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启迪一生的智慧故事》有感

读《启迪一生的智慧故事》有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启迪一生的智慧故事》的书,这本书是由许多小故事组成的一本书。其中有几个小故事,我特别喜欢。

《信念值多少钱》中罗杰·罗尔斯由于皮尔·保罗的一句话就一直努力,当五十一岁那一年他终于实现了那句话--成为美国纽约州州长,更是纽约州第一位黑人州长。这篇文章向我讲述了信念在一个人的生命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启发人们应树立坚定的信念。

《在小事上认真》讲述了美国第四大家禽公司--柏杜饲养集团公司董事长佛克兰·柏杜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做好每一件能做好的小事,才能把更大的事情做好。因为小事是做大事的基础。

《启迪一生的智慧故事》启迪我一生。

五年级:刘伟杰

 

第二篇:读后感

读《今天可以这样做老师》有感

培根说过:“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

自从20xx年大学毕业到现在,做了三年多的教师,说实在的,我并没有思考过如何做一名教师。好像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似的,上班、上课、改作业、找学生谈心、下班,如此而已。直到最近我无意中翻开了《今天可以这样做老师》这本书,封面上的一段文字,简简单单(今天有这样的教师,他们在开学的第一天给学生带来无比的惊喜;今天有这样的教师,他们是真正的教学大师,他们的课堂永远高效有趣;今天有这样的教师,在他们眼里永远没有“差生”,他能让最差的学生考取重点大学;今天,有这样的教师,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获得最精彩的教师人生……今天,我们可以这样做教师!),却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感受到教师的无穷魅力,让我重新思考我的人生角色。固然,我有了继续往下读的动力,拜读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地被书中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所吸引所感动着,这些故事述说着一个个教育者的细心、智慧和爱,这种细心、智慧和爱让人深思,给人启迪。

教育细节折射出教育智慧。书中第一个故事讲述了“中国百合班”班主任俞玉萍的故事,她为了迎接开学第一天,往往牺牲晚上睡觉时间,为每一个学生设计胸卡。胸卡正面上端印着红色字体“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我有美丽的花”,卡片的正中是三颗淡蓝色的星星,是

让孩子们自己写名字的地方,下端是几朵盛开的洁白的百合。卡的背面则根据学生的名字写上个性化的寄语。到了开学的这一天,她早晨6点,准时到教室,学生陆续来到,她让第一个到的学生引导第二个学生到座位上坐好,第二个引导第三个,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学生到来坐好。接下来请学生阅读卡片,猜星星的用处。请学生说说自己名字的由来及含义。之后,俞玉萍老师会为学生朗诵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就这样,俞玉萍老师在开学第一天,就将一朵美丽而坚韧的百合花深深地种植在学生的心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俞玉萍老师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正是俞玉萍老师的智慧所在。

教育细节决定教育的成败。书中讲到前苏联教师阿莫纳什维利在临开学前,把学生的人事案卷拿回家,对照孩子的照片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开学第一天他一个不落地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他的这一行为瞬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第一时间走进学生的心灵,得到孩子的信任,让孩子们感到惊讶而又温馨。记住了孩子的名字,学生们就会觉得你在乎他、重视他、关心他。这一点每位老师都知道,可是做到的有几人呢? “记住学生姓名”看似是寻常的小事,但教育无小事,事事得用心。

教育需要爱的成就。书里所讲述的小学里的大师桂贤娣,小蚂蚁们的伟大起点常丽华,王金战、雷夫、魏书生、薛瑞平、李镇西等等这样的名师名班主任就是用爱在成就着教育。李镇西认为:一个孩子,一个日子,就是最真实的教育,他心系每一个学子,心系教育,满满

的都是对孩子的爱,对教育的热爱。 王金战认为,人生就业分为三个层次:就业、职业、事业。从事老师这个工作,也要经历三个层次的升华:具有爱心、责任心、最后升华到事业心,爱心才是教育的首位。雷夫老师真心地爱着他的学生们。这些爱渗透在他的一举一动中,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学生们。走过他的教室,学生就像走进了梦想中的家,在这里是安全的,这里的“父亲”是慈详的、智慧的。同学们就是兄弟姐妹。在这里学习、生活怎么会不幸福、不快乐呢?台湾教育家高震东也说过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

读到后面的时候,我读懂了,很多时候,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别并无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与神秘,教育教学中一些不易为人觉察的细节,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爱心与执着,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合上书本,我在反思整本书五个部分的话题:开学了,我能做些什么?课堂上,我能怎样教?在我眼里,有没有“差生”?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教师,你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回忆自己的教学,与书本里的优秀教师们相比,我自惭形秽。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知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 ,关键不在学校,不在社会,不在外部的环境,关键在于自己,要用细心、耐心、爱心和恒心构建教育之路。

今天我学习名师们“这样做老师”,明天我将努力践行“这样做老师”,并努力成为他们这样的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