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的教案 (1)

《七颗钻石》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简要的语言进行归纳。

2.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说出他们具有的精神和品质。

3.体会想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想象揣摩人物内心。

4.能结合社会实际和自身感受,说说对爱的深刻理解。

三、教学方式:讲读、对话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你们知道这句名言是谁说的么?

选自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2.作者介绍: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

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对理想有执着的追求,对世界万物充满了真爱。 

这则介绍给你印象最深刻的诗什么?

1.作者的爱心   2.作者的作品。作者的小说非常有名,他的童话作品也很精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题目理解:

《七颗钻石》是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故事,作者面对浩瀚的夜空,凝视璀璨的星座,浮想联翩,用丰富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则动人的故事。看到“钻石”一词,我想到了一则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说明钻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同学们你们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钻石呢?

                                                        钻石

晶莹璀璨   光彩夺目  熠熠生辉  光彩照人  晶莹剔透   价值连城  闪烁耀眼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同学们的词汇很丰富,是啊,这是人们对钻石的赞美之词,不过当你们读了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之后,可能对钻石又会有新的认识,会有更美的词语来形容钻石。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3.读完全文,你觉得可以哪些词语来形容钻石啊?

                                                           钻石

充满爱心  凝聚真情   打动人心   载满爱意   感动人心  神奇无比  透着爱心

4.看来同学们通过读课文,对文章的立意已经有了初步感知,为了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下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课文,读完后要求能对课文内容也作一个精练的概括。

一位同学用一句对称的句子进行了概括,不过他只写了上半句,请你们根据内容,写出下半句好么?

七颗钻石灿烂生辉,                                              

一颗爱心光彩照人;一个姑娘善良感人;一个故事打动人心   一个灵魂温暖人心 

5.刚才同学们的归纳非常出色,说明我们对课文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来探讨一下,这则神奇的故事究竟神奇在何处。

1、自读课文,想一想,神奇的水罐共发生了哪几次变化,每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填表:

(三)问题探究

1.从上面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神奇的水罐共有五次变化,我们分析了每次变化的原因,不过我们还是对课文有一些不解?让我们再作一个深入的探究。

现在有读者提了这样两个问题,假如你就是作家,你该怎么回答读者的提问呢?

下面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水罐要发生这么多次变化?(2)为什么水罐的材料越变越好,最后变成钻石飞到天上呢?

(四)奇思妙想:

刚才同学们积极讨论,很快解决了问题,表现了你们的聪明和智慧。我们通过读课文,会发现作品在想象的丰富性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想象的空间。比如故事中有这样的情节:

1.童话中小姑娘两次想喝水,但是都忍住了没喝,她当时是怎么想的呢?请你根据课文展开合理想象,揣摩一下她的想法。

第一次:                                                                

第二次:                                                                  

2.这么善良的小姑娘,她多么的善解人意啊,如果你遇到这位小姑娘,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对小姑娘说:                                                                

(五)心灵的考验

读了文章,我们被小姑娘爱的伟大所感动,被博大的爱心所感染,然而现实中我们常常面临一些困惑,我们的爱似乎有些狭隘和自私。现在让我们来一起做一个小小的心灵测试。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情况,你将按照怎样的先后顺序来处理它们:

1.一只遭人遗弃的小猫需要领养。

2.一棵枯萎的小草需要浇灌。

3.妈妈的小店需要运货。

4.曾经的恩人需要援助。

5.曾经的仇人需要献血。

6.富翁遭车祸需要救助。

    同学们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其实,在爱的天平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对每一个生命都要充满关爱,哪怕他们曾经伤害过我们,也许这就是《七颗钻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六)课堂小结:

1、小姑娘的爱心,就像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这堂课的学习是否也有闪光的东西留在你的心里了呢?谈谈你的一堂课的收获吧。(学生回答)

2、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是能够创造一切奇迹的伟大力量。有了爱,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古往今来,有很多名人写下了自己对爱的独特见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句: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会变成黑夜。  ——罗曼·罗兰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泰戈尔

如果忘却自己而爱别人,将会获得安静、幸福和高尚。——列夫·托尔斯泰

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3.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我们会想到嫦娥奔月故事,看到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我们又会联想到牛郎织女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了耀眼的大熊星座,又倾听了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给我们七颗钻石的动人故事。让这些美丽的故事伴随我们的一生吧。

(七)家庭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

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倒在地上睡着”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什么梦呢?发挥你的想像说说梦中的情景。

五、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意在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应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因此,我设计了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想象环节,给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提供了一定条件。同时,针对目前不重视基础训练的状况,课上,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字词的积累和辨析。为了让学生对本文有更加深入的解读,我还设计了心灵测试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现实来理解课文宣传的博爱思想。语文又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来体验课文爱的感情,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我还让学生开展了小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

上完课,我感觉学生比较投入,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一些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好多学生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非常精彩,使我深感欣慰。课堂上我特别注意给学生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举手的同学占了三分之二,回答问题的质量也比较高。当然也有一些遗憾,比如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多,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太少,解读文本还比较肤浅等。

 

第二篇:19《七颗钻石》教案 (1)

19、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字词,能正确美观的书写“钻石、焦渴”等11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细读2、3自然段,能从文中人物的做法和语言中体会他们的美好心灵,感悟爱心的神气力量。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复述故事。

5、感受想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并在写作中学习运用想象,学习起因、经过、结果的写作顺序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做法和语言中体会她们的美好心灵,感悟“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你们喜欢读童话吗?快来猜一猜这是哪个童话。

生:说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

师:书读得越多懂得就会越多。童话,就是用儿童的语言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它往往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童话故事, 故事的名字是?生读题目。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

师:(边板书边提示)“颗”是“颗粒”的“颗”,右边是“页”字,不要写错了。 生:(齐读)七颗钻石。

二、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词语

同学们读得真投入。生字都认识了吗?

出示:竟然、绊倒、凑近、一瞬间

出示:匆匆忙忙、喜出望外

出示:舔净、累倒、唾沫

出示:钻石 递给 咽下

三、品读体验

1、整体感知课文

师: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次大旱灾,一个小姑娘为了(救母亲)去找水,空木罐变成了(有水木罐)、又变成了(银水罐)、(金水罐),最后从水罐中跳出(钻石)、涌出(水流),钻石又变成了(星星)。

学生说水罐变化经过教师板书。这就是故事的经过。

2、品读课文

(1)起因(详细讲)

师:故事起因于一次大旱灾。请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文中哪些

词语作者用得特别好,写出了旱灾的严重,在文中圈出来。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读出体会。

师:干涸的什么?干枯的什么?能说干枯的河流吗?师:(干涸 干枯 焦渴)这三处的描写顺序能改变吗?为什么?

(2)品读水罐变化过程

师:故事中水罐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请同学们默读2、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词语、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句子旁边。感受深刻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请同学们停下笔,我们一起来交流。水罐的哪一次变化给你的感受最深?(超级连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进程跟学生走重点讲第一次和第四次)

水罐第一次变化:(详细讲)

生:水罐的第一次变化给我的感受最深。

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作者用得好,让你感受深刻?(“????”这个句子让我感受深刻。)你体会到了什么?怎样体会到的?用自己的话说。 重点体会“竟”“喜出望外”

水罐第二次变化:

哪句话让你感受深刻?你体会到了什么?(小姑娘善良,有爱心) 水罐第三次变化:

师:哪句话给了你深刻的感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师:怎样体会到的?(母爱的伟大。)

水罐第四次变化:(详细讲)

你觉得哪些词语作者用得好,让你感受深刻?你体会到了什么?怎么体会到的? 小姑娘的做法体现了什么精神?(雷锋精神)

把你的体会放到朗读中。读

想一想:是什么力量让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爱心的力量)

(3)结果:

师:语文就在我们生活中。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不把钻石送给小姑娘,而是让他们变成了星星。

3、写作练习 师: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运用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写作顺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神奇又感人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结合我们学习的知识,开始我们自己的童话创作。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学会关爱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四、拓展延伸

1、课下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听。

2、读《收集阳关》把体会写在读书笔记上。

板书 19 七颗钻石

起因 大旱灾

经过 空→有水→银→金→钻石水流

结果 星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