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读后感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的一部辉煌巨著,也是世界第一部大字典。据说在19xx年,只有郭沫若一人能看懂甲骨文,因为他读了《说文解字》。曾在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说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中国,那么许慎则用一部书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规范了汉字的形、音、义,也规范了一种文化的框架。”因此很值得一读。

翻开《说文解字》,在其前言有孙星衍文:“唐虞三代五经文字毁于暴秦,而存于《说文》,《说文》不作,几于不知六艺;六艺不通,唐虞三代古文不可复识,五经不得其解”。通过序,可见《说文解字》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深远的影响。

本想深层次、全方位解读研究《说文解字》,然而由于能力方面原因,只作简要的略读。而在之前,我认为对陈述许慎生活的背景、创作动机和学识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来看序言。《说文解字·序》:“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古文,谬于史籀。俗儒鄙夫玩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艺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旨”,“其迷误不喻,岂不悖哉!。由上可以看出,一是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今古”

文之争”,同时也可以看出许慎作此文的原因。通过百度,知道“今文经”是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的典籍,而“古文经”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典籍。在那个时候,有所谓的“诸生竞说字解经谊”,就是读书人都猜测讨论文字起源和结构,比如把“长”字说成是“马头人”,将“斗”字

说成是“人持十”等等。针对“鄙夫俗儒”的这些“野言”,许慎以“古文经派”的身份出现,批判这些“巧说邪辞”,捍卫古文经学说的学术地位,并提供了相关依据。因此有了《说文解字》。许慎少时就博学经典,学的乃是今文经,中年受教于经学大师贾逵,学的又是古文经。这样,可以说是博古通今,既兼通古、今文经,这样一来就使得他写出来的文章比较令人信服。

而抓住文字进行研究,在当时来说,是许慎找到的反对今文经学派的一条捷径。,因为对文字逐一进行说解可以对六经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达到否定“鄙夫俗儒”臆测文字起源和结构的目的。另外,对今天来说,《说文解字》这部文字专著也是我们研究文字学的必备。 在《说文解字·序》中,许慎给“六书”作了很明确、很完整的界定,并同时举了例子。

(一)象形。顾名思义,“象形”就是像实物之形。也就是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的意思。许慎:“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所谓的随体诘诎也就是随着物体的自然形状,弯弯曲曲的描绘出来。比如日、月就很像一轮红日和一弯新月高悬天空。再看“山”的甲骨文字形,当中一峰突起,周围群山环抱。而甲骨文的“洲”是三条曲线,表示波涛汹涌的流水,其中的小黑点表示水中的陆地。由此可知,象形不难理解。但是象形字要“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这种造字法有很大的局限,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就必然会被有标音成分的、产字最多的形声法代替。

(二)指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这就是说,初看起来是可以认识的,再细细观察就能了解意思。比如上和下。也就是说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再加上个指事符号作为标记的一种字。比如在古代表示树的根,在木的下面加一点。如在上面就表示树梢而成为“末”,这就是本末倒置的由来。综上,上下本末都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再加上指事符号的指事字。但是指事字在占很少一部分的字。因为绝大部分都不需要用指事字来表示。

(三)会意。许慎给会意下了这样的定义:“比类合宜,以见指挥,武信是也。”意思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像“武”、“信”就是会意字。比如“步”在甲骨文中就是脚趾朝上的两只脚一前一后走路的形象。如果两只脚从水中过就把“水”字加在两脚中间,这就是“涉”字的由来。

(四)形声。又叫“谐声”。《说文解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清代段玉裁说:“以事为名,为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二字以水为名,譬其声为工和可,因取工、可之声而成其名。其别于指事、象形独体,形声合体。”这段话解释了什么是形声字,而且还说明了形声字和象形字、指事字在结构上的不同。我们知道,象形字或者会意字有很大局限,世界上很多事物和概念很难用象形和会意来表示。比如,“鱼”是整个鱼类的总称,但是鱼的种类有成千上万种,也就不能为每种鱼都造一个字。于是,就出现了形声法。在后世,形声字发展很快,在所有字占绝大多数。

(五)转注。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个定义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所谓的“建类一首”,就是指的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指几个部首相同的同义字可以互相解释。比如在《说文解字》中,“考”和“老”就是一对转注字。都属于八卷的“老部”。这就是“建类一首”的意思。从意义上看,许慎的训释是“老,考也”,“考,老也”。这种互相注解就叫“同意相受”。读音相同,意义也想通,可以互相解释。就是一对转注字。

(六)假借。许慎给假借字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也就是说,当某个新事物出现之后,在口语里已经有了这个词,但在笔下却没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和它的名称声音相同的字来代替(托事),这就是假借。全区声音相同或相近,与字义毫不相干。假借字在古代普遍使用,这与当时的字少有关。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六书”是后世对文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并不是先有“六书”,然后再根据六书来造字的。

一部《说文解字》能统近万字,其中形声字近八千,这些形声字中又有谐声偏旁千余个,文字的形体结构有助于我们透过字形来考察其本义,即文字产生时所代表的意义,然后通过本义又可了解引申义。同时,许慎在解释字义时大量引用了先秦典籍中的材料,他还“博采通人”,大量引用了经学大师的言论以及部分方言俚语。这些材料现在或残缺,或遗失,因此,《说文解字》对于考察先秦的词义、了解汉代的训诂和方言是十分宝贵的。

在《说文解字·序》中,还有一点让我感概颇深的,那就是做学问要“信而有证”、“不知盖阙”。因此他对每一个字的说解都要求言必有据,出言无论大小都得确凿有证,若实不知晓,则悬而阙之。许慎的这种严谨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有位作家说过只有淡泊明志方能宁静致远,做出好的学问来。还有个历史学家曾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强调做学问要实事求是,不可急功近利。”在《说文解字·序》中,我更能体会到这一点,许慎当时力求做到“信而有证”。因为他看今文经学派信口雌黄,缺少“信而有证”的态度,可能“使天下学者疑”,于是决定消除这些隐患。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要像许慎一样用一颗诚实、敬畏的心做学问。而不要写一些套话、空话、废话连篇的文章。更不能弄虚作假。但就其序而言,我更多的只能大概了解其内容,并不能详尽甚至粗糙的谈论整本书的结构乃至价值,可有一点又是可以肯定的,我大致了解了许慎作《说文解字》的意图,并觉察到其价值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尤值得一提的是,我进一步感受到真正的学者是怎样做学问的。总之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更多的了解了汉字的构字规律,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在对每个字的解读过程中,我知道了用传统文化来分析汉字的构造,理解汉字的形、音、义,为以后进行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打下了基础。

 

第二篇:《说文解字艸部》研究

《说文解字?艸部》研究

[摘要]《说文解字?艸部》收正篆字四百四十五个,记录了汉代以前的草类植物名称和草类有关的词语。本文从《说文解字?艸部》字的字源研究出发,在此基础上,以“茗”和“菊”为例,解析《说文?艸部》字的文化蕴涵,从而探寻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 “说文解字”;艸部;字源研究;文化蕴含

绪论

钱钟书先生阐释义理辞章考据诸级诸层的关系认为:“一代于心性之结习成见,风气扇被,当时义理之书熟而相忘、忽而不著者,往往流露于文词语言”。 [1]《说文解字》是一部保存中国上古社会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其表现方式以字形取象,构成特殊的文化史料。会通整部《说文》九千多个字的字形结构、字词本义,就会建构出中国上古三代以来的整个人文化观念系统,也由此构成了中国上古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本文拟从《说文解字?艸部》部分字字源研究出发,以“茗”和“菊”为例,解析《说文?艸部》字的文化蕴涵。

自人类以来,草类植物便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说文解字?艸部》收入正篆字四百四十五个,大致记录了各种草类植物的名称及其状貌。这些植物的名称和草类的有关词语很多都在代代相传,他们与先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要想了解这些字的文化内涵,我们必须从《说文》出发,研究艸部收集的四百四十五个正篆字的编排、分类情况,揭示部分植物的命名起源,才能了解先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揭示《说文》中包罗万象的中国古代文化。

一、《说文?艸部》字的字源研究

艸,百芔也。从二屮。凡艸之属皆从艸。(仓老切)。徐锴《繋传》:艸,總名也。艸叢生,故从二屮。段玉裁注:卉下曰:“艸之總名也。”是谓转注。俗以草为艸,乃别以皁为草。[2]王筠《句读》:《秋官?庶氏》“嘉草”,《释文》作嘉艸,此艸字之存于经者。章先生《文始》:古文但作屮,孳乳为蕘,艸薪也。在本部亦孳乳为樵,散木也。由《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中所著录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艸部为植物的总名,从字源上分析,屮、艸、艹、这儿这一些都是草茎的象形,可以两拼三拼四拼而成三个音义各别的字。在现代的形式里,所有二拼以上的屮大多拉平了做了十字或者艹字了。[3]

﹙一﹚《说文?艸部》字的分类

1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宣称:“今叙篆文,合以古,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譔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诣。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万物咸睹,靡不兼载。”整部《说文》收字九千多个,以形符系联,以义类相从,分门别类地统摄于五百四十部首内,这就是许氏所谓“分别部居,不相杂厕”的体例。

在一部之中,许慎在编次、训释过程里,还贯彻实现“取类”之法,从一定程度上沟通了异部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在讨论“观物取象”的时候,已经有“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说法。在古人观物取象的过程里,涉及人与物一类,往往存在着颇为复杂的关系,至少包含着由人及物、亦人亦物、由物及人几种情形。

例如“桃”字与“姚”字,属于不同的部类,但这两个字皆从兆字为声符而构成对应。今我们以“取类”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桃,果也。从木,兆声﹙《说文?木部》﹚。《说文通训定声》小部第七:《诗》:桃之夭夭。《传》:桃,有花之盛者。姚,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从女,兆声。或为姚,娆也。而《荀子?非相篇》:“莫不美丽姚冶。《注》引《说文》:姚,美好貌。案所引盖与“娆也”相当。二者均有美盛轻盈之义。另外,“桃”能避鬼厌邪,盖谐其“轻佻”之音而通于“逃”也。“桃”为木,而且是仙木,又称“五木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当桃的意象作为花理解时,古人又赋予其不少异名,其一为“夭采”,其二称“娇客”,其三为“轻薄花”,其四为“解语”花。将“桃花”赋予不同的物名的同时也将“桃花”的称谓人化了。在这两个字的观物取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由物及人的过程。“姚”本身有“娆 ”的意思,形容人的形态。而“桃”的称谓人化之后,更倾向于姚的意思。完成了由物到人的取象过程。

从艸部字的分类编排来看,则明显地体现出古代中国人的“比类”的思维方法。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说法,“其列字之次第,类聚群分,皆有意义。”段氏关于艸部字内部编次规律的揭示,正体现了《说文解字》卷十五下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联系。”

﹙二﹚《说文?艸部》字的分类说明

从“艸部”字的编次来看,从“蓏”到“荏”为一类,这一类字的特点,所指或为果实或为禾实,大率为可食用者。如其中“蓢”或从“禾”作“稂”。蓏,根据《齐民要术》记载:“在木曰果,在艸曰蓏。”而“稂”,禾粟之莠,生而不

2

成者,谓之童蓢也。下以蓏为例,分类说明“艸部”字的第一种分类,果实类。

果,《说文》“木实也”,《释文》“果,桃李之属。”“果”是树上结的桃李之类的果实的总称,如《韩诗外传?七》“果园梨栗,后宫妇人以相提掷”。蓏,《说文》“在木曰果,在草曰蓏”,系传“在地若瓜之属,今人或曰蔓生曰蓏,亦同”。“蓏”指蔓生植物所结的果实,如“瓜”、“葫芦”都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今发五苑之蓏、蔬、枣、栗,足以活民”,“蓏”是瓜属,和蔬、果并举。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这种分辨是从不同角度区别了“果”与“蓏”的特征。“实”是“果”与“蓏”的共名。

从“矢”到“苋”,凡十二字基本上属于同训字的关系。按《说文解字》的训释,这一字群都被归并到“菜类”。其内在的分类依据,自然也是可以采集分类的“艸”。 《说文解字?艸部》:“菜,艸之可食者,从艸,采声。”“菜”的语源就是“采”,其取象就是人在树上采取东西,《说文解字?木部》:“采,捋取也。从木从爪。”下以“菜”为例,分类说明“艸部”字的第二种分类。

草,古作“艸”是各种杂草的总称,如:《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在彼丰草。不过在古人的分类中,“草”仅仅是杂草的总称,不是草本植物的总名。古人将草本植物首先一分为二,把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和妨碍粮食生长的野草分开,把前者称作“禾”,把后者称作“草”或者“卉”。“禾”,《说文》“嘉榖也,以二月始生,八月二熟”。古“禾”字像穗头成熟的榖子形,最初就是指榖子。古人把人工种植的禾木科作物分出侯,又把草一分为二,就是把草中的可食者,可以用作佐餐调味者,称之为“菜”:《广雅?释草》“菜,草也”;《说文》“菜,草之可食者”。“菜”源于“采”,采集来充食用的草,称作菜。古代富人除稻粱鱼肉之外,还采集野菜来做羹调味,制作各种渍菜,使摄取的营养更全面;穷人则用野菜来补充粮食不足,所以菜食或者蔬食也是贫寒和节俭的象征。《诗》中常见的“采薇”,“采采卷耳”说的都是野菜。《论语?子路》“樊迟??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学为圃”,就是学种瓜果蔬菜。这样一来,“菜”,就逐渐指家植的各种蔬菜了,而野外之菜就称为“野菜”、“山菜”了。

以下诸字群,《说文解字》或以其状态如“艸盛”等归类,《说文解字》在处理艸部字过程中还使用过一类取类方法,那就是将六十六字笼统地说解为“艸也”。这一类取类方法的特征就是对于“种概念”不去揭示其“种差”,将属和类的概念同等化。

总而言之,《说文解字》关于《艸部》数百字的编次以及说解过程中所运用

3

的“同训”、“递训”、“互训”多种方式,既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于“采集”事业的重视程度,又体现出了较为丰富的比类方法。

二、《说文?艸部》字命名研究

《说文解字》系统地贮存了经过秦代书同文规范了的小篆和一部分曾与小篆有密切联系的大篆和古文,贮存了经先秦经典验证过的古代文献词义。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上万个汉字的形体逐个地分析,证实了早期汉字因义构形的特点,确立了以形索义的词义分析方法。它通过独特的体例,总结出小篆构形的总体规律,描写出小篆构形的完整系统。

《说文解字》所收的汉字字形,以小篆为主。小篆是在周代规范汉字的基础上,经过秦的进一步简约规范汉字。汉字是一种与拼音文字完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它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他适合于它所记录的汉语。汉字学是以汉字为研究对象建立起的一种科学,它主要从形义、字源、字用、构形、文化等方面来研究汉字的最早字形,构字初期的造字意图,字的形体构成和演变的规律。而本文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出发,以《艸部》中“茗”字和“菊”为例,从文化的角度看汉字,用文化的眼光来观察汉字,对汉字中所携带的文化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艸部汉字蕴含的文化意义。

﹙一﹚“茗”

茗,《正字通》“茶别名”。茗在用法上与茶相同,所以茶茗常连用。如:杜甫《寄赞上人》“柴荆具茶茗,迳路通林丘。”《汉语大词典》“茶芽,一说指晚采的老茶。《说文?艸部》:“茗,茶芽也。”晋郭璞注:“今呼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既然茗为茶的别名,那么,何谓茶?“茶”与“茗”这两个艸部类的汉字携带了怎样的文化信息,这种植物对我国古代先民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形成了怎样的特殊文化呢?我们从“茶”的字义出发,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茶,《字汇》“茗也”;树似栀子,冬生叶,可煮饮”。茶既是树名也是饮料名,茶叶,也称茶。茶源于“荼”,“荼”是苦菜,茶略带苦味,因以为名,字形略便,以示区别。“茶”是源于我国传于世界的著名饮料。我国饮茶的习惯大概在汉代就已经形成。西汉王褒《僮约》“武都买茶,杨氏担荷”, [4]可见茶已经作为商品买卖;又“烹茶尽具”,可见茶已经煎来吃了。饮茶的习惯在六朝时候普及开来,不仅成为士大夫们的嗜好,也广泛流传于民间。唐陆羽著有《茶经》,茶楼、茶室、茶肆已经很普遍。

4

﹙二﹚“菊”

菊,《汉语大词典》“主要指菊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柄,卵形,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品种很多。供观赏,有的品种可以入药。”唐代诗人贾岛《答王参》:“相期黄菊节,别约红桃径。”诗中的“黄菊节”即指重阳节,菊花在重阳节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般。《月令》:九月,菊有黄华。华事至此而穷尽,故谓之翰。节华之名,亦取其应节侯也。”这是说九月份百花相继凋谢,菊花却正值盛时,因而菊之得名起于穷义今按:菊本作漏,后简化作菊,为菊科草本植物,秋季开花。大菊非菊花,为石竹科的瞿麦。陆佃言菊起于穷义,未妥。从句得声之字多有曲义。如 “菊”的花朵绽放时呈弯曲状,“掬”谓两手呈弯曲状捧物,“殉指跳跃时腿呈弯曲状,“鞠”则是实以柔物的皮球,形状为曲线,“越”是身体不舒展的样子。

菊花美丽鲜艳,花香袭人,历来为人们喜爱。魏?钟会《菊花赋》盛赞菊花有五种美德:“黄华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殖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也认为菊花全身是宝,“其苗可蔬,叶可吸,花可饵,根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古代认为菊花香净润泽,为阴阳之精蕊,食之可延年益寿。刘宋?王韶之《太清记》称:“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获答、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因此,我国古代种菊业很早就开始发展了,唐?陆龟蒙《祀菊赋》序中说自己在住宅的空地上“皆树以祀菊,春苗患肥,得以采撷,供左右杯案。”这是以菊苗入餐的较早记载,宋?司马光在《晚食菊羹》中极力称赞以菊叶烹成的菊羹“姊喂有余味,芬馥逾秋兰”,并说食过菊羹后,能使人产生“神明顿飒爽,毛发皆萧然”的美好感觉,文章最后表示自己要“南阳句嘉种,符彼数亩田。抱瓮亲灌溉,烂漫供晨餐。”为了每日都能吃到菊羹,诗人甚至想到要亲自种菊、灌溉,可见诗人对菊花的感情了。

宋代理学家张拭更是在《后祀菊赋》中赞美构祀与菊花“中和所苹,微茎不苦,滑甘靡滞”,“既了目而安神,复沃烦而荡秽”。 古代用菊花泡酒饮用目的只有两个:驱邪和保健。据《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英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自此,菊花酒辟邪的作用就被人们确认下来。汉代以来,菊花酒成为重阳节宴会上必饮的时令饮料。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中国古代文化中九为阳数,日月数均为九,故称重阳。古人认为阳九为灾日,一九谓之凶,重九则是凶

5

上加凶,自然要加以避讳,于是就有了重阳节。宋代以后,民间形成了重九赏菊的习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者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至明代,菊花的品种更是登峰造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菊》中总结道:“菊之品凡百种,宿根自生,茎叶花色,品品不同。”重阳赏菊、吃菊花糕、饮菊花酒的习俗到明代仍保留着,明代万历年间太监刘若愚《酌中志》载:“九月,御前进安菊花,自初一日起吃花糕,宫眷内臣自初四日换穿罗重阳景菊花补子蟒衣。九日重阳节,驾幸万岁山或兔儿山,旋磨台登高,吃迎霜麻辣兔、菊花酒。”

三、《说文?艸部》字的文化蕴含

《说文?艸部》收录的四百四十五个字中,反映了上古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与草木的耕种有关,本文以“艸部”字研究为例,探寻先民们的耕种和衣食文化。

﹙一﹚采集种植文化

原始先民以采集野果、野菜为生。“采集天然草木果实为食物,不知狩猎,不知捕鱼。”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草,草不仅可以充饥,还可以治病,制造器物,供人观赏等。这些草类植物的功能与特点是随着人类生活经验的积累,通过自身的实践或是感官体验来慢慢认识的。在《说文?艸部》所收的字中,有关于采集耕种文化的字,我们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即:有关植物的种类;有关植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有关植物的生长状况。通过选取对这三类字的研究,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先民们在耕作时,到底种哪些植物,植物的哪些部分是可以食用的,对于植物的生长状况他们又是怎样描述的。

1、表示植物种类的字,如:芷、芝、葵、茅、荷

芷,《集韵》“香草”。“芷”就是“白芷”,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开白花,根粗大,圆锥形,有香气,中医入药,有镇痛作用。古书中“芷”经常与“兰”、“蕙”、“蘅”、“杜若”等香草并提。

芝,灵芝,菌类植物的一种。《说文?艸部》:“芝,神草也。”《楚辞?山鬼》:“采三秀兮于山间。”注:三秀,芝草也。《汉书?司马相如传》:“咀噍芝英兮叽琼华。”

葵,我国古代重要的蔬菜品种。《说文?艸部》:“葵,葵菜也。”《诗?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6

茅,草名。即白茅,俗称茅草。《说文?艸部》:“茅,菅也。”注:菅之不滑泽有毛者,可缩酒;又以为藉。《周礼?甸师》:“祭祀共萧茅。”《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

2、表示植物各个部位的字,如:葉、華

葉,草木之叶。《说文?艸部》:“叶,草木之叶也。”《列子?天瑞》:“其叶为胡蝶。”注:散也。《诗?大雅?荡》:“枝叶未有害。”

華,花。《说文?艸部》:“华,荣也。”《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乐府诗集?长歌行》:“焜黄华叶衰。

芽,《说文》“萌”也,“芽”源于“牙”。植物刚刚萌生还没长出茎和叶、形状像人或动物的尖牙的时期称“芽”,如:白居易《种桃歌》“食桃种其核,一年核生芽”。

蘖,《说文》“伐馀也”。树木经砍伐后从基部长出的新枝条叫“蘖”;张衡《东京赋》“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蘖栽”,注“韦昭曰:株生曰蘖”。“蘖”也是幼芽,不同处在于它不是由种子萌生的,它是从经过砍伐的树的基部生长的。砍伐过的树长出的“蘖”很多,所以古人把嫡子之外的众多庶子称作“蘖”。

3、表示植物的性状的字,如:蕃、荟

蕃。《说文?艸部》:“蕃,草茂也。”《诗?唐风?椒聊》:“蕃衍盈升。”《书?洪范》:“庶草蕃庑。”

荟,草多的样子。《说文?艸部》:“荟,草多貌。”《诗?曹风?候人》:“荟兮蔚兮。”

《说文?艸部》共收字四百四十五个(另重文三十一个),记录了汉代及以前的草类植物名称和草类有关的词语, 是研究草类植物的重要材料。后人可以通过他们来透视先民们是如何感知世界、认识自然的。

﹙二﹚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饮食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饮食文化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项目之一。我国是个饮食大国,在先秦时期,烹饪艺术就已达到很高水平。有关饮食的论述与记载散见于先秦多种书籍之中,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记?内则》、《吕氏春秋?本味篇》、《楚辞?招魂》等。然而,这些记载或比较零碎,或没有正面记述饮食的相关资料,而《说文》在全面整理古代文化的同时,收集、记载了有关饮食的词语。从饮食的原料、食品、烹法,到饮食用具、炊具等,在《说文》中应有尽有。有关《说文》中的饮食文化我们

7

可以从食物的种类和食物的做法两方面进行探究。

1、食物的种类

蔬,古作“疏”,《小尔雅?广物》“菜谓之疏”。“蔬”与“粗”同源,原指卑劣的食物,不限于菜。《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耾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蔬食也指粗粝的食物。古人粮食不足也用野菜作补充。

茹,《方言?七》“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茹”是一个动词,多指吃粗劣的食物,如“茹毛饮血”。蔬菜是古代贱者的主要食物,所以吃菜常用“茹”.正因为如此,作为名词的”茹”也成为蔬菜的总名。

荤,《说文》“臭菜”也。所谓“臭菜”,指食后有一种难闻气味的菜。《庄子?人世间》“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荤”是菜的下位概念,主要是指带辣味的菜:《一切经音义?十八》“荤,辛菜也”;《尔雅?翼》“西方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蒜、茖葱为五荤;道家以韭、蒜、芸台、胡馁、韮为五荤。”荤,本指有难闻气味的菜,后来扩大到有腥膻气味的肉类,这样一来“荤”和“素”就相对了,于是变为肉食称“荤”,蔬食称“素”了。

2、食物的烹调方法

《说文》所反映的饮食原材料,除了与上文草本相关的类似于菱、菜、芡、菽之类,还有谷物类,如“黍、稻、麥”。有了如上的饮食原材料,古人还有变生为熟的烹饪手法。使五味﹙酸、苦、辛、咸、甘﹚进入厨房。同样,《说文?艸部》也记载了相应的饮食方法,如:蒸,《说文》“折麻中幹也“。扒过麻剩下的麻杆叫“蒸”;麻杆易燃,常用以引火,因而细小的柴火也叫做“蒸”了,《广韵》“粗曰薪,细曰蒸”,如,《淮南子?主术》“冬伐薪蒸”。一说,蒸是从蒸煮意义来的,蒸煮时所燃的燃料也叫“蒸”。 [5]

﹙三﹚服饰文化

服饰是人类的衣着及其装饰品。从服饰的样式、质地、色彩等方面可以探知一个部落或一个民族文明的发展程度。因此,服饰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代表着特定时期的文化。在《说文解字?艸部》中收集了许多与服饰相关的字,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在这些些艸部字中有着明确的体现,现试举例说明之。

《说文?艸部》:“葛,絺绤草。从艸曷声”。韩非子在《五蠹》中说,尧之时“冬日麑裘,夏日葛衣”。《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余冠英注,葛,多年生蔓草,茎长二三丈,纤维可以用来织布常年穿。据考证葛是人类认识最早,而且使用时间较长的一种纺

8

织原料,在原始社会们人已经开始利用葛成衣了,方法是将葛浸泡于水达数日,取其皮,曝晒,揉搓至松散,就成了上好的纺线制衣原材料了。

《说文解字》为文字之渊海,全书九千三百五十三字,不难发现其字体取象结构,与先民的观念息息相通,其字词本义说解,与上古社会若合符节。通过对《说文·艸部》的考辨,我们了解了上古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字的先民们“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将他们的人生经验和对宇宙万物的看法与解释都体现在汉字的形体结构中,因此,通过对汉字的解说来发掘其文化内涵是从根本上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途径,也使我们的思维得到最原始启迪。

[参考文献]

[1]臧克和 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 湖北人名出版社 湖北 1995 第1页

[2]徐復 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正解 江苏古籍出版社 江苏 2003 第12页

[3]约斋 字源 上海书店影印出版 上海 1986 第62页

[4]王凤阳 古辞辨 吉林文史出版社 吉林 1993 第76页

[5]王宁 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 河南人民出版社 河南 1994 第57页

"Shuo Wen Jie Zi ? Cottage Ministry" Reserch

Abstract:"Shuo Wen Jie Zi ? Cottage Ministry" seal character 445 is received, recorded before the Han Dynasty the name of the grass plants and grasses of the Word. This article from 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 Cottage Ministry" origin of the word proceed on this basis, the "tea" and "Ju" as an example, parsing, "said Ministry of Culture ? Cottage" of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to search for ancestors their way of life and ways of thinking.

Keywords: Shuo Wen Jie Zi Cottage Ministry Origin of Character Cultural Implications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