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观后感

深度剖析昙花后的悲剧之因

--观《黑天鹅》后感

最近,老师组织观看了一部影片--《黑天鹅》,看完之后,感慨颇深。

在黑天鹅这部电影中,主人公Nina是一个凡事都欲求完美的乖巧女孩,是芭蕾舞团毫无争议的白天鹅公主候选者。然而,在她那追求完美到几近病态的行为驱使下,Nina的精神世界开始变得脆弱,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挣扎。终于,在舞台导演Thomas以及竞争对手lily 的双重刺激诱导下,Nina心中的那只黑天鹅羽翼渐丰,并最终杀死了原来的Nina,那只美丽的白天鹅。当Nina在舞台上燃烧自己的灵魂,演绎最完美的黑天鹅的时候,我们也在欣赏着舞者自己的白天鹅之殇。

在后来的时间里,每次看这场电影,我的心里都会情不自禁的为舞者叹息,替舞者悲伤。但我分明看到,舞者去世的时候是微笑着的,她是幸福的。一个如此优秀的舞者怎么就可以甘愿享受这样昙花似的美丽呢?!

我们不难发现,Nina是一只渴望完美的白天鹅,而完美往往是舞者通往成功所必备的品质。而一个能帮助个体取得成功的行为表现一定是因为该行为能提供给自己无法从其他动作中得到的报酬,因而随着竞争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开始出现性格上的分化,一些人开始努力拼搏、固化通往成功的习惯,另一些人则依然自然发展、不追求刻意雕琢的行为。这时,交换关系和普通关系不再同一,那些处在努力

拼搏态度上的人继续为名利或领导地位竞争,而那些表示欣赏的人失去了竞争机会,就不得不以尊敬来换取别人提供的报酬,这时成功者就得到了最后的荣誉。

但是每个人都明白,报酬得到的过程是艰难的。只有个体的行为完全符合社会规则,她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然而就Nina而言,不自信是她致命的弱点。前面也曾提到,个体之间的交往往往受追求报酬的欲望的支配,她渴望获得成功,享受那份成功后的喜悦,因而她可以为了胜利而不折手段。但不管是什么社会,竞争是比赛过程的最残酷的必须品,并且还会随着比赛的进行而逐渐变得激烈。况且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也大致要经历“吸引-竞争-分化-整合”这样一个过程,即个体在向可能的交往者表现出吸引力方面进行竞争,通过竞争,平衡或不平衡的交换关系就会出现。此时,激烈的竞争势必会带来的巨大的压力,个体在进一步的整合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不平衡的交往。

而对于影片中的Nina来说,她心中的那只黑天鹅悄悄的在她的心里成长也便成为必然因素。随着各种矛盾的激化和舞团导演的刻意诱导,Nina的意识层面开始断裂,他心中的黑天鹅在努力试图撕破Nina看似完美的表面挣脱而出。在各种后来的矛盾中,羡慕,嫉妒,猜疑和憎恨一点点腐蚀Nina内心的防护墙,最终导致Nina的意识几乎完全被丑恶的那个自己所吞噬,并在表演当天充满邪恶的杀死了那个善良、纯洁的白天鹅。

开始是美丽的;过程是恐怖的;结局又是悲惨的。可是通过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导致这个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内心对成功的强烈渴望,和对获得成功后享受荣誉的无限遐想。而这两个原因又是驱使我们每个人向前奋斗的动力。 可见,居于上层建筑的统治者们是聪明的。他们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他们就把各个阶层看作一个聚合体,看作种种斗争存在的依附体。在这些依附体的聚合体中,各方斗争的关键目标就是垄断具有合法性的符号暴力,确立和强加一套无人能够幸免的强制性规范,并让社会成员视之为普遍一致的和普遍适用的规则。他们抛弃往日的直接面对面的武力冲突,而通过合法的且不易被识别的符号暴力(成功-荣誉)来支配人们的行动。

可是作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成员来说,竞争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无法逃避。但我们可以理性的减弱符号暴力带给我们的伤害,只要我们能分辨出各种符号暴力,这个社会就不会有太多的悲哀。

 

第二篇:黑天鹅影评

《黑天鹅》:灿若烟花的天鹅之舞

这是一部关于芭蕾演员的电影,更是一部剖析人性隐匿欲望的电影,但最准确的概括,应该是一部娜塔莉·波特曼一个人的电影。这个童星出身的天才女演员,在本片中完成了一次华丽蜕变,她把一个芭蕾舞演员的内心塑造得无比丰满。让看的人像走进了一条深不见底的隧道,一路奔跑,一路忐忑。好像前面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光芒,却仍在无止尽的暗黑中穿行。直到尽头,那想象中的彼岸依旧没能出现。一切如梦境般似是而非,明明是暗到无边的黑,却又好像站在太阳中心般耀眼。无论如何,还是什么都看不见,唯有潮水般的绝望,瞬间将你吞噬。

如果看过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上一部影片《摔跤王》(20xx年威尼斯金狮奖),便不难理解《黑天鹅》的精彩。有人说,这是一部芭蕾版的“摔跤王”,同样是讲一段灿若烟花的人生,为了追求极致的完美,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显然,阿罗诺夫斯基对个体生命的极限体验情有独钟,也因此,他的电影都有一个绝对的主角,比如《摔跤王》是米基·洛克一个人的华彩,而《黑天鹅》则成全了娜塔莉·波特曼的蜕变。

可以想象波特曼为了本片所倾注的心血,光是那一段段专业的芭蕾表演,就非常人所能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知道为了那几个镜头,波特曼练了多久的芭蕾。至少在镜头前看起来,她真的就是一个专业的芭蕾舞演员,一个在台上万众瞩目,光彩照人的领舞者。更难能可贵的是,除了过硬的舞蹈功底外,波特曼还演出了女主角身为一个芭蕾舞者的气度和修养,以

及她跌宕起伏的内心世界。

这个名叫NINA的芭蕾舞者,从小习惯了顺从强势的母亲,同时也习惯了隐藏自己的情感。随着她被选为“天鹅湖”的新一任女主角,她必须同时扮演乖巧的白天鹅和放纵的黑天鹅。一正一邪,温柔与强硬同生,压抑与自由共存。就像地球的两极,原本永不相遇的两端,却在同一个人身上纠缠。结局只能是,自我逐渐复苏的过程,亦是走向毁灭的征途。

本片的摄影和音乐堪称年度最佳,排练厅里的几段舞蹈尤其精彩,镜头随肢体舒展,音乐如瀑布般奔腾,真是美不胜收。此外,影片对气氛的营造,亦非常到位。每当NINA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时,总让人不寒而栗。她美丽的外表下,究竟藏着怎样的野心。她总在流血的手指和背上的血痕,时刻提醒着我们:眼前的天使只是一副易碎的面具,躲在后面的,是一个写满欲望的恶魔。

到底怎样,才能获得永生的超脱?是不是非要纵身一跃,才能求得最终的安宁?就像《卧虎藏龙》里的玉娇龙,唯有跳下才能放下;《摔跤王》里的兰迪·罗宾森也拼尽全力,完成了最后一跳;到了《黑天鹅》,留给NINA的,也只有以死谢幕。既像救赎,又像重生,跃下的瞬间,她听到了潮水般的掌声,和如白昼般的璀璨。

这,就是身为一个舞者所能抵达的完美彼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