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有感

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有感

—对伊万的分析与思考

摘 要:伊万在卡拉马佐夫整个故事情节的构建中起着支柱一般的作用,本文通过笔者对伊万分裂性格困惑以及其“弑父”的理解与思考,解读伊万命运,并通过对现实社会的分析,解读伊万现象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本精神 伊万 分裂人格 思想弑父 怀疑论者

一、 背景知识缩影

19世纪的俄国无论实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处于动荡分化与转型的矛盾之中。沙皇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资本主义经济却迅猛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扩大,金钱成了主宰一切的力量,来自西方的“人本精神”东渐,叩开了俄罗斯的大门,个体意识的提高的同时,利己主义也无限膨胀,各种因素相互参杂,相互影响如有成千上百的猛兽侵蚀着俄罗斯人的灵魂。[1]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整个世界翻了过来”。陀思妥耶夫斯基正是处于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的背景下,展示了“俄国历史上最混乱、最痛苦、最不安全、灾难最深重”的历史过渡时期时俄国社会的不合理和各种畸形、混乱的社会关系。卡拉马佐夫精神:淫掠狂,贪婪自私、专横暴力、卑鄙下流、无道德约束的,提出了关于无神论与宗教信仰,人生意义,人性中善与恶的斗争,社会主义与个性等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 伊万的出场

伊万和阿列克塞作为同胞兄弟,一起渡过了一段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而文中对二者的开场描述却截然相反。“叶菲姆﹒彼得罗维奇便着手自己来照顾那两个孤儿,而且对小的一个即阿列克塞还特别喜欢,所以阿列克塞有很长一段时间简直就像她的家人。”而对于伊万的出场却是这样描述的“他长成了一个阴郁乖僻、性格内向的少年,虽然远非胆小怕羞,但好像从十岁开始便明白他们哥儿俩毕竟是寄人篱下,接受人家的恩惠,他们的父亲简直是一提起来就让他们颜面蒙羞的人?”[2]不禁另我对性格怪僻阴郁的伊万有种阴森之感,相反,对阿列塞克却有种一样的亲切感。 此外,他对老卡拉马佐夫的清醒与大哥米嘉对父亲始终抱着幻想的态度又一次形成对比“他甚至不想尝试与父亲通信—可能处于傲气,处于对他的蔑视,也肯能是冷静思考的结果,因为理智告诉他,从父亲那里连一点点切实的帮助也不会得到。”这一点,似乎代表当时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本质敏感嗅觉。面对艰苦的求学生活他靠自己的努力坚持了下来,他的自尊,他的骄傲,使他坚持下来,而后来却因为素未谋面的“兄长”而回去做了调停者,居然还和老卡拉马佐夫相处融洽,伊万似乎从出场就带着某种矛盾,这也让笔者费解。

三、伊万的困惑

文中困扰伊万的是两个不能兼容的精神世界,一方面,他是一个不彻底的无神论者,他有自己信仰,他承认爱的价值和意义,他肯定上帝,肯定上帝的救赎

力量。而另一方面,他否定上帝所创造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残缺的,充满无穷无尽的苦难,他质疑这个世界的合理性,他对这个世界的残缺和对人自身的有限性进行着拷问。他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他既不能接受这样一个充满残忍上帝创造的罪恶世界,但他有不敢彻底的、大胆的否定这样世界,因为他知道一旦没有上帝创造,那么也就没有灵魂不死,如此,便没有了道德的约束,便“一切都可以允许去做”且而无需承担责任,但他已经又清醒的认识到为所欲为的社会带来将是无规则的混乱与倒退,甚至不如现在上帝创造的世界,但他又找不到一条新的出路,所以他一直在思考,在犹豫,在徘徊,正如托斯托耶夫斯基所说,他的整个《卡拉马佐夫兄弟》都是为伊万所思考的问题和折磨他的问题”,伊万正是作者本人的化身,也是就是当时俄国社会进退两难的知识分子的化生,他们正为俄国混乱的社会出路而探索思考。这不禁到让我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也正是无数先进知识分子前仆后继的尝试与探索才走出了黑暗,迎来今天的光明,知识的力量,精神的觉醒,思想的高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

伊万的困惑集中表现在《宗教大法官》一章,这章是伊万心灵困惑的释放,也是全文的高潮所在。

故事发生在16世纪塞维尼亚,是西班牙最混乱黑暗的时代,耶稣在远离十五个世纪后重返人间,拯救民众,年近九旬的宗教大法官出现,本应是耶稣的仆人的他却逮捕了耶稣,并产生了有史以来人类对上帝的最激烈的质询。[3]大法官以90年的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总结出不相信上帝的三大理由:第一,便是“面包与自由”的故事,大法官认为面临绝境,应该先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再谈道德,耶稣拒绝将石头变成面包,也就拒绝了对世人的控制,因而人们也就转向了能给予他们“尘世面包”的魔鬼;第二,耶稣拒绝从庙宇顶端跳下以证明自己是上帝之子的身份,因为上帝不可试探,因此他也就失去了统治人类的权利。大法官认为相信上帝其实是相信某种奇迹,而没有奇迹,上帝的存在便值得怀疑。第三,耶稣拒绝接受魔鬼授予万民的权柄和荣华富贵,因为他不愿剥夺人来之不易的自由,而剥夺的根源正是“奇迹、神秘与权威”。而大法官却认为懦弱的人无力承担自由,以大法官为代表宗教便以拥护魔鬼的名义,代替耶稣统治了这个世界。这段大法官与耶稣之间的对话,或者可以说是大法官对耶稣的质问,实质代表着伊万的信仰两极,自身思想的矛盾两极和分裂的两个自我。宗教大法官代表着世俗权威,象征人类的理性与实践,追求现实功利的最大化,而耶稣则是良知的代表,良知是对功力的平衡与协调,世俗权威与良知的矛盾也正是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也是世俗权威带来的秩序与神的博爱对人的救赎之间的对立矛盾[4]。而伊万正是这一矛盾的统一体,承载追问这人性与命运的无解之果,折磨着他的一生。善与恶,自由与秩序,信仰与理性,在一组组对立的人生观的纵横交错正是伊万人生和世界观的对立点所在。

三、 关于“弑父”之罪

伊万作为精神上的“弑父”犯,作为斯麦尔科夫的教唆者,其“弑父”情节显得更为耐人寻味。正如上面论述的,伊万认为世界的残缺、人类的有限性与上帝的存在以及世界的和谐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在追求信仰的路上,他被社会现实和理性怀疑所阻拦,但内心又有着对信仰的激烈向往,正是这样一种矛盾,使他“为所欲为”的理念,仅限于在精神上的思考,而不敢去实践,当他怀疑斯麦尔科夫杀死了父亲时,他惊恐的表现,“杀人的如果不是德米特里而是斯麦尔科夫,我当时自然是和他的同谋,因为是我唆使他去

做这件事的,是不是我唆使,我还不知道。但假使是他杀死的,我自然也是凶手”,这使他坐立不安,而当斯麦尔科夫亲口承认是他杀的卡拉马佐夫,并且是在他的教唆下才那样做的时候,他承认自己是“思想上的弑父”,倍受精神的折磨,痛苦的发疯,最终走向了崩溃。在法庭审判中,在“我愿意,就站起来,不愿意,就不站”的选择中,他最终还是站了出来,在法官面前承认了是自己唆使斯麦尔科夫杀死了父亲,努力为德米特里洗刷罪名。

其实,我觉得伊万的实际行动已经表明在他困惑犹豫的“魔鬼”与“上帝”的价值观之间最终是上帝占了上风。首先表现在,如果伊万能够真正抛弃上帝,那么他可以按他所说的为一切可为的,他可以毫无顾忌的过上和卡拉马佐夫一样的生活,但他没有那样做,他选择了继续思考探索,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呓语”教唆斯麦尔科夫弑父的犯罪,而自己成为了精神的罪犯。

[5]而最后,他在法庭上为德米里特里洗涮罪名,更是上帝和真理战胜他桀骜不驯的心理的直接体现。

另外,斯麦尔科加夫是猥琐卑劣的化身,他身上充满着彻彻底底的人性堕落与仇恨、变态心理。他攻于心计,潜心策划出这出谋杀,他假装生病,巧取信息,将伊万陷于被动地位,也陷害米嘉坐牢,但他却毫无冥顽不固,直到死也不承认事实,他的固执、孤僻、阴险、奴性、变态,让人生心厌恶,也许他的灭亡代表着一切“恶”的消逝与埋葬。伊万犹如《一根稻草》的重量里的那匹老马,它承载着太重的负荷,而斯麦尔科加夫就是搭向老马背上的那根稻草,使伊万轰然倒下,而将稻草搭向老马背上的这只手便是当时混乱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伊万的命运其实已经朦胧勾勒出了的充满爱与幻想的理想王国,相比与斯麦尔科夫的“弑父”,更让人多了一份同情、理解与包容。正如文章开始所写“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粒来。”伊万,就像一粒麦子,从肉体的解脱走向精神的复活。

四、 伊万的现实意义

伊万的矛盾,伊万的困惑,伊万的思考,伊万的复杂性格,正如莎翁笔下哈姆莱特,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类人的写真,而面对我国社会出现的一些列复杂、反常的社会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正在变成如伊万一样的怀疑论者。[7]武汉洪山区“钉子户”童贻鸿选怀疑当地警方的执法度,宁愿自己花1000多块钱坐飞机到北京朝阳双井派出所自首;浙江乐清村民钱云会被重型卡车压死一案,乐清警方虽然在第一时间发布微博澄清案情,但我们仍然怀疑,数万条跟帖绝大部分都抨击警方撒谎,我们不相信钱运会之死的背后没有打击报复;面对“楼倒倒楼脆脆”,假烟、假酒、假鸡蛋、假牛奶、地沟油、药水泡大的豆芽、避孕药喂肥的王八、洗衣粉炸出的油条等一些列社会问题,不管政府如何解释,我们都不会完全相信,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伊万的怀疑是对上帝信仰的缺失,而我们的怀疑是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直接明证,伊万的悲剧命运似乎该引起我们做更多的思考与惊醒,面对公信力日益下降的政府,我们是一味的完全否决不信任,还是将适当保留怀疑,将我们适度的怀疑转换成监督政府行为的工具,因为“良善的公共生活需要政治信任的润滑和滋润”。[7]一方信任的缺失必将引起人民的质疑与抱怨,底层社会的民怨极易聚集成社会张力的核心动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将隐忍的社会不满表面化,演化为激烈的社会冲突,对社会稳定起着强大的破坏作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理性思考各种社会现象,而不是盲目地成为一个对政府的

片面怀疑论者。当然,要消除这种怀疑,正如伊万怀疑的上帝,需要上帝有所行动,来证明它的存在,它的价值,我们的政府同样需要以实际行为来提高自己的公信力,以事实来消除人们的怀疑。

此外,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各种价值观的碰撞,我们时刻都在做着大大小小的选择,我们随时都会陷入伊万一般的矛盾与痛苦,面对诱惑,面对司法腐败,我们是要随波逐流,还是秉公执法坚持正义?面对南京彭宇案类似事件,我们是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不因祸福趋避之?面对小悦悦事件我们是被人性恶的野性所侵蚀,还是坚守人性善的良知底线,道德底线?面对不胜枚举的事实,我们的心灵也受着拷问与煎熬,我们也有着犹豫和困惑,在漫长的黑夜中探索与思考。正如“活着亦或是死亡是个问题”一样,是对人性的思考与挣扎,伊万是我们每个人的影子,我们每个人也是伊万的复制,如伊万一样,斯麦尔科加夫是搭在他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我们也正颤颤巍巍的接受着每一根稻草的重量,如果我们不做出选择,斯麦尔科加夫的那根稻草迟早会压在我们身上,终有一天我们会像伊万一样的命运结局。

最后,前面我已经谈到伊万作为当时俄国社会知识分子的化身,他的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进步与责任,他的身上寄托某种希望与光明。我不由得对当代大学生做出一些思考,作为当代知识分子的我们,应该有着同伊万一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思考和探索,而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的“先觉者”,我们应该给予社会、国家更多的关注,担负起所应承担的责任,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学生,挑起社会的脊梁,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愫。

参考文献:

[1]:高旭东:《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2]:荣如德译:《卡拉马佐夫兄弟》,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年版

[3]: 张百春译:《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年版

[4]:曾艳斌:“论宗教大法官的启示”,世界文化出版社,20xx年版

[5]:张变革:《卡拉马佐夫兄弟之赞成与反对的话语激情》,20xx年版

[6]: 荣如德译:《卡拉马佐夫兄弟》,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年版

[7]:南方周末:

 

第二篇: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0907067 李颖 09法学(2)班

一、关于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我所读的第一本与法律有关的外国小说,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小说的阅读。今天当我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的时候,完全没有初读时的焦急,乏味,冗长,抽象的感觉,反倒像是花开过后,依旧有淡淡的余香,让我久久还沉浸在对伊柳沙的心疼,对对卡拉马佐夫三兄弟的无限期望以及俄国审判制度的好奇。

阅读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你抱着一种功利的心态,想着是因为要完成作业才去读书,必然不会全身心投入到小说中去,反而会更觉得无聊,焦虑。但是又正是因为阅读是漫长的过程,才又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忘记当初功利的目的,融入进小说,只是纯粹的为了阅读而阅读,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意义。对我而言,读书其实只是一种状态,一种能够平心静气,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进入大学后总想着要读一些与法律有关的名家、大家的著作,接受高水平法律思想的洗礼。但是真实的情况的进入大学后的我们都越来越浮躁,电脑和手机阅读让我们离“书”也越来越远。直到读了《卡拉马佐夫兄弟》我才觉得,其实不一定非得要读那些纯法律思想的书才能提高学术水平。只要读了,哪怕是一本小说,哪怕是一本与法律无关的书,都是能够让人有所收获的,又或者只是让浮躁喧嚣的心平静,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由于法学基础薄弱,我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深刻的认识,但是我在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时,心里经常会冒出许多想法,有疑问,有感叹,有反思或许还有对比,接下来就谈谈我这一个多月的阅读感受。

二、感受

(一)这一家人

小说中老卡拉马佐夫,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是一个自私,吝啬,荒淫无道并且贪婪好色的小地主形象,而正是这样一个令周围人都憎恨的人,却有四个性格迥异的儿子。老大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或许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他继承了老卡拉马佐夫的自私,贪婪,我在看书的初期差不多也是这么认为

的,但是越往后读就越觉得米嘉可怜,正如那就老话“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特别是看到米嘉在接受审判时的自责、反思、和突然升起的对未来的无限渴望,假如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也就是他的父亲没有被谋杀,米嘉也许会一辈子活在对父亲的憎恨和对金钱以及美色的欲望之中。但或许这又是当时那个时代人性的缩影,俄国在社会转型期间,不仅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在发生着变化,连同人们观念和思想也一同影响着。米嘉的童年是在父爱母爱缺失的条件下度过的,从小就倍受冷落,这样的人要么满怀仇恨长大,然后变得强大再回头报复所有伤害过他的人,要么就会自暴自弃,没有目标。很显然米嘉是后者,但是在米嘉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没有那么多仇恨的,从小时候开始,他就知道为了一磅的榛子的恩惠而感恩二十年,从这一点来看,米嘉是善良的,其杀害自己父亲的可能性也是很少的,当然,判断一件实事,只是从推理和性格分析是不可靠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总之,在小说的最后,我对米嘉充满了同情,为了他那一颗还善良的值得挽救的心,为了他突然明朗的对未来的期望。除此之外,米嘉的坦率和单纯也令我印象深刻,他不掩饰自己的感情,比如他对卡捷琳娜的炙热的爱,就算她同时也是自己父亲看上的女人,他也要与之一较高下;再比如他也不遮掩对父亲的厌恶,甚至对他动手。但他的张扬和放荡同时也导致了周围人对他的不满,高傲自大,不学无术,这些评价在最后的审判中对他的冲击力很大,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众人心目中形象,此时的米嘉就算是浑身是嘴也不能为自己辩解。

老二,伊万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学识渊博,积极沉稳的年轻人,但随着故事的不断进展,伊万变得越来越空灵,仿佛一直飘荡在天空中,没有根,没有着落,以至于在父亲被杀害后,被斯麦尔科加夫诱导得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恐惧中,甚至出现幻觉,在正反两面中徘徊,不过最终在良心和信念的拷问下,知道真相的他决定为了还米嘉的清白,冒着自己可能背上弑父罪名的风险,在法庭上作证。伊万的心理活动很丰富,但却往往表里不一,比如,他深深爱着卡捷琳娜·伊万诺夫·维尔霍夫策娃,但却常常矢口否认。再比如,其实他也憎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却不像米嘉般展露无疑。总的说来,伊万在小说后期,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本来清晰的人生目标,态度,一下子变得迷茫,慌乱,我不知道这是否也在预示着俄罗斯在当时的时代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站在国家发展道路的三岔口上,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至于阿廖沙,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的第三个儿子,文章中把他作为一个近

似神圣的人,没有仇恨,没有欲望,是一个被升华的形象,他的光辉笼罩着每一个心存“魔鬼”的人,似乎阿廖沙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某种积极的能带给人们无限希望的精神。小说里不管是善良的、邪恶的、冷漠的、势力的人物几乎都对阿廖沙怀有好感,就算是存在某个反对阿廖沙的,那也是出于对他的嫉妒和羡慕。也许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处在变革时期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借阿廖沙这一人物形象表达对俄国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俄国人未来的期望。从这本书中,基本上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俄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俄国人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也许正是作者是来自于这样的一个阶层,才会有对这个社会如此深刻的表达。

斯麦尔科加夫是我认为隐藏在小说深处的主角,他在事实上虽然也是卡拉马佐夫家的一份子,但是由于私生子的身份,他既不能像其他三兄弟一样有贵族样的身份,也不能从费绕多尔的财产里分的半杯羹,甚至还要低声下气的面对主人们的吆五喝六,但他也向往着充满阳光的温暖生活,向往着有朝一日可以拥有一笔足够去往法国,那个自由的国家的经费,并且他也默默地为自己的这一希望计划着。正如小说里,伊凡的那句话“你比我想象的要聪明的多”从“最后一次访问斯麦尔科加夫” 这一小节里,斯麦尔科加夫向伊凡描述自己是怎样部署这一计划,又是怎样实施的,并且最主要的是他是如何将这罪恶转嫁给德米特里,甚至想好了把伊凡拉下水做帮凶,不,确切的说应该是主谋。斯麦尔科加夫的智商确实很高,不仅仅表现在他成功的将伊万变成他的帮凶这一逻辑思维上,还表现在他缜密的作案手法上,尤其是他在向伊万陈述他将费尧多尔的装有3000卢布的信封仍在地上的这一行为是为了让人们相信这是米嘉作为一个纨绔子弟由于头一次做这种事情而紧张,才慌乱的把信封仍在地上。这让我顿时很佩服他,虽然在小说中他是一个可怜的反面人物,但是,就从这一行为,用现在话说,反侦察能力很强。也因此,斯麦尔科加夫的这一特点成为我欣赏他的主要原因。

(二)作为一个法律的学习者,我在阅读这本著作时,自然会对其后面关于审判环节的关注,不得不说在“错案”这一章里,公诉人与律师菲久科维奇之间展开的唇枪舌战是十分精彩的。公诉人在公诉意见书里,通过对德米特里的性格的细致分析,以及对他平日的生活作风等内外因结合,判断他极有可能是杀死他父亲的凶手,并且由此上升到对国家,对信仰的亵渎。虽然我对这份公诉书的内容丰富精彩表示了认同,但是,就针对德米特里来说,是不公平的,首先,由于德米特里个人的原因,使大部分人都认为他是个纨绔子弟,因此对他存有偏见,

并且由于他与其父亲之间确实存在尖锐的矛盾并且曾经起过争执,这一切看似巧合的事情,连起来让人们,包括检察官、法官都对德米特里产生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德米特里就是杀害他父亲的凶手。不管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法官都应当是公平正义的象征,不能将个人的观点加之于案情上,否则,公平也无从谈起,事实也正是如此,《卡拉马佐夫兄弟》以错案告终。并且,在法庭审判的过程中,对客观存在的证据的运用程度很低,德米特里被认为行凶的血衣,凶器等一出场就被摆放在一边,全过程中,几乎被忽略,这与我们如今的法庭审判截然相反,现代刑事法律制度,对证据的要求程度很高,必须要求证据符合真实性、关联性以及合法性的排查要求。总之,一切都是证据在“说话”。根本不会出现《卡拉马佐夫兄弟》庭审过程中的都是人在辩论、推理、分析的现象。也许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人们无法使用一些高科技仪器对证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但是最主要的还应当是受当时的刑事法律思想的影响。这部小说诞生之际正是19世纪中期,这个时候是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实证学派针锋相对的时期,不得不说这次审判即带有深刻的古典学派的刑事思想,又引入了实证派的观点,时代特征很明显。因为,小说中卡捷琳娜为德米特里请来了一位医生,她希望通过医生来证明德米特里是神志不清醒的精神病人,想以此来逃避惩罚或者减轻刑罚。而将精神病纳入刑事犯罪的研究正是刑事实证学派的显著特点。

最后,我还要向文中我最佩服,最睿智,也最敬业的律师菲久科维奇表示尊敬。不管是他的为德米特里所作的辩护,还是他在法庭上对抗各位证人,亦或者是他极富感染力的演说内容,都让我为他折服。菲久科维奇极短的时间里对这桩谋杀案做了详尽的了解,详尽的程度,令所有人震惊,同时,他对案件也作了深入的剖析,十分理性地运用各种技巧击破公诉人的防线。比如那场精彩的对抗证人的章节,虽然他只是运用了一种手段,也就是给各位出庭作证的证人抹黑的办法,使证人们的证言受到质疑,但这手段也恰恰表现出他作为一名资深律师的老谋深算。其实短时间内要想完全了解这桩案件是不太容易的,所以说菲久科维奇在短短三天内就想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对此说法是有保留的,因为我更愿意相信,这名资深的老律师凭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完全有可能是有侧重的展开了解,比如,他会重点了解可能会是证人们蒙羞的事实。此外菲久科维奇在他的辩护中也说到了证据,他提出,公诉方对德米特里的控诉,没有事实根据,完全没有证据来证明。虽然他自己没有提出什么明确的证据证明德米特里无罪,但是我认为

这样也就够了,因为菲久科维奇的辩护足以对抗公诉方的控告,看看周围群众的反应就知道了。按道理法官如果不能证明一个人有罪也不能一个人无罪通常是回按无罪来结案,但是事与愿违,卡拉马佐夫家族在当地有着深刻的历史,想要清除法官们先入为主的信念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德米特里依旧还是被当做了杀害父亲的凶手,这也是我所遗憾的。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每一个卡拉马佐夫成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基于小说丰富精彩的内容,更是为了他们毫不掩饰地向我们展现了深藏在人们内心,而又被我们拼命想要否认的特征。作者通过小说既展现了圣贤的博爱与崇高的精神力量,又有邪恶黑暗的魔鬼,这两种力量的对抗共同构成小说的精神框架。人们内心是希望真善美可以战胜假恶丑,但是现实与理想毕竟是有差距的。但是这并不阻挡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如果每一位阅读者都能够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得到反思,相信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将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