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解读

对《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说到纳兰,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纳兰容若,而许多人知道纳兰,却是通过了那些带着“戏说”成分的影视作品而知道的,真正读过纳兰词的人都几个?更不要提背了,所有的人恐怕抓几个人出来,也许只是知道“人生如之如初见”这样的一句而已吧,而且还错认为是在说爱情的词句。 是这样的可悲,纳兰的灵魂,纳兰的风骨,都在慢慢的随着娱乐至死的时代而渐渐地远去。 看到现在的一些诗词书,其实许多人都是不懂得纳兰的,在作品中也多少增加了一些读者所喜闻乐见的东西,从而破坏了整体的图书的美感,也导致了现在的这种“纳兰热”的现象,纳兰热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当纳兰变成了众人所娱乐的对象,当街角的大妈都在仿佛如讨论韩国肥皂剧一般讨论纳兰的时候,我知道,我们那个真正的纳兰其实是死了。 变得更加的小众起来,他们不屑和这些世俗的大众化文化融合,也无法融合,在面对所有人的不解之中去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着对文化的再造所带来的一切痛苦。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这个时代,不仅仅是因为娱乐,更多的是没有一本真正的可以称之为研究纳兰的大众化兼学术化完美结合的一部作品的出现,将纳兰文化真正的以系统化的方式传播着所有读者的图书。

1

就这样,我们等了多少年,终于等到了这部《纳兰容若词传》。在看到她的第一眼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部书值得买,在淡淡的封面上面,是一种文化完美的融合,古朴典雅,却不是去原本的古典意味的同时尽量的考虑到了所有的读者,采取了现代最完美的设计理念。在我这样对图书整体设计非常读者的面前,她是无可挑剔的完美杰作。

如同书中的那个人一样,完美,典雅。

永远如同一只淡然的孤鹤。 纳兰,那个人,终将在所有的人面前展现他的孤独,他那高傲的精神,他那纯真如稚子的性格,他那完美的追求和他那感人的爱情。 书中采取了不同于其他书的模式,用了十幕来完美的诠释了纳兰的一生,那完美的一生。 如腰封上面所写的那样:彗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暂,但绝不暗淡或沉沦。 在这本书中,我们所看到的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想象中的纳兰,他将向世人展示的另一种完美。

纳兰的一生是完美。 打开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就看到了那个身着白衣的君子,走在烟雨迷蒙的江南,挽着他的灵魂。 前面的前言叫我看到了真正懂得纳兰的人,纳兰只有一个灵魂,而这21克的灵魂,却延续了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影 2

响了几百年来的无数后人。 纳兰,是一个神话,而我们的这部作品,则是解读纳兰的一个神话。 我们在书中所看到的,是按照纳兰不同时段的诗词来解析的一个完整的如人般存在的纳兰,他有着欢乐,有着伤心和苦恼,有着更多的无奈。 在爱情,友情,仕途这些面前,纳兰有着不同我们的选择和不同我们的更多无奈,他是如此的追求完美,心理如同稚子,在这一切的面前,他不得不面对抉择,在灵魂的抉择之中他是如此的痛苦不堪,而作为读者的我们,也被书中的每一段描写所深深的打动,我们所看到的是那个也会痛苦的纳兰,是那个真正作为热缩存在的纳兰,而不是简单吹捧他的神话。 纳兰,传奇的男子,却终究是人,也有着人的痛苦,还是尤胜常人的。

那种痛苦,无法言明。 在那样的一个时代,纳兰看到了许多,他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却不屑与之为伍;他看到了宫廷之中的各种无奈,却无法排解心中的苦闷。 纳兰,更多的是一个感性的才子,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而不是那个影视剧中的以谈情说爱为己任的宦官子弟。 书的背面有着这样的一段话:

3

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

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 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嚣之外; 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 行走于仕途,一生却未情所累; 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这样一位几乎拥有时间一切的惆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纳兰,这真的是你么? 也许,我们所了解的你,也不过是一个假象吧,我们都曾经以所谓的了解你为自己的荣耀,却不知道,你本身就是不被人所了解的,而我们最多也只能是从后人的口中知道那些关于你的事迹吧,而在这本书中,用的是小说的笔法,却在无数的经过严谨的考证之后的所得出的那个历史之上,深度的为我们剖析了你。 你游离在整个世界的喧嚣之外,心淡然如水,在这样心态下,你却忧心着,你忧心的是整个天下,是那落拓文人身上的豪情,是那街角孩子眼中的迷茫,你所忧心的,是整个世界的责任,而你却固执的将这一切都自己默默的担负,你在这样的负担之下,却没有心态扭曲,依然的平静。只是那内心的波澜却不为人知。 无数个夜晚,我们在哀叹你和沈宛的爱情的时候,你们却如此的痛苦,在所有的条件面前,你们面对的是一个相同的 4

结局,而你,毅然决然的写下了那首千古名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那个时候,想必你们都是没有世界的苦恼,可是相爱的吧,只可惜,你们之间,相遇的那天已经结束了。

在写下这首词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纳兰的心在滴血。 为了那无法延续的爱情,为了这许多多的无奈,为了一切的一切。 你孩子般稚气的内心,超越了风,超越了光,你走在了诗词的前面和后面,你纵横在历史之中,变成了那一捆捆的词卷。你是如此的走了,如此的安静平淡无奇。

只是,你必将成为传奇。 我在这部书中终于窥探到了你的内心,你那庞大的理想,你那坚强的意志,你那淡然的风骨,都随着这部书的尾声而深深的刻画在了我们的心上,我知道那个我所喜欢的纳兰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样,他多了一个灵魂。

重达21克的灵魂。 而这个灵魂,正是这部书,这部完全揭秘了纳兰的《纳兰容若词传》。

在纳兰词的唯美之中,我们走进了一代才子最孤独的内心,去感受到了诗词的力量。在体味了美好的故事的时候,对未来的人身充满了快乐的向往。

这样独特而美好的阅读感受,也许正是书的腰封上面所说 5

的那样吧:以人生注解诗词,以诗词注解人生。纳兰如是,我们的这部书亦如是。 原来,纳兰,不只是爱情,更多的则是一种文化,一种符号,在指导着我们在这个越来越噪杂浮躁的社会中,以一种淡然的心态去面对,体味人生的美好。

这就是纳兰的妙处,也是我们这部书最大的妙处。 感谢纳兰,给了我们一个关于年少时代最美好的梦。

411332班 张学友

6

 

第二篇: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探

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探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 目:天上人间情一诺—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探 学生姓名: 张亚男

系 别: 中文系

专业年级: 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指导教师:

20xx年9月19日

1

[摘 要]: 纳兰性德,一个才华横溢却命运坎坷的词人,其悼念亡妻之词情真语挚,凄婉动人,广为世人传唱。曲折的人生经历,直接影响纳兰性德的性格,也让他的悼亡词拥有独特的韵味,每一首都是他血与泪的诗话。本文就试图从他生活的社会、家族背景和坎坷的命运来分析其性格成因,且选取他悼亡词的氛围、主要意象、词中所表现出的真情实感以及词风来研究,通过它们探寻出纳兰性德的性格与其悼亡词的密切关系,进而找出纳兰词恨的根源。

[关键词]:纳兰性德 悼亡 爱情 人生

2

[Abstract]: Nalan Xingde, a scintillating poet who has superb talent with a pr edestination which full of frustrations. To mourn over his wife’s death , his lament was full of wholehearted sorrow. His words widely moved a generation by a generation for his devoutness. Tortuous experience of life directly affected the author’s character, also made his mournful words have unique flavor, every piece is his blood and tears of poetry. Through the causes and analyses of his character based on the society which he lived in, his family background and rough fate, this passage choosed the atmosphere of his lament, the main intention, the real emotion and the style of his poems to research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character and lament, even found the source of his hate in the poems.

[Key words]:Nalan Xingde lament love life

3

目录

一 高门广厦 山泽鱼鸟之思 ...................................................................... 6

(一)翩翩浊世佳公子......................................... 6

(二)不是人间富贵花…??????????????????????·7

(三)此情已自成追忆......................................... 8 二 尘缘易绝 梦好难留之恨 ......................................... 错误!未定义书签。9 (一)一生一代一双人 ……………………………………………………9 (二)青衫湿遍忍相忘 ??????????????????????·10

(三)一片伤心画不成........................................ 11

(四)十一年前梦一场........................................ 12 (五)断肠声里忆平生……………………………………………………13

三 结论………………………………………………………………………14 参考文献…………………………………………………………………15 文献综述…………………………………………………………16 致谢词…………………………………………………………17

4

天上人间情一诺

——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步探究

·绪论

纳兰性德作为满清第一词人,他的一切都是人们探索研究的焦点。在纳兰性德24岁时便将自己的自作整理成集,取名《侧帽集》,后改名《饮水词》。传世的《饮水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甚至形成了“家家争唱纳兰词”的风气,以此纳兰性德成为清初词坛的杰出代表。然而这样一个出身贵胄的少年英才,他的词作里却处处充斥着哀感顽艳的意蕴,十之八九皆为苦吟之作。感情生活的一波三折,仕宦生涯的事与愿违,甚至是与朋友的久难相见都是纳兰性德生活里无法排解的痛苦。即便是家家争唱纳兰词,纳兰心事又有几人知。纳兰性德的词作中最负盛名的便是悼亡之作,他的《蝶恋花》和苏轼的《江城子》贺铸的《鹧鸪天》并成为三大悼亡词,享誉文坛。

5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

一 高门广厦 山泽鱼鸟之思

(一)翩翩浊世佳公子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天皇贵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其父纳兰明珠,曾官至宰相、太子太傅。生于乌衣门第、繁华世家的纳兰性德可以说是很幸运的。其父明珠非常重视对儿女的教育,曾聘请清代著名的诗人查慎行为他家的教习。纳兰性德自小熟读诗书,有过目不忘之能。在童年时已语出惊人,“自幼聪敏,读书一再过即不忘,善为诗,在童子已语出惊人。”[1],加之满旗人有尚武的习惯,所以纳兰性德不但博学能文,而且还是一名弓马娴熟的少年武士。性德十七岁入国子监读书,十八岁中举人,深得座师徐乾学的喜爱。其为人举止闲雅,“性周防”,不喜结交权贵,但他非常重视友情,为人正义,所谓“黄金如土,惟义是赴,见才必怜,见贤必慕。”[2]他极力营救因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的吴兆骞一事,三百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他还善长书法“书法遒逸”[3],而且“于书画评鉴最精”[4],“岁丙辰应殿试,??在二甲,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久之晋二等,寻晋一等”[5],曾随皇帝巡游全国深得康熙赏识,“先后赐金牌、彩缎、上尊、御馔、袍帽、鞍马、孤矢、字帖、佩刀、香扇之属甚伙。是岁万寿节,上亲书唐贾至《早朝》七言律赐之。月余,

注释:

[1][3][4][5]徐乾学.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墓志铭.[A]通志堂集附录.[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梁佩兰.祭文.[A]通志堂集附录.[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P838.

6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

令赋《乾清门》应制诗,译御制《松赋》,皆称旨。”[1]然而,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2]

(二)不是人间富贵花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后为避太子讳始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年少聪颖过人,工诗文、擅骑射,文武全才,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十二岁时参加了殿试,得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但他并没有如愿成为翰林院庶吉士,而是受到皇帝的赏识留在身边伴驾,授予三等侍卫官职,后循进一等,武官正三品。在旁人眼里,这种“皇恩眷顾”是平步青云的好机会,可纳兰性德的文人气质及其对汉文化的向往是与这种赳赳武夫的差事大相径庭的,本来就淡薄门第利禄的他并不以为然。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究其原因,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

注释:

[1]徐乾学.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墓志铭.[A]通志堂集附录.[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

(三)此情已自成追忆

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 十八,“(卢氏)伉情尘表,则视若浮云,操抚闺中,则志存流水。” [1]。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赌书消得泼茶香”[2]。

但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3]。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自卢氏亡后,无论是妻子的生日,还是忌日,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都满怀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他的悼亡词哀婉伤怀,缠绵悱恻。清代著名诗人顾贞观曰“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4]。清代谢章铤在《赌山词话》中说“纳兰容若深于情者也。俎豆兰畹,而一声河满,輙令人怅惘欲泣。”[5] 纳兰性德悼亡词有如王国维所说李后主后期词作“字字皆血泪凝结而成”,而纳兰性德在亡妇后的七、八年中,深刻的思念依然不变。尽管续娶官氏,又纳妾数名,仍然无人能取代卢氏在他心中的地位。

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6]而况周颐也在其著作《蕙风词话》中赞誉纳兰性德为“国初第一词手”。[7]

注释:

[1]叶崇舒.纳兰性德妻卢氏墓志铭.[A]纳兰词.[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2]张草纫.纳兰词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4] 纳兰性德. 纳兰词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5] 唐圭璋. 词话丛编[M]. 北京:中华书局 2005

[6]王国维.人间词话[M]. 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

[7]况周颐.惠风词话[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8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

二 尘缘易绝 梦好难留之恨

·(一)一生一代一双人

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词人们倾心着力描写的热门题材。但是最令纳兰性德痛苦的也莫过于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其爱情词和悼亡词多哀婉凄凉,到了无词不泪的地步。纵然岁月流逝,词人对亡妻如泣如诉的爱情一直没有淡薄。年少夫妻,几年的恩爱生活,让他难以忘怀。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不尽的哀惋凄楚的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一生一代一双人”,此句翻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名句“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表达的是与卢氏的情爱未逝,但怎奈人鬼殊途,“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他怒骂上天的不公,既已赐予他人生最美好的事物,为何又要在他最珍惜的时候强要夺走。他说这样的别离之痛,有谁能够释怀?“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写到此处,他竟然有了随卢氏而去的心情。可见其用情之深,早已超越封建官宦家族一般男子对原配的爱情。“蜡炬成灰泪始干”,纳兰对妻子的思念和哀悼成为纳兰词中“泪”的主要源头。纳兰性德与卢氏伉俪情深,而卢氏却在婚后不久便因难产而死,本来相聚的时间就不多,卢氏的死更使得夫妻二人是阴阳隔离,永无相见之日,留给纳兰性德的只有对爱妻无尽的怀念。纳兰写了很多悼亡词,来表达自己对爱妻深深的怀念之情,其深情的一面,我们可想而知。

(二)青衫湿遍忍相忘

卢氏死后纳兰性德悲怆凄切,哀凄无限,悲伤无法抑制,思念之情源源涌出而为词作。如自度曲《青衫湿遍·悼亡》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

9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

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分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对纳兰性德而言,卢氏不单是妻子,更是知情解意的伴侣。“青衫湿遍”,第一句话,就表明了他悲痛的程度,眼泪,把所着青衫,就浸得湿透了。“凭伊慰我,忍便相忘。”一直以来,都是伊人在给我以安慰,我怎么舍得就把她忘怀?也可以理解为,你怎么忍心,就把我给忘了?其实,不是伊人忘怀了他,而是阴阳相隔,人不见,似乎是她把他忘怀了。“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这里,指出了妻子逝世的时间,才只有半月。半月前,她还在人间,就在眼前,扶病在灯下,操持着剪刀,我想,那应该是在为作者缝补衣裳吧。“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小胆怯空房”,并非是真的胆小,而是,情深至此,伊人已殁,即使是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身边相伴,人也是感觉孤独无依的。“冷冥冥、尽意凄凉”。“将我心,换你心,始知相忆深”的这种写法,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其亡妻的挚爱以及失去妻子的痛苦。心痛之绝,作者把满腔的愁怀,寄托于梦幻之中。“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但愿天可以给伊人的魂魄以指引,叫“我”在睡梦中,伊人可以回来与“我”团聚。

下半阕,“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阴阳相隔,可以说是近在咫尺远在天边。将心比心,作者想象中,她的亡妻现在的心情,也是与他“一般消受”、同等凄凉悲痛。“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一个“判”字,有舍弃一切的意思,作者又把满腔的悲痛,寄托于梦幻之中。“我”可以摒弃一切。“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分愁香。”笔锋一转,又站在妻子的立场,替“我”考虑。怕长眠在地府的妻子,还在为我伤神。“薄命”这词,随后,也在纳兰的许多词里多次出现,作为对自己命运概括。越想到亡妻对自己的好,就越能显示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和爱之深刻,也就更体现出作者此时心情的沉痛。“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这里,又回到了现实之中,“重圆密誓”事实上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现实,此时此刻,怎不叫人柔肠寸断、悲痛难禁?最后,作者以如此沉重的词句结尾,令人感到,整篇的悲痛情绪,到此刻一下子爆发出来。句句声声,都渗透着作者的凄楚,敲击着读者的心灵。张

10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

仁政说:“缱绻哀感之作,居词之半,声泪俱随,令人不忍卒读。”

(三)一片伤心画不成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这首悼亡词是纳兰题在亡妇画像上的。特别是词以感慨起调,体现出纳兰在矛盾和痛苦中,辗转反侧,欲言又止。这不正是“泪泪咽更无声”么?词人由“悔”到“念”,再一句“一片伤心画不成”将一种“无语凝噎”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上阙泣诉:欲哭无声中,内疚从前不够珍视夫妻深情。画幅画也算再见见面吧!但,仿佛妻儿含笑的仪态犹在眼前,伤心,执笔难画!下阙中似乎在自言自语:比翼鸟儿的梦啊,半夜竟醒了,可分别的话儿好象还在耳边啊!一个醒了,那么另一个继续睡吧!直到天明,哭声交织着风声雨声和远远飘来的铃声! 在这首词中,纳兰不是“哭”妻子,也不是“哭”自己,更不是自言自语,他在试图通过这种提照的方式来沟通生死,与亡灵产生共鸣。天人永隔,因“只向从前悔薄情”,便通过“凭仗丹青重省识”这种方式,再来认识亡妻,回忆往事。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亡妻一样,也能够对自己“重识省”,但终落个“一片伤心画不成”。“画不成”是因为天人相隔沟通失败。但纳兰性德并不放弃这种沟通,而是始终相信爱可以穿越生死,产生感应。后半阙提到“卿自早醒侬自梦”和“夜雨铃”。逝去的人解脱了,活着的人却陷在梦里。

纳兰性德希望通过为亡妻画像来慰藉自己悲切的心情,可是盈盈泪水遮住了视线,伤心难画爱妻容。甚而期望人间真有招魂一事,使妻子复生。及至画成,向画中人呼唤她的名字,愿如传说中的真真一般,从画中走出。并将写有当年定情诗句的纸笺,打上同心结,以示对妻子的爱不变,读来令人鼻酸。其实作为王公贵子的纳兰性德,移情他物或另结新欢,本是易如反掌,然而夫妻间深厚的情感,使他生活在梦幻之中,苦苦折磨自己。

(四)三十一年前梦一场

在卢氏去世几年以后,纳兰性德的悼亡语气已不再如先前那样的哀怨激烈

11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

了,而是变得异乎寻常地平淡和沉静。一切看似就如静水闲花般的淡然安静,只是在这种平淡中又蕴藉着浓烈的情感。如《采桑子》: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这像是在写当下的实景,也像是在写一番追忆;"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这就应该是怀念当初的一段情缘了;下片开始"此情已自成追忆",话锋转折,明证上片的情境属于"追忆"。

“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是在说从被"追忆"的那段日子直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一年了,回想起来,恍如一场大梦。从词句的字面来看,在华丽的雕梁上,燕子还在轻轻地睡着,这正是夜阑人静的时候,却有人独立中庭,一夜无眠。这两句词,从凄切哀苦,到走向绝望寂灭,最后复归于平淡自然,这便是纳兰性德全部悼亡词作所含思想感情的发展历程。十一个字,短短地便勾勒出了这样的一副完整的画面,纳兰性德对亡妻的思念由最初的悲恸不能自已到对生活消极悲观失去信心,到现在,纳兰性德已经把思念化为平淡,如庭前花落,天边云卷,渗透到一呼一吸,血脉灵魂。

·(五)断肠声里忆平生

悼亡,是痛惜失去的至爱,是怀念逝去的梦想,更是伤悼自己的命运。在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才华横溢、少年得志的容若也曾有过经国治世的远大抱负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然而,南北驱驰的生活使纳兰病魔缠身,心力交瘁,漫长的天涯行役中,消磨了青春,荒废了事业,然而更加可怕的是岁月的流逝、年华的老去“镜中无奈颜非昨”,“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个中滋味,无人知晓,无处诉说,只有独自伤怀。长期枯燥而艰苦的侍卫生活磨损了纳兰的意志,摧残了他的青春。使他壮志难酬,美梦难圆,夫妻无法相随,朋友不能常聚,性灵无法舒展,身体无法休养。正如他的好友顾贞观祭之云:“所欲试之才,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百不一副;所欲遂之愿,百不一酬;所欲言之情,百不一吐”。正如《浣溪沙》中所表达的怅然失意。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12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侍卫生活的辛劳无味,漂泊天涯的相思之苦,政治背景的无情、现实生活的冷酷,像牢笼一样禁锢了纳兰的思想和感情,怨愤和痛苦充盈胸腹,他无力挣脱那个“天已早,安排就”(《霜天晓角》)的处境,理想的破灭使纳兰容若产生深沉的失落感,他黯然神伤“愁似湘江日夜潮”(《忆王孙》) ,正如他《拟古诗》中所说:“予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断”。他把自己在人生中体验到的虚无幻灭感融入到历史时代的感伤氛围中,熔铸成深沉浓厚的伤悼情绪,以哀吟之声言情,使其词作充满了凄惋之音,悼亡之悲。

13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

结论

他的一生,失意多于得意,眼泪多于欢笑。他始终以悲眼观物,生活在以所处环境产生的尖锐矛盾的夹缝中,他把这种对人生的遗憾,失望,哀伤和悲痛重重融合在词作中。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就是这一悲剧的产物。纳兰词总是缭绕弥漫着一片凝重的,难以掩饰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伤感情绪,包含着许多无法回避的,无法改变的人生缺憾所触发起的无可奈何的悲怆苍凉。再加上妻子早逝,使脆弱的纳兰更加难以承受。对亡妇的追忆,使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越前人,是他作品中拔起的高峰。也是这种无往不复的深情让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在文学史上独具风格和魅力。。“天上人间情一诺”,纳兰性德将其对亡妻永无止境的痛彻心底的思念、生死不渝的情结与自然万物融合在一起,将一切景语皆化为情语,为我们留下了绵长深致、千古咏唱的艺术杰作。

14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

文献综述

纳兰词研究无疑是本世纪清词学界之热点。悼亡词是纳兰词中的精华部分,他在继承前人悼亡作品的基础之上,融进了个人的情感经历和思想内容,将悼亡词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80年代前有关清词研究的56篇专题论文中,关于纳兰研究的论文达21篇,而纳兰词集、诗集的印行亦不下20次。80年代后,"纳兰热"在清词学界继续升温。据中国人民大学复印中心编《报刊资料索引》及其他相关资料统计,自1980-1997年,有关清词研究的论文约250篇,其中纳兰研究论文达126篇,占50%强。而纳兰研究专著及诗集、词集在本期亦多有出版,如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张钧《纳兰性德全传》、冯统《饮水词》、张草纫《纳兰词笺注》、张秉戍《纳兰词笺注》等。

经过通读多个文献,我完成了上述论文,主要从纳兰性德的出身,生平经历,爱情失意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述。着重论述了其妻子死后,他对妻子悼念的感情变化。一个人的心境可以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纳兰性德用一首首催人泪下的悼亡寄托他对妻子的无限哀思。

15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

参考文献

1.金诚:“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载《海内与海外》20xx年01期

2. 宋鹏鹏、卓蒙蒙:“‘一往情深深几许’——浅谈纳兰性德及其词”,载《科技信息》20xx年10期

3. 《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刘德鸿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xx年9月第一版。

4. 张草纫 《纳兰词笺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年9月版

5.张秉戍 《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xx年1月版

6.纳兰容若 《通志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2月版

7.康奉、李宏、张志 《纳兰成德集》,北京古籍出版社,20xx年12月版

8.赵迅 《纳兰成德家族墓志通考》,北京·文津出版社,20xx年12月版

9.张秉戍 《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19xx年10月版

10.黄天骥 《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xx年10月版

11.曹寅 《楝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12版

12.《全唐诗》,岳麓书社出版,19xx年9月版

13.王国维 《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2月版

14.韦勒克和沃伦 《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xx年版

15.亓元 《纳兰性德〈青衫湿遍〉悼亡的对象》,《满语研究》,20xx年第2期

16.刘勇刚 《自然之眼观物 自然之舌言情――论纳兰词》,《怀化师专学报》20xx年6月,第20卷第3期

17.百家讲坛杂志.《百年寂寞叹容若》。

18.华德柱.论纳兰词的忧郁.中国韵文学刊,1999,(1).

16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

致谢词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徐小琳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徐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由于第一次写学年论文,很多地方不明白,徐老师为我一一解答,不厌其烦,经常为我们召开集体会议。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徐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在写作期间,我参考了大量的著作﹑文章,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写作思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再次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