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最美中国人喝彩——《最美中国人》读后感

为最美中国人喝彩

——《最美中国人》读后感

作者:江炳 林茵 来源:20xx年8月2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读《最美中国人》一书,书中人物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该书收录了“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人和群体的事迹,以及与这些人物事迹相关的评论文章。书中的人物在危急时刻和生死关头,用高尚义举铸就了道德的丰碑;他们在平凡的岁月里,用奉献谱写了人间壮美诗篇。

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我看来,书中的平民英雄就像天使一样,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轻,把大义看得很重。他们的义举,让人感受到普通群众身上的道德光芒,激励着人们跻身于“最美中国人”行列。 书中的人物把个人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勇于为人民而献身。比如,“最美战士”高铁成,北京卫戍区一名士兵,当他休假归队途经哈尔滨、在一家餐馆用餐时,餐馆厨房突然发生煤气泄漏爆燃,他不顾生命危险,三次冲进火场排险。面对瞬间的生死抉择,他显示出一名革命军人对职责使命的自觉担当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1

书中的人物秉持“助人、奉献”的人生观,弘扬利他精神,以“春天般的温暖”,为社会和谐而竭尽心力。“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青年女教师,当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她一把推开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压在下面。张丽莉爱身边人,更爱学生。当她得知学生张旭的父亲去世,张旭与患肾病综合征的母亲靠低保金生活后,便每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100元钱,给张旭贴补家用,三年来从未间断。“最美司机”吴斌,浙江省杭州市长运客运二公司司机,他恪尽职守,勤恳敬业。今年5月29日,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时,一块铁片突然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中吴斌的腹部和手臂,导致他三根肋骨被撞断、肝脏被击碎。在76秒的时间里,吴斌强忍剧痛,镇定地完成换挡、刹车等安全操作,将车缓缓地靠到路边停好——24名乘客得救了,他却因伤势过重献出了生命。张丽莉和吴斌用善行诠释爱心、用义举书写责任,在平凡中显现出崇高。

还有,“雷锋传人”郭明义,20年间55次无偿献血,挽救了数十人的生命;“最美洗脚妹”刘丽,10年间资助百余名贫困学生;“最美板凳妈妈”许月华,以残缺之躯,给130多个孤儿完整母爱;“最美护士”何遥,在被病人打伤之后,仍奋力相救跳楼的病人??他们用平凡的善举抒写奉献之歌,让爱与付出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旋律。 虽然如今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但爱心与责任仍是这个时代人性最绚丽的底色,是人们心底最坚实的认同。“最美”成为网上“热”词,一个个“最美”汇聚在一起,成为这个时代最亮丽的风景线,彰 2

显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书中的人物都是平凡人。他们被冠以“最美”,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他们用自己的义举树起精神文明新标杆,托举起社会向善的力量,丰富和更新了道德的内涵。他们的话语朴实感人,他们的人生平凡而崇高;他们用行动驱除冷漠和麻木,传递人间真爱真情;他们是彰显人性之美的楷模。他们向那些曾因好心而受到冷漠、误解的人证明,我们所处的世界仍然充满爱、充满光明和美好。 我们脚下的土地曾孕育过无数英雄,我们的时代英模辈出。“人人皆可为尧舜”。无论你身在何方、从事何种职业,只要你能坚守一份责任和善良,即便没有“一刹那”绚丽绽放,你也是人们眼中最美的风景。正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所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每个人都能坚守一颗爱心,甘做“一滴水”、“一线阳光”,都可以成为这个时代“最美中国人”。

该书通过感人肺腑的故事、充满激情的评论,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示了当今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果,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最美的人就在我们身边,最美的故事仍在延续。正是有无数“最美中国人”树起一盏盏道德灯塔,展现中华民族的向善和真诚,我们的社会才得以和谐安宁,我们的国家才前途光明。

链接:

作品:《最美中国人》

3

作者:本书编写组 编写 出版:中国方正出版社

(责任编辑:于洁秋)

4

 

第二篇:《中国人》读后感

实话讲,很久以来我就对林语堂的书充满好奇,渴望拜读之心已久,想知道这样一位能用英文来写中国文化的中国人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描绘自己的国家。毕竟用并非母语的语言来写一个国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像我们读翻译过来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相对于英文原著永远是驴唇不对马嘴一样,巨大的文化差异再加上不同的语言,这种难度可想而知,而这样一位似乎能克服这种难度的作家,的确令我对他的作品吊足了胃口。

初次拿到中国人的时候着实令我有点头大。三百余页的厚度的确不少,况且是密密麻麻的小字,通篇找不到几幅图片,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失望。当然不是因为觉得读起来有多么费劲,而是觉得不能把它当做一本闲书来慢慢品读,却是当做任务来完成有些可惜。毕竟有作业在身,读起来不乏走马观花的感觉。果真,到目前动笔,惭愧的讲,我并没有完全读完它。但是即便如此,其中作者各种对我们这个民族细腻的刻画还是令我颇有感触。尤其是那些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深度剖析,更是畅快淋漓。

翻开这本书,匆匆看过几眼,不觉有些奇怪,难道那些“懦弱”、“腐化”、“虚伪”的词汇是来描写中国人的?!那个我们每天称颂的民族吗?那个我们印象中一直冠以坚强、伟大的民族吗?好像不是吧,我这样安慰着自己。毕竟这是一本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书本。我们的历史书中那个时候的中国就该如此,贫病交加,积弱不堪。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我错了,林语堂先生毕竟是一代大师,看似写的是中国的昨天,实际上他写的就是今天的中国!那些不是只存在于所谓“旧社会”中国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作劣根性,是形成于长久的封建思想,并扎根于中国人的血液之中,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东西。说到对封建思想的毒害,我们很容易就想到同一个时代的鲁迅。他同样以畅快淋漓的文字扁他了封建思想吃人的本性,但是,她却没有看到这种思想对人性的扼杀。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鲁迅先生所说的现象在当今的中国人身上几乎没有体现,可是,林语堂先生所指出的那种缺乏社会责任感、无集体意识、好安逸、好享受的弊病却依然存在,而且似乎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而逐渐加重。这不得不令我们这些中日高喊民族复兴口号的政客与文人感到羞愧。

举个子来说。在“背景”这一章节中,作者写道了中国人在长期的老庄思想熏陶下,形成了“超脱老猾”的性格。中国人是生来的现实主义者,那种圆滑的本性已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渐渐失去斗志。而奇怪的是,这种软弱无为的性格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是一种经历世事、超凡脱俗的表现,是人生态度的最高理想与追求。“麻木不仁与实利主义的态度是建立在对生活的精明看法之上的,这是只有老年人和古老的民族才会有的态度。”正是这种做事不拘小节的态度,使得中国的改革分外难以实行。回顾历史确实如此。辛亥革命如火如荼,推翻了皇帝却没能打破人民心中的封建思想,三民主义的构想也是一纸空文,共 产 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推翻了国民党,克社会主义的道路却似乎异常的漫长,以至于“共同富裕”的目标如今成了“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社会现状。莫非真的要用政策和执法力量消灭所有穷人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么?其实,并不是我们领导的阶级不好,也不是领导的革命纲领有什么致命的问题,问题出在执行这些政策的下级

官僚们。正是这种麻木不仁,消极态度的影响,大家总是在逃避。分析下去,人们似乎没什么必要去逃避,也许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逃避,只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响应改革的人便越来越少。更何况中国人历来是一个易于满足的群体,只要能填饱肚子,革命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换个年号而已。而在革命的决策者中间也不乏这种思想。辛亥革命在牺牲了无数革命党人的生命之后终于取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眼看革命胜利在即,面对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孙中山却选定了袁世凯来做推翻它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袁世凯的各种无理要求,孙中山更是尽数满足,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才使得民国的民主政治名存实亡。正是这种“丢卒保车”的思想葬送了革命的前程。话题拉到今天的中国,半个世纪过去了,封建制度与思想已经消亡殆尽,可封建思想带给中国人的劣根性却依旧存在,并无改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新闻,人们对受伤者频频采取冷漠的态度,见义勇为虽然仍被称颂,但对于“精明”的人来说,见死不救私会成为一种聪明的举动,人民总是在逃避责任,害怕引火烧身。大多数人总把这种行为归咎于道德的缺失,却忽略了封建思想蚕食下人性的泯灭。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实利心态与消极避世的态度,致使中国人极度的缺乏社会责任感与群体意识,冷漠、固执。从前如此,如今亦如此。

封建制度的灭亡并没有让封建思想彻底的消亡,表面上的隐退却带不走内心深处的劣根性质。这一点林语堂先生给出了深度的解读。当然,作者生活的年代较如今的确有着很大的差异。那是个沉睡中的中国,一个病态下的中国,但是,那也是个值得庆幸的中国,因为她拥有一批清醒的儿女,即使大多是人都沉睡这,但有这样一批人,就想林语堂先生,他们敢于站出来,把自己放在镜子面前细细的端详,敢于说出实话与真相。如今的中国仍需要这样一批人,更需要一个包容的社会,一个不会简单的把敢于讲话的人冠以“五毛”和“愤青”的社会。我想,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国的复兴,也就真的不远了。

《中国人》读书笔记

赵越

广告一班

10240301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