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读后感

电影是以一个口吃的国王战胜自我,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克服口吃的故事。19xx年英王乔治五世逝世,本该继位的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选择了退位。王位留给了艾伯特王子,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六世。当时的乔治六世不但不想做国王,还有着严重的口吃。为了改掉这个毛病,他找来了语言治疗师罗格。《国王的演讲》就是基于以上的历史改编而成。乔治六世就这样被推上了历史的行程,而他又他又被卷入一场斗争,一个英国人与口吃的斗争,一场英国人与法西斯的斗争。二战期间,有严重的公众演讲焦虑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面临德国的外敌入侵,代表国家发表公开演讲,激励国民士气……一个国王与口吃的斗争,成为爱尔兰民族反抗精神的代表。

这是一部励志片,历史题材。看看英国的历史题材电影,对比中国的历史题材电影,我感觉《国王的演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真实。在情节真实的基础上,虽然布局比较简单,甚至观众看到开头就能预知结果。但是就在这么平淡的情节下,渲染了不一样的情绪,感染了观众,能够让观众得到共鸣。当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哭了。中国历史题材电影中,刻画的主人公基本没有缺点,甚至完美。其实,没有缺点恰恰是最大的缺点,让人感觉不真实。也有一些人,经常想把最完美的自我展示给别人,但是一个处处追求完美的人能给别人什么感觉?只有隔离,很难接触。

抛开情节,我感觉电影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人物的刻画。

莫琳(艾伯特的妻子),在莫琳身上体现了真正的锲而不舍,是她的鼓励和到处求医才有了艾伯特走进罗格的房间。 乔治六世登基后马上授予妻子嘉德勋章:“没有我妻子在我身边,没有她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我是担负不起身上的重担的。”他的登基纪念邮票上印着夫妇两人的头像,之前的英国国王登基邮票上从未出现王后头像,由此可见乔治六世对妻子的重视。伊丽莎白(莫琳)19xx年嫁入白金汉宫。据传说,此前乔治六世曾经多次向伊丽莎白求婚,屡遭拒绝,最后才成功。近年来英国一部纪录片爆料伊丽莎白爱的是爱德华八世,是在王室压力下嫁给乔治六世,婚后还遭遇过家庭暴力,但这种说法并未得到证实。作为乔治六世背后的女人,伊丽莎白曾被时任英国首相邱吉尔评价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勇敢的女人”。战争期间,她多次与国王分头到空袭重灾区慰问。19xx年2月,乔治六世逝世。伊丽莎白从此孤独走过了50个春秋,直到20xx年逝世,享年101岁。电影中的莫琳是一个乐观、开朗、包容、幽默的女性形象,她能于王室环境中生存到101岁,与其健康的心态密不可分。

罗格(Logue)不仅仅是一个很好的语言治疗师,更是一个不可多得心理医生。影片《国王的演讲》中将这段君主与平民间的友谊缩短成了一年,但实际上乔治六世和罗格认识了将近25年。口吃的治疗,不单单是语言行为的治疗,更是一次心理矫正,其中蕴涵了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治疗理论。

没有天生的口吃者,口吃都是后天形成的,一个口吃的症状都是关联着一段不良的经历;一个恐怖的对象,也都是对于某个恐怖对象的泛化。在电影中,当罗格问及艾伯特四、五岁的童年经历的时候,艾伯特反映很大,对罗格怒斥,这都是他对这段痛苦经历回避的表现。伴随着治疗的深入,艾伯特的心逐渐打开,他回忆起那段童年的梦魇:被强迫放弃自己手工制作的兴趣,选择父亲爱好的集邮作为自己的兴趣;被强迫把双腿绑上钢板,纠正腿的外形;被保姆虐待,不能与父母亲密接触;童年中,还经历了一个亲兄弟的病死……这些负性事件象魔咒一样与艾伯特的成长如影随形。负性事件的泛化引发他对演讲的预期焦虑,导致身体器官异常,加速了行为上的失误而发生口吃,导致演讲失败,进而引发自责、内疚、自卑、没有安全感,同时,在潜意识里逐渐形成了一个根本冲突,堂堂王子也自讽为“企鹅”。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国王室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都是不幸的,艾伯特是受害者,他的兄弟爱德华八世也是。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艾伯特选择了以隐性的躯 体症状(口吃)来反抗家庭的重压;爱德华八世则选择以实际行动放弃王位,对教条的皇室规则提出挑战。

当全英国的口吃专家都看不清艾伯特王子的恐惧时,罗格却看到了,他想了很多方法让王子接近恐惧:行为训练,放松训练,想象训练,重新学习控制声带等。罗格还试图让艾伯特喜欢自己的声音,让艾伯特慢慢地增加对自己的控制感,从而减低对恐惧的焦虑。罗格还通过精神分析,让艾伯特看清了恐惧的实质,罗格说:你不需要再害怕你五岁时害怕的东西,其实你是可以成为国王的!

录音证明,艾伯特在从治疗开始时,带上耳机的情况下,可以顺畅的朗读,只是他不认为自己能够朗读。一方面是艾伯特的耳朵欺骗了他的内心,让他不敢相信自己能行;另一方面,从来没有人用心倾听他的话,他需要一个能够用心倾听的朋友,这一方面罗格做到了。很自然地,艾伯特逐渐掌握了对“朋友”说话的技巧,而且他愿意这样做。

剧中还有一个细节,罗格的家庭是一个民主型的家庭,家庭里的孩子可以独立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兴趣,根据兴趣选择学习的内容,积极地发言,乐观地成长。一个平民反比王子快乐,这也是朋友们需要关注和反思的。

 

第二篇:读国王的演讲有感

影视鉴赏作业

观《国王的演讲》有感 一个战胜自己弱点的人

姓名:刘明辉 学号:110902103 班级:电子商务111 院系:工商管理学院

观《国王的演讲》有感 ----- 一个战胜自己弱点的人

在电影院看过一次《国王的演讲》,又在影视鉴赏上看了一遍,但是看完之后的感受却是不一样,去电影院看完全是因为这个作品,得了奥斯卡的许多大奖,想看看这个作品有什么魅力。看完当时的感受是很励志,很感人。但是看第二遍的感受是对这个作品,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对于一个敢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绝对值得尊敬,我们每个人都有弱点,但是敢于正视吗?,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看过许多传记片,发现国外导演的态度比较耐人寻味——以尊敬的态度拍摄普通人,却以怜悯的情怀拍摄名人。当然,这种怜悯站在历史高度上,心怀人性相通的关切而产生的。

《国王的演讲》主要是讲述约克郡公爵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这令他接连在大型仪式上丢丑。贤惠妻子伊丽莎白为了帮助丈夫,到处寻访名医,但是传统的方法总不奏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慕名来到了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的宅邸,传说他的方式与众不同。虽然公爵对罗格稀奇古怪的招法并不感兴趣,首次诊疗也不欢而散。但是,公爵发现在聆听音乐时自己朗读莎翁竟然十分流利。这让他开始信任罗格,配合治疗,慢慢克服着心理的障碍。乔治五世驾崩,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却为了迎娶寡妇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艾伯特临危受命,成为了乔治六世。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二战

前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虽然约克郡公爵害怕在公共场合里发表演讲。但他毕竟没有退缩,积极治疗克服心理障碍,最终能够接近完美地发表保卫国家的战争演讲。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可以认为《国王的演讲》是一部励志电影。但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励志,励志在某种程度说,其实是对成功的追求。

不俯视普通人,才真切地关怀普通人。不仰视名人,才真正地理解名人。站在名人面前,用平静地眼神注视名人,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相信名人也具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以及精神压力和恐惧。这是《国王的演讲》的观点。

试着想象一位这样的王子。小时候被哥哥嘲笑,被父亲严厉管教,以至于口吃严重,迫于身份的特殊不得不在大众面前发表演讲,却紧张地说不出一句话。父亲去世,哥哥爱美人不爱江山,放弃王位留给他,而他如何做好国王,尤其发表演讲鼓舞他的国民?

确实,这是一个难题。看来即使是贵如国王的人,也有其恐惧的地方,这位王子就是害怕在公共场合里发表演讲。但他毕竟没有退缩,积极治疗克服心理障碍,最终能够接近完美地发表保卫国家的战争演讲。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可以认为《国王的演讲》是一部励志电影。

但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励志,励志在某种程度说,其实是对成功的追求。我对国王的心路非常感兴趣,自卑,重压的责任,奋起,战胜自己,这一些都值得观众玩味。尤其国王和医生之间的情感,更能反映出国王的独特个性、高尚人格与个人魅力。

国外的好电影,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自我救赎”。发现绝大部分的好电影,都在表达这种主流价值观——做一个自由的人,做

一个善的人,做一个能战胜自己弱点的人。《国王的演讲》就是表达了这样的价值观。

个性弱点的存在是必然的,一个说自己没有弱点的人,其实是没有发现自己的弱点,这是人生的失败;知道自己的弱点而不去战胜它则是更大的失败。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战胜人性的弱点。 怎样战胜胆小的弱点。有的同学,从来都不敢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上课的时候坐在最角落里,还提心吊胆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若是哪天真的这么“倒霉”被老师点到了,站起来,在全体同学的注目礼下马上面红耳赤,恨不能挖个洞躲起来。这样的同学在班级里扮演的只是一个“多我不多少我不少”的角色。也许三年或四年后照在毕业照上的那张脸,别的同学会很奇怪:这是谁啊?怎么跑到咱们班的毕业照上来啦?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大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要怎样才能战胜胆小的弱点呢?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胆小。有的同学会说从我懂事起就很胆小,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啊,想改也改变不了。那么从今天起,每天去学校里人最多的地方发表五分钟的演讲。只要每天五分钟,曾经有这样一个女孩子,见了生人就脸红耳热,不敢说话,可她却特别想当一名导游。为了战胜自己胆小的毛病,她每天去街头人多的地方,站在一个高处,对来往的陌生人介绍风景名胜。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她的胆量越来越大,最后她顺利通过了导游考试,成了一名优秀的导游,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是完人,也不可能是超人,超人也有其自身致命的弱点。在大学三年或者四年里,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并且战胜自己的弱点,那么,我们的大学也算是有所收获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