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田老师出色的口才文笔。 教学重点: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田老师出色的口才文笔。

教学过程:

一、品读师恩的难忘

师:同学们,人的一生会感受经历过很多“情”(板书:情),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哪些情吗?

(相机板书)(这些情,是有阶段性的。)

(交流)

师:亲情是我们一出生就已经伴随我们成长了,爱情是等我们长大后会遇见的,有一种情是

伴随我们成长的,是哪种?(指答:师生情)是的,师生情也是刻苦铭心的,它不仅伴随着你们成长,同时也让教师深深烙刻在心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对师生,感受他们之间浓浓的师生情谊。(板书:1 师恩难忘)

师:一起读题。(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出难忘的味道来)

师:课文预习过了吗?我要来考考你们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 师:这篇课文原来还有一个题目,名字叫——《老师领进门》,你们知道下句是什么吗?现

在我想问问你们,如果你们是编者,为什么要把这篇课文的名字改成这个?说说你们的看法。

师:是的,改了名字之后,能更好地突出“难忘”(“难忘”加点)

总结: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让刘绍棠难忘至今,可是他真的普通吗?我

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理解词语,读通课文

师:课文预习过了吗? 好, 我现在想问一下, 读了两遍没有?读三遍的呢? 其实我现在最关

心的不是你们的书有没有读好, 而是你们对生字和词语的掌握情况。

(出示:姥姥 炊烟 歇歇脚 念叨 恍如 惊醒 滋润 拐杖 )

注意:“念叨”中的“叨”读轻声,“醒”的写法。

指读,齐读,描红

师:把这些词语带进课文,好好地读读课文。

指名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词语( 板书“叩拜”)

师: 谁来读读这个词?

( 指名读, 再齐读)

师: 读着这个词, 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师: 同学们想得非常好! 我们中国的汉字就是这样神奇, 有的词读了让人想到一幅画, 有

的词读了让人想到一个动作, 有的词读了让人想到一种情境。( 板书“戛然而止 ”) 师:请大家读 一读这个词语 , 注意“戛 ”这个字, 看它与哪个字差不多。 预设

生: “戛”与“嘎”差不多 , 一个有口字旁, 一个没有。

( 师板书“嘎”)

师:“嘎”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可是这个口突然就没有了。(擦掉口字旁)

你能猜到“戛然而止”的意思吗?

师:对,“戛然而止”就是突然停止的意思。“戛然”就是突然的意思。一起来读这个词语。

(指读、齐读)

师: 从课文中找到这个词, 默读它前面的文字和后面的文字, 想想为什么作者的思绪会戛

然而止。

生交流

师:课文中有不少描写田老师或者是田老师课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 、春雨点点 、深深感谢 、恭恭敬敬) 师: 是的, 每当作者想到田老师, 想到田老师上的课, 就会想到这些词。

( 手势示意学生读词, 生齐读)

师: 长大后, 作者成了了不起的作家。每当他取得成绩, 受到表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田

老师, 想到这些词。

( 生深情地齐读这些词)

师: 同学们, 文中说田老师的文笔与口才都很好, 你们说说,“娓娓动听”这个词是描写田

老师口才好呢, 还是文笔好?

生: ( 齐) 口才好。

师: 那么, 说一个人口才好除了“娓娓动听”, 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 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师: 说得好, 娓娓动听 、出口成章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用这些词来赞美我 们的田老

师一点也不夸张 。同学们, 请拿起笔, 尽量多地用上这些词, 向大家介绍一下作者心目中的田老师, 介绍一下田老师上的课。

( 生自由练写, 三四分钟后)

师: 谁先来? 用你的描写把我们带进田老师的课堂。

(生交流,师评价)

板书: 1 师恩难忘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本课的点面结合、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

一、整理脉络

师: 同学们,昨天是开学第一天,课文中的田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美好的印象。你能用

上这些词语,说一说田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出示: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 、春雨点点 、深深感谢 、恭恭敬敬)

师:课文中用了这些词直接描写出田老师课堂的引人入胜,(板书:直接描写)那么你还能

从哪些地方看出田老师课堂的引人入胜。

师:在这里,作者用他自己的入神烘托出田老师课堂的引人入胜,这样的写作手法叫什么呢?

(板书:侧面烘托)

师: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如果给这篇课文分分层,你能依据什么来分? 看看

从哪儿到哪儿是写开学第一天的事的。

生: 第3~6 自然段。

师: 他说第3 ~6 自然段, 有多少人和他一样?

( 生纷纷举手)

师: 但是第8 自然段的开始有这样一句话: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

在村边遇到了老师, 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们一起读一下—— —

生: ( 读)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

师: 慢一点, 你要读出东西来。

( 范读)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 —

生: ( 齐)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

师: 这说明前面都是作者的—— —

生: 回忆。

师: 课文第3~7 自然段应该是写小时候上学的事, 8 、9 自然段是写40 年后的事。这样,

我们把课文分成了三段。请用“∥”在文中标好。

二、感受师恩

师: 课文的第二段最长, 也最难懂。请你们先练读一遍, 稍后我找人读, 看谁能读好。( 生

练读) 谁来读给大家听? 读的人要尽量把我们带进田老师的课堂, 就像在听田老师讲课一样。听的人也要会听, 怎样才叫会听呢? 如果你能把人家读的几段话听成一段话, 把那一段话变成一句话, 最后再说出来, 那么你就是最会听。你最先举手, 好! 第一个读的机会被你抓住了。

( 多名学生读书)

师: 我现在想问一问, 你把这几段话听成了怎样的一句话? 这难度大了, 会不会听就

在这地方显出来了, 本领就在这里看出来了。好的,请你先说。

生: 这一段给我的感觉是田老师的口才很好, 而且文笔也很好, 课上得也很好。 师: 真会听, 你听得好, 说得也好。

生: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了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 感到田老师非常会教书。 师: 对,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 听到了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 感觉到这位老师口

才非常好, 非常会上课。还有谁, 听成了怎样的一句话? 这个能力要锻炼的, 我们会听就表现在能不能把几段话听成一段话, 最后把一段话再变成一句话。

生: 田老师上课非常生动, 每上一节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师: 那么作者在田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得到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到字里行间去找一找。

( 生默读静思)

师: 好, 谁来告诉我究竟学到了什么? ( 生无语)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这是一首诗, 是什么时候学的?

生: 一年级。

师: 这首诗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就是什么?

生: 我们学到了知识。

师: 对, 这首诗对作者来说, 就是知识。因为在这之前作者不会这首诗, 现在会了。还学到了什么?

生: 学到了道理。

师: 从哪里看出的?

师: 你能告诉大家是什么道理吗?

师: 对, 要爱护环境, 要爱护花草树木。正因为大家的爱护, 这儿后来成了——大花园 师: 有两个句子, 我建议同学们一起读一下: 你折一枝, 他折一枝,

后面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 生读) 还有“后来, 这儿的花”—— —

生: 后来, 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 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师: 读出了什么?

生: 我读出了人人都要爱护花草。

生: 我知道这儿后来能成为一座大花园, 是因为有了人们的爱护。

师: 还有呢, 在田老师的课堂里除了知识、道理, 还有什么?

生: 还有文学, 课文中说田老师在他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师: 是的, 同学们请看这句话。( 课件出示: 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 听了上千个故事, 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 滋润着我) 自由地读读这一句。( 生自由读) 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获得了一份知识, 那么上千个故事, 我就获得—— —

生: 上千份知识。

师: 谁能用上“如果??那么??”说一说。

师: 老师的故事如春雨点点, 还记得那首描写春雨的诗吗?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老师的教育就像这春雨, 悄无声息, 飘进我们的心田, 再来读读这一句。

师: 在密密的春雨中, 在细细的春雨中, 知识的种子在发芽, 在长叶, 感受到了吗? 再来读。

师:同学们,在这里,作者写道刘老师给他讲了千千万万个故事,但是这篇文章中,写了几个故事?

师: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板书:点面结合)在写人物时,如果把什么事都写下来的话,你能记住吗?对的,所以要有所选择地写一两件典型的示例,这样才能让别人记住。 师: 刘绍棠今天能有如此大的成就, 与田老师的教导分不开, 所以想起田老师, 想起田老

师讲的故事,那是感激, 那是幸福。读“我在田老师那里”—— —

师: 40 年来, 我不能忘记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所以我回到家乡, 在村边遇到田老师, 仍像

—— —

师: 感谢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 播下知识的种子, 播下做人的种子。

作者40 年后见到老师, 仍像小学生一样向他敬礼。我现在想问问你们, 假如, 你将来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 你见到你的小学老师, 你会怎么做?

师: 假如你将来成了江苏省的省长, 你见到了你的小学老师, 你会怎么做?

师: 一切都在这深深一躬里。假如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 见到你的小学老师, 你会怎么做?

师: 听到你们这些话, 我们做老师的该感到欣慰。同学们, 让我们真诚地对老师说: “十年

树木, 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 我终身难忘! ”

齐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师: 让我们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声音: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 我终身难

忘! ”再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师:好, 下课。

板书: 1师恩难忘

点面结合

直接描写

侧面烘托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师恩难忘

维扬区小学语文“书香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师恩难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师恩难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师恩难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师恩难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师恩难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师恩难忘

友情链接(以下内容为楷体,标题为四号字,内容为小四号字)

相关搜索:刘绍棠见《教师参考用书》参考资料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孔子在山东 曲阜开创第一所“学校”以来,尊师之风日兴。我 国从古至今,被传为佳话的名人尊师范例,不胜枚 举。我们的革命前辈更是尊敬师长的典范。现摘编 几个名人尊师的小故事,以餐读者。

毛泽东向老师敬酒。19xx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到 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 的毛禹珠老师一起用饭,席间热情地为老师敬酒, 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 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 该。”

周恩来向老师赠款。19xx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 长张伯岑突患脑塞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 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岑师千古, 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逝世后,总理一直惦记 着张家人的生活,19xx年国家困难时期,总理给张伯 岑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 张夫人和子女。

朱德给老师让座。19xx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 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 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 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 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 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 ,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老人入座,待 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彭德怀穿便服接见老师。19xx年8月1日,是中国 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 身穿便服,准备去接见北京市中小学部分模范教师 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 ,应该穿军服才好。”彭总说:“我今天是去见老 师,学生见老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 总频频微笑着向老师们问好,亲切地说:“解放军 要向老师们学习,解放军要搞现代化建设,要学习 科学文化知识。离开老师们怎么能行呢?”

鲁迅百忙中脱身探望老师。鲁迅对寿镜吾老师 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 ,不论多忙,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19xx年至 19xx年,鲁迅远涉重洋,东渡日本留学,这8年间,鲁 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19xx年6月,鲁迅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 婚,因时间急促,在绍兴只停留了短暂的4天,但他 仍从百忙中

脱出身来,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

推荐阅读: 点亮心灯

美国的姜〃米歇尔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一天,她到儿童图书馆去借书。当白发苍苍的图书管理员正为所借的图书加盖印戳时,小女孩渴望地看着柜台上的新书,惊叹着写书这件事多么伟大。于是,她看着图书管理员说:“等我长大。我要当作家,我要写书。”图书管理员并没有像其他大人一样叫小女孩谦虚点,而是鼓励她:“如果你真的写了书,把它带到我的图书馆来,我会展示它,把它放到柜台上。”10岁女孩自信地说,她一定能做到。

38年过去了,经过许多挫折和失败,姜〃米歇尔的书终于出版了。但是那位特别的图书管理员已经去世,小图书馆也扩大建成了大图书馆。姜〃米歇尔给图书馆长写了一封信,告诉他10岁那年发生的事对她的人生意义有多么重大,希望能允许她带两本书给图书馆,以此表示对那位鼓励过她的管理员教师的怀念与尊敬。图书馆长热情地欢迎她,把她的书放在了图书馆的柜台上,还附上了解说。姜〃米歇尔激动得泪流满面。10岁女孩的梦想与名作家终于合二为一。

老图书管理员的一句话,如同一把火点燃了女孩心中的希望,激励了她孜孜以求的一生。无独有偶,有位教师发现一位男孩上课时常常低着头画着什么。有一天,他看见那位男生好像又画着什么,他边读课文,边走到那位男孩身边,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着,要男孩课后再做些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奇怪的是,自此那位男孩上课再没有画画,各门功课都学得不错,而且后来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显然,那位教师并没有因为男孩子的恶作剧而大动肝火,加以指责、训斥,甚至变相体罚,使其情绪低沉、一蹶不振,而是从中发现了学生的美术天赋,并加以鼓励引导,用自己的宽容、智慧和无私的爱心,点亮了孩子的心灯。使孩子能辨清方向,认准目标,奔向了希望的未来。

优秀课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