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街坊摭谭》读后感(黄湘)

《泉州古城街坊摭谭》读后感

它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你看,那山川绚丽,人文荟萃,风光旖旎,山水钟灵:典雅秀丽、荷花飘香的东湖公园,历史悠久、历经沧桑的安平桥,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于一体的崇武古城,风景优美、四季如春的牛姆林,“闽海蓬莱第一山”的清源山??它,就是我可爱的故乡——泉州。

《泉州古城街坊摭谭》这本书,从书名一看就知道,这是在介绍我最最可爱的故乡——泉州。我从书中知道了,上世纪泉州古城有过几次较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第一次是拆毁城墙,陈万里19xx年到泉州考古,看到古城还完整,只是南门已拆一角。到抗战时“坚壁清野”,就荡然无存了。第二次是从洲顶到顺济桥头辟建“大马路”,也即后来的中山路,其间为政局牵动,为豪强所阻,到四十年代才成街,始建时间在19xx年。第三次是19xx年开始的拓展东西向的两条街道,即涂门街、新门街(当时叫民国东路、民国西路)和东街、西街(称中华东路、中华西路)。这两条路大约一直建到30年代初,宋元时期的十字形街坊结构演变为一纵两横的城市格局,交通畅达,搭寮成市进化成以“五脚架”为建筑特色的商业街,只是子城肃清门、丽正门、行春门等著名建筑和不少明清时期的当街牌坊,也弃如瓦砾了。

当一条无名的小巷在“旧城改造”中消失,当一座残破的小寺香火熄灭,当一株长髯飘拂的老榕树为飘风所发,都会闪电般地从海峡西岸传到东岸,从大洋此岸传到彼岸,即使成了陈年记忆,故旧邂逅,班荆引觞,还时不时提及。即便是一方被填掉的废塘,说不定也有着“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刻骨铭心的忆念呢!

刺桐花又开了,如火,如霞。

【惠南实验小学601班 黄湘 指导教师:杨婉真 联系电话:158xxxxxxxx】

 

第二篇:史记读后感

《史记》读后感

我们先看看尧吧!其父帝喾死后,位置本来是传给尧的哥哥,结果《史记》说哥哥"不善崩"了,弟弟尧就上了位。"不善"大概就是没做出什么政绩,"崩"就是死了的意思。这就很奇怪了,"不善"就是"不善","崩"就是"崩",这个"不善崩"难道是说:因为没做出什么政绩所以就死了?逻辑不通。怎么个"不善"法?没说。怎么"崩"的?也没说。况且,此前帝位都是在整个家族里接力的,为什么到这里变成家庭接力?这一段写得这么简单而模糊,我想我可以大胆假设:是不是尧和哥哥为王位明争暗斗,结果哥哥胜出,而后尧在心腹的帮助下,设计把同父异母的哥哥弄死了,手段无非是暗杀或政变两种,然后随便找了个理由对付一下舆论,自己就补上去了。舜被登用后,先是把自己打扮成万民拥戴、百姓争相来附状。你看他住的地方:"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他出道前,在老家住了三十年,也不见"成都",还受到父母的追杀。如今一得到元首的垂青,浑身光环就出来了,让我想到了现代领导们喜欢搞的政绩工程。接着他还排除异己,尧的时候,鲧、共工、驩兜以及三苗部落势力很大,是朝廷里的实力派。舜要想顺利登帝,必须先除掉他们。于是他向尧进言,请求降他们的罪,把他们分别流放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还美其名曰:稳定边疆,教化百姓,移风易俗。这样他们既远离了朝廷,又彼此相距遥远,不能再聚到一起闹事。想必尧也正有此意,肯定就是宫里面摆不平了,感觉下面这些人不听话了,蠢蠢欲动了,尧才从民间把舜选上来当女婿,想利用这个没有背景的人帮他铲除心腹大患,发挥"清君侧"的作用。即便舜不成功,也不过是个外人,坏事反正都是他做的,尧只要划清界限,把舜卖了,再各方面安抚一下,自己还有个儿子丹朱,总之能保住家族的帝位不旁落他人。真的是禅让?抑或只是孔子们的一厢情愿?我没有证据,但我有足够的理由怀疑。王位向来都是父传子继,实在不行,嫡系亲属也可以,总之肥水不流外人田。权力的争夺,几千年来都是血腥残酷的,为何偏偏原始社会的那几代就那么谦让?而偏偏关于那几代的历史又那么模糊,模糊得接近神话,神化得连人的寿命都那么不可信。再看看舜,他的光荣事迹和他的年龄一样,记载得比较详细,虽然都是歌功颂德的,不过好像还是能看出点什么。他虽是帝室之胄,但祖上几代都是庶人,身为一介布衣,竟然可以闻达于诸侯,而且还不是因为他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他不是名士,也没有造福一方百姓,仅仅是因为他的孝顺,孝顺到父母和弟弟讨厌他直要杀他,他居然还能"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这逆来顺受的劲头简直就是中国的耶稣。天哪!虎毒尚不食子。其父母杀人越货的恶劣行径竟然达到天人共怒、人神共愤、令人发指的境界!可谓空前绝后。只是我很奇怪,像舜这样一个极度缺乏家庭温暖和教育的小朋友,身体和心理竟然可以成长得如此健康。我更奇怪的是,其父母若真心诚意想要杀他的话,何不在舜小时候就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又何不在其睡着后一刀咔嚓下去?怎会在家里杀了几十年都不成功这么愚蠢?他父母是灵长类的吗?我们惊喜地发现,塑造几个丧尽天良的家人,愈发反衬出舜的圣人雄姿。舜,你丫的太有才了!禹这个人也不简单。我个人的分析是:禹父鲧本是朝中重臣,国家遭了水灾,需要人去治水,朝堂上下心里都明白,若治水成功就是很大的功绩,足可成为继承帝业的资本。尧虽然不情愿,奈何鲧的支持者很多,强烈要求把任务交给鲧,并说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无论如何请领导试试再说,"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无奈,只得答应。尧后来提拔了舜,舜下去检查工作时发现鲧治水一塌糊涂,"行视鲧之治水无状",就给鲧治了罪,流放后的鲧很快就死了。除掉了这个心腹之患后,舜又推荐家道中落的禹继续治水,如果还不成功,舜正好斩草除根。禹隐忍着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中著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史记》里记载的竟然是"不敢入",这其中除了怕受诛,恐怕还有别的值得玩味的原因。禹也很争气,不仅成功地治了水,成就了旷世伟业,声望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他通过治水走遍了九州,各地的钱、粮、人、物乃至国家机器都被他控制,他还培养出了

自己的羽翼,而且他所领导的部落更加强大。舜此时已经控制不住他了,禹已经完全有能力架空舜,情非得已的舜只好禅让。写到这里,我突然记起《三国志》里面有这样的记载:曹丕 逼迫汉献帝退位,自己要当皇帝,汉献帝被迫请求曹丕接受他的禅让。而这个曹丕还装模作样地推辞,逼得汉献帝强烈要求了三次(屈辱啊),曹丕做足了秀之后,才扭捏作态地答应。他在接受汉献帝禅让后,说了一句极具讽刺意味的话:"舜禹受禅,我今方知"。意思就是:经历了今天这个场面,我才明白当年舜和禹的禅让是怎么回事。这句话,无疑是扯下了"禅让"的虚伪外衣,留下足够的质疑空间。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后来当了驸马爷了,成国家重点培养对象了,家里人居然还想着要杀他,简直是天聋地哑,不知死活!一次是唤他登高,然后在下面纵火,企图烧死他,结果聪明的小舜哥用斗笠当翅膀飞了下来。还有一次骗他挖井,挖到深处时父亲和弟弟就在上面填土,填完后家人就商量着如何瓜分舜的家产和两个老婆(帝尧之女啊,脑子得进多少水才够胆啊),谁曾想智慧的化身小舜同志在边上挖了条密道又出来了。如果说上述还属于猜测,那么最值得怀疑的就是舜死在南巡的路上。广西苍梧是什么地方?古时属交州,那还是汉朝时才设置并纳入中国的行政版图,舜禹时期的九州版图里面根本就没有这个州,这个地方甚至比舜当年流放驩兜的地方还要远。还要注意的是,舜是死在南巡的路上,说明苍梧还不是终点,再往南走可就是海南岛了。一个已经交出大权的迟暮老人好端端跑那么远去巡视干嘛?那是你的领土吗?是你自己主动要求去的还是有人逼你?而且你还死了,真巧!舜死后,禹也曾虚情假意地让位给舜的儿子,结果和舜当年一样,只是《史记》没有记载禹说过"天意"之类的废话。估计说还是说了,演戏也要善始善终嘛。禹先后6指定了两名接班人,这二人都曾是他的得力部下,第一个不争气,抢在禹的前头先走一步了。第二个叫益的更可怜,禹死后,他效仿先王让位给禹的儿子启,结果大家还真就把他晾到一边了,算是满足了他的愿望。启顺水推舟继承帝业并开创了夏朝。可见,虽然历史有惊人地相似,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正是禹比舜更高明的地方。尧、舜、禹到底是不是禅让,自古就有争论,说法不一。反正孔子对禅让是深信不疑,而且对"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是倍加推崇,说他们"率天下以仁",认为那就是理想国,恨不得在全国上下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向尧、舜等同志学习的运动,可以说儒家的政治思想体系深受"先王之道,尧舜之风"的影响。待到尧帝归天,舜的羽翼也丰满了,就假心假意地"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结果"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意思是:舜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岸。然而来朝觐的、打官司的和歌功颂德的还是来找舜,不找丹朱。舜这时又假惺惺地说,这是天意啊,老天安排的最大,没办法啊,于是摆出勉为其难的样子继承了帝位。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这是典型的"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古往今来帝王们惯用的招数。舜经过多年经营,在朝中已是树大根深、大权在握。朱丹不仅是个孤家寡人,而且手中根本没有实权。哪个傻子要是在这个时候站错了队,那肯定就是不想混了。反过来,如果这个时候还能紧密团结在舜身边的,以后还不都得青云直上?前面说舜有"灭祖"之名,不知道这里算不算"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