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经济学 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一、作者介绍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1835年进入伯恩大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读法律。十九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黑格尔学派分化成老年黑格尔(右派)和青年黑格尔(左派)。左派背弃他们老师的保守立场,力求做出无神论和革命的结论,向专制制度、神权思想宣战,马克思加入该阵营,而且他重视实践活动,力求把哲学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1842年,马克思任《莱茵报》主编,该报公开地站在劳动人民一边,维护其利益,对普鲁士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及抨击。为此,《莱茵报》受当地政府压制。1842年马克思辞去主编职务,不久报纸被封闭。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到巴黎,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著作。1844年8月,马克思同恩格斯会面。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1845年春天写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出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不了解革命的意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哲学的贫困》。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1848年二月,《共 产 党宣言》在伦敦公开发表。在此之后,完成了《资本论》 、 《法兰西内战》等。

二、作品背景(参考 百度百科)

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 26岁 )流亡在巴黎,写下这批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历史史实证明,《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在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时期完成的。马克思在世时手稿从未发表。直到19xx年,马克思逝世44年后,才由原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梁赞诺夫院长主持将其中的部分译文以《〈神圣家族〉的预备著作》为题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 卷,当时没有引起广泛注意。19xx年2月,在巴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评论》杂志第1期上,编者以《关于共产主义和私有制的札记》、《关于需要、生产和分配的札记》为题发表了另一些片断。

手稿全文首次公开发表是在19xx年。手稿的发表,引起了西方人研究马克思主义转向,不断从政治学和经济学转向哲学,促使了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西方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流派,而是一个宽泛的地域性概念。

三、作品影响

手稿自问世以来近80年,经历了许多神奇遭遇,也担当过不少重大历史角色。时至今日,它还是马克思文献中被引用最多,同时又最难懂的文本之一。这部著作术语新旧参差,内容庞杂,可以看作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一次巨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的各种必要的思想元素开始汇集、融合,日益成长为一些新的思想,并得到了尽管还不完备、但却是较为系统的创造性发挥。因此它有很大的思想含量和解释空间。在西方现代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前苏联东欧思想界、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界,引起一次又一次重大的释义活动,显示出它的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它的学术价值通过国内外研究状态看得更清楚。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由三个部分。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但是,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尽管《手稿》在一些问题的表述中还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是《手稿》第一次从生产劳动实践的观点来阐述美和美感的起源,为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说,《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光辉起点。

四、内容简介(参考 豆瓣评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

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它主要是由三个笔记本组成:

第一手稿

工资

资本的利润

资本

资本的利润

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

资本的累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地租

异化劳动

第二手稿(此手稿大部分已亡佚)

私有财产的关系

第三手稿

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

共产主义

需要,生产和分工

货币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笔记本I 是马克思在研读了让·巴·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亚·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著作并写了摘要之后,用比较短的时间写出的。斯密把资产阶级社会中工人阶级、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形式即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视为他的价值理论的核心因素,称它们是收入、交换价值的原因和自然价格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把斯密学说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经济范畴加以比较分析,揭示了斯密学说的矛盾。他把笔记本I分作三栏,各栏分别加上标题《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马克思在阐述和分析时按标题分三栏或两栏书写,后来甚至不分标题分栏书写。

在笔记本I中的第XXII页,马克思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虽然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却不考察工人同生产的直接关系,掩盖了异化劳动。他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对马克思的这一长篇论述,编者冠以标题《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在写笔记本II以前,马克思对约·拉·麦克库洛赫《论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特殊对象和重要性》(法译本)及该书译者吉·普雷沃写的《译者对李嘉图体系的思考》作了摘要。马克思还写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摘要》(《马恩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第3-4页)。

笔记本II只保存下来第XL页至XLII页。第XL页开头只保存了半句话。编者对这几页笔记加上标题:《私有财产的关系》。马克思在这里把“现代国民经济”即“李嘉图、穆勒等人”的观点同斯密、萨伊的观点相对照,看到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内部的差别。

笔记本III的内容不是一篇完整的、合乎逻辑构思的论文,而是马克思把自己的思考立即记述下来的笔记。它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写在笔记本III第XXXIX页和XL页上的一篇《序言》草稿,标题是马克思加的,现作为独立的部分编 在《手稿》的开头。《序言》最早是从1844年8月12日起写的。 笔记本III的其他部分,作者未加标题,现在的标题都是编者按内容分别加上的。

笔记本III开头部分是对笔记本II未保存下来的第XXXVI页的补充:《私有财产和劳动》。接着,是对笔记本II未保存下来的第XXXIX页的若干补充。补充一《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先就有产和无产的对立向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发展作了简短补充,然后以比较长篇幅论述通过扬弃私有财产来抛弃人的自然异化。马克思试图对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社会的本质特征,即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论述共分七点。其中第六点和第七点,编者按其内容编入补充之二和补充之三。

补充之二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开关部分是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这一题目中所写的第六点;;接下来是对第六点的一个增补,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分析;从这种分析入手,马克思转而批判分析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这又是对关于扬弃人的自我异化的进一步补充;由此出发,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体系。但是,马克思并没有从内容和逻辑上把批判分析进行下去,最后以黑格《哲学全书》的两段引文结束。

补充之三是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这一题目中所写的第七点编者按其内容编入《私有财产和需要》这一标题下。

继上述补充之后,马克思在笔记本III中写了有关从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提出的不同题目的若干增补。这些增补在内容和逻辑上没有直接联系,马克思在书写时用横线将这些概述分隔开。

笔记本III还包括两个片断:《分工》和《货币》。从内容上说,它们是相对完整的论述。

马克思在中断了笔记本III的写作后,就同恩格斯投入撰写《神圣家族》的工作。正是在这时,他开始对大·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两著作的法译本作了摘要。这两个摘要的特点是,马克思对作者的理论观点作了更多的评价、解释和批判,从而形成他自己的长篇论述。这些论述涉及《经济学哲学手稿》三个笔记本中只是部分地谈到或根本未谈到的问题。因为此,可以把这两个摘要看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补充,是对笔记本III的研究和直接继续。

五、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第一手稿

一、工资

无产者和资本家之间的对抗关系,是马克思分析政治经济学时的出发点。这种对抗关系已经催在于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马克思写到,“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资本家没有工人能比工人没有资本家活得长久。资本家的联合是很通常而卓有成效的,工人的联合则遭到禁止并会给他们招来恶果。此外,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可以把产业收益加进自己的收入,而工人除了劳动所得既无地租,也无资本利息。所以,工人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从而,资本、地产和劳动三者的分离,只有对工人来说才是必然的、本质的、有害的分离。资本和地产无须停留于这种分离,而工人的劳动则不能摆脱这种分离。”以马克思的观点,工人必定会受到越来越残酷的压榨,工人之

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利润和工资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工资具有下降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趋势。“把劳动者只是看做劳动的动物,只是看作仅仅具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畜生。”劳动者成为商品,如果供给大大超过需求,那么一部分劳动者就要陷入贫困甚至饿死。

二、资本

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所说的资本是积累起来的劳动这一定义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这一定义忽略了缺之即不可能有资本存在的私有制。 “因此,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资本家拥有这种权力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的或人类的特性,而只是由于他是资本的所有者。”

马克思注意的焦点是私有财产问题,因为其他一切问题都取决于这个问题。他说:“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这一事实出发。但是,他却不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它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的过程,套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又把这些公式奉为规律。它没有掌握这些规律,也就是说,他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么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政治经济学不说明劳动与资本分离、资本与土地分离的原因。经济学家在说明工资和资本利润的关系时,只谈到双方都力求获得尽可能多的商品。

“随着资本的增加,生息信贷基金的数量也必然不断增长。随着这种基金的增加,货币利息会日益降低,(1)因为一切物品的市场价格随着物品数量的增加而降低;(2)因为随着一国资本的增加,新资本要找到有利的用途越来越困难。不同资本之间就产生了竞争,一个资本的所有者千方百计夺取其他资本所占领的行业。但是,如果他不把自己的交易条件放宽一些,那么他多半不能指望把其它资本排挤掉。他不仅要廉价销售物品,而且往往为了寻找销售的机会,还不得不高价收购物品。因为用来维持生产劳动的基金逐日增加,所以对生产劳动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工人容易找到工作,而资本家却难以找到他们能够雇用的工人。资本家的竞争使工资提高,利润下降。”

“因此,小资本家必须在二者中选择其一:(1)他由于已经不能靠利息生活而把自己的资本吃光,从而不再做资本家;(2)亲自经营实业,比富有的资本家贱卖贵买,并且支付较高的工资;因为市场价格由于价定的激烈竞争已经很低,所以小资本家就陷于破产。相反,如果大资本家想挤掉小资本家,那么,与小资本加相比,他拥有资本家作为资本家所具有的对工人的一切优越条件。对他来说,较少的利润可以由大量的资本来补偿;他甚至可以长久地容忍暂时的亏损,直至小资本家破产,直至他摆脱小资本家的竞争。他

就是这样把小资本家的利润积累在自己手里。”不难看出,马克思认为国家资本的增加会导致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而这种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小资本家的破产和垄断资本家的产生。而小资本家就会成为无产者,同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对抗资本家。但米塞斯曾指出:“所有反资本主义的理论都有一个显着的特征,那就是它们错误地歪曲了资本主义的节俭及其结果,还有资本积累在人类的生存努力中所发挥的作用。我们知道,动物和野蛮种族仅能勉强糊口。而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他积累了财富,使其有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沉迷于能够满足其多方面需求的间接(roundabout)方式。人类一切文化和精神的卓越成就都是以资本积累为其前提条件的。而要让这些间接的生产方式成为可能,节俭是基础,而且是改善人类体能、智力以及道德状态的唯一方式。某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和那些贫困、落后、不发达,或野蛮的国家有差别,就是因为它具有更高的人均资本积累率,并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这些资本(即投资)。”

三、异化劳动

马克思指出,由于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实现性。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划分为二,而且在实践中、在现实中把自己划分为二,并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劳动是人的本质,靠了劳动,人才成为人,成为能够从事多种多样活动并取得无限进步的社会存在物。

马克思从批判国民经济学家入手,指出国民经济学家从私有财产的虚构状态出发,得出了异化劳动这样一个结果,即“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态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随后,马克思以概念分析的方式,给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下,异化劳动表现为劳动产品同工人相异化,劳动本身同工人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最终人和人相异化,作为异化劳动结果的私有制关系和私有财产由此产生:“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

劳动一方面是人所特有的、创造性的、形成人和人类的力量,另一方面是使人和人类变形并畸形化的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的本质就在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为对象的劳动,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以之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劳动的异化不仅仅在于劳动产品为私有者所占有。劳动的异化首先是在生产本身中实现,然后才在分配中实现。“产品不过是活动、成产的结果。因此,如果劳动的产品是外化,那么生产本身就是必然是活动中的外化,活动之外化,外化之活动。劳动对象的异化不过是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外化的结果。”

马克思是从两个基本方面来考察异化的:第一,这是劳动者和他劳动产品之间的一定的、客观的关系;第二,这是无产者同自己的劳动的关系。两者不可避免的结果是:一方面是自然界的异化,另一方面是生命活动的异化。“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首先,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它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最後,对工人说来,劳动的外在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在宗教中,人的幻想,人的头脑和人的心灵的自主活动对个人发生作用是不取决于他个人的,也就是说,是作为某种异己的活动,神灵的或魔鬼的活动的,同样,工人的活动也不是他的自主活动。他的活动属于别人,这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

第二部分:第二手稿

一、 私有财产的关系

马克思从考察私有财产开始,得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一方面揭示了异化劳动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揭示了非劳动者的财产同劳动者及其劳动的关系。“私有财产,作为外化劳动的物质的、概括的表现,包括着这样两种关系,以及非劳动者同劳动者及其劳动产品的关系。”但是,马克思又十分明确的做出了私有财产起源于异化劳动这一主要结论。马克思在自己的研究中是从结果走向原因的,并且注意到二者的关系不具有单方面的性质,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抹杀第一性的东西和第二性的东西之间的历史差别:“私有财产是外化了的劳动,即劳动者同自然界和自己本身的外在关系的产

物、结果和必然归结。”接着,再次强调“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

“私有财产的关系是劳动、资本以及二者的关系。这个关系的各个成份所必定经历的运动是: 第一-二者直接的或间接的统一。

起初,资本和劳动还是统一的;後来,他们虽然分离和异化,却作为积极的条件而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

〔第二〕-二者的对立。它们互相排斥;工人把资本家看作自己的非存在,反过来也是这样;双方都力图剥夺对方的存在。

〔第三〕-二者各自同自身对立。资本=积累劳动=劳动。作为这样的东西,资本分解为自身和自己的利息,而利息又分解为利息和利润。资本家完全成为牺牲品。他沦为工人阶级,正像工人-但是例外地-成为资本家一样。劳动是资本的要素,是资本的费用,因而,工资是资本的牺牲。

劳动分解为自身和工资。工人本身是资本、商品。 敌对性的相互对立。”

第三部分:第三手稿

一、私有财产和劳动

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作为自为地存在着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就是劳动。 马克思考察了如下的理论发展过程:从重商主义(马克思把它类比为天主教信徒)到作为过渡的重农主义,到国民经济学的最终确立(马克思借用恩格斯的说法把斯密视为国民经济学的“路德”);财富在非工人的理论代言人那里最先是被视为诸如金银这样的自然要素(重商主义),到了重农主义那里变成了土地这一自然要素与农业劳动(一种特殊的具体的劳动)的结合,最终到了斯密那里财富变成了抽象的普遍的劳动。

“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内或者作为外化了的人的自为的生成。”这句话是马克思在谈到原始的、未发达形式的劳动时说的。因此,私有财产是生产力的低发展水平的产物,虽然后来它成为加速生产力发展的特殊形式。

正如韦伯在新教伦理中指出的,新教改革使得以后每一个新教徒都要在这个世俗世界里终身成为“僧侣”,“现在,它(基督教)走出修道院,将修道院的大门“呼”地关上,大步跨入生活的集市,开始把自己的规矩条理渗透到生活的常规之中,把它塑造成一种尘世中的生活,但这种生活既不属于尘世的,也不是尘世的。”作为神的工具,对新教徒而言,“实现意味着绝弃,一种与追求完整和美的人性的分离”,献

身于一项职业。而这种态度,在马克思看来,只不过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中的反映:新教在韦伯看来是宗教理性化的顶点,在马克思看来,则是另一个过程的反映而已(即私有财产的物质运动),因而新教徒的状态只不过是人的异化的顶点“新教徒作为上帝的工具,奉献给上帝的越多,那么人留给自身的就越少,与绝对的上帝相对的自然是堕落的被造物”。韦伯和马克思之所以会有这个差异,也许最终要到他们的历史理论及其哲学基础上去寻找,对于马克思而言,存在着一个从伊甸园的堕落过程(“异化劳动和私有制的产生”),相对应的也有一个“末世的弥赛亚期待”(“私有制的扬弃而走向共产主义”),而作为新康德主义者的韦伯显然排斥这样的历史观,对他而言,从现实出发“我们单薄的双眼”似乎隐约可以看见的仅仅是“铁的牢笼”(或者是先知或者老观念的复活),这大概也造成了韦伯的悲观形象和马克思乐观形象的区别。

从马克思的观点看,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是私有财产所内在固有的矛盾发展的最高阶段。“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旦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整个【私有财产】关系的高峰、顶点和灭亡。”

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第三部分马克思要论述的自然是自我异化的扬弃。即私有财产的扬弃。“正如自我异化要走过几个阶段,自我异化的扬弃也是,它们走的是同一条道路。”

马克思指出了共产主义的三个阶段,并且集中分析了其中的第一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实际上指的是粗陋的“平均主义”,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平均主义的原则是“普遍的私有财产”,这实际上 “这种到处否定人的人格的共产主义,不过是私有财产的彻底表现而已。”这时候的私有财产关系仍然是共同体与实物世界的关系,也就是说,工人这一个规定被推广到了一切人身上。在这样的社会中,资本家已经被消灭,可是产生的并不是自由人的联合,而是所有人变成工人。马克思认为这种共产主义其实是“妒忌心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尺度出发的平均主义的完成。它具有一个特定的、有限制的尺度。”说它否定文化和文明,鼓吹“向贫穷、粗野的和没有欲望的人——这种人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违反自然的单纯性的倒退。”在这个基础上,共产主义可以从具有政治性质的,走向废除国家的,这大概就是马克思讲的第二阶段。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对象的量的增长,压制人的异己本质的王国也在扩展。”因此,“产品和需要的范围的扩大,成为对不近人情的、过于讲究的、违反自然的和想入非非的欲望的精心安排的和总是考虑周到的迎合”。

共产主义的第三阶段,即马克思心目中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也就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生成的。”它是“对一起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读起来让人觉得似乎应该用“社会主义”来代替“共产主义”更加合适,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涂尔干所持的社会主义正是马克思所思考的,因为至少他们之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特别的强调了“应当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并且指出了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辩证关系,然而涂尔干的理论似乎恰恰倾向于把“社会” 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不仅仅是满足一定需要的物品的创造,还存在着精神的生产,而由于私有财产的废除,这种生产不再是精神异化的生产,而是精神交往、统一、集体主义之生产。“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私有财产的扬弃,作为人的生活的确立,是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合乎人的本性的存在亦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社会所有制的发展为个性的发展和精神的丰富化创造物质的前提。因此,“丰富的人和丰富的、人的需要代替经济的富有和贫困。丰富的人同时也是需要人的十分完满的生命表现的人,是他自身的实现在自己身上表现为内在的必要性即需要的人。”

“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归的一个现实的、对历史发展此一阶段说来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能动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人的社会形式。”显然,马克思反对把共产主义任务仅仅局限于废除私有财产、废除私有财产当然不能成为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

三、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哲学部分和经济学部分的关系在这两句话里说得最清楚:“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劳动是马克思的哲学和经济学的共同主题。不过在这一部分马克思并没有直接进入主题,而是先讲了现代批判运动。在讲了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之后,又讲了费尔巴哈,然后才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思考。

在马克思看来,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属于现代批判运动。现代批判同黑格尔的哲学特别是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是个本质问题。马克思举例证明,这两位批判家的一些说法跟黑格尔的观点甚至在语言上都毫无区别。但他们对这一点却缺乏认识。马克思认为,这是对自身持完全非批判的态度,现代批判运动

是不彻底的批判运动。虽然上述批判宣称自己是“纯粹的、坚决的、绝对的、洞察一切的的批判”,但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旧的辩证法和哲学。马克思对他们最后做出了“滑稽可笑”的判语。

与这些滑稽可笑的青年黑格尔主义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费尔巴哈。“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费尔巴哈真正克服了旧的辩证法和哲学。在不遗余力第赞美了费尔巴哈之后,马克思列举了费尔巴哈的三项伟大贡献:

1. 证明了哲学不过是变成思想的并且通过思维加以阐明的宗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另一种形式和存在方式;因此哲学同样亚当受到谴责;

2. 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实在的科学,因为费尔巴哈页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

3. 他把基于自身并且积极地以自身为根据的肯定的东西同自称是绝对肯定的东西的那个否定的否定对立起来。

我们可以看到,(1)是说哲学不过是变形的宗教。这里的哲学当然是指“旧哲学”,而不包括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新哲学。更准确地说,哲学在这里指黑格尔完善了的近代西方哲学。近代哲学区别于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为代表的古代哲学的关键之点可能就在于它不得不从宗教也就是基督教吸取大量的养分。甚至按照马克思在这里的说法,近代哲学不过是变形的基督教。基督教产生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代哲学之后,因此不能说古代哲学是宗教的变形。马克思赞同费尔巴哈说,作为变形宗教的哲学应该受到谴责。(2),与青年黑格尔拍的唯心主义相对,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3),基于自身而存在的东西是自然界,“自然”。而否定之否定的东西,马克思将要证明,不是别的什么而就是无。这里的对立是真实存在(自然)和根本不存在的无的对立。

费尔巴哈这样解释了黑格尔辩证法(从而论证了要从肯定的东西,即从感觉确定的东西出发);

黑格尔从异化出发(在逻辑上就是从无限的东西、抽象的普遍的东西出发),从实体出发,从绝对的和不变的抽象出发,就是说,说得更通俗些,他从宗教和神学出发。

第二,他扬弃了无限的东西,设定了现实的、感性的、实在的、有限的、特殊的东西(哲学,对宗教和神学的扬弃)。

第三,他重新扬弃了肯定的东西,恢复了抽象、无限的东西。宗教和神学的恢复。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把否定的否定仅仅看作哲学同自身的矛盾,看作在否定神学(超验性等等)之後又肯定神学的哲学,即同自身相对立而肯定神学的哲学。

概述了费尔巴哈的思考之后,马克思开始了对黑格尔体系的研究。马克思把《现象学》称作“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这一研究由这里开始。马克思列出了《现象学》的内容概要,然后由此出发来思考黑格尔的《哲学全书》。马克思说,黑格尔的全部《哲学全书》“不过是哲学精神的展开了的本质,是哲学精神的自我对象化;而哲学精神不过是在自己的自我异化内部理性地亦抽象地来理解自身的、异化了的世界精神。”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犯了双重错误。第一个错误在于,在黑格尔那里,“不是人的本质以非人的方式同自身对立的对象化,而是人的本质以不同于抽象思维的方式并且同抽象思维对立的对象化,被当作异化的被设定的和应该扬弃的本质”。因此,尽管有一个完全否定的和批判的外表,但实际上秘密存在着那种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同样非批判的唯心主义。第二个错误在于,宗教、财富、国家权力等等只不过是通向真正人的现实的道路,只不过是手段。但是在黑格尔那里,他们却成了精神的本质。

马克思说,虽然“《现象学》是一种隐蔽的、自身还不清楚的、神秘化的批判”,但却自有其伟大之处。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劳动的结果。”

马克思接下来讨论了“绝对知识 ”,也就是《现象学》的最后一章。关键之点在于,要克服意识的对象。黑格尔描述了克服意识的对象的运动,马克思对这一过程通过8点概括做出了全面表述,并且做了大量补充。其中第二点是“自我意识的外化设定物性”。马克思补充说,“自我意识通过自己的外化所能设定的只是物性,即只是抽象物、抽象的物,而不是现实的物”。“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马克思在这里谈到了“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

这两个词可以互相替换,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设定作为对象的自然,自然界作为对象也反过来设定人。这种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真理”。

马克思补充说,“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被化入了自然,而并不在自然中占有一个特殊地位。但是,马克思又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自然界,并不直接同人相适合地存在着。人超越于自然,或者至少应该说,人不同于自然。人能够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适合于人的需要。人是自然中较高级的部分,是自为的部分。

传统哲学把灵魂看得高于身体,认为灵魂是人更高级的部分。在黑格尔那里,如马克思反复强调的,人=自我意识=抽象思维。我们可以说,黑格尔把人等同于灵魂。但是马克思注意到,黑格尔自己也发现这条路成问题,因而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转向。“但是,把自我理解为抽象的抽象,知道自己是无;它必须放弃自身,放弃抽象,从而达到那恰恰是它的对立面的本质,达到自然界。因此,全部逻辑学都证明,抽象思维本身是无,绝对观念本身是无,只有自然界才是某物” “抽象思维者”必须“放弃自身”,这条走到极端的路必须整个放弃。“有一种神秘的感觉驱使哲学家从抽象思维转向直观,那就是厌烦,就是对内容的渴望”。进行抽象思维的哲学家似乎必须从抽象思维(=自我意识)转向直观=自然。不过,“作为自然的自然界,这是说,就它还在感性上不同于它自身所隐藏的神秘的意义而言,与这些抽象概念分隔开来并与这些抽象概念不同的自然界,就是无,是证明自己为无的无,是无意义的,或者只具有应该被扬弃的外在性的意义”

四、私有财产与需要

这一部分马克思论述了在私有制的前提下,人的需要往两个方向发展——纵和禁:纵的是贪财欲,禁的则是表现生命的其他一切情欲和一切活动。“你表现生命的越少,你拥有的越多……国民经济学家把从你的生命和人性中夺取的一切,全用货币财富补充给你。”

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在私有制范围内,则具有相反的意义。每个人都指望是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以迫使他作出新的牺牲,以便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并

且诱使他追求一种新的享受,从而陷入一种新的经济破产。”这段话指出了在两种制度下,“需要”产生的不同原因和引起的不同结果,但他们同时都在强调着“新”。

五、货币

这里讲的货币是人与生活,人与人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颠倒一切的手段。其实这些话语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货币是实现物质之间交换的媒介,也是万恶的”。引用马克思的话“因为货币作为现存的和起作用的价值概念把一切事物都混淆了、替换了,所以它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混淆和替换,从而使颠倒的世界,是一切自然的品质和人的品质的混淆和替换。”

六、总结

《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但其内容极为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一份独特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源地。作为处于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著作,它是马克思在前一阶段已经达到的成就的基础上前进,是对《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重要论点的进一步发挥,从而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

当然,《手稿》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手稿》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带有明显的人道主义、理想主义色彩。马克思在《手稿》时期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大量使用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术语。但是,在内容上,马克思又大大超越了费尔巴哈。这就是说,尽管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同费尔巴哈的重大分歧,尽管其中可能有些观点自相矛盾,有继承费尔巴哈的风格,论证不十分充分等。但是,《手稿》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为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关于人的本质、共产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也在以后的著作中得到贯彻和发展,所以有学者认为,《手稿》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地。

至于个人而言,这本是我接触的马克思的第一部著作,对我来说,它太过枯燥以及复杂,很多术语也是一知半解,以至于这本不长的书也是花了好长时间断断续续看完。笔记当中有一部分是摘录参考其他网络上的笔记资源,但对此,自己也都有详细的去看,努力理解,最终完成自己的笔记整理。也收获了很多关于马克思的哲学、经济、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一系列观点。全书中的理论有很多地方与历史发展的史实不相吻合,马克思在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时候出现很多误差,因此,个人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应该辩证予以看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