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袁隆平》观后感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充满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奋力跋涉,把绿色的梦想书写在大地之上;在布满荆棘的实验丛林中踯躅前行,呕心沥血。历经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为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杂交水稻事业无怨无悔,倾其一生;历经数十载的不懈探索和艰难实践,袁隆平终于成功了!他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影片通过再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进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心忧天下、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也验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19xx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五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养出亩产过千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袁隆平每天观察稻株、记录数据、分析研究而废寝忘食、整天行走在稻田里。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研究过程中一次次失败,袁隆平不懈地研究,从失败中寻找原因,获得更多的认识。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时浮夸风盛行,各地登报出高产水稻,宣传将稻苗扎堆种植即可高产。而人们不求真实,没用实践去检验。袁隆平坚持实践,坚持科学,用实践去检验真理。

袁隆平成功研制杂交水稻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有前者到后

者的能动飞跃。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袁隆平深刻演绎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电影中,袁隆平在课堂上推崇孟德尔和苏格拉底,否定米秋林和李本森。以刘老师为代表的几个水稻专家自己无能,还要极力破坏别人的事业。这些真理与谬误的对比与斗争在电影里展现得明显。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信,真理最终总要战胜谬误。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袁隆平作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真理献身。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生活中,由于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影片中,上级领导因袁隆平杂交水稻长久没有成果,表示对他研究的否定,要取消他的研究项目和研究经费。袁隆平没有放弃,后来在上级领导支持下,在助手的帮助下,他得到了一株上苍赐予的“野败”。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评价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在今天,我们要予以袁隆平精神以高度评价,以袁隆平的精神鼓舞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及其他各行各界人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