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

《甲午风云》观后感

《甲午风云》影片展现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虽不乏有不符合客观事实的镜头,但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英雄们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朽。

关于中国的惨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实力差距。其实,中国完全有能力打败日本。尤其是在守朝鲜平壤时,别说是守上一两年,就算是守上几个月,就可以扭转整个局势。当时,中国守军子弹、粮食堆积如山,而日军粮食少,子弹少。日军在攻平壤城,一天下来,日军伤亡比清军多。日军开始在议论要不要在攻平壤,经过日军商量,再攻一天平壤,如果攻不下,就撤军。这时,守城的清军因心慌,而放弃平壤,向外突围,结果全军覆没。平壤就这样落入日军的手里。总结一下,洋务运动虽然改变了清军的装备,但是却没有改变清军的软弱。

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必然引起对殖民地更加激烈地争夺。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

战略原因。日本战时大本营在挑起这场战争之前,制定了海陆军统筹兼顾的“作战大方针”。其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直隶平原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打败清军,压迫清政府屈服。认为能否达此目标,关键在于海军作战之胜负。为此,提出了两期作战计划。反观清朝方面,战前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由于统治集团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组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更无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从战略规划方面,日本就已经拔了头筹。

装备劣势。在双方争取制海权的黄海海战中,清军以劣势兵力(清军3000吨以上军舰两艘,3000吨以下军舰10艘,日军3000吨以上军舰8艘,3000吨以下军舰4艘)迎击日军。而且受限于军舰制造时的技术条件,北洋军舰有效射击距离不超过3000米,而装备了新式测距仪的日本军舰吉野,有效射程可以达到5000米。日军还装备了新式的速射炮。日本舰队主力舰较为新式,采用方便机动的纵队更适合发挥火力,速度也较快,所以实战中日本舰队机动能力也强于北洋水师。

经过甲午海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中国方面看,第一,战争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第二,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第三,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另外,日本为了对抗俄国,湔雪三国干涉之耻,一方面提出“卧薪尝胆”的口号,重新开启十年扩军计划;另一方面促成了“英日同盟”的形成,开始了东亚地区新一轮的争霸。

110多年前,在我国黄、渤海水域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那是场刻骨铭心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创伤,至今仍隐隐作痛。110多年的国耻,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10多年的屈辱,我们将永不忘记。

我看完这部影片,被爱国军民的忠心和团结精神感动了,也对那贪生怕死的卖国贼与帝

国主义痛恨,当然,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今天,我们要学习邓世昌那种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坚强不屈伟大精神,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她的强大靠的不是别人,靠的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勤奋与努力。当然还有那在战场上付出了生命与鲜血的英雄人物。我们将高喊着“振兴中华”来祭奠那些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脊梁!我们要不忘国耻,奋发图强,报答祖国,报答那些先生牺牲的民族英雄,为了祖国的富强与繁荣,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要继承先辈们的爱国精神,还要努力发展祖国,建设祖国,强大我们的祖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敢于对外国人说“不!”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篇:李默然:电影《甲午风云》磅礴半个世纪的爱国情怀

李默然:电影《甲午风云》磅礴半个世纪的爱国情怀 “开足马力!撞沉吉野!”――邓世昌犹如惊雷一般的声音,大义凛然,在海面上久久回荡!话剧演员李默然成功地塑造了电影《甲午风云》中邓世昌的英雄形象。他敦厚伟岸的外形、刚毅深沉的气质以及纯熟而富于激情的演技,使这个历史上杰出的爱国志士形象高大而醒目地耸立在银幕上。有着66年的艺术生涯、近60部影视剧作品、今年84岁的李默然回忆起有关《甲午风云》的片段,如数家珍。 戏说“甲午”往事 电影《甲午风云》1962年出品,以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中丰岛、黄海两次海战为主线,反映了在这一事件中人民群众与爱国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爱国主义精神。“影片中,我带着‘致远号’主动请缨出战,最后勇撞敌舰,以死报国,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气势磅礴的爱国情怀。那可是把一段本是黯淡的历史,塑造成了一件鲜亮的艺术经典。”李默然激动地说。“当年我33岁,临时被借到长影厂,说是要拍《甲午风云》,这是我演的第一部电影。”时隔半个世纪,《甲午风云》里“捡角色”“偷师京剧动作”“疙瘩英雄”的小插曲李默然仍历历在目。“1961年,我连演什么角色都不知道就进了剧组。摄影师王起民一看我就向林导演大喊道,还找什么邓世昌啊,这不就是吗。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导演计划让我演李鸿章,可我到剧组的时候刚好原定演邓世昌的演员有事没有来。就这样,我‘捡’了邓大人的角色。” “那时候我不像现在长得这么光溜,脸上都是疙瘩,还担心一个满脸疙瘩的人怎么能演民族英雄?导演回答,脸上没有疙瘩的人才不是英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第一次演电影就演民族英雄,李默然觉得非常光荣,再加上年轻人的爱国情怀得到表现,整个人很自然地就和角色融为一体。“我完全被这个人物的感情和行为震慑了,这个人物应该是什么样的,对待某些人是什么样的,我的脑子里就像演电影似的一幕一幕的都有了。” 《甲午风云》中李默然的演出早已成为人们公认的经典,很多观众对影片高潮部分邓世昌视死如归地驾驶军舰撞向敌舰的镜头记忆犹新。李默然说,有一个小动作是自己偷师偷来的。“就是那个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把这个辫子往头上一甩的动作,这个动作在话剧中并不常见,它是戏曲中的一个动作,动作虽然很小,但是他反映了邓世昌的内心情感,那种视敌人为虎狼,一定要消灭他们的

气节。” 那个年代血性的中国人前赴后继血拼侵略者,虽死犹荣,深沉悲愤,充溢着令人感奋的浩然正气。影片《甲午风云》不但影响了那一代人,也深深感染了后来的人们。“邓大人”那浩然正气的神情、“致远”舰悲壮冲向敌舰的瞬间永远定格在了人们心中。  鲜为人知的悠悠“甲午”情 ,在电影《甲午风云》里,李默然扮演邓世昌,王秋颖扮演李鸿章。影片里有一个场景,李鸿章与洋人谈判,洋人出言不逊,激怒了在二堂等候的邓世昌,他忍不住将茶盅重重一磕,说道:“一派胡言!”惊动了里面的洋人和李鸿章,见此,李鸿章喝道:“谁在二堂喧哗?” “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幕在现实生活中上演了,而且是一场离别戏啊。”回忆往事,李默然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1986年王秋颖因患肝癌住院,临终前很想见老搭档一面,在外地拍戏的李默然接电后乘飞机赶赴医院。到医院的时候,王秋颖正是昏迷状态,医生和护士都不准李默然进病房探望。李默然就在病房外面眼睁睁地等,“都到了医院,怎么就不能让我去见他一面呢,急得我团团转就和医生理论起来。”李默然是演话剧的,讲话声音大,一着急嗓门更是职业性地高起来。就在这时候,听到病房里的王秋颖喝问道:“谁在二堂喧哗?”“一听到这话,我一把推开医务人员,闯进病房,将衣袖左右拂扫,趋步上前,单腿打千,低头道:‘回大人,是彪下邓世昌,拜见中堂大人!’ 一声喝问,一句台词对答,一场别样的探望,定格的两个人。弥留之际的王秋颖紧紧攥住李默然的手,泪流不止。  舞台上的“英雄专业户” 当然,不仅是《甲午风云》中的邓世昌,很多人说“李默然掌握英雄形象专利”。《兵临城下》的姜部长、《日出》中的李石清,《报春花》中的李键等。对于李默然的“英雄专业户”称号,曹禺曾说,这是中国北方文化质朴、刚健、凝重、峭拔的力度美,它赋予了李默然独特的精神气质。李默然自己则以为,这是他早年就投身于革命文艺队伍积累的缘故。“1947年10月,我参加了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东北文工团,成为一名革命的文艺战士。接下来的三年里,我跟着革命队伍,南征北战,参加土改,进行宣传鼓动,发动群众。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给了我新的生命。”在沈阳解放的第二天,身为演员队长的李默然就跟着部队进了沈阳城,开始了长达60年的革命戏剧活动。满头华发的老人钟情于生活、钟情于艺术,他仍在奔波、仍在思索。人生步入高龄的

李默然说,电影可以给观众留下无限感悟,一部电影不仅可以看到心痛的历史,更能加深人们心中的爱国情操。《甲午风云》这部电影,就让我们以及后人永远铭记历史,永远铭记“落后就要挨打”。(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