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后感

《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读后感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版发行,如同农民放眼金色的稻浪,如同工人手捧下线的产品,如同作家喜闻清样的墨香。而且,它不是哪一个个人的收获,而是全党的收获;它不是简单的物质产品的收获,而是全党实践成果和理论创新的收获。记录着我们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探索的历程,反映了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宝贵成果。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的过程中,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妥善处理国际国内的复杂问题,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十三年的历程,是不平凡的历程。在这过程中,江泽民同志发表许多重要的报告、讲话、文章、书信、批示等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深刻总结我们党和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正确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并阐明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它们是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是不断推进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集中反映了这方面的重大成果。

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深入思考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致力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它们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丰富和发展。梳理这些丰富和发展,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十二个主要方面: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确立其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坚持全面系统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方法,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把坚持、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庄严的历史责任;

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党治国的战略思路,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并进一步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走出去等战略,以及抓好“三农”、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扩大内需、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针,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扩大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尊重人权等重要思想,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和规范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要求,提出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等四个“人”的要求,倡导“五种精神”,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到重要的位置,大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提出民族和宗教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概括了宗教问题上的三句话,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警惕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

提出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思想,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从严治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全面加强军队建设,确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的基点放在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高举和平与发展两面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把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主张,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提出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的十二大关系,把“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特别是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为长期的战略方针,深化了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对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明确党的建设的指导原则,提出共 产 党执政的规律问题,明确了党的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内涵,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求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反腐败斗争的格局和机制等等。

所有这些丰富和发展,凝集着全党的集体智慧,是十三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产物,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的结果。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来自于人民,又进一步武装人民。十三年来我们各方面事业所取得的成果,都是这种理论与实践互相推动和促进的结果。江泽民同志作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一个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的兴起、

发展和经受挫折。二十世纪初,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等一批国家相继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了严重挫折。而在中国,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的发展,社会主义日益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主义在中国之所以展现出光明的前途,最根本的,是由于我们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开拓前进。

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经过十年实践检验而为亿万人民所认识和接受的科学理论,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旗帜。经过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我们党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坚定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阔步前进。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来自国际的和国内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全面推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我国的改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使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的实际行动,也获得国际舆论的普遍好评。江泽民同志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眼光观察世界,正确判断错综复杂的形势,抓住机遇,从容应对挑战,正确作出决策。他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正确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重要的成果和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