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

 

第二篇: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

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开头,作者假设一种情景,通过普通人与科学家的不同反应,自然引出话题——生物入侵者,并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进行解释。 第2、3、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文章3、4两段以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为例做了具体说明。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第6、7段写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第8段写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首先引出话题(议题),接着摆出现象,再探讨因果,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

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生物“污染”,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四、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指导。采用讨论法,让学生自由质疑,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五、课前准备

学生: 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危害。 教师: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

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今天,我们将走进战场,对这场战争作一番考察。(板书课题)

2、识记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多媒体显示:○

劫掠 栖息 藩篱 归咎 ....

2判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 ○

A、听说小林被录取了,她的心理失衡了,往事再一次浮上心头。 ..

B 、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他显得束手无策。 ....

C、如果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切生命将在劫难逃。 ....

D、尽管老师反复劝解,她心里仍无动于衷。 ....

3、整体感知

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一下问题:

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多媒体显示:○

2本文还介绍了哪些有关生物入侵者的知识?(概括主要内容) ○

4、合作探究

A、可分组讨论,最后由各小组选派代表回答。

1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有何好处? 多媒体显示:○

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从文中找出实例并说说表达效果。 ○

1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明确:○

21 ○

想象。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仅仅在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60年间,关岛鸟类就由11种减少到两种,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两句话中的数字,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

2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形成“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出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3.打比方是为了使说明更形象。例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 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地给人类造成危害;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十分形象。

3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多媒体显示:○

4为什么在形成 ○“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

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后明确:

3文章第2段已经写到,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由于进行缓慢,并受 ○

到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

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么它们的迁移速度就会极大地加快,也会很容

易地突破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

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4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 ○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

文所总结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

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

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

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入侵者”,

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B、由学生设计板书(鼓励创新思维)

5、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 ○

少选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2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请学生拿出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回答)

3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相关资料,并展示图片辅助说明。 ○

A、 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挡之势。

往日浓阴蔽日、绿树摇曳的岛上,长满了薇甘菊。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这个令人恐怖的“植物杀手”原产于中、南美洲。80年代,薇甘菊传到东南亚,给种植香蕉、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90年代初,薇甘菊的魔脚踏上了我国海南岛的土地。几年后到达了深圳,在深圳宝安一4 000亩的人工山林里,几乎80%的山林遭到了薇甘菊的蹂躏。一些杉树林已被薇甘菊封杀,一些山顶已被薇甘菊完全覆盖。

B、 近年来云南滇池被一种叫做水葫芦的水生植物所困扰。1000公顷的水面上全

部生长着水葫芦,其盖度近100%。水葫芦又称凤眼兰、凤眼莲,原产南美,大约于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我国大陆,并曾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植物推广种植,后逸为野生。水葫芦主要分布于河流、湖泊和水塘之中,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往往形成单一的优势群落。近些年,由于水质污染导致了水葫芦疯长,使得滇池内很多水生生物处于灭绝的边缘。资料记载,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种,水生动物68种,但到了80年代,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水生动物仅存30余种。近年来随着滇池污染治理的大规模开展,云南人民采取多种措施对水葫芦进行打捞、喷药,但是始终难以控制其发展。

C、 我国暂停从菲进口凤梨香蕉种苗

据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齐中熙)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据悉,今年1月,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对菲律宾进口的凤梨种苗实施检疫时,截获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香蕉穿孔线虫。为防止疫情传入,保护我国农林业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对菲律宾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进口采取临时紧急检疫措施。

4拟一条环保话题的公益广告词,不超过15个字。 ○

6、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7、布置作业

学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写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引出对象→指出危害→探究原因→揭示态度→采取措施 (逻辑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