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观后感

观《康熙王朝》有感

——那些让我感动的女子 记得很早以前在爸爸的影响下看了《康熙王朝》,它主要以康熙平三藩、除鳌拜、收复台湾、平定葛尔丹叛乱,统一全国为线索,带出一代帝王辉煌的一生。或许是那时年龄还小的缘故, 于这部电视剧并没有太多的感触,有的多是对主角康熙帝 ——一个气度慷慨、敢作敢为、雄才大略的血性男人的崇拜。寒假里重温这部剧,感觉熟悉却又那么陌生,仿佛在和以前看着完全不同的两部电视剧。第一次看完,我记住的只有康熙。而这一次除了对康熙更深一层的崇拜,更多的是我对剧中女子的敬佩,康熙给了我震撼,而她们给了我感动。

孝庄,一个沉着镇定、明智稳重的女人,霸气中充满着强悍。她的命运可以用辉煌来形容,虽然身为女人,但她心系大清王朝,纵观全局,会驾驭人心,有身藏不露的帝王心术,在大灾难来临时波澜不惊,从而化险为夷。为了给自己六岁的儿子顺治保住帝位,忍辱负重嫁给了多尔衮,不料,顺治在即位十八年之后执意出家,孝庄悲痛欲绝,在伤心无奈的情况下,把年仅八岁的孙子玄烨推上帝位,康熙不负皇祖母孝庄的厚望,擒鏊拜、平三藩、收台湾、平定葛尔丹叛乱,在历史上流下了千古流芳的康熙盛世。而她最后在自己体弱年迈的情况,在知道大限来临时,一个人平平静静地善终了。孝庄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值得人尊敬的一生,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大清王朝,献给了自己的皇族,献给了自己的亲人。有人说,孝庄是个悲剧,她太过强硬,失去了女子应有的柔软。我却觉得,柔软本是每个女子的天性,当一个女人愿意为了爱而舍弃柔软时,这种柔软便成了大爱,无私而伟岸。

苏麻拉姑,康熙生命中的第一个女子,一个令人悲伤的女子。她温柔贤惠,不与世争,一心一意伺候着康熙。自幼与皇帝相伴,给与她温柔的爱。她像一颗种子,扎根在康熙少年情窦初开的年华里。她是爱康熙的,但却多了几分思考,她明白后宫生活的险恶,也惧怕康熙有一天会丢弃这份爱,于是她明智的选择在受伤之前全身而退。也许,她注定是孤独的,但并不寂寞。她对感情的认识早已超脱世外,成为至高无上的信仰。她的不与世争,她的一心一意,还有她拿得起放得下的爱无一不令我感叹,在世俗面前、在爱情面前,她是伟大的。

皇后赫舍里,一位高高在上母仪天下的皇后,她的寂寞又有谁知?他与皇帝是合法夫妻,门当户对,名正言顺;她出生在锦衣玉食的豪门,饱读诗书,精通音律;她有着精致的容颜,性格随和,通情达理。可皇帝的爱偏偏是不属于她的,当她产下皇子,得到皇帝的承诺——立皇阿哥胤 为太子时,他应该会安息了吧,她原谅了那个不懂风情的男人,也不会再怪他不负责任了吧。她只是想最后做好母亲这个角色,孩子是她唯一的牵挂。她不求多少,因为自己的爱会在孩子身上延续。那一集里,那一刻,我落泪了。多年以后,卡康熙对着她的棺 说,赫舍里啊,你在这里已经等了44年了吧,你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我还是废了……这是皇帝在后悔吗?还是在惦念,惦念这个匆匆邂逅就擦肩而过的妻子。她的一生,如昙花一现,短暂,却华美、传奇。

紫云,一个并不太重要的角色,却用生命诠释了忠贞。如果,他不是皇帝,只是一位平凡的公子;如果她不是杨启龙的妹妹,而是一位良家女子。他们在美丽的断桥相会,定是一段传奇佳话。可是,没有如果。她只是一个不小心爱上皇帝,却又碰巧那么傻的为了他而甘愿放弃生命的苦命女子。为一个只见过两次面的男人而痛苦挣扎,宁死也不愿伤害心爱的人。她很傻,傻得让人心痛。拥有这样一

段倾国之恋应该需要莫大的勇气吧。不知道当皇帝年老之后还会不会记得这样一个美丽而伟大的女子。

这样的女子还有很多,她们用自己的温婉、纯粹悄悄的打动着那么多人……身为女子,比起皇帝大臣,她们并不显眼,但也就是她们让整段强硬苦涩的历史变得温暖细腻。她们让我明白,历史是缺不得女人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历史会因女人而改变。

 

第二篇:《康熙王朝》观后感

《康熙王朝》观后感

历史总是值得你反复回味的。就像每一本名著,不同的时期看总会有不同时期的感悟。

印象中的《康熙王朝》还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电视里播的,那时候只记得皇帝的威严,太后的母仪天下,以及一个一个精彩的故事。 今次的《康熙王朝》带给我的再也不是年幼时的热闹与新鲜好奇,而是对做人的种种深思。

张爱玲曾说“你再怎么不好,总会有一个人去爱你,你再完美,也总会有人不爱你。”同样,一个人总不会被所有人认可,认可他的人认可的也不是他的所有。

康熙是一个很成功的皇帝,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8岁继位,14岁亲政, 16岁就除掉了结党营私、欺凌幼主的辅政大臣鳌拜;20岁即迎战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然后收复台湾;御驾亲剿葛尔丹。在位61年——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

你的身影越是高大,阳光下的阴影面积也会越大。珠穆朗玛的顶峰是每个人都仰望的位置,一如皇帝的王座。然而顶峰也是异常的寒冷,一如皇帝的孤独。

“大清是朕的,可朕也是大清的。”一言破天机,千百年来,统治者不知道有几位意识到这一点,权之极,责之极啊,这句话的背后不知藏了多少的辛酸与难言之痛。康熙为了大清、为了社稷、为了大

局,牺牲了爱将、女儿、爱妃,最后不得不牺牲皇子,这些不近人情、毫无亲情可言的举动,不知道多少人会对此表示理解?纵使他雄韬伟略、雄心勃勃、善于用人、勤奋刻苦,依然是众叛亲离、孤独终老、空余叹息。

另一个了不起的人是孝庄太后。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君王背后伟大的女人。她善用的隐忍、平衡之术,无论是她与皇太极、多尔衮的往事;还是在顺治厌世出家,而玄烨年幼无法独当一面的长期危机时刻;或康熙情绪低迷,斗志尽失,方寸大乱之时;抑或出征在外,皇宫祸乱即期的紧要关头,她总能以一己之力,巩固大清王朝的基业。多尔衮下委曲求全保顺治、与众大臣喝茶聊天保幼年康熙、娶索相之女、在康熙决定平吴三桂后对众大臣的严厉斥责、康熙远征染重疾时力主皇宫内事、劝服蓝齐儿远嫁葛尔丹,无不体现了她母仪天下的威严和聪慧,为了大清江山、社稷的稳定做出的超出常人的决定和牺牲。

正如当今许多年轻人一样,幼时的康熙年轻气盛,性子急,在除鳌拜、战三藩、消党争、平朝内纷争、和异域敌情等方面毛躁而破绽百出,每每危急时刻,无不体现了她老人家的均衡思想,相互牵制、敌为我用,在这方面极尽她老人家的辗转腾挪的均衡之术,让人甚为敬佩。她能在纷争和矛盾中左右逢源、闲庭信步、化危为机,与她的智慧、处世态度分不开。孝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了母仪天下的威严,不怒自威,这她资历老,每个人她从头瞧到尾,每个人在她面前都是透明的,用戏里的话说就是看的透透的。正是她的威严、洞察力、对

时局的把握,对人心的揣测,结合她至臻的平衡之术,造就了她的一时无二的地位。

如此看来,《康熙王朝》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对于自己人生掌控力的学习。你不可能完美,但是你可以更好;你不可能不出错,但是你可以错的更少;你的人生有很多的选择,你需要冷静和思考。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自己掌控的。你无法选择怎样出生,但你可以选择怎样生活,怎样去做一个生活中的王者。

山东科技大学大学生艺术团

李宁

二〇一二年二月九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