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我是在深夜里完整地看完了《萤火虫之墓》这个动漫影片的。说实话,看的过程中我有过忧,有过怒,有过喜,有过哀,有过怨恨,有过沉思,有过惆怅,有过感动… …

“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 这是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的第一句台词。起初我不明白,电影以这样一个台词作为开始的目的是什么。但当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气息奄奄地躺在人来人往的车站,正走向他14岁短暂生命的终点,恍惚间,少年看到了他死去的妹妹,看到了那个飞满萤火虫的夏天。一种淡淡的忧伤在我心中油然升起… …

貌似回忆中那时候的哥哥和妹妹是幸福的,装满糖果的小铁盒子、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哥哥拉着妹妹的手在夜晚奔跑以及妹妹银铃般的笑声都成了即将发生的悲剧的无情铺垫。

接着悲剧伴随这毫无预料的空袭战争开始上演了,妈妈在轰炸中突然离世。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为了让天真无邪的妹妹继续好好地活下去,快乐地活下去,哥哥能做的只是将妈妈死去的消息瞒过年幼的妹妹。本来就很年幼的哥哥就这样无力地承受着失去亲人、家破人亡的痛苦。

空旷的广场上,哥哥卖力地为哭着要找妈妈的妹妹表演着单杠,夕阳下两个瘦小的身影显得那么单薄。也许,就是在那一刻,哥哥试图将所有的悲伤独自一个人扛起,决定在纷乱的废墟上为妹妹擎起一片晴空吧。

家破人亡之后,兄妹俩去投靠亲戚。然而,无情的战争却让浓浓的亲情变得尴尬而又疏远,物质的贫乏更使人们彼此冷漠。我能清楚地观察到这种冷漠无处不在,这种疏远被亲戚的话语、动作体现的淋漓尽致。可是孩子呢?天真可爱的节子只是知道饿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哥哥为了妹妹的生存,也只能忍着伤痛变卖母亲的遗物,忍着寄人篱下的落寞坚强地活着。面对亲戚的冷漠,哥哥没有哭,而我一个观望者却渐渐地陷入了哀想之中……

越来越多的白眼和碗中越来越少的米饭暗示着他们必须离开了。坚强懂事儿的哥哥终于决定带着节子搬走,去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但是,在唱着歌快乐离开的时候,谁也不能料到因那战争而不可逆转的悲惨命运。萤火虫再次飞舞,兄妹俩的厄运却不断降临。

期间,还在战乱中残存、依然活的很快乐的其他孩子们来到兄妹俩简陋的居住地游嬉、捣乱、嘲讽的这一个细节让我看到了战争中体现出来的世态炎凉,也看到了 战争导致的人情绝望……

渐渐绝望的日子里,饥饿和疾病是困扰他们的最大问题,为了让节子不再饿肚子,哥哥只好去偷,而且是趁飞机轰炸之时。每当在人去楼空的屋子里找到一些食物,他都会无比兴奋。影片为这段生活赋予了更多的笔墨:废弃的家园,荒凉的原野,恬淡与残酷相间,冷漠与温情并存。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慢慢地我看懂了:在漆黑的废弃山洞中,哥哥将萤火虫捉进蚊帐,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在夏季闷热的深夜里明明灭灭。哥哥将熟睡中的妹妹紧紧抱住,生怕一松手就又会失去。然而,战争本身就意味着失去。

是啊, 萤火虫的一生只有一个夜晚,一切都在夏日微醺的风中逝去。我知道萤火虫的逝去意味着整个故事会朝着最悲凉的一面发展… …

原来节子早已知道妈妈不在了,并以那么小的年纪理解了死亡和坟墓的含义。一捧捧萤火虫的小尸体,从节子手中坠落,混入泥土,化作尘埃,哥哥仿佛看见了妈妈那同样脆弱的肉体燃成灰烬的样子。死亡再一次击打着哥哥幼小而坚强的心灵,这时滚过面颊的泪水,也许是为了妈妈,也许是为了萤火虫,也许只是为了生命不堪一击的脆弱。突然,我又回想起之前哥哥要变卖妈妈的遗物的时候节子百般阻挠哭闹的情节,原来无情的战争让节子的心早已不属于童真无邪的年代。

萤火虫,只能活一个夜晚。在美丽的夜里,它尽情展示魅力,然后在黑暗中悄然坠下。恶劣的环境使节子身上起了湿疹,他们没有钱去看病,更没有钱去买药品……年幼的节子终究没能逃过饥饿和疾病的双重折磨,悲惨地死去。

节子死的那天也是在一个满天都是萤火虫的夜里。那时候哥哥取了钱,买了她想吃的东西,节子却含着笑,收藏起最美的两个石头,跟哥哥说那是她留给哥哥的晚饭,让哥哥吃… …她已经很疲惫了,几乎没有了呼吸的力量,她在这种无奈的绝境中显得那么平静,在面对饥饿和疾病的痛苦中她依然显得那么坚强……节子似乎在最美的风景中去找那只有在梦里才能过的幸福生活。

当萤火虫再次亮起的时候,那个装糖果的小铁盒子,那个有着银铃般笑声的名叫节子的的小女孩,那个山脚下门口搭有秋千的防空洞,那漫天飞舞的萤火虫……所有这些都令人感到一种令人窒息的悲凉。一切都随着残酷的战争成了痛苦的过往,天真烂漫的节子,活泼懂事的节子,坚强可爱的节子… …

一切都那么残酷,一切都那么不近人情,在战争面前一切都是那么徒劳。哥哥为了妹妹和自己能够生存下去已经拼尽了全力,可他仍然不能保住唯一的至亲。绝望伴随着夜晚降临,当火敛节子的火焰渐渐熄灭,幽幽的萤火虫为孤单的哥哥唱起最动人的旋律,纷纷扬扬升腾着的萤光在最远的天空结成温暖的笑脸。那是战争夺走的他所有的亲人和生活的全部……

那一季……

是落樱如雪换芳华.....~

色调灰暗,充满了悲凉无奈的气氛。漫天萤火的美丽更加反衬出战争的残酷以及带给人类身体以及心灵的伤害。真的是悲哀的透不过气来呢!发动这场战争的人类啊,你们有多么的愚蠢,你们又多么的冷酷和残忍!!!无论以什么名义所进行的战争,它所带给人民的,永远是不尽的悲哀和刻骨铭心的伤痛呢!而活着的我们,是否应该不断地进行反思和祈祷呢?

反思战争,反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祈祷和平,祈祷和平永远不要再跑掉! 愿我们的世界永远和平!

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珍惜我们美好的生活,珍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朋友!

20xx年4月17日 凌晨

星期日

书于南昌

 

第二篇:战争背后《萤火虫之墓》影评

战争背后

——观《萤火虫之墓》

相比《萤火虫之墓》本身的故事而言,影片所叙述的背景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故事在在一种灰暗、悲凉的气氛中静静的进行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两兄妹在失去他们生活的依靠——母亲和家——之后,成为了战争中的孤儿,不得已投靠亲戚姨妈,因不堪忍受姨妈的白眼与欺辱,到附近一处废弃的防空洞下生活,相依为命。但是两兄妹最终还是没能逃脱饥饿与病痛的折磨相继离世。 哥哥与妹妹的死相信赚走了不少观众的眼泪,的确整个故事是一场悲剧,在电影开头用倒叙的方式由两兄妹的灵魂和萦绕其中的萤火虫来带出悲惨的故事,观众的心马上就已经沉下一大半了。尽管再现当时情景很难,但作品中还是描写了空袭后燃烧的原野和当时的生活。

影片中第一次美军空袭过后,有人在燃烧的废墟前愤怒而无助的高喊:“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赶尽杀绝!”这使我们开始反思,战争带给人民的究竟是什么,面对这遍地的尸体以及荒凉的废墟,蠕动在尸体上的蛆虫现实的告诉我们,事实上我们在战争中失去了太多无法挽回的事物和情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美军于19xx年8月6日投下一枚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使人口总数为24.5万的广岛市死伤总人数达20余万。8月9日,美军又将一枚代号“胖子”的原子弹投放至日本长崎市,致使日本伤亡惨重。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是影片的战争背景,而影片中的妹妹的死,正值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这不得不令观众感到惋惜,是的,战争结束了,人们又可以回到自己的家园了,可是,失去的再也回不来了,天真可爱的妹妹再也回不来了。

一部被公认为经典的电影,总能为我们带来深思与启示。影片用细腻而写实的叙事手法,自然而然的传达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奈,还有兄妹之间动容的情感。《萤火虫之墓》让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的无情,人们为求生存的无奈自私,以及生命的短暂。透过这部影片中所描述的战火之下人民的痛苦悲哀,因战事发生而使正常的生活步调打乱,一般的市井小民只能被动的选择逃离,原本该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却只残存痛苦的回忆,一幕幕触动心弦的场景,强烈表达出反战的意念。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在叙述一个故事,也传达给我们创作者的理念。

对于这部电影,创作者高田也曾经说:“我并不是仅仅讲战争的悲惨,而是希望观众能联想到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找出现代社会孩子们异化的症结之所在。”《萤火虫之墓》使高田将社会主义题材创作提高到新的高度的里程碑。战争如同暗夜,生命在一片漆黑中脆弱不堪,而被战争遗弃的童真就如同长夜中的萤火虫一样散发出微弱的光芒,不可避免的将要在凄冷中凋零。影片中的兄妹俩无疑是日本侵略战争中的牺牲品,它透过这个独特的视角,让人们清楚的看到战争的残酷与祸害,控诉着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带给平民的痛苦和折磨,召唤者真诚、善良、以及永恒的和平。

虽然不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但是却通过描写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无声的控诉了战争。这毕竟是一篇来自日本的影片,影片中难免对日本在战争中所持立场有所偏失,影片中日本成为了最大的受害国。作为二次大战的发动者与过错方,日本带给被侵略国家的伤害无疑是更加巨大的。但作者创作这个影片的目的,不是告诉观众日本的损失之大,更重要的是告诉人们,战争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日本如此,全世界更如此。

影片的结局,哥哥在日本投降一个月后饥寒交迫而死亡。弥留之际,耳边响起了妹妹银铃般的声音,黑暗中妹妹拉着哥哥的手,快乐的吃着糖果,漫天的萤火虫快乐的飞舞,仿佛在祝贺他们找到了幸福。在这种战争的环境下,也许死亡就是解脱,才会是最大的幸福。战争带给兄妹两个的,竟是比死亡更恐怖的灾难,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里,实现他愿望的唯一方式竟是死亡。

兄妹两个的灵魂重逢后,望着山脚下灯火通明的高楼与金碧辉煌的大厦。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战火过后的日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迎来了崭新的生活。也许这也是兄妹两个人最朴实的愿望吧。

影片以死亡开始,以死亡结束。自始至终贯穿全局的悲哀。无论以什么名义进行的战争,它所带给人民的,永远是不尽的悲哀和刻骨铭心的伤痛!

相关推荐