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读后感

我们小组通过再现的方法向大家展会了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的精彩一幕,本剧共有共五幕,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与犹太富翁夏洛克之间的契约纠纷,另外一条是巴萨尼奥成功向鲍西亚求婚,而这两条线索又是紧密相连的,整个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仗义的安东尼奥就用自己的名义向吝啬的夏洛克借了三千块,让好友巴萨尼奥筹到路费去向鲍西亚求婚,最终却因为出海贸易的船只出现意外破产而无法偿还这笔钱走上法庭,可是将他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又是巴萨尼奥的未婚妻足智多谋的鲍西亚,她假扮为法官机智地使用割一磅肉而不流一滴血的计谋成功打败夏洛克,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她才能吸引着众多慕名而来的男子遵守匣子里的约定为之终身不娶。

我们小组上演的便是节选了全剧的高潮部分,在法庭打官司这一场,向我们展示了剧中人物巴萨尼奥与安东尼奥的深厚友谊、夏洛克的冷血无情与吝啬本性、鲍西亚镇定自若与足智多谋。全剧以大圆满收场,安东尼奥的船只并不是传闻中的遇难而是安全抵达彼岸,鲍西亚与安东尼奥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成全了其侍女尼莉莎与好友葛莱西安诺的爱情,夏洛克的私奔了的女儿杰西卡与罗兰佐也得到了夏洛克的全部财产。

除了本场表演展示的精彩之外,在我看来剧中还有两处地方的描写也是吸引着我的。

其一是在向鲍西亚求婚时,求婚者的选择时的心理过程,打开金匣子与银匣子之后的情景,与巴萨尼奥打开铅匣子之后的情景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个是鲍西亚为了试探丈夫假借法官之名向巴萨尼奥索求他的婚戒作为酬劳,巴萨尼奥的踌躇与安东尼奥劝说下的妥协,最终鲍西亚对其的追问与最终巧妙化解。

 

第二篇:威尼斯商人读后感范文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范文

某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将会带上属于那个时代的风格。《威尼斯商人》就带有属于文艺复兴时代的那种传统中又充满了创新的独特风格,同时也宏扬了人文主义。该剧中出现了若干个性鲜明的人物,分别代表了当时的不同阶级的不同思想。但是,真正引起了我的思考的,却是一个处于该剧中阴暗面的人物——夏洛克。

初读戏剧,你可能认为他是一个可憎的人——利用高利贷剥削人们的财产;面对别人友善的的劝告丝毫不肯放松;甚至对自己的家人都显得十分无情。这几乎综合了一切让人讨厌的特点,属于当时社会中最令人憎恨的那一类人。但是,作者真的只是塑造了他坏的一面吗?答案当然是不。作者在对他的描写中,无不体现他的可悲与令人同情。 他身为犹太人,在基督教主宰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国度里,他或许受尽了冷落与孤独。你或许知道,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是由一个人从小到大所受到的精神刺激而来。他信仰着自己种族的宗教,然而,他的信仰却被人们无视,甚至鄙视,这对一个有信仰的人来说,这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他仇恨着所有人——那些信仰着基督教,却贬低着犹太教的不近人情,从来没有正视过他的家伙。他的复仇动机正是出于此。因此,他用恶毒的手段去报复那些他所恨的人,去平复那饱受欺侮的心灵。

要问道他为什么恨安东尼奥,一部分是因为上述的原因,另一部分则是出于对他的羡慕与嫉妒。财富是一方面,但要真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人文主义来看,更多的是出于另一方面——安东尼奥拥有他想要的一切:真正平等的人权,人们的爱戴,以及朋友的关怀。然而在夏洛克的世界里,自己只能用财富来填补空虚的精神世界。而他真正注意到安东尼奥,是从他的财富开始流到安东尼奥的口袋里起。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嫉妒心便开始萌芽——他向往着安东尼奥所生活的、充满爱的世界,然而四周只有无尽的冰冷,他给自己的内心找了个恨他的借口:他抢走了自己的财富,断了自己的财路。但是,他残酷的外表下,却是向往着一个人人平等,充满爱的世界。

而且,夏洛克并不完全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在他被要求放弃财产时,他的回答是:“不,把我的生命连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对呀,拿走了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他的内心将会崩塌,意志将会毁灭。与其如木偶般活着,还不如死了来得快。然而,当安东尼奥提出改变信仰就将其财产的一半分给其女儿及女婿时,他却表示他对此很“满意”,可见,他在这最后关头,比起自己的信仰,他宁可让自己的家人过得好点,自己苟且活在没有信仰的虚无世界中,你还认为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恶毒的人吗?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不过,即使再怎么变,它都是有感情的事物。世界上没有完全的恶,再怎么坚硬如铁一般的心灵,去掉外层都会露出柔弱的部分。

而故事的最后呢?他一无所有了。没有人来救赎他,甚至没有人肯给予他一句安慰。在无尽黑暗的深渊中,他的精神就这样挣扎着。夏洛克只是一个典型。在那种宗教歧视的时代里,又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挣扎?那时也有,以后也有,包括现在也有。而文艺复兴是让更多的人去理解这一类人,体会他们“加害者”背后身为“被害者”的痛苦。宣扬“人文主义”的意义,也在于此。它教会我们如何用充满人性的眼光去看人,也告诉我们应该全面地去理解人类的心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