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四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四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

1、下列作品中,通篇对仗的七言律诗是()

A、杜甫《登高》 B、王维《山居秋暝》

C、陆游《关山月》 D、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元代出现的一种配合当时流行曲调诗唱的抒情诗体叫()

A、元曲 B、散曲 C、元杂曲 D、南戏

3、李斯的《谏逐客书》的文体应是()

A、骈文 B、记叙文 C、传记 D、奏章

4、以下哪篇作品属于短篇小说()

A、《爱尔克的灯光》 B、《秋夜》 C、《北方》 D、《故乡的野菜》

5、唐朝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王勃 B、韩愈 C、辛弃疾 D、白居易

6、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是()

A、曹操 B、曹植 C、刘义庆 D、司马迁

7、在鲁迅的作品集中,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开端的是()

A、《呐喊》 B、《彷徨》 C、《坟》 D、《野草》

8、《渭南文集》的作者是()

A、杜牧 B、李商隐 C、陆游 D、苏轼

9、《书》曰:“满招损,谦得益”这个《书》指的是()

A、《四书》 B、《尚书》 C、《六书》 D、《孔子家书》

10、《论快乐》一文的作者是()

A、钱钟书 B、朱光潜 C、鲁迅 D、培根

11、《爱尔克的灯光》中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A、我的思想感情 B、灯光 C、“长宜子孙” D、我的行踪

12、“五四”运动以来,作品内容除表达爱国主义思想外,大都歌颂母爱,赞美自然的作家是()

A、朱自清 B、冰心 C、郁达夫 D、胡适

13、米龙老爹杀死十六个全副武装的普军骑兵,显示了他()

A、崇高的爱国主义觉悟 B、朴素的爱国主义信念

C、狭隘的报复心理 D、难于妥协和极端吝啬性格特征

14、《前赤壁赋》是一篇()

A、大赋 B、文赋 C、骚体赋 D、七体赋

15、《红楼梦》是一部()

A、文言长篇小说 B、长篇章回小说 C、纪实小说 D、心理小说

16、《风波》描写的是在江南水乡所发生的一场风波,其时代背景是()

A、张勋复辟 B、辛亥革命 C、土地革命 D、北伐战争

17、辛弃疾的词集为()

A、《漱玉词》 B、《稼轩长短句》 C、《乐章集》 D、《淮海词》

18、李斯的代表作是()

A、《陈情表》 B、《泰山刻石文》 C、《琅琊台刻石文》 D、《谏逐客书》

19、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A、陶渊明 B、贺知章 C、王维 D、高适

20、《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A、非攻博爱 B、以法治国 C、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D、仁爱治国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

(一)阅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片段,回答21-23小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

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1、将?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组: 函:

2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3、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证这一中心论点?

(二)、阅读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回答24-26小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4、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内容?哪一句集中抒发了这一情感内容?

25、曲中的哪三句构成了?鼎足对??

26、这首元曲是如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

(三)、阅读《大同》片段,回答27-29小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

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27、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隐: 家:

池: 固:

28、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29、这段文字运用何种论述方法阐明观点,效果如何?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

(一)、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片段,回答30-32小题

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但是它们的改变了的面貌于我还是十分亲切。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还是那样宽的街,宽的房屋。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背脊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然而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30、为什么文章一开头就写?我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

31、由此可看出文章中善于人生道路的思索是由什么引发出来的?

32、?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这句话的寓意是什么?

(二)阅读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片段,回答33-35小题:

我的拙笔在这里向读者叙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一句最后的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33、作者所说的?一般聪明人?是指什么人?作者对他们持什么态度?

34、作者为什么说?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

35、由此可看出,这篇小说所赞扬的主要是什么?

(三)、阅读梁实秋《谈时间》片段,回答36-38小题:

所以有人宁可遁迹山林,享受那清风明月,?侣鱼虾而友麋鹿?,过那高蹈隐逸的生活。诗人济慈宁愿长时间地守着一株花,看那花苞徐徐展瓣,以为那是人间至乐。嵇康在大树底下扬槌打铁,?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刘伶?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一生中无思无虑其乐陶陶。这又是一种颇不寻常的方式。最彻底的超然的例子是《传灯录》所记载的:?南泉和尚问陆亘曰‘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寸丝不挂即是了无挂碍之谓,?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境界高超极了,可以说是?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根本不发生什么时间问题。

36、这段引文主要说明什么含义?

37、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8、这段引文的目的是什么?

四、作文:

39、题目:《满招损,谦受益》

要求:1、必须写成议论文

2、不能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大学语文参考答案四

一、 选择题:

1—— 5: abdbd

6——10:aacba

11——15:bbbbb

16——20:abdcc

二、文言文阅读

(一)21、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朝君臣的头颅。(2分)

组:丝绳,此泛指绳索。(1分)

函:木匣,这里名词动用,指用木匣装起来。(1分)

22、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国家的盛衰和事业的成败皆取决于人事。(2分)

23、一方面后唐庄宗兴国之壮,另一方面是后唐庄宗亡国之悲。(4分)

(二)24、表现了游子思乡、倦于漂泊的情绪。这种情绪,集中体现在“继肠人在天涯”一句中。

2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每句均写三种景物,表示每个景物的词语都是形容词加名词的偏正结构,这就是“鼎足对”。

26、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国古代,很多时令、景物已附有相对稳定的喻意,秋及秋景,多含萧瑟凄凉、孤寂落寞之意,看藤枯树老,想人生短暂,岁月蹉跎,青春不驻;看日落,知黄昏本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之良辰,而此时自己却孤独漂泊在异土他乡;看“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鲜明对比,愈发感到自己的孤寂落寞,这一切触发了游子思乡之情。“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题,正因人在天涯,日夜恋土思乡,以至“断肠”。

(三)27、隐:消失。家:家族。池:护城河。固:坚固保障。

28、用礼正定君臣的名分,用礼加深父子亲情,用礼使兄弟情谊和睦,用礼使夫妻感情和谐。用礼表明道义,用礼考察诚信,辩明过错,以仁爱为典范,讲求礼让,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

29、运用正反对比,两相对照的方法阐明观点。鲜明深刻地突出了“大同”、“小康”各自的本质特征与它们之间的差异。而“大同”、“小康”与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的潜在对比就更加鲜明深刻。

三、现代文阅读

(一)30、为下文围绕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展开回忆、联想和议论进行铺垫,即由离别十八年的故居引发出全文的思绪。

31、从中可看出,文章中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是由故居门内照壁“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出来的。

32、其寓意是:虽经十八年风雨,但封建制度、封建道德礼教、封建家庭观念依然如故。

(二)33、这里所说的“一般聪明人”是指庸俗势利的人。作者对“一般聪明人”是持讽刺态度的。

34、因为他们都为对方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献出了自己最真挚的爱、最善良的心,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对方最珍贵的礼物,得到了对方最真挚的爱和最善良的心。

35、由此可看出,这篇小说旨在赞扬社会下层小人物的善良和挚爱。

(三)36、这段引文主要说明这些名人贤士不为形役,追求生命的永恒与不朽,是真正的彻悟者。他们对时间有自己独特体悟,也懂得应该如何超越自身的局限性,懂得如何度过自己所能掌握的时间。引文包含有对他们特立独行的品行和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的肯定。(4分)

37、得出的结论是:时间固然是生命和金钱,但不要将人生的追求局限于仅仅满足于生存需要,而要有超然和高远的理想追求。(4分)

38、目的是要比较凡夫与贤士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的不同。(2分)

四、作文

39、略

 

第二篇:20xx年4月份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卷(专本)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模拟试题卷 大学语文(专本)

( )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你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 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

2、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3、填入了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 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阅读下两段文字,回答4-5题:

“今年杭州的第一朵荷花开了。”这是杭州电视台都市报道的头条新闻。主持人建议市民到西冷桥边,把荷花一天天开放的过程拍摄下来。也是这一天,杭州的一家报纸有篇醒目的报道,叫作《第一朵荷花开了》。不知道还有哪个城市会这样,把荷花初绽列为头条新闻?杭州会。一

杭州有茶。沿着西湖一圈,密密树荫一层层,处处皆有喝茶人。或许西湖本是个茶水壶?一座飘着茶香的城市,天天地品味着一份生活的情趣。

4、写电视台将“荷花初绽”作为头条新闻,显示了 ( )

A. 电视台缺乏政治意识 B. 杭州人少见多怪

C. 往年荷花开得不好 D. 杭州有这种对美的希冀和体会

5、 写杭州人爱喝茶是为了表明杭州人 ( )

A. 悠闲与散淡的生活。

B.喝茶是杭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

C.强调杭州是旅游休闲胜地

D.茶可健身, 注重健康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______,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②在5月4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市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了合作______,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

③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_______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 贺母校百年华诞。

A.质对 协议 不日 B.质对 协约 翌日

C.质询 协议 翌日 D.质询 协议 不日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毋庸_______,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小男孩一下子_______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

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________物体下沉。

A.置疑 兴味 反之 B.质疑 趣味 反之

C.质疑 趣味 否则 D.置疑 兴味 否则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有最好不要外出,在休养生息。 ....

B.极端个人主义者总以为人都是为自己的,在他们心目中,那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

C.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一下,身体也....

随之一震。

D.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姐妹的事总是按下葫芦又起瓢,让母亲直到晚年还有操不完的心。 .......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

B.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

C.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

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 ..

D.等我赶到赛场,乒乓球赛已经结束,遇见小李,我忙打听战绩,他说:“我们几个本来就是‘马.尾巴串豆腐’,碰到强手,当然是‘孔夫子搬家’了!” .....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正在实施公民旅游素质提升工程,在又一个“黄金周”到来之际,每位游客尤其是出境游客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形象大使”。

B.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

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D.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1、下列论文中属驳论文的是 ( )

A.《论毅力》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答司马谏议书》

12、《论毅力》一文的作者是 ( )

A.顾炎武 B.梁启超

C.鲁迅 D.康有为

13、《论毅力》一文中“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段话引自 (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左传》

14、鲁迅著名的杂文集有 ( )

A.《坟》 B.《彷徨》

C.《故事新编》 D.《呐喊》

15、《灯下漫笔》一文向青年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 )

A.读书 B.改造国民性

C.写作 D.创造新时代

16、《论快乐》的作者是( )

A.朱光潜 B.朱自清

C.鲁迅 D.钱中书

17、钱中书的散文集是 ( )

A.《围城》 B.《管锥篇》

C.《谈艺录》 D.《写在人生边上》

18、“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排比

19、《左传》的作者相传是( )

A.鲁国史官 B.刘向

C.左丘明 D.孔子及其弟子

20、《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主要人物是 ( )

A.郑武公 B.郑庄公

C.共叔段 D.姜氏

21、“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 )

A.《郑伯克段于鄢》 B.《秋水》(节选)

C.《李将军列传》 D.《冯谖客孟尝君》

22、下列作品中属纪传体通史的是 ( )

A.《论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

23、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韩愈 B.王安石

C.鲁迅 D.茅盾

24、下列句子中,“且”字作“将”解的是( )

A.杀其骑且尽 B.虏多且近

C.且广年六十余矣 D.且固命也

25、《种树郭橐驼传》的作者是 ( )

A.司马迁 B.韩愈

C.柳宗元 D.欧阳修

26、与韩愈齐名,同为“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一位中唐作家是( )

A.柳宗元 B.欧阳修

C.王安石 D.苏轼

27、《种树郭橐驼传》所揭露的社会弊端是( )

A.旦暮吏来而呼 B.长人者好烦其令

C.鸣鼓而聚之,击木而招之 D.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28、《往事(——之十四)》“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用了(

A.比喻手法 B.拟人手法

C.象征手法 D.双关手法

29、文学研究会成立于 ( )

第 5 页 共 17 页 )

A.19xx年 B.19xx年

C.19xx年 D.19xx年

30、下面不是冰心创作的问题小说有( )

A.《斯人独憔悴》 B.《往事》

C.《超人》 D.《两个家庭》

3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淤积 绿茵场 娇健 独占鳌头 B.联结 抠字眼 引申 拾人牙惠

C.融资 殊不知 传诵 委曲求全 D.繁衍 冠名权 坚韧 磬竹难书

3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

B.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

C.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无缺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

D.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

3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

A.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B.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斯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C.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

肩而过。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3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

35、下列各句中,带括号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随着岁月的(流失),他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额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

B.他一再表示自己一定好好交代,认罪(伏法),重新做人。

C.文章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神态和动作,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读来(楚楚动人)。

D.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精粹 矍烁 再所不惜 人情世故 B.部署 好像 金碧辉煌 细水常流

C.梳妆 赋与 人才辈出 破涕为笑 D.坐落 针砭 山清水秀 各行其是

3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方永刚既是“知者”,______是一个“行者”。他通过脚踏实地地________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_________出来。

A.也 躬身 体现 B.更 躬行 发挥

C.更 躬身 体现 D.也 躬行 发挥

3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所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

B.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 ....

C.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 .......

D.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出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

代文字的第一人。

39、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

B.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 源配置不合理。

C.19xx年12月10日,中国积聚了10年之久的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这在历史上是 规模

空前的。

D.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40、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围墙的下面,___,尽管它们的旁边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

①很引人注意 ②有五六株南天竹

③在很可怜地颤动 ④瘦弱的枝干负着瘦弱的绿叶

A.①②④③

B.④②③①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41、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虽然让人难以相信,但他还是凭一张假证件(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展览厅的大门。

B.尽管我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但他们在电话中一听我的来意,几乎都是一口答应接受采访,其当仁不让之情(溢于言表)。

C.这首诗已经融入了历史和文学,此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得益彰)。

D.语文教学的改革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学术界具有远见卓识之士的参与,以期在热烈的讨论中(深思熟虑),供国家决策部门参考。

4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做....

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拨地起,小路变通衡,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

真是沧海桑田啊! ....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

应用写作题:

43、公文的格式有统一规范,通常是 ( )

A. 红头文件、主体、印发机关

B. 单位名称、公文主体、文尾

C. 眉首、主体、版记

D. 标题、主送单位、主体、发文单位、年月日

44、 新闻中的“背景”是指 ( )

A. 新闻事实的历史条件与产生环境

B. 新闻写作时的某一段落

C. 与新闻有关的人与事

D. 新闻背后的人与事

45、 经济合同文稿必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

A. 标题、副标题、正文、附文

B. 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酬金,履行的期限地点方式,违约责任

C. 标题、约首、主体、约尾

D. 标题、签约单位及法人代表、正文、落款、年月日

46、 消息的基本结构是( )

A.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B. 标题、开头、中段、结尾

C. 题目、凤头、猪肚、豹尾

D. 题目、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7、新闻报道的六要素要求的核心是 ( )

A.新闻要确有其事,实有其人 B. 报道客观公正

C. 写作有规范 D.新闻要有头有尾, 能吸引人

48、新闻能否报道,有否新闻价值固然是基础,但还有一个必备条件:是否符合( )

A. 客观性 B. 新闻政策 C. 写得好的要求 D. 没有负面副作用

49、新闻的基本结构通常由标题、导语、主体、( )、结尾五个部分组成。

A. 高潮 B. 背景 C.中段 D. 六要素

第 9 页 共 17 页 。

50、人事部就边远地区科技队伍的现状向国务院作汇报,并对建设边远地区强有力的科技队伍的重点工作任务及稳定、充实、加强这支队伍所需要采取的有关政策问题提出建议。汇报的公文文种应为 ( )

A. 报告 B. 意见 C. 请示 D. 请示报告

51、交通部收到××省交通厅询问公路养护部门性质的请示后,经与财政部研究,明确公路护养部门为事业单位性质,并正式答复该省交通厅。下文文种为 ( )

A. 批复 B. 复函 C. 通知 D. 决定

52、公文专用语用法比较固定、规范。如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公文专用语:近查 根据 依照 兹因 顷接,按其用途它们属于 ( )

A.开端语 B.经办语 C.表态语 D.承启语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艺术默契”与京剧的伴奏

金开诚

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默契”的形成和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但这变动乃是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作用中自然出现的;任何一方如果突然间严重破坏“默契”,那么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依存关系便趋于破裂,艺术作品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社会效果。

就京剧的伴奏而言,使用简单的民族乐器早已形成“默契”。这种“默契”还不仅仅是出于谅解与定势,而且也符合求美求新的愿望。因为对许多老观众来说,主要以京胡伴奏唱腔自有其美妙的感受,特别像徐兰沅、王少卿为梅兰芳伴奏,在老观众心目中都已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增加更多的音响只会起消极的作用。客观地看,这些伴奏与演唱之间也确有水乳交融之妙。虽然这样的珠联璧合已不易见于当世,但因心理定势的关系,老观众仍感到以苍劲或细腻的琴声来伴奏各种风

格唱腔是最符合听觉要求的。同时老观众也并不保守,在伴奏的发表中,京胡加上了二胡,又加上了月琴;名琴师们还不断设计一些花过门、花点子,并在托腔时准确运用琴声与唱腔的离合变化,这都已被接受并受到欢迎,所以双方的“默契”事实上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但是,当伴奏突然变为庞大的交响乐队时,由于背离原有的“默契”太大了,所以表示不能欣赏。这种不能欣赏,是受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默契”运动规律的制约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生事物。 不过,艺术“默契”虽然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事情,是在创作与欣赏这个大系统内所出现的一种规律性互动,却也必然受到系统之外的种种社会历史因素的制约。现在只就新观众对京剧演唱与伴奏的听觉感受来说,由于听的能力缺乏训练而未能入于唱腔与伴奏的精细之处,整个听觉既然处于极为粗略的宏观状态,就不能不感到京剧的唱腔与伴奏是过于单调以至于陈旧的。但从美学上说,京剧的佳妙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确蕴藏着中华民族创造的大量艺术精华。因此许多创作人员和热心人士深感到对它的继承与发扬负有历史的责任,为此而进行种种探索以求改革振兴,试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就是这类探索的一种。这种探索,特别需要得到懂行的老观众在精神上的赞助与支持,这也是一种社会性的默契。

[注]①托腔:戏曲演出时用乐器衬托演员的唱腔。

53、下列对“艺术默契”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艺术默契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对京剧艺术所持有的一种理解和认识。

B. 艺术默契的稳定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的谅解、求美心理决定的。

C. 艺术默契的变动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相互依存关系趋于破裂而导致的。

D. 艺术默契的形成是受到艺术运动的规律和种种社会历史因素制约的。

54、下列对京剧伴奏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使用以京胡为主的简单民族乐器为京剧伴奏,获得许多老观众的充分认可。

B.增加了二胡、月琴等民族乐器,标志着传统京剧伴奏的逐渐变化和发展。

C.使用交响乐队为京剧伴奏,就完全背离了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默契。

D.京剧伴奏引进新乐器新形式,是为了振兴传统京剧艺术而作出的新的尝试。

5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接受现代庞大的交响乐队为传统的京剧演唱伴奏的表演形式,老观众就需要抛弃因循守旧的观念。

B.只就听觉感受来说,即使训练听力并改变听觉的粗略状态,新观众也很难进入京剧艺术的佳妙境界。 ①

C.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意味着京胡、二胡、月琴等简单的民族乐器将逐渐退出京剧艺术

的舞台。

D.有懂行的老观众的精神支持和缺乏听力训练的新观众的用心贴近,京剧探索中新的默契就可能形成。

从乐器的角度看,一把好的琵琶,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吗?这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面回答不上来,可以间接、侧面回答,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然而,“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至少道出了琵琶发音上的两个重要特点: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

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珠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说“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期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

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珠玉之美”。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

其实,单从制作上来要求好的琵琶声音,历来也是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的,那就是行话所说的:“尖”,指高音区的发音明亮;“堂”,指低音乐的发音洪亮;“松”,指按弹时发音灵敏,余音强而长;“脆”,指发音清脆;“爆”,指发音坚实而有分量。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

武曲注重声势。因丝弦琵琶的丝弦张力小的缘故,也许在“余韵”和“声势”方面往往会感到不足,所以提出了从字面上看有点矫枉过正的五字标准,尤其是那个“尖”字,越来越难以使人认可,故已有人把它改为“亮”了。但时对钢弦琵琶而言,这五条标准怕的不是做不到,而过了头。所以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对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的理解,应该是有裨益的。

56、下面各项陈述中,最能说明“通感”特征的一项是 ( )

A.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

B.玉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

C.珠与玉的光彩,有着东方人的含蓄之美。

D.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琵琶最具珠玉之美。

57、下面对“珠落玉盘”用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珠是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B.珠和玉的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

C.人们把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

D.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58、文章开头说难以正面、直接回答什么样的琵琶声是好的,但最后一段又说历来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起到先抑后扬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长处。

B.起到以退为进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缺陷。

C.起到正反对比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优点。

D.起到前后比较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局限。

59、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如果从“乐音”的角度考虑,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并不合适。

B.浑圆之珠,温润之玉,光彩绚烂,给人以美感,成为中国人“美的理想”。

C.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故而最具珠玉之美。

D.与丝弦琵琶相比,钢弦琵琶发音更“尖”、更“脆”,余音更长,声势更大。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承认技术应用有负面作用,但他认为这只能通过技术消除。埃吕尔说:“我

们在尽力揭露技术发展招致麻烦的一面??我深信,所有这些麻烦都会随着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而被消除,并且,确实也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才能消除。”技术对消除、减弱技术的负面效果,当然有重要作用,例如要在煤中脱硫,就应当研究和应用脱硫的技术,只有主观愿望是不行的。但脱硫技术不会从燃烧煤的过程中自动生长出来,研究与应用脱硫技术,仍然是人的决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会自然消除,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有害的。

另一位学者弗洛姆说,现代技术系统有两个指导原则:第一原则是“凡技术上能够做的事都应该做”,第二原则是“最大效率与产出原则”。弗洛姆所说的第二原则,就是所谓的效率原则。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能够做”等于“应该做”。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应当做,而且还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也应当采用,并且努力强化它的恶果。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能够”。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技术主宰人的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逻辑,也可以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技术的社会逻辑高于技术的自然逻辑,当这两种逻辑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服从技术的社会逻辑。技术本身的善恶、技术应用后果的善恶,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技术越发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文关注。

60、下列不属于作者对弗洛姆“第一原则”评价的一项是 ( )

A.第一原则事实上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伦理判断。

B.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而这一逻辑是片面的。

C.如果应用这一原则,那么,势必会放弃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D.第一原则强调了凡技术能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

61、根据文章,下列对“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人主宰技术的命运,人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遵循技术的自然逻辑。

B.人类的最高目标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技术必须为这个最高目标服务。

C.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人和技术是创造与应用、开发与控制的关系。

D.技术应当为人谋利,所以应大力发展技术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62、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要降低技术的负面作用,应强化人对技术应用的责任感,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技术应用的后果。

B.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就会被消除,而且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才会被消除。

C.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技术能做到的事,我们

就应当去做。

D.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在于人怎样应用,所以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而非自然逻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观,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巳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子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而不知羞。.

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射.

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诌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竟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巳。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然窃好古之名,以求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之所存而以玩

第 15 页 共 17 页 ①②①

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观说。 .

[注]①僇(lù)辱,侮辱。②哓(xiāo)哓:吵嚷。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6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 遗:赠送 .

B.示周、秦、汉、魏以上 示:告诉 .

C.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效:模仿 .

D.是以好之而不厌 厌:满足 .

6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0xx年4月份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卷专本

6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时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诌媚

权贵以逐利求进。

D.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答案:

1-5:BACDA 6-10:DADDA 11-15:DBAAD 16-20:DDACB 21-25:DCCAC 26-30:ABCBB 31-35:CAACD 36-40:DBACD 41-45:DBCAB 46-50:AABBA 51-55:AADCD 56-60: BCDCD 61-65:BABB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