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川家康 品权谋商道

读德川家康 品权谋商道

日本战国时代,一般是指从应仁之乱(1467)到德川幕府建立(1603)这一百三十多年的断代。此间全国被分割为68州,大名们或分或合,或友或敌,或和或战,真个是天下大乱。这个烽烟四起的乱世,又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今川义元、丰臣秀吉、伊达政宗、石田三成、津岛义久等雄杰,或开天辟地,或建功立业,谱写了一曲有一曲乱世悲歌。

德川家康横空出世,出生于弱小之藩,崛起于三河狭地,征战百场,铁血一生,终结百年战国烽烟,开启三百年太平盛世。人称“世间第一奇书”的《德川家康》,合权书、谋书、史书、商书、兵书于一体,将战国雄主叱咤风云、曲折传奇一生浩浩荡荡、朗朗大气道来。 惊帝王心术

权术,古今中外,为政坛法器,亦为官场利器,为杀人之剑,亦为杀己之刀。看看古代的那些出色的政治家,比如曹操,比如曾国藩,都是权术高人。他们的成功,离不开权术。至于中国历代封建社会的那些政坛上的尖端人物,无不精于权术。他们有的最终虽然玩砸了,但他们以权术起家,足以风云一时,只不过被后起之秀取而代之。凡政坛上大红大紫的人,无不把权术玩得炉火纯青。但世间万般权术,争来斗去,无不围绕令人惊心的二字:帝王。一言以蔽之,权之大者,帝王心术也。何谓帝王心术?“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德川家康也可谓权术高手,可谓帝王心术圣手。只是,他的“术”,与中国的“术”有殊途同归之处,也有大相径庭之处。

在这部“凡有水井处,人必谈德川”的大书中,作者却摈弃了一个后人附会的故事。故事说,有人拿杜鹃到战国三雄面前,问怎么才能听到杜鹃之啼。织田信长说:“我使之啼。”丰臣秀吉说:“我诱之啼。”德川家康则说:“等待。”此书为何会弃此传说不用?因为毫无作为的“等待”,正是权术的最高境界。所谓杀人于无形,所谓极静乃是极动。世间任何一个君王,第一心术,乃是耐心。织田信长等不得,他被手下杀了;丰臣秀吉等不得,“君子之泽,三世而斩”,他的光荣仅他一世。唯有德川家康等得,他不但得了天下,还开创了三百年太平盛世。

但这个“等待”并非天成。天正十年,明智光秀本能寺之变,杀织田信长父子,布兵于近畿,一心欲除织田信长最铁心的盟友德川家康而后快。德川家康九死一生逃得性命,在见到秀吉与光秀捉对厮杀之际,他做的是三件事:一是反省信长之败,何其速也;二是省得“要

得天下,全在‘民生’二字”;第三,则是以静制动,全力经营三河。故后人评之:如果德川家康也参加了征讨明智光秀之乱,天下苍生还能指望谁呢?此帝王心术,乃是“苍生之念”。

但到了德川幕府既成,二代将军德川秀忠都已掌握实权十余年之际,德川家康却做了他生命中最后一件狠毒事——将六子松平忠辉永远圈禁。为什么要对儿子下此狠手?因为忠辉有一个如狼似虎的老丈人伊达政宗,忠辉有乱世枭雄的能耐,忠辉有永不服输的性子,忠辉还看不大起将军兄长德川秀忠。因此,为了后世太平,德川家康只能如此。可叹“为何生于帝王家”。

惧谋略诡道

翻开浩瀚的历史长卷,“谋略”的影子无处不在。洋洋洒洒五百万言的《德川家康》,谋略也几乎附着于每一个文字。正如柏杨所言:“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谋略、诡诈、杀机。”谋略非为欺骗,非为奸诈,它乃是不按常规的独辟蹊径,不循常理的出奇创新。百年战国历史,便是一个充满谋略与诡道的断代史。但仍有几处,实为谋略,却非为谋略。长久手之战,德川家康逮着一个机会,只一击便可立时置丰臣秀吉于死地,他的麾下众猛将无不大劝请战,但家康不为所动,乘胜收兵。为何?要灭了丰臣秀吉,谁能管得了乱世天下?要没了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岂不就成了独一的“风头”?何况此放人一马,此后十年的所有先手,均为德川占尽。真正的大谋略,是谓“不求”。

真正的大谋略,最妙的是不动兵戈而天下归服。大坂冬战前夕,大坂派出片桐且元与几个女人出使德川。但仅仅经过区区几席自相矛盾的话,便置大坂内部疑窦丛生互相猜忌,最终使得片桐惶惶逃离大坂自折柱石,使得大坂从此完全陷入耳聋眼瞎之中。大坂夏战之后,天下唯一还能有二心的,只剩下一个伊达政宗。但德川家康并不强兵征讨,而是演了一生中唯一一次“耀武扬威”——于临终前未久,浩浩荡荡打猎一番,但路径却全是战略要地。用兵家伊达政宗,焉有看不出此道之理?他一服气,天下为安。

真正的谋略,乃是不用谋而心能归。记得关原合战之后德川家康主持胜利一方的封赏,他的嫡系大将几乎无一超过五万石,但参与东军的外样大名,无有少于十万石者。此为何重“外人”而轻亲信?难道真是只因为三河武士不爱钱财不计功名?非也。只因德川手握天道而众心归一。心既归一,天下如何不安?

到了晚年,德川家康时时处处,却又对谋略厌弃透顶。大坂夏战,皇皇三十万兵力,却打了个窝囊透顶。收拾六子,几经反复,德川却仍只是苦口婆心。为何?德川家康深知,谋略如刀,刀可杀人,也可自伤。

品史心哀苦

中国有“二十五史”,还有一部史中巨著《资治通鉴》。但正如学人所议,存世诸史,或为“帝王家书”,或为“兵政常事”,而且多修于庙堂背后。庙堂有庙堂的威严,庙堂还有庙堂的忌讳。有了规矩,有了忌讳,有了威严,有了正经,还能剩几分情意,几分真实?读《德川家康》则如读史,非读战国旧事,读史心也。

按正统说法,关原合战西军主帅石田三成,那乃是一个大大的奸雄,一个胆敢对德川家康兴兵的乱世之人。但小说从本能寺变后山崎合写起,经数百章目,处处以凡心待之,时时以史心绘之。故战至终也,德川家康面对石田三成的“武运不济,天亡我也”之叹,回以“你统领十万大军,亦是堂堂正正,身为武士,足矣。”史笔也。

史称“德川四天王”之一的大将酒井忠次,写着写着,竟渐渐不见了。到德川丰臣会见于大坂之后,他几已绝迹。偶尔露出“酒井”二字,多是旁支。查历史方知,此人最后病老眼瞎,仅以区区五万石的小城之主终了。德川家康一生树敌无数,灭人之不敢灭,杀人之不敢杀,但,他绝无一个私敌。然而这位酒井之待,却不无私心。德川家康连死敌石田三成都能搭救,为何独独不放过麾下大将?况且,酒井一族为了德川家康的复兴,可谓舍家舍国劳苦功高,他为何会得如此结局?因为他出使不力,致家康不得不含恨杀妻灭子。后人但凡读到家康杀妻灭子,无一不骂其狠毒。但人往往忘记此后几十年,家康几无一日不对此痛心疾首,无一日不老心哀苦。人更亦多忘记,德川麾下,还有一个酒井忠次。

悟商道人心

据说《德川家康》繁体版在台湾出版后,除了政界人士几乎一手一套外,许多有分量的公司企业,纷纷全套购买,或发或送,甚至考核中层的方式,也多学松下的式样。“我考核干部的方式,便是考核他读《德川家康》的心得。”世间多有“经商要读胡雪岩,做企业家要读德川家康”(松下幸之助语)之说。

凡知德川家康旧事的人,无不对德川家康与织田信长的清洲结盟大生叹服。织田氏为松平(德川)氏世仇,德川家康祖父松平清康,便死与织田氏交战的守山一役。面临织田的大举进攻,德川家康父母忍辱离婚。德川家康的主子今川义元亦被织田信长杀于桶狭间。置此深仇大恨不顾,德川家康与织田信长竟一笑泯恩仇,结盟清洲,从此走上夺取天下的大道。但这在当时,却是一条要受天下耻笑、蔑视的行径——堂堂武士,不思报仇,却与敌人结盟,是可忍,孰不可忍!但德川家康敢为人之不敢为,打破常规,去除陋习,方成人之不能成。

德川家康协助丰臣秀吉灭了北条氏,天下基本统一之际,丰臣秀吉却将德川迁出经营了几十年的三河、骏河、远江地区,德川家康却一面为了天下苍生不动兵戈,一面毫无怨言地迁往一片荒芜的关八州。为何?第一,我能将三河经营成天下第一,我亦能将关东经营为富庶之地。第二,永远抓住三河不放,亦永远被三河抓住,德川家康亦永远只是一个三河之主。无非凡的眼光,无天下胸怀,如何能有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

德川氏赏赉不丰,位禄不厚,家康还心性吝啬,待人苛严,但他怎能将德川氏逐渐经营成天下第一大集团公司,最终还得了天下?因为德川家康有识人之明,有用人之度,有驱人之威,有容人之怀,最主要,他能服人以德。因为德川家康能给人以希望,以最终得天下的希望。故,能跟得明主,已为完世之幸,人人皆当赴死,何生二心?

兵略最高:战为不战 止戈为武

自古以来,兵刀者,凶器也;“兵者,诡道也”。三方原之战,他逞勇轻进,被用兵大家武田信玄一顿臭揍,几仅身免。他从败中悟出:杀人者人恒杀之,恕人者人皆恕之。兵者,首为凶器;二,切忌轻举;三,举则必中;四,止戈为武。

有两战,为日本史上绝无仅有:一为关原合战,二为大坂合战。关原合战,几乎集结了天下所有的兵马,乃是为了争夺天下归属的一仗。德川家康是怎么打的?先佯装要攻打上杉氏,以引蛇出洞之计引出了石田三成。当双方对峙与关原时,德川家康并不急于出击,他知,战阵之事,打的是钱粮,打的是谋略,打的是世人称:不战而胜,方是战之最高境界,但从何处真正见过?

关原合战,当称日本“千年一战”。日本,小地也,二十万人,几已集合了所能集合的全部兵马。但仗从1600年九月十五上午寅时开打,到午后未时便已结束,前后半日而已。

仗不在战阵,而在战阵之外。打仗,打非刀兵,非利刃,非战马,非阵势;乃粮草,乃钱财,乃谋略,乃人心。

此仗东军德川为帅,却几未动用德川亲兵,何也?

此仗一战,乃天下归属之战,乃德川与丰臣旧将之争,但关原双方杀戮的主力,竟然便是原丰臣诸将。此仗仅半日,但仗未打,胜负已定。

战之最高境界,止戈为武,战为不战。

 

第二篇:读《德川家康》有感

读《德川家康》有感

德川家康——江户幕府的开创者,日本战国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既是日本战国时代的终结者,也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开创者。战火纷争的日本战国时代群雄逐鹿,豪杰辈出。其中包括“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猴子”丰田秀吉;法性院武田信玄等。乱世英豪,胸怀大志,群雄相争,鹿死谁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德川家康。最终一统天下的也正是容智慧、坚韧、宽容、仁爱、勇敢、节俭、残忍、狡猾、凶狠于一身的的盖世英雄——德川家康。

学生时代就对此书倾心已久,只是未曾静下心来仔细研读。直至今日才重拾旧梦,也算是完成了一个学生时代未曾完成的梦想吧。《德川家康》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山冈庄八的恢弘巨著,读他的作品倍感规模宏大、笔锋急转、细腻生动。山冈庄八的作品代表了日本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其中《德川家康》更是其作品中的佼佼者。《德川家康》一书洋洋洒洒五百余万字,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等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历史苍劲有力地铺展开来。正是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德川家康脱颖而出,结束了日本战火连年的战国时代,开启了长达三百年之久的太平盛世。作者用丰满的线条,生动刻画了德川家康曲折、传奇的一生——杀伐果断、谋略超群、志向高远!

读书期间,恰逢深圳大运。作为一名“心情复杂”而又颇为尴尬的中国球迷,我还是执着的观看了中日之战。结果依然是输,不用看

都能猜到会是此番结果。看完比赛,不知为何原本早已平淡再无起伏的心情竟一时激起了千层浪。两度领先,两度被扳平,最终被反超。惨烈的结果让我不得不联想起不堪回首的亚洲杯决赛,中国队1:3惨败于日本队。相信看过那场比赛的球迷都知道,我们输掉的不是技术,更不是身体,我们输掉的是意志,是精神气儿!气之不在,夫复何为?读《德川家康》我们知道了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我们了解了日本人的教育方式。绝境逢生,永不服输。在大和民族的信仰词典里,懦弱是最让人看不起的,不管你身体是否健壮,无论你面对的敌人有多么强大,宁可玉石俱焚,也绝不低头认输。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中国地》中,北村次郎有过这样一句话,“你们都不知道,不知道我柔弱的身体里有一颗无比强大的心!”也正是这颗强大的心,支撑着他沿着理想之路不断前行。反思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自豪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自豪于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我们却忽视了对自身缺点的反思,忽视了精神教育,忽视了意志教育。日本人总是如饥似渴的研究、学习中国文化,他们学的很好,学的很彻底,并且学以致用,用之于工业,用之于科技,用之于教育,甚至用之于体育!我们虽然一直在倡导东西方文化的兼容并包,倡导西学东渐,学以致用。然而真正做起来,却往往是只得皮毛,不得精髓,东施效颦而已。

读书贵在用心!不思则罔,不思则殆!

读《德川家康》有感,忧于国足,谨以此文,与君共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