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读后感

《碧血剑》

—读后感

我很喜欢金庸的小说,金庸一共写了十五部小说,但很可惜在上大学以前都没有时间去好好的欣赏他们,都只是从影视作品中有所了解,更谈不上有什么进一步的思考了。记得那时真正读过的原著好像只有《笑傲江湖》的一部分,不过现在也差不多都忘了。

对于金庸的一部分小说,通过影视作品我多少有所了解,虽然它们与原著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其中的主角人物不会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对于《碧血剑》我却是一无所知,影视和原著都没看过,所以现在我选择了先将《碧血剑》好好的看一遍。

全书主要讲述了袁崇焕的幼子袁承志为给父亲报仇,刻苦的练习武功,拜华山的“神剑仙猿”穆人清为师,在华山之巅学习武艺长达十年之久。他博采武林诸家之长,又因机缘偶得武林怪杰“金蛇郎君”夏雪宜的剑学秘籍,学成身法奇诡的蛇剑之术,武艺更加精湛超群。袁承志下山之后,以一身超高的武艺征服了众多武林豪杰,调解了数起武林中的恩怨纠纷,他武艺高超但心性忠厚,至诚待人,深得武林弟兄的崇敬,被拥戴为七省盟主。当时正值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声威大振,势如破竹,袁承志为报父仇杀崇祯皇帝,带领群豪帮助闯王李自成拦劫官银、筹集军资,屡挫官军,并与入侵清兵浴血奋战的故事。

看完后,觉得故事很精彩,但却存在很多迷惑,有好多地方都看不懂。全书主要讲述袁承志,但他的个性却不突出。但是后来老师在课堂上讲到在《碧血剑》中的主角其实是袁崇焕和夏雪宜,而袁承志只能说是第三位的主角,全书主要目的是要表现袁崇焕和夏雪宜这两个没有真正出场的人物,只不过这一切都由袁承志来体现了。所以听老师这样一讲,我再细细一想,就觉得明朗多了。

作为书中的第一主角—袁崇焕,对袁承志的生活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可以说他是为他的父亲而活的。在他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就被杀害了,他是被他父亲手下的人拼命救下来的,这以后他就担起了为父报仇的责任。袁崇焕的手下应松等组织的山宗就是以他为中心的,以他为少主,为将来的报仇做准备。他们除了教他读书外,还负责教他习武,并将他父亲身前的事迹讲给他听,所以从小他的心里就种下了为父报仇的种子。

带这颗种子,袁承志来到了华山,随着师父穆人清学习精深武艺。十年以后,他从华山派艺成下山,他从小种下的种子也发芽长大了,他的性格在这十年也就基本上已经定型了,其后的故事情节中,他的性格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下山后去为他的父亲报仇。但是他所经历的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江湖故事,而是一个有关江山社稷的历史演变的故事,以他为父报仇为主线发展故事,而其中很多时候却是为了体现袁崇焕这个历史人物的存在。袁崇焕是一个为了江山社稷奋不顾身、数十年生命都献身于明王朝、汉民族和中原的苍生百姓,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的英雄,虽然全书中袁崇焕并没有出现过,但是他的身影一直都可以从袁承志身上找到,所以袁崇焕才是真正的主角。袁承志只不过是在袁崇焕的为江山社稷而奋不顾身的故事中充当一个表达的工具。

另外,在读完小说以后,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袁承志和阿九之间那么相爱,但是他却为了青青而放弃了阿九。但是经老师这么一说我也就明白了,是夏雪宜对他的影响使他有了这样的决定。

在开始遇到青青时,青青是以男装出现在袁承志的面前的,而那时袁承志却是刚刚下山,未经世事,所以对聪明伶俐的青青很有好感,又加上青青长得很好看,即使男装也很吸引人,所以袁承志对他印象很深。后来袁承志和青青结成了兄弟。又因为后来的某些原因袁承志知道了青青的身世,也是在同一时间青青的母亲温仪死了,在这世上唯一疼爱青青的人死了,而又因为袁承志在偶然中得到了青青的父亲的遗物,也因为他的为人正直和青青对他的喜爱,所以在温仪临死前将青青托付给了袁承志。从这以后青青就和袁承志一起行走江湖,从这以后袁承志对青青担负起了责任。当时袁承志对青青的感情是什么连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直到后来他认识了阿九以后他才真正明白他真正爱的是阿九(作为读者,我们从袁承志在要刺杀崇祯时,因为阿九恳求他不要杀她的父亲,所以他放弃了那个刺杀杀父仇人的绝好机会的这一做法足以看出他对阿九的爱,因为他放弃的是他一直想要达到的目的)。而他对青青的感情就像哥哥对妹妹的感情,是一种责任,而不是爱,但是他对阿九的那种感情却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

但是在他的生命中出现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夏雪宜,除了在武功上面对他有很大的帮助外,在他的感情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影响。

虽然夏雪宜是由温仪和何红药的回忆描述出来的,但是他鲜明的个性不得不说是小说中的一大亮点,他的感情生活更是其中的主题。夏雪宜真正爱的人是温仪,但他却辜负了爱他的何红药,毁了她的一辈子,不仅使她失去女人最珍贵的美貌,也使她一辈子活在痛苦中。当袁承志知道这一切以后,他在自己的感情方面做了很慎重的思考,袁承志知道青青爱他,同时他也明白他爱的是阿九,但是如果他选择阿九的话,他就会伤害到青青,像夏雪宜伤害何红药一样,那么青青就会像何红药一样痛苦。因为他曾经答应过青青的妈妈,会照顾青青一辈子,因为他的为人善良,所以他得对青青负责,他不能伤害青青。所以最后他放弃了阿九。

正是袁崇焕和夏雪宜这两个在个人品格、精神境界和价值指向上是完全不同的人对袁承志有这样深远的影响,所以袁承志才会有这样的生活,有这样的人生。

 

第二篇:诛仙读后感

阅读经典,汲取正能量

——读《诛仙》后感 当今,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网络世界,存在一些文字发泄者,这些发泄者不一定是有不好的动机,而恰恰是被一种负能量所困扰,没有看到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一面,没有感受到我们这个时代虽然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但中华民族比起百年前,比起我们国歌诞生时“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那个年代已不可同日而语,而是有了巨大进步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代需要正能量,社会需要正能量。正能量,成为今年的网络热词。而《诛仙》作为网络人气冠军,也成为现代文学经典之作。被新浪网誉为“后金庸武侠圣经”。

《诛仙》是由当代知名作家萧鼎写作的长篇武侠巨著,情节跌宕起伏,气势恢宏,人物性格鲜明,以独具魅力的东方仙侠传奇架空世界,令人击节长叹,不忍释卷,写情尤称一绝。书中反复探究的一个问题是“何为正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小说的主题思想。

故事是从一个叫做张小凡的普通少年开始的。机缘巧合,一位名为普智的高僧在临终前传授给他天音寺不外传的真法“大梵般若”,希望能在张小凡身上圆自己佛道双修,参透生死的梦想。

田灵儿,是张小凡的好玩伴,张小凡一直在心底里暗恋

田灵儿。可是,田灵儿倾慕“龙首峰”才貌双全的师兄齐昊,只是把他当自己的弟弟来爱护。

在一次伐竹过程中,张小凡和田灵儿为追一只三眼灵猴,入青云山深处,无意间,张小凡以自己的精血将两个至邪之物噬血珠和摄魂炼成一个法宝,张小凡不知,只将其用来烧火,于是称之为烧火棍。

在“七脉会武”中,张小凡以其出运气和“烧火棒”的邪气,达到了“大竹峰”历史以来最好成绩。在比武中,他邂逅了小竹峰中冷艳绝俗的陆雪琪。陆雪琪的眼神让张小凡想起暗恋的田灵儿,心软之下,被陆雪琪引来的天雷击成重伤,而陆雪琪也开始注意他。

后来调查魔教异常之事,小凡、雪琪落入死灵渊,在危急时两人互相搀扶、不离不弃,互生情愫,后被黑水玄蛇打散。张小凡与碧瑶被困在滴血洞。在滴血洞中碧瑶芳心暗许,后经生死,张小凡叛出青云加入魔教,更名鬼厉。十年间,鬼厉杀人无数,冷漠嗜血,人称血公子。鬼厉为其走遍大江南北,寻求复活的良方。

十年后,鬼厉与雪琪再次相遇,在多番生死患难中相爱越来越深,但苦于正邪两立,不得不兵刃相向。

在此之后,鬼厉结识并解救了三百年前因偷玄火鉴而遭囚禁的九尾天狐小白,两人潜入苗疆寻求使碧瑶复活的方法。大功告成时,狐歧山崩塌。碧瑶肉身下落不明,只留下

一角绿色衣裳。

张小凡因此大受打击,后在陆雪琪的呵护下重新振作,在古剑诛仙的召唤下来到幻月洞府,明白了那暮雪千山,不是一个人,挥别过去,成为诛仙剑的新主人且同时习得天书第五卷,在第二次正魔大战中,杀死了鬼王,挽救世间百姓,与陆雪琪失散后,回到草庙村,两人终又重逢。

《诛仙》的成功之处在,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书中作者所渲染的气氛而为之或兴奋或伤悲,小凡的抉择,碧瑶的痴情,雪琪的坚持。二:主人公张小凡是现代大众的写实,内向、不善言辞、坚韧;觉得自己是为别人而活,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做着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认为这个世界罪恶,想通过反转正邪,来捍卫心中的善。“一个人,一根烧火棍,一只猴子,面对整个世界。”张小凡/鬼厉所面临的困惑是这个时代所有人面对的问题。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中恳切的告诫:“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经典的阅读是一次次心灵的碰撞,人们可以与那些心灵在其智慧的结晶——‘伟大的书’中相遇”。经典就是这种“伟大的书”。作为当代经典,《诛仙》引起社会的共鸣 ,让我们在空虚茫然的现代,找到存在感,寻求内心的一片宁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