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组合论读后感

建筑空间组合论读后感

《建筑空间组合论》是彭一刚老先生的代表作。在书中,他为我们介绍了有关建筑空间的很多基本知识。作为刚刚接触建筑学的大一学生来说,这本书既不会那么的深奥难懂,又能给我们很深的教育与影响,应该是我们的必读书之一。 以前我也看过一些其他的有关建筑理论的书,但只讲统一、对比、韵律、比例、尺度等有关形式美的范畴。我们只能从中得到一些抽象的概念,而不能灵活的运用。本书既设一章来分析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又另设三章来分别说明上述规律在内部空间、外部体型以及群体组合处理中的运用。非常有助于我们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本书的总论依然在延续一个不变的话题,建筑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我在我以前的文章中讨论过这个问题。两者同样重要,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放在建筑学中也很适合。首先一栋建筑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要有功能性,不然没用的建筑是基本没人要的。但人不同于一般动物是因为人具有思维和精神活动的能力。所以说建筑发展到一定地步就会跨入艺术的领地,来反映建筑师的内心活动或者精神追求。来体现一种美,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一种和谐的感觉。而且建筑离不开现实,图纸上的建筑虽然好看,但要修出来,还要靠强大的技术支持。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带来了建筑的新发展。但终究技术还是处于次要地位,因为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本书共有九章,除了上述的总论之外其余的章节都是介绍的建筑中的精髓,那就是空间。建筑说白了就是限定一个个空间,比如说客厅、餐厅、卧室、洗手间等等,这都是简单的分割,内容上的分割。还要更困难的是形式上的分割,通过分割空间来寻找一种感觉,一种建筑师心中对美的感觉,并通过空间传播给大家。好的建筑会有一种让人很舒服的感觉,因为空间划分的非常好,不仅满足了内容上的需要,更体现了一种精神的境界。比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光的十字。光和十字都是纯洁和圣洁的代表,两者结合给人一种精神的洗礼。这就是空间的魅力,难以掌握,又让人如痴如醉。

这九章中我规律要说的是第四章《形式美的规律》,因为我更喜欢建筑的美感。我认为美才是建筑的最高追求,只有美的才是好的。建筑一定要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要求,所以我们一定要赋予他们以美的属性。

首先美的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导致人们的审美标准不会太一致。比如东方人对美的感觉就和西方人有不小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美的体验也会改变。特别是本世纪初由于功能、技术、材料的发展,在建筑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性的变革,古典建筑形式几乎完全的被否定。可以看出美是没有一套固定的标准的。完全相反的东西都可以是美丽的。社会会进步,人们的思想也会进步,作为建筑师思想体现的建筑必然也会发生改变。所以说美是多样统一的,在同一种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现代建筑和古典建筑即使在表面上大相径庭,但是在遵循多样统一的形式美规律的普遍原则这一点上,则是毫无例外的。

追求统一最简单的的方法就是以简单的几何体求统一。就我来说,我觉得圆或者球是最完美的形状,没有棱角,绝对对称。而且简单的几何形体给人一种清爽干净的感觉。这些几何体本身就简单明确肯定,、各要素之间有着严格的制约

关系。许多大型的体育馆建筑,都每每借圆或正方形的构图而获得了完整的统一性。所以说要求完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简单几何体构图。清爽而又完整美丽。

每一个要素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和所处的地位,将会影响到整体的统一性。每一个东西都有重点和次要的,建筑也不例外。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各组成部分是不能不加区别而一律对待的。他们应有主与从的差别;有重点与一般的差别;有核心与外围组织的差别。如果平等地对待所有的要素,整体就会难免很松撒而且很单调,而失去统一性。我们一般要很注意这一点,在处理重点与次要的时候。突出重点,以次要的作为陪衬,是最常使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然们喜欢把重点放在正中央,次要的放在它两边。这样的话会很突出重点,可看多的话又难免会单调。所以我更喜欢将重点放在一边,而次要的附庸在主体上。不再是死板的对称,而是更为活泼的突出。突出主从的方法有很多种。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就是通过大小来表现,中国的故宫就是很好的例子,大的永远就是好的,就是皇上用的。还有就是通过位置来表现,处于正中间的是主体,故宫也很好的符合了这点。但上述说过,这样做有点死板,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大潮流。在现代建筑中,所谓的突出重点,就是指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功能特点,有意识地突出其中的某个部分,并以此为重点或中心,而使其他的部分明显处于从属地位,这也可以达到主从分明,完整统一。也就是说,主体和从体在外表上可能没太大的差别,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你会慢慢体会到其主次之分。这就需要建筑师需要对空间很强的划分能力,以空间来决定主次,这才是最高境界。

地球是有引力的,地球上的一切都会被它吸引,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与重力斗争的结果。人们在与重力的斗争中形成了一整套与重力有关的审美观念,那就是均衡与稳定。实际上的均衡与稳定与审美上的均衡与稳定,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科学,后者属于美学。就我来看,前者属于制约,后者属于追求。我们追求美学上的均衡与稳定但也要受到科学的制约。对称的形式是天然的稳定,但这并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喜欢以不对称的形式来维持稳定。这种稳定要比堆成活泼轻松得多。静态是最常见的平衡,而我更喜欢动态的平衡,旋转的陀螺,行驶着的自行车都是这种形式。动态的平衡在建筑中显得更隐蔽,因为建筑是静的,要通过变化与韵律的改变来维持动态的平衡,对于建筑师来说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所以突破是必然的,上大下小是以前建筑的金科玉律,比如金字塔,这是因为重力的缘故,要维持一种静态的平衡。现在出现了不少的倒三角的建筑,就是一种突破,这既是审美的突破,也是技术的突破。

现代建筑越来越注重对比的运用。没有对比的建筑会单调的厌烦,而过于对比则失去了相互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如何协调好这两者,那就要看建筑师自己的功底了。

我们在学习时还经常提到一点,那就是韵律与节奏。这本来是音乐和文学用语。韵律美是个很抽象的概念,这完全靠我们在观察建筑时的理解与感觉。韵律美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连续的韵律,渐变韵律,起伏韵律和交错韵律。它们虽然有区别,但都极强的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借助这一点既可以加强整体的统一性,又可以求得丰富多彩的变化。就我看来,韵律是建筑外形中最难掌握也是最抽象的一方面。节奏韵律等等都是抽象的概念,需要人们亲自去在建筑中体会。有韵律感的建筑几乎处处都能给人以美的韵律节奏感。过去有人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其道理正是如此。

任何物体,都存在着长宽高的度量,比例所研究的就是这三个度量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说黄金比例,就是最和谐最完美的比例。许多建筑都是按照这个比

例来设计的,所以看上去非常的和谐。我们一般都是从美学角度来考虑比例问题,实际上功能对比例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譬如房间的长、宽、高三者的尺寸,都是由功能决定的。除了这两点,不同民族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往往也会以其创造的独特的比例形式,而赋予建筑独特的风格。构成比例的的因素是复杂的,企图找到一个放在任何地方都适合的比例,事实上是办不到的。我们建筑师的任务,就是找到适合于当地的最完美的比例。

我在上述的文章中主要强调的是第四章的内容。因为局限于我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爱好,我更喜欢从形式角度来观察和学习建筑。还有第九章我也很喜欢,作者赏析了现代西方建筑,这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潮流。但篇幅所限,我就不能在此详细的讲解了。

总之我认为《建筑空间组合论》是一本很好的建筑理论作品,不太深奥又不太肤浅,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刚入门的大学生。其图文交错,既不显得太死板,又不会太花哨。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的必读书之一。

20xx年2月28日 1210520101

陈江洋

 

第二篇:大师谈建筑空间组合论

黑川纪章(Kisho Kurokaya)的“灰空间”与“共生哲学”的理论

文献来源: 《世界建筑》 黑川纪章专刊 6/1984

《世界建筑》 日本灰调子文化 1/1982

对于“灰空间”的定义,黑川纪章讲到:“灰色是由黑和白混合而成的,混合的结果既非黑亦非白,而变成一种新的特别的中间色”。近代初期,日本茶道的创始人和茶屋的首次建造者千利休(1521——1591),用一种叫做“利休灰”的色彩来阐明他的茶道思想。“利休灰”是由红、黄、蓝、绿、白等诸色混合成的一种色彩,这些颜色是由各种基本颜色混合后产生的一种色谱范围极广的混合色,它可以是红灰、黄灰、绿灰等色。

如果把空间比作色彩,那末作为室内外结合区域的“缘侧”,就可以说是一种灰空间。黑川纪章在谈到缘侧空间时指出:“作为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一个插入空间,介乎于内与外的第三域,才是?缘侧?的主要作用。因有顶盖可以算是内部空间,但有开敞又是外部空间的一部分。因此,?缘侧?是典型的?灰空间?,其特点是即不割裂内外,有不独立于内外,而是内与外的一个媒介结合区域”。这个区域提供室内与室外的中途点。它是一个场所,结合了人们的一切愉悦活动,也是人们生活区域的延伸空间。而对于中庭形势他解释道:“灰空间,不能是一个四周完全封闭的中庭,它必须是开敞的,再次自然可被隐退,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在创作实践中,黑川纪章常常将自然转化为内部,而又将是内延伸于外部。这样一来内部与外部,自然与建筑相互捕捉、相互船头,维持了非常良好的平衡关系。

共性的哲学也就是主张对被现代建筑所抛弃的双重含义和多重含义的性质重新评价的哲学。为了实现这种思想,黑川纪章在实际中采用了一定的手法:1、对局部和整体都给与同等价值。2、把内部空间外部化和把外部空间内部化。这意味着排除内外之间、自然与建筑之间双重约束的领域,促进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互渗透。3、在相互矛盾的成分中,插入第三空间即中介空间。4、设计出共生的要素,有意识的把异类物件混合在一起,使之产生多重性含义,以便选用传统或历史性构件,或者把传统和现代技术有意识的交织在一起。5、强调细部,即重视对材料的选择、注意能够表达人类感情和精神上的细部,适当考虑人类感情和精神上的细微接触。

[日] 芦原义信 著,尹培桐 译,《街道的美学——含续街道的美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

[日] 芦原义信 著,尹培桐 译,《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xx年版

芦原义信的《街道的美学——含续街道的美学》与《外部空间设计》两部著作是关于外部空间理论分析的重要理论文献,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界的研究奠定了模式。他将建筑与城市空间分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两部分,并且分析了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内外空间的划分与衔接模式的不同,以及这种不同对空间构成与结构的影响。

他将空间划分为积极空间(positive)和消极空间(negative),分别具有以下性质: P空间:积极性、求心性、阳性、凸性、实等。所谓空间的积极性,就意味着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者说有计划性。

N空间:消极性、远心性、阴性、凹性、虚等。所谓空间的消极性,是指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是无计划性的。

P空间和N空间的划分实际上更多考虑的是在这两种空间中人类行为与心理的不同。这对人类行为与空间的结合方式是有很大启发的。

芦原义信详细分析了一系列空间特征,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关于空间比例的分析工作。在人类感知的统计基础之上,它用比例的方式描述空间围合与三维体量对人的意义,其中几何特征是主导性的,而不是符号或其他象征性元素。另外,作者以格式塔心理学和东西方空间结构

的探索为基础,分析更为细化的空间形态、建筑元素以及其他的环境因素。

芦原义信指出:“所谓建筑,通常是指包含由屋顶和外墙从自然中划分出来的内部空间实体”。通常在考虑建筑时,是把“内部”与“外部”的界限定在建筑的外墙处,由屋顶的建筑物内侧视为“内部”,没有屋顶的建筑物外侧视为“外部”。……在现代建筑中,也有不能简单规定“内部”与“外部”的情况,……有时创造出被看作“城市走廊”的“内部式的外部”,或是在建筑物内部广植树木,创造出“外部式的内部”。

芦原义信说道:“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但作为建筑空间考虑时,这种相互关系主要根据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确定的”。外部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是没有屋顶的建筑。“如果把原来房子的屋顶搬开,覆盖到广场上面。那么,内外空间就会颠倒,原来的内部空间成了外部空间,原来的外部空间则成了内部空间。像这样内外空间可以转换的特性成为空间的可逆性”。

[荷]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h)有关“中介空间”的理论

凡?艾克在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中创造了多样而具有层次性的“中介空间”形态,使得相对的内外空间形态在过渡空间的作用下,层次和性质都发生了相互的转换。建筑内外“中介空间”在这里以并非只具有单一的机能,而是一种能兼顾内部与外部、私密与公共二元融合共存的整体性关系。

凡?艾克声称:“建筑必须设置一种明确的中间地带。这不是说两个场所和时机的不断过渡或无休止的延迟。相反,而是与现代空间流通的概念(可称为通病)和消灭空间之间,即室内外之间,一个空间与另一个空间之间(一个现实与另一个现实)一切相连的倾向决裂。所以,过度必须要用能够同时意识到两边有重要情况所限定的中间地带加以相连。在这一意义上说,中间地带为冲突的两极提供公共场地而能再次成为孪生现象”。

杨永生 主编, 孙全文 周宗宪著 《建筑之中介空间》, 台湾建筑是论丛(第二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xx年版

中介——一种融合共存的哲学观

——在折中调和、相互生成的过程中产生

——具有多重而复杂之涵意与融合二元性事务而又不失二院个别特质之性质。

将中介的观念运用在建筑空间的分析构成时,这种特殊性质的空间,在相对观念的内外空间两部分中,所负担的就是第五种形状的空间元素——一种既不属于内(秘密)亦不属于外(公共),而使两者并蓄的亦内亦外的空间形态。从内外交融的程度来审视的话,中介空间积极与内外两方所拥有的特性的共存的观点,在相互融合渗透,交叠过渡中所产生,所谓黑、白之间的灰色,基于此道理相通;其实不仅在市值与心理上所举止媒介与隔断之功能,并能在造成一体连续经验的同时,也为人类生存场所,提供更广泛的选择机会。

[美]罗伯特?文丘里 著,周卜颐 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xx年版

文丘里的这一篇著作是继柯布西埃《走向新建筑》后的又一篇对世界建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著作。书中作者提到建筑的不定性——在复杂和矛盾的建筑中到处存在着不定和对立。建筑是形式又是实体——抽象的和具体的——其意义来自内部特点及其特定的背景,复杂与矛盾,是建筑手段所特有的不定和对立的源泉。他认为:“特意设计出来的不定形式是以生活不定为基础在建筑要素中反映出来的”。他主张“混杂”而不要“纯粹”,“含糊”而不要“分明”;他喜欢“两者兼顾”胜过“非此即彼”。在谈及道建筑时内与室外的关系时,文丘里之处室内与室外的不同是建筑中矛盾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流动空间产生一种横平面与竖平面相连的建

筑。这些视觉上独立不断的平面,应归功于平面之间相连的平板玻璃:墙上开窗洞的情况消失了,变成墙的中断而看不到建筑实体。现代建筑强调室内外空间打成一片,由于新机器设备的出现才首次使室内气温不受室外的影响。有时室内室外的矛盾并不在室内室外之间,而在建筑的顶层与底层之间。二者的矛盾还表现为外墙内有一层脱开得里层,外墙和里衬之间多出一层空间。文丘里指出:“设计从外到内,同时又从内到外,产生必要的对而有助于成为建筑艺术。由于室内不同与室外,墙——变化的焦点——就成为建筑的主角。建筑就产生于室内功能与室外空间的交接之处”。

[挪威] 诺伯格?舒尔茨(Noberg Schulz), 《存在?空间?建筑》, 尹培桐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xx年版

作者在书中十分详尽、系统地分析、归纳了建筑空间的发展源流,论述了空间观念的各要素、各阶段的相互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他的空间论。他认为“最完善的建筑空间论与其作为思考或知觉次元”提出了“存在空间”的概念。“存在”的概念据《哲学事典》的解释有三种意思1、根据日常语法的一般意义,使之我们的认识或意识出发,独立的称谓事物存这一事实。2、哲学中形而上学的意义,人本来是包含在世界万物存在之中的存在者。关于存在者又有两种存在状态,基本只存在和县存在,亦即某种东西的本质和现存。3、存在哲学中的意义,针对抽象理论,有生命的主体活者这一现实即成为存在。

自文艺复兴以来,“历史”、“哲学”、“美学”等人文科学极大的影响了建筑理论的发展。舒尔茨的以“场所精神”与“存在空间”为基础的理论就是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之以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目的就是要探求建筑的本质,认识建筑的意义,不仅要重视建筑的物质属性,而且要重视建筑文化与精神作用。”(刘先觉 主编, 《现代建筑理论》,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xx年版)。诺伯格?舒尔茨间空间理论总结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以欧几里德空间为基础,研究其?文法?”;“另一种是以知觉心理学为基础展开空间理论的研究。”他把存在空间归结为中心场所、方向与路线、区域与领域诸要素(这一观点来自凯文?林奇),并把存在空间划分为地理、景观、城市、住房、用具诸阶段。对建筑空间进行了相应的归结合划分。诺伯格?舒尔茨所谈到的存在系存在哲学中的概念,也就是自己所讲到的“人在世界内存在”。建筑空间就是存在空间的“具体化”、“结构化”。他认为空间概念的重要性是有一定界限的,用空间一词说明建筑物的三度性以外某些事物的意义是毫无理由的。这一论点的根据不过是在几何学及视觉研究中抓住了问题的表面。应该在研究中导入存在空间的概念以至于取消这个界限,使得空间取得在建筑中的中心位置。所谓“存在空间”,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是与人相互作用、为满足生活而发达的图示。就是比较稳定的知觉图式体系,亦即环境的形象(Image).存在空间是从大量现象的类似性中抽象出来,具有“作为对象的性质”。在建筑史上空间概念发展的研究中,诺伯格?舒尔茨认为有三个层次及时期之演进。①是关于实体的发射能,彼此之间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是由实体而向外发展的空间概念。②是关于哈德瑞恩的万神殿的几何圆顶,他将第二个空间概念突破并且明显化了;从这时起,建筑空间就成了内部空间的空间概念了。③第三个空间概念是关于内外空间互动关系的发展。 在《存在?空间?建筑》一书中,舒尔茨将人类所认识到的空间划分为以下几类: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Pragmatic Space)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Perceptual Space)环境方面为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Existential Space)物理世界的认知空间(Cognitive Space)纯物理的抽象空间(Abstract Space)。舒尔茨广泛探讨了场所、节点、体量、路线与轴线、领域等空间要素的特性与相互作用。并且从自然环境到住宅内部空间的尺度中详细探讨了建筑空间与存在空间的密切关系。把存在空间作为解决人类存在的意义与环境关系的桥梁。同时,场所精神是舒尔茨使用的另外一个主要概念,它注重分析场所的精神特质,并且将其置于空间和特征等传统的建筑概念之上。例如他在书中所讲到的:“最初对人来说,与周围广

阔的、未知的、总觉得引起恐怖的世界相对照,中心时表示已知的东西。”

[美] C?亚历山大 等著,王听度 周序鸿 译,李道增 等校,《建筑模式语言》,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xx年版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是美国杰出的建筑理论家。《建筑模式语言》描述了城镇、邻里、住宅、花园和房间等共253个模式为建筑设计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蓝图。作者的论述始终以“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思想出发点。他所提到的模式不是简单的空间类型,而是空间与行为活动共同形成的场所状态,模式没有给出这一场所状态的具体唯一的答案,而是给出了一种结构关系,依靠这种关系任何人都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场所状态。

《建筑模式语言》中论及到的模式14易识别的邻里;模式15邻里边界;模式30活动中心;模式31散步场所;模式36公共性程度;模式48住宅与其他建筑间杂;模式53主门道;模式98内部交通领域;模式105朝南的户外空间;模式10主入口;模式112入口的过渡空间;模式114外部空间的层次;模式128室内阳光;模式130入口空间;模式131穿越空间;模式160建筑物的边缘;模式180窗前空间;模式193半敞开墙;模式226柱的连接;模式236大敞口窗户等都会对过渡空间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美] 阿摩斯?拉普卜特 著,黄兰谷 等译,张良皋 校,《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xx年版

这一部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专著。作者以使用者的角度和日常环境为讨论焦点,对建成环境进行了多角度分析研究,在人与环境关系的领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拉普卜特是从人——环境研究的角度来研究环境的意义这一问题的。作者将“人——环境研究”看成是与发展环境设计新理论有关的人文学科。

人—环境研究的标志之一是认识到设计者与使用者对环境的反应非常不同,其偏爱等也有差异,部分原因是他们的图式不同,所以重要的是使用者的意义,而不是建筑师或评论家的意义;这是每天环境的意义,而并非历史上或现代的著名建筑的意义。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拉普卜特将其分为直接性的影响和间接性的影响,在论述间接影响时,他讲到:“是环境通过提供线索作用于行为,人们靠这些线索来判断和解释社会脉络或场合,并相应行事。换言之,影响人们行为的是社会场合,而提供线索的却是物质环境”。

李道增 著,《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

环境行为学也称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它试图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与建筑中的活动以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由此反馈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去,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作者在书中谈到行为、环境、建筑以及环境行为的研究方法之一——观察等几个问题。这些切入点都一一补充了目前我国在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些薄弱环节。这种关系就像丘吉尔所说的“人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反过来塑造了人们。”目前我国城市的建设对人的因素考虑不足,尤其是对人的心理内质特征。常常造成建筑物的体量感,空间距离等和人的行为空间限定尺度的比例失调。因此,环境行为学的内容就显的尤为重要。书中还指出设计者应了解多方面的知识,用更深层次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更为全面的思考不但会为人们创造出适宜的物质环境,同时也会营造出一个舒适的精神空间。

[法] 勒?柯布西埃 著 吴景祥 译,《走向新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xx年版 勒?柯布西埃是当代著名的建筑师。他在建筑理论上提出了许多革新和独特的见解,他的建

筑作品、著作、言论和思想丰富的创造性和新鲜明朗的气息,在建筑上所倡导的一些理论和他的作品所表现出的见解新颖的风格,对世界现代建筑的形成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书中柯布西埃为建筑师提出了三个要点。1、体量是我们的感觉用来领悟、衡量和影响事务的一种因素。2、外观是体量的外壳,它可以缩小和放大体量给我们以感觉。3、平面布局是产生体量与外观的源泉,它把整体的全部确定下来。柯布西埃认为建筑是超越功能之上的事情,有精神上的条理性和意志上的统一性。在对于建筑内外空间的关系上,它明确指出建筑的总平面是有内部发展到外部的;外部的东西决定于内在的事物;外部是内部的结果和反应;外部也总是一个内部。

[丹麦] 杨?盖尔 著,何人可 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xx年版 本书从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分析了吸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诸项方法。书中体现出一种完全从公共行为出发的研究方法。对人们如何使用街道、人行道、广场、庭院、公园等公共空间,以及规划与建筑设计如何支持和阻碍社会交往与公共生活,进行了广泛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创造充满活力并富有人情味的户外空间的有效途径。

杨?盖尔将公共空间的户外生活分为:必要活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条件才会发生。社会性活动三种方式。作者论及到柔性边界的问题,是在建筑物四周流连——还是仅仅能够进出;多层建筑——进出活动频繁,但滞留活动极少;低层建筑——许多滞留活动内外流动;室内外的联系——功能与心理方面。使住宅的活动能自由的流动到室外。“中间的走廊、多余的门、尤其是室内外的高差都应避免。室内外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只有这样才能方便活动的内外流动”。

[意] 布鲁诺?塞维 著,张似赞 译,《建筑空间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xx年版

布鲁诺?塞维以广以空间概念的角度详尽论述了建筑空间的各个范畴,从历史分析和认知、释义的角度揭示了空间与建筑之间辩证的性和关系。书中作者重点讲述了内部空间对于建筑的实际意义以及对人类生活的相关影响。建筑的特性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以中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建筑艺术并不在于形成空间结构的那部分长、宽、高的总和,而在于那空的部分本身,在于被围起来供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空间。所能提出的对建筑的最确切定义,必须是把内部空间考虑在内的定义。美观的建筑就必须是其内部空间吸引人,令人振奋,在精神方面使我们感到高尚的建筑。建筑的内部——围绕和包含我们的空间,决定了建筑物审美价值的肯定或否定。“空间——空的部分——应当是建筑的主角,这毕竟是合乎规律的。建筑不单是艺术,它不仅是对生活认识的一种反映,而且还是生活方式的写照;建筑就是生活环境,是人类生活的舞台”。

彭一刚 著,《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版

书中作者从理论和实际分析的角度,运用图文并茂的方法详细论述了建筑空间中的形式美基本规律和这些规律在内部空间、外部形体以及群体组合处理中的运用。建筑的发展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矛盾运动形式。在建筑发展中的本质联系:1、人们对建筑提出功能和使用方面的要求;2、人们对建筑提出精神和审美方面的要求;3、以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来满足功能、使用、精神、审美的要求。

内外空间之间也存在着一个衔接与过渡的问题。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总是和自然界的外部空间保持着互相连通的关系,当人们从外界进入到建筑物内部空间时,为了不致产生过分突然的

感觉,有必要在室内、外空间之间插入一个过渡性空间。“门廊,从而通过他把人很自然的从室外引入室内。……采用悬吊雨篷的形式,也可起到内、外空间的过渡的作用。……某些高层建筑,往往采取底层透空的处理手法。人们从底层空间在进入上部——室内空间,也会起到过渡作用”。

彭一刚 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版

本书在概括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在于“艺术地再现自然”。书中运用大量篇幅系统而全面分析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技巧和手法,并就南、北园林艺术风格的变化作了比较,并附有大量的附图和分析图。

作者在书中谈到中国古典园林和一般建筑空间组合之中“内向与外向”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倾向,不但体现于此而且还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心里乃至整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和性格特征之中。园林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主要是通过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的关系处理所造成的。对景、框景和借景,都是把一个空间的景物引入另一空间,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特别是把室外空间的景物引入室内,具有空间渗透的性质,有助于增强空间的层次感,这也是中国古代园林经常采用的手法。

[英] 里查?萨克森 著,戴复东等 译,《中庭建筑——开发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xx年版

《中庭建筑——开发与设计》一书将中庭建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作了全面地分析与介绍。中庭建筑是一种古老的概念,也是一种新颖的观念,它将室内变成了室外,也将室外变成了室内。作者在书中指出:“中庭是静态的到达空间”。引用并提出建筑的四种功能:1、文化功能,既表现文化。用对感官产生影响的方法,人们为表现自己和表现自己的文化而建造建筑物。2、经济功能,即表现资源。人们建造建筑物来使用资源,同时也是用资源来建造建筑物。3、庇护功能,即改善气候。人们建造建筑物的目的是为了遮蔽自然影响和房屋间的影响,寻求舒适的体验。4、容身功能,即改善地表。人们建造建筑物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大自然或自然环境所不能给与人类的“具型空间”或特殊空间。

里查?萨克森在书中重点论及了影响中庭建筑的概念,主要是从城市的角度去思考;从气候的角度去思考;从动态的角度去思考;从安全的要求思考;从社会的角度思考;使绿色植物进入中听空间;接受技术与文化的影响;不要矫揉造作,太过风雅;不要考虑太多经济的问题等方面。中庭空间为人们生存与行为的空间与方式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美]克莱尔?库伯?马克思 卡洛林?弗朗西斯 编著,俞孔坚 孙鹏 王志芳 等译《人性场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版

此书是多篇实际调研分析报的讲演归纳和概括,采用了实际调查分析的研究方法,选用具有针对性的七类开放空间作为典型案例来总结出人性场所的设计导则,或说一个人性场所应尽可能包含有以下几点:

?位置应在潜在使用者易于接近并能看到的位置。

?明确传达该空间可以被使用,也就是说该空间就是为了被使用而进行设计制造的信息。 ?空间的内部和外部都应美观,符合人审美的价值取向,具有吸引力。

?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最有可能和最吸引人的活动需求。

?空间设计应让使用者有保障感和安全感。

?在合适的地点,向人们提供缓解城市压力的调剂方式,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情绪安宁。

?尽量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场所的人群的要求。

?鼓励使用群体中的不同群体使用,并保证一个群体的活动不会干扰其他群体的活动。 ?在高峰使用时段,考虑到日照、遮阴、温度等环境天气因素,使空间仍能保持在生理上的舒适度。

?让儿童和残疾人也能使用。

?有助于空间管理人员执行的各项活动计划。

?融入一些使用者可以控制或是改变的因素。

?通过某些形式,让人们参与空间的设计、建造及维护过程;把空间用于某种特殊的活动;或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让个人拥有空间,让使用者拥有依恋并照管该空间的权力。 ?空间的维护应简单、经济,控制在各空间的一般限度之内。

?在设计中,对于视觉艺术表达和社会环境应给予相同的关注。过于重视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会造就失衡或不健康的空间。

作者强调利用人的行为或社会活动来启发和塑造环境设计是相当有益的方法。当今的环境设计不应是单纯追求视觉形式,因为如果这样不是复制以前的方案,就是导致迷信时尚潮流而忽视公众需求的艺术表达形式的泛滥。而应该是美学目标必须与生态需要、文脉目标和使用者喜好三方面取得平衡并相互融合。众多经济、技术和美学方面的考虑造救了人们所知的建筑;建筑又反过来塑造着使用者的行为模式。人们应从理解人的动机入手并进而塑造形式,扭转这种关系。

[丹麦] S?E?拉斯姆森 著,刘娅芬 译 王申祜 校,《建筑体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xx年版

作者详细阐述了建筑创造中各种艺术手法的应用,例如建筑中的虚与实、尺度鱼比例、韵律、质感、日光及色彩等的具体手法的实施;并从人的视觉、心理的角度分析了建筑的存在方式和自身意义。力图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用语言向人们传达出对建筑本质的审美体验。 拉斯姆森在分析某些问题时使用了第一人称的视角,将空间的行为主体“人”作为体验活动的进行的原点,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并以时间和空间为建筑体验序列展开的基本脉络,主要在精神功能方面阐述了建筑与人的互动关系。书中作者指出:“理解建筑并不等于能从外部特征去确定建筑物所属的风格。必须需去观察建筑是如何为特殊目的而设计的,建筑又是如何与某个时代的全部观念和韵律一致的。比进入到建筑空间中去,感受它是如何把你围在其中,观察你是如何不知不觉地从一个房间被引向另一个房间。而且必须熟识质地效果,才会发现色彩的运用于选择又是如何取决于房间的朝向与窗户及太阳的关系的……”。建筑是一门功能性的艺术,它是创造出来为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工具或器具,建筑的外部特征成为把情感及气氛从一人传递给他人的手段,而建筑也不仅仅意味着从外面看到的形状,并且意味着在人们周围构成的形状,在里面生活时的形状。

[美] 弗朗西斯?D?K?钦 著,邹德侬 方千里 译,《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xx年版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以形态学的方法研究形式和空间的基本要素,采用了以图式为主、文图穿插的生动形式,力图使形式的研究更趋于科学化,把建筑分解成许多构成元素,再按特定的条件将这些元素加以组合,从而引导出一定的规律性的东西。建筑在物质上的表现,是顺应人类活动的。而空间和形式要素的安排和组合,则决定建筑物如何激发人的积极性,引起反响,以及表达某种含义。

书中主要涉及形式与空间要素的物质性提在建筑中的效果问题。点,在空间中移动确定了线,线确定面,面则确定形式和空间的体。由于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组合的性质,这些要素除具有

视觉方面的作用之外,还表达了领域、位置、入口运动的通道、登记、秩序等概念,体现了建筑和空间的意义所在。作者将建筑秩序定义为三种方式:1、物质上的。形式与空间,实与虚,室内与室外。2、知觉上的。感官的知觉和时常连续体验到的物质因素的认识。3、观念上的。在建筑物的要素和体系中,对有秩序和无秩序的理解,以及对他们所引起的含义的反应。并把空间体验界定为空间——时间中的运动。依据分类学的方式将空间的功能、相似性或通道的连接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空间组合方式。

[奥] 卡米诺?西特 著,仲德崑 译,齐 康 校,《城市建设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

西特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总结归纳出适应当时条件的城市建设艺术原则,提出了一条在城市内形成一种具有文化和情感刺激的室外生活环境的美学途径,同时也奠定了建筑应是反映时代条件的有机的城市形态环境的一部分。

当代建筑的内部变得日益舒适使人们失去了对在外部空间中进行露天活动的欲望,城市意义的丧失导致了市民兴趣的内向型,完全失去了对那些城市中与他们的福利直接相关的露天活动的积极参与意识。由于人们都已经从街道和广场集中到室内来,人类已经成为一种本性难移的室内生物,以至于几乎不能开着窗工作或是就餐。西特认为:如果我们能得到一些建筑物间的开敞空间,步行者就会从漫长的隧道式的街道中得到解脱,小的开敞广场就能使朝向他们的建筑物与之产生一定的关系,这些室外空间就能提供改善了的外观,以及为生活和工作在建筑物中的占有者提供阳光和空气。

吴良镛 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版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的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此书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人居环境科学释义”,阐述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来由、人居环境的构成、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概念、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以及在保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方面的研究实例;第二部分“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介绍”是对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研究思想的综述。

作者不仅构筑了一个学科大系统,而且还吸收了我国最近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许多经验,并在一些重要的规划设计实践中进行理性分析,运用融会贯通的思路与交叉学科密切结合。本书在立足于国内实践的同时,也将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比较完整地介绍到国内。拓展了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思想系统,并构筑了一个系统的基本框架。

[美] 赫伯特?A?西蒙 著,杨 砾 译,朱春松 等校,《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xx年版

作者在本书中讨论了对人为事物和复杂系统的一般认识。广泛介绍思维模型、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模拟,帮助人们了解和加深决策机制和模拟手段。作者还用大量篇幅讨论了工程设计和社会规划中有关预测、决策、规划与计划的方法伦问题,特别是提出了建立了“设计科学”这门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设计、规划与计划工作的基础学科。这本著作就是研究人类如何适应现代复杂社会更高目标的新领域。它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现代管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兴的横断科学。研究它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应用这些现代科学的最新成就去积极的改造世界——自然事物,而为人类更高的进步和文明目标服务。

[法]马克﹒第亚尼 著,腾守尧 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非物质状态,其深刻的变革不仅仅局限于技术领域,还波及到哲学和认知领域。这也直接导致了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该怎样认识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发展趋势怎样?这都是有待我们做出回答的问题。本书集中了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理论家﹑哲学家的文章。他们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对非物质社会做出了自己的阐释,并预测未来艺术﹑设计以及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状态,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的论文集。非物质社会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字化社会﹑信息社会或服务性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其对世界的“再现”非常的逼真,人与世界的关系也逐步受到有数字化处理的信号的控制。面对这样的状况,人类有一种失控感,因而对“秩序”的需要更加急迫,这在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最大影响就是“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及严密的逻辑原则日趋失落,原来被人们视为互相对立矛盾的现象也就不再呈现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关系,而是同时呈现,甚至互相融合,边界区域模糊。因而设计﹑艺术的内涵也在经历着“质”的变化,“一种无目的性,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映的物品”成为后现代艺术所追求的东西。因此,功能与形式﹑确定与不确定的因素﹑物质的环境与功能圈以及资源的分配﹑作品的评估与交流都在悄悄发生着“质”的变化。

[意] L?本奈沃洛 著,邹德侬 巴竹师 高 军 译,《西方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xx年版

书中详细论述了现代建筑运动的事件、建筑师的生涯、重要的建筑实例详情、现代建筑和现代技术、现代艺术的关系等。作者还从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入手,例如建筑师和经济、文化、时尚、业主、级领导之间的关系等等。

作者的视野十分开阔。在宏观上,能使读者感到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的发展对建筑的全面触动。把建筑同各个时期的城市问题结合在一起。微观上,又能深入到建筑细部、室内装修甚至桌椅板凳。不但描写了大量的社会事件、城市和建筑,更令人兴奋的是描写了许多关键性的人物,除了他们的思想和言论以外,对于人物的性格也有所表现。

王受之 著,《世界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版

书中论述了19世纪到20世纪世界建筑的发展历程,从历史发展、理论体系分析、建筑家和建筑事务所介绍、建筑流派的讨论多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现代建筑发展的脉络和轨迹,特别对于从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一系列建筑和设计活动,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粗野主义、有机功能主义、高科技牌、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新都市主义等等。揭示了现代建筑发展中形势变化的内在动力和社会根源。突出强调了现代化和传统的关系、建筑家的社会责任心等要点。

王受之 著,《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xx年版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从19世纪开始,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样的100多年里世界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无论从环境到建筑还是从平面到工业,现代设计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巨大的变化。世界现代设计奠定了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成为20世纪以后世界物质文明重要构成部分。

世界现代设计最初是由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引起而经过了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 、包豪斯现代设计、现代主义运动直到现代主义之后的各风格流派,从欧洲发起经过包豪斯学校的专业发展,二战之后传到美国,又从美国传到世界各地,已成为今天物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其能够迅速发展并传播到世界各地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科技文化的交流也从另一方面推动了设计思想的发展和传播。但同时现代设计发展和传播又影响着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等诸方

面。由于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加之发展时间短,目前从事现代设计的人员应用多于理论,而专门进行理论研究的系统著作就更加少了。王受之这本《世界现代设计》不能不说是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空白。这本书在各方面介绍了现代设计100多年来各个发展阶段的情况以及每个阶段的风格和重要的人物事件等。

陈 健 著,《理性与游戏——20世纪西方建筑艺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年版 作者从分析后现代建筑的谱系以及诸种手法入手,并结合代表建筑师及其代表作品进行讲解,充分深入细致的剖析可更深入地了解20世纪建筑的渊源﹑风格﹑样式以及背后的深层精神内涵。20世纪建筑的发展经由现代到后现代,经历了由统一化国际化的追求转向个性化多样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和冷战后整个世界的多元化趋势是一致的。发源于包豪斯学校的现代主义国际式风格是20世纪最强劲的一个建筑流派,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美学标准,从理性主义﹑行为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中引申出简单化的设计概念,形成简洁明快的国际式风格。而后现代建筑是对现代建筑的继承和超越,“复杂”与“矛盾”是构成后现代建筑的两个基本特征,后现代建筑的这种双重译码是文化多元主义的基本策略,具有很多的层面,可以是高级艺术与低级艺术的混合,可以是纪念性译码与高技派译码的并存,可以是方言译码加上商业性译码,也可以是大众译码和内行译码的兼顾,因而后现代建筑的空间是模糊不清的,“非理性”的,由局部到整体的过渡关系,边界不清﹑空间延伸﹑无明显的边缘。

尹国均 著,《国外后现代建筑》,江苏美术出版社,20xx年版

作者从后现代建筑产生的哲学背景﹑社会历史根源较深入地剖析了后现代建筑的特点手法和意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人类精神生活、人文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使西方人开始怀疑理性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但在理论上要站住脚他们就必须习用一些非常理论的、科学的、理性的和逻辑的术语来表述自己超验的肉体感觉,这种状态为后现代状态。它是出现于“第三次浪潮”,“第四次产业革命”,“信息革命”,“科技社会”。现代主义建筑的理性逻辑集中的方盒子被粉碎了,变成了一堆洒满地的碎片,逻辑被身体零散感受所取代,精神变成了肉体,理性主义最终演变为疯狂。因而游戏性的手法成为后现代建筑的手法,空间与场所变得模糊不清,失去了边界,诗意的阅读成为欣赏它的基本阅读方式。剖析其深层的艺术哲学是一种非理性的疯狂行为,解构主义的精神状态。建筑在后现代建筑师的手中成了一个可阅读的叙事文本,具有多重隐喻的阅读文本。

[美]西尔瓦诺?阿瑞提 著,钱岗南 译,《创造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西尔瓦诺?阿瑞提,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医学博士。他以医学和心理学为出发点去探讨创造力的秘密,而在最后则步入一般的系统论和人类学领域。

《创造的秘密》一书涉及到了人类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创造现象,从各个角度入手展开了对创造力本质的探讨。作者提出了原发过程、继发过程、第三级过程这三个概念,相似于无意识过程、意识过程、和审美的升华过程,这三个过程构成了作者理论体系的三个支柱。作者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不出这三个过程的范围,创造力的秘密就隐藏在这三个过程的相互关系中。

此书一改以往其它有关创造力著作的空洞和贫乏。它所包含的探讨创造力的不同角度和论述的内容,可以说为我们进行艺术创造和再创造点燃了一盏明灯,使我们能从内心的更深层次去了解和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从而可以更好的控制和利用自己的创造力量,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美]苏姗?郎格 著,李泽厚 主编,刘大基 傅志强 周发祥 译 ,《情感与形式》,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xx年版

《情感与形式》是一部经典的美学著作。苏姗?郎格从符号的角度阐述了美学的内涵与意义。并对不同的符号方式加以确定,从而给符号创造活动和理解活动打下了更为清晰的印记。作者在书中指出艺术既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艺术所表现的是一种概念,这些概念就是艺术形式的内涵,艺术正是那种将这些概念深刻表现出来的符号手段。呈现于直觉与想象,艺术的意味只能通过直觉来领悟。按郎格的话来说“一但艺术能够被解释出来那么艺术便成为一种可推论的形式了”。书中着重解决的是艺术的本质与情感的关系问题。把各类艺术联系起来,揭示其间存在的统一性,使的人们可以把某些独立艺术关系中发展而来的概念运用在其它的艺术上。

苏姗?郎格的符号论美学,对于我们的美学和艺术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她在书中提到的幻象问题,认为绘画、雕塑、建筑的基本幻象是?虚幻的空间?,音乐的基本幻象是?虚幻的时间?,舞蹈的基本幻象是?虚幻的力?等内容,在今天仍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作用,这种启迪正是《情感与形式》背后所具有的潜在力量。

王其亨 著,《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

“风水”是我国传统村镇城市选址和规划设计的理论,虽然充满迷信色彩,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具有我国古代哲理,美学,心理,地址,地理,生态,景观诸方面丰富的内涵,并包含着人如何顺应自然的大量论述。本书对风水理论对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如“道”,“气”,“阴阳”,“五行”,“八卦”等的对应,以及传统哲学与风水理论的特点等两个方面作了归纳分析。把人类与自然某种和规律的观念整合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也看作是相互联系而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风水与人的心理场是息息相关的,更值得一提的是与风水地理有关的中国古代景观地理图实际是传统山水画的先声。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科学水平的限制,风水理论也同一切传统学术一样,没有也不可能摆脱迷信的桎枯和羁绊,没有也不可能发展成为完全科学的理论体系。应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科学的态度去深入探讨它,将那些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祁国颐 主编,《建筑科学知识大全》,沈阳出版社,19xx年版

此书是属于词典式的书籍,在书中例举和详尽阐述了有关建筑、空间、环境与建筑行为心理学等各个与建筑相关范畴内的理论、概念和定义。本人在书中引用了六个与过渡空间研究有紧密联系的概念和基础理论。

环境—行为研究。环境—行为研究,有许多意义大致相近的别名它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使用者的行为怎样与建筑环境相互作用;使用者对建筑有怎样的需求;怎样在建筑理论和建筑设计中运用这些知识。人们常把人在空间中进行活动所需要的面积、空间和尺寸、人流特点、各种空间的接近成都等看作是功能要求,而环境—行为研究不仅涉及上述问题,涉及到可观察的活动模式,而且还进一步深入到使用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行为表示人的社会结构意识和及时的能动性活动,行为在许多方面是与物质环境特性有机联系的,行为始终发生在空间内,发生在一定的环境脉络之中。

生理要求与建筑功能。建筑的功能要求,最基本的是满足人的生理要求。本能的美,正是在于这种生理功能上的和谐;本能的美感,也正是感受到这种最佳生理条件中产生的。光学、声学、热工等建筑物理上的诸项学科,实质上都是以满足人体生理要求为出发点。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知觉一刻都不能被剥夺,这是一种生理需要,这种需要在人观看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景物(包括人)的是获得到了满足。而且,人的社交欲望和尊重需要也获得满足,从本质出发,我们应创造更丰富的手法。这种本质是建筑的内容,也既是建筑基因,是

遗传和变异中的基本因素,没有基因,任何手法都会失去生气。

行为场所。生态心理学家巴克长期研究后认定:社会环境和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把这一特定的环境成为行为场所。行为场所是分析建筑环境中环境—行为关系的基本单元。环境—行为现象侧重研究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人的需要,集中探讨不同人群的需要,而行为场所的出发点是特定的环境。

人的需求层次。人的第一需要与生命活动相联系,可分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两个层次,这是人和动物共同具备的低级需要;人的第二需要与社会活动、精神生活相联系,可分为社交需要、尊重和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三个层次,这属于人的高级需要。不同层次的需要,可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体验,不同类型的建筑应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领域和领域性。所谓领域,就是人所占有与控制的一定的空间范围。领域性是与领域有关的行为,指的是个人或人群为了满足某种合理需要,要求占有或控制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及空间中所有物的习性。领域的主要功能是为个人或人群提供了对空间的控制。领域肯定了一个人的身份,肯定了他在一群人中的地位,使邻里之间相互了解。领域还是各占有成员增强了从属于同一空间范围的“认同感”,进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该领域的管理与建设,而这又反过来加强了领域的完整与同一,加强了外来者对该领域的尊重。

共享空间。共享空间起源于原始社会,在我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夭折与中央集权的封建时代,虽然出现了庙会的形式,但并不是典型的共享空间。共享空间在欧洲得到充分的发展,首先是古希腊的民主制文化,哲人和政治家在广场上作雄辩性演说;为了庆祝胜利和节日而在神庙外举行歌舞狂欢,以及露天剧场和竞技场的种种表演,对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以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为典型的露天客厅是共享空间的发展和完善。

共享空间的高度发展和完善,是由现代建筑开始的,而在后现代建筑中明确提出为高峰,这也同时标志着环境艺术时代的到来。人类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于建筑学渗透要求为人类提供一个多元共存的、互相渗透的复合空间。

基础艺术、设计理论文献: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 孙玉能 译,《秀美与尊严》,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xx年版

[美] 约翰 拉塞尔 ,陈世怀 常宁生 译 ,《现代艺术的意义》,江苏美术出版社,19xx年年版

[德] 格罗塞 蔡幕晖 译 ,《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 19xx年版

[日]今道信友 樊锦鑫 译,《美学的将来》,广西教育出版社,19xx年版

[美]阿瑟?丹托 欧阳英 译,《艺术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xx年版

[德] 克劳斯? 霍内夫 着, 李 宏 腾卫东 译 杨 建 校 ,《当代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 19xx年9月版

[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 潘耀昌 译 杨思梁 校,《艺术风格学》,辽宁人民出版社, 19xx年版

[英] 威廉?莫里斯 黄嘉德 包玉珂 译,《乌有乡消息》,北京,商务印书馆,19xx年版 崔庆忠 《现代派艺术史话》,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xx年版

叶朗 《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xx年版

金哲等 编着,《新学科词典》,四川 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19xx年版 常怀生 编译,《建筑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xx年版

[英]赫伯特?里德 李泽厚 编译 王柯平 译 ,《艺术的真谛》,辽宁人民出版社 19xx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