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智取司马懿》教学设计

《孔明智取司马懿》教学设计

溪华小学 陈婧 157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认真品读文章,感受孔明的“智”,并从中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迁移进行小练笔。

3、通过文章的阅读,感受《三国演义》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读懂文章,从文中感受孔明的智慧,悟得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的魅力,体会语言的精妙,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孔明的羽毛扇、古琴或古筝等,以及必要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这篇文章,见识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诸葛亮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历来被看做是智慧的化身。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和他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孔明智退司马懿

齐读

二、检查课前预习

1、检查阅读

同学们在课下都自学了这个故事,我们首先进行朗读展示,为了一会儿展示得更精彩,再来认真地练读一遍课文吧!

学生自由读。

谁想给大家展示一下?(指一排学生读)

师适时解决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朗读作出恰当的评价。

2、检查大意

过渡:同学们知道吗?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就是理解文章的大意。我们已经学了三篇文言文了,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大家在自学时都采用了哪些方法理解了课文大意的呢?

生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回答:

看课下注释、多读几遍、查资料、联系上下文等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收获,采用一人主说,其他三个同学用心倾听,随时补充。

小组交流(质疑、解疑)

三、理解重点句子

过渡:大家到底理解得怎么样,是否字字句句理解的都很到位呀,老师挑几个难理解的句子考考大家,怎么样?

1、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2、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你想象一下,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众官都惊慌失措,诸葛亮会怎么表现,这几句话该怎么读?自由读,指名读2、齐读)

3、再来看第三句:3、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谁来讲?

这里边的“汝辈岂知?”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该怎么读,谁来读读试试?读全句。一起来读读。

师小结:这么难的句子大家能理解的那么到位,还能读得这么好,看来呀,同学们都在用心品读这个故事了。大家有没有发现,整篇文章都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学生不难说出全文是围绕“智”字来写的。)

四、品析人物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诸葛亮的“智”都体现在哪里?(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

生可能会从以下几点评赏:

1、众官“尽皆失色”和孔明的登城望之。(临危不乱)

2、“教旌旗尽皆隐匿??吾自有计”(布局周密)

3、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且笑容可掬。(镇定自若)

4、“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神机妙算)

师小结:是啊,诸葛亮的“智”就是体现在了临危不乱、知己知彼、布局周密上,靠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多次被艺术家们搬上了荧幕,大家,想不想看一看这个电视片段啊? 播放电视剧《空城计》片断

这个片段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再次走进诸葛亮,体会他的大智大勇。)

好书不厌百回读,文言文更应该如此,现在,在这铮铮的古琴声中,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领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点古琴曲)在古乐声中美美地读一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你知道吗?

谁能给大家讲一个?(三气周瑜、木牛流马、火烧赤壁、锦囊妙计等等)指生讲故事

除了诸葛亮以外,《三国演义》中还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你都知道哪些呀?

指生结合课下积累谈一谈

师小结:我建议同学们课下再读《三国》,去领略更多人物的英雄本色。我希望大家尽量读原著,真正地去亲近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

 

第二篇:孔明智退司马懿 导学单

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小学·人教版第十册·预学单

孔明智退司马懿

孔明智退司马懿导学单

1、能通过反复朗读、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粗浅读懂文言文的大意。

2、通过认真品读文本,感受孔明的“智”。(重点)

3

孔明智退司马懿导学单

、通过文本的阅读,感受《三国演义》的魅力,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难点)

孔明智退司马懿导学单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我还知道一些出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和典故。(搜集两句出自《三国演义》歇后语,自己积累一个典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度:看来同学们对《三国演义》很感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篇来自《三国演义》中的文章《孔明智退司马懿》

2、板书课题:孔明智退司马懿。司马懿的“懿”的笔画很多,大家不妨跟着书空一下。它是一个书面用语,现在只有在名字中用到或者是皇太后下的旨叫“懿旨”。(生齐读课题)

师:昨天张老师已经请同学们回家做了预习的工作,现在我们就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首先我们先自由朗读一下 “词语我能行”里的词语,然后请各小组成员来展示难读、难理解的词语。

1、词语我能行

分拨已定 蜂拥而来 尽皆失色 尽皆隐匿 凭栏而坐 焚香操琴 笑容可掬

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小学·人教版第十册·预学单

旁若无人 汝辈 岂知 麈尾 遂止 纶巾 鹤氅 擅动 城铺 旌旗 我认为难读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我认为难理解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师:听完了刚才精彩的展示,相信同学们对于这些词语已经了如指掌了,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读完拍手示意我。

师:读完了词语,我们再来看看难读的句子有哪些?

2、句子我能行

句子出示

我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预习,我对文中的_________印象深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整体感知

师:回顾完预习作业以后,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课文具体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1、初读课文,写一写本文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明智退司马懿导学单

孔明智退司马懿导学单

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小学·人教版第十册·预学单

孔明智退司马懿导学单

二、研读、理解 1、再读课文,思考孔明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布了这一计呢?用一个成语表示,并说明理由。

孔明是在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布下了这一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你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孔明。

3、孔明为何敢如此设计?说说自己的理解。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孔明敢如此用计。

此时,你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孔明。

三、拓展延伸

搜集《三国演义》中关于孔明的故事,并在下节课开展一个品味经典的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