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19.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效果还可以,学生的参与面广,学生很感兴趣,想象丰富,课堂气氛活跃。

比如,“让学生想象有一位仙人看到了小姑娘的遭遇,她会看到什么,又会怎么想,怎样做的?”这里学生最有兴趣,学生还可以展开想象,小姑娘在找水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怎么克服的?

又如,在让学生转换角色时,学生就是小姑娘,我问:“你为什么这样匆匆忙忙的啊”这时学生的思维完全打开了,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那种情景之中,此时学生都知道,便不约而同地说:“急着为母亲去送水啊!”

再如,在解决第三个问题时,我问:“小狗会向小姑娘哭诉什么?”“小狗又会向小姑娘欢喜地说些什么?”我用亲切的评价语去引导学生说,学生非常愿意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于是,我再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学生非常乐意。我觉得这是我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吧。

 

第二篇:(张艳玉)爱会创造奇迹19、《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爱,会创造奇迹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七颗钻石》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喝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依据这一理念,本设计试图通过朗读、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观赏画面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切身感受到爱心的神奇力量,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

三、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喝、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四、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水罐为什么一次次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从中体会爱心的神奇。

五、教学难点

从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心别人,学会用爱心对待生活。

六、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读一些童话故事,初步了解童话的知识,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2、收集有关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作品。

3、自制课件:动画课文朗读、钻石的图片、课文重点词句、北斗七星及大熊星座、歌曲《爱的奉献》等。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有关旱灾的图片。 /i?wd=%D3%D0%B9%D8%BA%B5%D4%D6%B5%C4%CD%BC%C6%AC&word=%D3%D0%B9%D8%BA%B5%D4%D6%B5%C4%CD%BC%C6%AC&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m=hao123

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情感,畅谈自己的感受。)

3、 教师引导:如果在旱灾中所有河流都干涸了,草木也干枯了,有许多动物都焦渴而死。在这时候人们最需要什么?

4、体会水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为下文分析小姑娘让水做好铺垫。)

5、 激趣导入:旱灾的确给地球带来了许多灾难。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也是发生在一次旱灾中的故事。大家是不是很想知道故事讲了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19、七颗钻石)

6、出示“钻石”的图片,了解“钻石”的美丽、晶莹、名贵、永恒。 /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fr=&pv=&word=%D7%EA%CA%AF%CD%BC%C6%AC&istype=2&z=0&fm=rs1#pn=0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入手,借助多媒体产生强烈的对比,激发学生对美好的事物的向往之情。)

7、 过渡:大家都知道钻石是多么的美丽、晶莹、名贵呀,如果我们能拥有一颗就已经满足了,但我们文中却有七颗那么多,你们是不是很想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找答案吧。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

1、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地有目的地读书。)

三、全班交流汇报。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准确、流利。

2、认读生字、生词。再练习读课文。

(设计意图:把生字放到课文的朗读中去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多么美好的故事呀!但是什么原因引发了故事的发生呢?(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描写旱灾的句子,体会水的重要性。

3、 在这种情况下,水是多么的重要,但有一位小姑娘却把这么珍贵的水让给了别人,你感动吗?我们下一节课再来讨论一下你感动的地方,好吗? (设计意图:体现自读自悟的合作学习。)

五、学习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教师课堂上能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认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记能力。)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1)“罐、舔、唾”的笔顺。

(2)“匆、哀、忍”不要多一画或少一画。

(3)“沫”右边的“末”应上边一画长,下边一画短。

(4)“喝、罐、添、凑、咽、唾、涌”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均匀,左小右大。

(设计意图:教师有重点的指导,能加深对生字的掌握。)

(5)学生练习一字组多词。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词汇,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4、抄写词语。

钻石 焦喝 水罐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反正 递给 忍不住 唾沫 涌出 新鲜

(设计意图:即堂练习书写,既能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指导正确书写,又能加深记忆。)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既积累词语,又为下一课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七颗钻石》这篇课文,知道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干旱到什么程度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话告诉大家。(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

(设计意图: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不但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拉启序幕。)

二、看动漫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线索。

1、 师:就在这样干旱的情况下,一个小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让我们边看边听迅速在课文中找出水罐神奇在哪

里,它发生了哪几次变化?(课件动漫朗读课文) /programs/view/jdv9RonzJTY/

(设计意图:借助生动的动漫朗读,把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画面,让学生入境生情感悟课文。)

2、学生一边听一边在课文中找出重点的词句。

3、小组内交流。

4、集体交流。教师适时板书:空水罐—装满水—银—金—钻石—星星

(设计意图: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三、围绕重点,精读品味,体会中心。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是啊,一个普通的水罐发生了那么多变化,真神奇啊,可是一个空空的水罐怎么会突然装满水了呢?快读读相应的段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 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体会。(为母亲找水,对母亲的爱,真是孝顺呀!)课出示相应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读—找—悟—读”的形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 小姑娘得到水后,心情怎么样?你是怎样理解“喜出望外”这个词?请读出你的这种感受。(先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再联系实际举例说一说,最后利用动片出示该词的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小姑娘找水的累和对母亲的爱。)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喜出望外”是理解的难点,通过“想—说—举例—分析”的学习形式,把文本赋予了人文情感,并通过“读”转达出来。)

4、 读到这里,你们知道水罐变化的原因了吗?(爱)(课件出示爱心图片) (设计意图:一个简单的“爱”字却体现了文章的中心,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感受到汉字的神奇魅力。接着飞出一个有趣、醒目的心型,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5、 师:让我们用朗读来体会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设计意图:“爱”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让学生通过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是恰到好处吗?)

6、 小姑娘,你干吗那么匆匆忙忙,以至绊倒啊?

(设计意图:利用角色转换,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小姑娘那种孝心。)

7、 拌倒水却没有撒出来,水罐端端正正,使水罐又一次显示它的神奇力量的原因是什么?(演示爱心图片)

(设计意图:使“爱”升华。下面出现的爱心图片也是这个意图。)

8、小结学法:读—找—想—讨论—交流—体会—读

(设计意图:指导学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归纳学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按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2、师:水罐后来又变成了银的、变成了金的,是什么原因呢?读读课文,说说你的体会。

3、 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感悟小姑娘对小动物的爱。(自己舍不得喝却给了小狗。小姑娘不但爱母亲,也用诚挚的爱心对待小动物——爱心如银。)(演示爱心图)

(设计意图: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3、文中有两句对小狗的描写,是否相同?在童话里小狗也能说话,你能模拟一下它当时的语言吗?

[启发想象和联想]:哀求——感谢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储备,引发联想,勾起学生的同感,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

4、讲述:小姑娘把水送到母亲跟前,病得快要死的母亲却把水让给小姑娘,母亲对女儿的爱心使水罐由银的又变成金的——爱心如金啊!(演示爱心图)

5、师:在大旱之年,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了,小姑娘渴吗?(渴)你从哪看出来的?(再也忍不住了、咽了一口唾沫)

6、活实际感悟“咽了一口唾沫”(肚子饿了,看着别人在吃着香喷喷的食物,你会怎么样?)从这里你了解到了什么?(小姑娘口渴难忍,但她还是克制着自己)

(设计意图:由课内引伸向课外,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来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更能突出小姑娘的爱心的伟大。)

指导朗读。(设计意图:由读中达到情感交融。)

7、师:小姑娘在那样口渴的情况下,还是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这时,

又一个奇迹发生了。

指名读最后一句。指导读。

(设计意图:此时让学生进行重点朗读,学生的情会有“感”而生,朗读便水到渠成地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

师:在旱灾之年,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出来,人们的心情会如何?

8、师:是什么原因让水罐又发生了变化呢?(演示爱心图)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引读: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课件出示星座图)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6%DF%BF%C5%D7%EA%CA%AF&in=9541&cl=2&lm=-1&pn=59&rn=1&di=153xxxxxxxx&ln=798&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感受星座的璀璨,引导感官上体会爱心的伟大、永恒。)

2、 可是,钻石为什么会升上天空变成星星呢?(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设计意图:采用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升华情感,达到文本的世界与学生的心灵的交融。)

四、感情升华。

1、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个?能说说原因吗?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说话能力。)

2、你现在知道水罐会发生这样神奇的变化的原因吗?

这个罐子之所以这么神奇,是因为它周围的人们都充满了——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板书画一个红色的心型)

(设计意图:利用简笔画红心型圈住板书,简洁明了地反映中心。)

3、你的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和事,请你把和“爱”有关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实际交流,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达到更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五、总结。

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歌词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边看短片边跟着唱《爱的奉献》)愿我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拥有神奇的力量。愿我们的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programs/view/79yXc-yMFOc/

(设计意图:由动听、感人、富有感情的歌曲结束课文,把课堂推向高潮,让学生的感情再次得到升华,受到“爱”的熏陶。)

六、作业。

1、以“爱”为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练习编一个童话故事。

2、阅读童话,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经过加工讲给你的亲人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自己的真实体验用语言或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练习注重学生的真切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超越了文本。学生在训练中既体会到“爱”的伟大和无私,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语言表达训练。)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张艳玉爱会创造奇迹19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利用图画和文字的结合,符合三年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的文字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便于梳理课文的顺序,醒目的红色心型不但使板书更加美观,还让课文的中心一目了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