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

胡适《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

2、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

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一、导语设计

现在“中国妈妈”这个词在美国高中成了贬义词。华裔家庭的高中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和感受是:“中国妈妈”特别爱攀比,永远是以别人为标杆,然后让子女去达成自己心中的目标;而白人家庭的高中生认为“中国母亲”像一只老母鸡,一直用翅膀保护着孩子,在家里什么事都要她说了算。

时至今日,伟大的中国母亲难道就变成了这幅模样,听起来就是一个虚荣心很强、又十分专制的女人。

那么,“中国妈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堂课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去认识一位典型的中国妈妈,来寻找你心目中的答案吧!

现在,我要隆重请出这位“中国妈妈”,她就是冯顺弟。冯顺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家的女儿,与许多旧时代的女子一样,从没有机会接受正式的学堂教育。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妈妈,却能够培养出一个一生拥有30多个荣誉博士学位的儿子,那个人就是胡适。那么先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中国伟大的学者胡适。

【胡适简介】(观看胡适简介的视频)

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胡适的确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那么,那个毫不起眼的中国妈妈冯顺弟是如何教育出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问,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教学内容

1、昨天我要求大家阅读课文,并找出胡适对她母亲的评价。(提示:使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明确】恩师、慈母、严父、严师

2、在这些评语中,胡适称母亲“母”、“父”、“师”。 “母”这

个称呼无须解释,但为什么又称母亲是“父”,是“师”呢?

【明确】称母亲是“父”,是因为“我”很小的时候(三岁零八个月)

就没了老子,母亲就得即当妈,又当爸。

称母亲是“师”,是因为母亲督促“我”学习,又训练我“做人”。

3、母亲是如何督促我学习的?

【明确】天大明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印证】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

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过渡】可见母亲非常重视“我”的学业,这在《胡适自传·四十自

述》中还有些相关的例证,在此我再为大家引一例:

【资料】

我们家乡的蒙馆学金太轻,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先生对

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书,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

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

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

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了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

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 ——《胡适自传·四十自述》,第24页

【过渡】由此可见,母亲对胡适的学业是非常重视的,可说不惜“重金”在栽培胡适。母亲这颗望子成龙的心,古今都是一样的。想必同学们的妈妈也一定天天唠叨着:好好读书啊!看到你不理想的成绩,就千方百计地让你去参加各种补习班,甚至花大笔的钱,请家教给你进行一对一的补习。你是如何看待你母亲的这些言行的呢?

【过渡】我很能理解同学们的心情,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我也觉得母亲关心我的学习成绩胜过关心我。我感到她的关心让我非常苦恼。当然,现在我已经不这么看待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同一件事情的认识可能就会发生改变。这点胡适也是一样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后来胡适是如何看待母亲对他学习上的重视的?让我们先一起来看中年胡适写在《四十自述》中的一段话:

【资料】

有一天,一件小事使我突然明白我母亲增加学金的大恩惠。一个同学的母亲来请禹臣先生代写家信给她的丈夫;信写成了,先生交她的儿子晚上带回家去。一会儿,先生出门去了,这位同学把家信抽出来偷看。他突然过来问我道:?糜,这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他比我只小一岁,也念过《四书》,却不懂?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这时候,我才明白我是一个受到特别待遇的人,因为别人每年出两块钱,我去年却送十块钱。

——《胡适自传·四

十自述》,第24—25页

可以说,由这件事胡适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那么现在你再好好回忆母亲的言行,是不是又多了一份对她的理解了呢?(留白)

4、母亲除了督促“我”学习外,还训练“我”做人。那么她是如何做的呢?

【明确】a.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 b.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重点)

5、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我”做人上的训导。是极其严格的,胡适对母亲的评价中有两个词语也都出现了“严”字。那么,你能理解母亲的“严”吗?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母亲对“我”要求严格,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希望我上进,养成良好的品性。

【过渡】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母亲对“我”的严格要求,确实是一种爱的表现, 严中透出的是爱,那么母亲对我的爱还有没有别的的表达方式?

【明确】慈中透出的爱。

【事例】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

做错了什么事。

▲ 从这句话可见母亲早早就醒来了,但是她不会吵醒我,想让我多睡一会而儿。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

▲ 说明母亲一直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

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

悔:母亲只想教育我,但看到我因此害了眼翳病,非常的懊恼。 急:我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内心焦急、发愁。 真用:有点出乎意料的味道,“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这只是听说而已,并没有科学的依据,母亲为了医我的眼翳病,已经到了什么都愿意尝试的地步了,她肯用自己的舌头添我的病眼,这其中饱含了多少的爱啊!

【总结】由此可见,母亲真的如文中所说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6、胡适的母亲是这样教育他“做人”,你的母亲又是如何教育你“做人”?你从中感受到她对你爱了吗?

【过渡】我们刚才所谈到的这些的管教,都可称之为“言传”,通过言语来教育我们。那么除了“言传”这种方式外,文中的母亲还有没有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教育“我”呢?

【明确】身教

这种“身教”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

【明确】母亲处理家庭事务来体现的。

5、母亲在家中是什么什么身份?

【明确】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过渡】文中介绍比较简单,大家可以结合以下资料来进一步了解母亲在家中的身份。

【资料】

(母亲)十七岁嫁到胡家,是父亲的第三个妻子。父亲前妻有六个儿女,那时我的大哥大姐都已长大,大姐比母亲大七岁,大哥也比母亲大两岁。父母结婚后第二年,生下我。我才三岁零八个月时,不幸父亲就病逝了。母亲二十三岁开始守寡,独自撑持家道中落、经济困窘的门户,忍辱负重,倍费辛劳,终年四十六岁,一直守了二十三年的寡。

6、由此我们可以想见,这个家肯定不好当,不仅因为母亲是个寡妇,而且还是个年亲的后母。那么,她曾面临过哪些家庭状况呢?(提示:用较简洁的语言概括。)

(如果时间有限,就采用直接出示的方式)

【明确】

情况一:“家中经济本不宽裕”,大哥还“吸鸦片烟、赌博”“到处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时,母亲不仅要“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而且最为烦难的是还要打发大哥招致的一大群债主。 情况二:大嫂和二嫂“常常闹意见”,也对 母亲“闹气”,这时她们“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 “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

情况三:无正业的浪人五叔,“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

7、在面对家中这些情况时,母亲是如何处理的?由此“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情况一:母亲是如何对待大哥这个败家子的?

【引】面对这样的败家子,你会以什么态度对待他?

【引】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呢?

【明确】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

【总结】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情况二:母亲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

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服总是和我的一样。..

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 ......

我母亲只装做没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

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

我母亲只忍耐着,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

这一天的天明时,她便不起床,轻轻的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 ......

事事:说明在每一件事上,母亲都很留心、很容忍,没有例外。 格外:程度副词,表示这种容忍已经超出了一般程度。

总是:说明母亲在对待我和大哥的女儿时,待遇上从来是一视同仁,而发生争执后,永远更加偏袒她。

从不、不:说明母亲非常大度,即使嫂子让她受了气,她也不会怪任何人。

只:副词,表示限制,说明母亲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唯一做的就是容忍。

【总结】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情况三:面对五叔的侮辱,母亲是怎么做的?

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

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

(补充:母亲之所以非常生气,是因为对于一名年轻的寡妇,在当时来说捍卫名节是很有必要。)

这些文字都说明母亲在这件事情上态度认真严肃,绝不允许别人侮辱自己的名节。

【总结】表现了母亲的“刚气”,说明母亲的性格中有“柔中带刚”的一面。(“刚气”,刚强的脾气,这里就是指不愿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过渡】母亲嫁入胡家30年,23年是在守寡。她做后母、后婆、后奶奶,她生活的艰辛确实如同胡适所说“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但是正是在这痛苦的生活中,胡适看到了母亲身上的优秀品质——宽容、善良、容忍、温和而又“刚气”。在潜移默化中,母亲教会了胡适该怎么做人。那么,胡适是如何评价母亲对自己的影响的呢?

【明确】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总结】母亲让胡适养成了宽容、善良、体谅的品性。

【过渡】胡适的这些品性在他的言行中都得以体现,我们来看以下几则资料:

胡适与鲁迅

胡适与鲁迅相识北大,先是朋友,后来因为思想与政见的不同,导致他们最后分道扬镳。鲁迅当年骂胡适,是尽人皆知的,但是,胡适则采取 ?老僧不见不闻 ?的态度,不反击,不回应。鲁迅去世之后,胡适不仅没有说过一句恶话,相反还说了不少公道话。胡适曾在书信中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胡适有一句名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胡适还说过:?人家骂我的话,我统统都记不起了,并且要把它忘记得更快更好!?

【总结】由胡适的上述言行,我们可以看到胡适身上宽容、善良、体谅的良好品性,也进一步看到母亲对于胡适的确有非常深的影响。

8、胡适的母亲对胡适而言既是慈母,也是恩师,他“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那么你在为人处事当面有没有受到你母亲的影响?

三、结语设计

这堂课,我们谈了胡适的母亲,也谈了我们自己的母亲。尽管我们的母亲与胡适的母亲已经相隔将近一个世纪。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母亲对子女的要求、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爱总有着相似的地方。

当我们谈了这么多“中国妈妈”后,你对“中国妈妈”的理解与华裔家庭的高中生、白人家庭的高中生还一样吗?你心目中的“中国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下,请同学们把你对“中国妈妈”这一词语的思考写在练习簿上吧!

【推荐阅读】

《胡适自传》

【板书】

我 的 母 亲

胡 适

恩师 慈母 严父 严师

督促“我”学习 训练“我”做人

(严中有爱 柔中有刚)

养成宽容、善良、体谅的品性

 

第二篇:《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

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概内容。

(2)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了解母亲形象。

(3)品读重点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听故事,走近母亲。

(2)学生读课文,了解母亲形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学生看图片,体会母爱的伟大,表达自己的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联系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2)培养学生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筛选消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从生活中的小事发现伟大形象的写法。 教学方法:

激趣法:通过听故事,走近母亲。

诵读引导法:读课文,了解母亲形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课 型:讲 读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

观察感悟法:通过看图片,体会母爱的伟大,表达自己的感情。 辅助教学: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教师放幻灯片,引导学生体会自己母亲的辛劳:有时劳累了一天,回家后还要马上做饭给孩子吃,作为孩子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板书课题——我的母亲 (小黑板展示)

介绍作者:

2、检查预习:

(1)字词竞赛: (幻灯片展示,检查学生自学成果,并通过造句加深理解)

文绉绉(zhou) 绰号(chuo) 庶祖母(shu)吹笙(sheng) 摹画(mo) 眼翳(yi)舔去(tian) 侮辱(wu)

(2)速读抢答:母亲在文中充当了三种身份,哪三种?文中哪些句子有提到?

慈母、严父、恩师

文中句子:第(4)段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第(6)段“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板书:慈母 严父 恩师)

3、听课文录音朗读,思考: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表现母亲的慈母事情

(1)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2)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表现母亲的严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晚上,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C.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表现母亲的恩师事情

A.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表现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B.如何与我的两个嫂子相处

——表现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C.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表现母亲的“刚气”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2、文中哪句话点出母亲对作者的影响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 即文章最后一段。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深刻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三、课堂品析——品味语言,局部揣摩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作者当时已是大学者、大名人,却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这合适吗?

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体现了作者谦虚、不溢美、不自夸的美德。

4

四、小结:拓展延伸, 体会大爱

父母对我们的爱,不仅仅在这些琐事中。有的时候,他们爱我们甚至胜过他们自己的生命。我们不妨来听听下面真实的故事。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天亮了》,教师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19xx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 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 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 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 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 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 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潘子灏。

潘子灏的爸爸潘天奇和他的妈妈贺燕雯 两个人把孩子举起来了, 我心里觉得这是一个用伟大两个字 都无法去恰当体现的一个壮举。 这个壮举是出于父亲、母亲的一种本能, 也是出于他们对孩子的一种深深的爱。 )

(2)多媒体展示“唐山大地震”的,图片教师讲述地震中的感人故事。(有一位年轻的妈妈,丈夫被砸死了,她和不满一岁的儿子被困在倒塌的楼房里。没有食物,没有水,死神缠绕着她们。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她毅然咬碎了自己的三根手指,忍着剧痛让孩子吸吮指上的鲜血。坚持七天后,母子终于被成功救出。孩子安然无恙,而妈妈却因严重失血而休克,抢救数日才脱

险。它一时被传为佳话,人们无不为之感动。我读了感动,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的,这是大震中的母爱。)

(3)听了 催人泪下的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现在请用“妈妈我想对你说……”的句试,以作者的口吻对文中的母亲说一句话,或者以自己的口吻给妈妈说一句话,也可以给故事中的妈妈或天下所有的妈妈说一句话,以表达你的真情。 五:课后实践

母亲节(),作为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间是每年的一月八日,而在中国、美国、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国家,则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其他一些国家的日期也并不一样。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我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同学们在母亲节这天为妈妈做一件事情,表达对妈妈的爱……

板书设计:

我的母亲

胡适

慈母 严父

L O V E

恩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