表达、同理、信赖的能力,协助我们达到及增进亲密关系,这是最迅速、最根本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的心灵处于丰富、健康的状态。

以上谈到的三个P,如果读者有参与工作坊、成长课程的实质体验,希望你能更珍惜、更落实的在生活中修行。或许对你而言,本书所提的心灵重塑与成长仍只是一个概念,或许你的生命中会有那么一天,我们可以有实质的接触、分享。有许多事我们可以自己独力去做,自己成长,可是我们还是需要与周遭环境及与他人互动,有一些学习与成长需要更多支持与实际互动才能快速的体会及达成。在他人面前敞开自己或探索自己,比自我独自摸索有更大的挑战性与威胁性,借由书本的引导进行自我剖析,也许目前对你而言是比较安全的做法,信任你自己成长的步调,也信任你内在的指引,时机成熟时,你会有更大的勇气敞开自己。 至目前为止,你的情绪是否随着书中的自剖而时起时伏?有很多文字难以详尽表述的感受在翻腾?也有可能你感受到自己的确具有某些书中描述的特质,可是回想不起缘由,这也许是老天赐给我们的丰富礼物,将你不想记忆起的东西丢人你的潜意识,让心理的种种机制诸如遗忘、合理化、淡化、投射、升华与反转等功能,来保护你免于创伤,久了之后甚至变成常态而失去了自觉,即使环境、人、事、物皆已改变,可是你仍被限制住,仿佛穿着孩童时的衣服,给自己带来许多不自在、不畅快的感觉。

你要去聆听你心灵的声音,揭开潜意识的盖子,让你对心灵的现象愈来愈熟悉,对心灵的存在愈来愈具象、具体,且对于心灵现象与生命品质的联结愈来愈清晰。借着智慧的洞悉,你心灵的本体会更加苏醒,你可以为自己重塑一个更健康、更幸福的心灵状态。

附录1:给为人父母者的一封信

有些读者看了这本书后,会有些担心,尽管我前言中提及,本书的目的不在于批判父母的缺失或他们负面的人格特质,重点在于自我心灵与人格的重塑,且要将自我剖析的重心放在你与父母的互动上。可是有些已为人父母者,因为身为父母的角色,会连带着担心自己是否于无心与无形之中,对孩子的人格也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与伤害。

我要提醒现代父母的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光是协助他们培养生活的技能,也要注意孩子情绪、人格及心理的发展,要能陪着孩子健康的成长,必须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觉察与能力。从社会中频传青少年自杀、情杀或凌虐事件,足以证明很多父母在这方面辅助的能力是不够的。

整个社会价值观及认知潮流,在这几年也一直在演变与进步,像EQ也是这几年才受到重视,对孩子心灵体的了解,是父母很重要的一门自修功课。

通常六岁时人生剧本的大纲已写好,一直到十二三岁都在彩排及强化。根据心理学分析,孩子刚出生时父母的影响力是百分之百,环境是零,可是到了十二岁时刚好相反,父母影响力降为零,环境及同侪的影响力提升为百分之百,其中的平衡点是八岁,所以你如果真心想影响孩子心灵与人格特质,而不是控制他的行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成为他的朋友,你才会继续发挥你的影响力。如果孩子八岁前后,父母能自我成长,有所改变,变成像朋友一样尊重他、了解他的想法,与孩子有健康互动,就能成为他的良师益友。

我要恭喜看这本书而有所觉醒的你,因为你的成长、苏醒,你的孩子会受益无穷,你与你的父母亲一样,都已全力以赴要成为最好的父母,你的自我成长会带给孩子最好的榜样,你可以给你内在孩童最好的支持与滋养,你也可以给你孩子最棒的滋润品质。

附录2:PAC自我人格诊断问卷

针对以下问题凭直觉回答Yes○,不一定△,No×

以每十题为一计分单位,凡○得2分、△得1分、×得0分;

算出五组得分后,在得分表上画出曲线图

序号 问题 回答 1 会打断别人的淡活,述说自己的想法吗? 2 你对别人要求、批判、严格吗? 3 严守约会时间吗? 4 怀抱着

理想,努力使它实现吗? 5 你重视社会规则,伦理道德吗? 6 强烈地要求别人尽他的责任吗? 7 小小的差错,也很在意吗? 8 对孩子或部下的教育严格吗? 9 要求权利前是否先尽义务呢? 10 经常说“应该??”“不可不??”吗? 11 对别人有强烈的关怀吗? 12 重视义理与人情吗? 13 常常发现别人的长处、优点吗? 14 别人拜托你时,很难说“不”吗? 15 喜欢孩子或喜欢照顾别人吗? 16 很容易通融、商量吗? 17 对孩子或部下的错误宽容吗? 18 能倾听别人谈话,产生共鸣吗? 19 喜欢做菜、清洁工作、洗衣吗? 20 喜欢参加奉献性的社会公益活动吗? 21 评估自己的损益,采取行动吗? 22 很少感性地谈话吗? 23 做决定时是否经过分析,深思熟虑呢? 24 向问正反面的意见,作为参考吗? 25 任何事情都喜欢根据事实作判断吗? 26 谈话多为理性,少有情绪吗? 27 能很快地决断,而无须烦恼吗? 28 处理、收拾事情,快速而有效率吗? 29 对未来的事是否冷静地预测后才行动? 30 健康不佳时,是否爱惜自己而不勉强工作?

31 认为自己任性吗? 32 好奇心很重吗? 33 对娱乐重视并追求满足吗? 34 想说的事会没有顾虑地说出来吗? 35 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会很难受吗? 36 经常使用“哇!”“嘿!”“不得了!”等惊叹语句吗? 37 以直觉判断事物吗? 38 兴奋的时候,会得意忘形吗? 39 容易生气吗? 40 容易掉泪吗? 41 心里想的事,经常无法说出吗? 42 希望别人喜欢你吗? 43 为人客气、处事消极吗?

44 较不坚持己见,经常妥协吗? 45 注意、在乎别人的脸色、言谈吗? 46 难受的时候,都强忍下来吗? 47 照着别人的期待而努力吗? 48 常压抑自己的感情吗? 49 觉得不如别人吗? 50 觉得现在不像“真正的自己”“应该有的自己”吗?

PAC自我人格诊断问卷得分记录表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CP NP A FC AC

定位分析图

CP↑ 自我肯定,否定他人

自傲的我

情感:愤怒、焦虑、烦躁、怨恨、怀疑。

特色:独善其身、排斥他人,有力量、扛负许多责任,委过于人、自我满足的幻觉、积压许多压力,领导欲强。 自他肯定

自信的我

情感:喜悦、开朗、接纳。

特色:共存、共荣、互敬、协调、建设性地解决问题、接纳个人的独特性、对人的期望有事实为根据。 NP↑

A↑

FC↑ A↓

NP↓ 自他否定

自弃的我

情感:冷漠、不关心,无情感,浑浑噩噩,绝望。

特色:破坏、怀疑不信任、毁灭、行为颠倒、不切实际、对生活失去兴趣、自杀、杀人。 自我否定,肯定他人

自卑的我

情感:悲伤、恐惧、不安、后悔、紧张、沮丧。

特色:退缩、消极、逃避、伪装、缺少自律和自主性、寻求安抚、沉溺于幻想、容易有挫败感。 A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